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傣族宗教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发展

傣族是居住在云南南部的一个跨境民族,人口约122万。在中国境内,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孟连、金平等县境内。同时在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都有分布,与这些国家有较深的民族渊源关系。傣族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生活方式。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宗教对傣族的思想观念、行为及社会文化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体系,至今仍然对傣族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傣族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有种种文化上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因此研究傣族的宗教文化 及其变迁,对于认识傣族的社会文化,促进傣族的社会发展,进一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笔者十余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傣族宗教信仰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迁、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获得对傣族宗教与其社会发展关系更客观深入的认识。

一 傣族的宗教与社会文化

傣族的宗教信仰分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与自然崇拜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傣族的宗教生活中同时存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是13世纪以后才传入傣族地区的,而自然崇拜则是傣族自己的民族宗教。两种宗教在傣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相对不同的功能:在傣族人的观念中前者的信仰起到获得清吉平安、来世得福的作用,而后者的信仰则是获得神灵的保佑、消灾免难。但从总体上讲,佛教对傣族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之原始宗教要大得多。在傣族社会中,宗教信仰的这两个部分不是单纯的精神信仰,它对傣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相应的文化。下面我们分别就傣族宗教的这两个部分进行概述。

1.佛教

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居住的村寨大多建有寺庙、佛塔。在傣族的传统社会中,佛寺是其重要的文化中心,佛寺中一般都保存有佛教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典籍,文化教育也在佛寺中进行。佛寺还是人们祭祀及与宗教相关的年节的活动中心。因此人们建立村寨时必须建盖佛寺,而经济条件好时则要把佛寺翻建得更好。佛寺也成为圣洁的地方,进入佛寺必须脱鞋,也不能把不洁的东西带进佛寺,甚至妇女行经期间也要自觉不进入佛寺。在德宏地区,妇女不能走到佛像前台上。

在个人的行为方面,人们要受佛教清规戒律的约束,要遵行佛教教义,履行相应的义务。男子在五六岁时就必须进入佛寺当和尚,三四年后才能还俗。在其传统社会中,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只有进过寺庙的男子才被人们看作一个真正的傣族人,为社会所认同。而一个没进过佛寺的男子不但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男孩在佛寺中学会了傣文、佛经及一些天文地理知识,也学到了为社会所认同的为人做事的行为规范,这几点是傣族社会十分看重的。依据佛教的教规,人们不能偷、杀、奸、淫,而要“六根清净”,与人为善。在人的一生中,还必须认真礼佛,参加各种祭祀活动,奉献牺牲,遵守有关的规矩。如在每年7~10月的“开门节”至“关门节”期间,人们不能出远门、谈情说爱、结婚,而要认真参加每隔七天一次的祭祀活动,成年人还要到佛寺中住几天。对于佛的祭祀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荣耀,在每次祭祀活动中人们都会力所能及地奉献各种牺牲品,如食物、衣物、各种生活用品、钱等。对于虔诚的信徒而言,一生中必须作几次大的祭祀,如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赕曼哈邦”,即大祭佛活动,就是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由于花费较大,并不是每家人都能作,所以一人祭祀,全家光荣。

佛教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最典型地反映在与宗教相关的各种节日中,如每年的傣历新年“泼水节”,就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历时三日,人们要杀猪杀牛,唱歌跳舞,泼水祝福。每年一次的祭佛塔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佛塔更受人们的重视。如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塔,每年祭塔节,远近前来参加者多达数千人,同时也成为人们走亲访友、做买卖、娱乐的机会。再如每年的关门节、开门节,人们不仅要遵守相关的规矩,同样作为节日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活动,与过新年一样也要庆贺娱乐,十分隆重。宗教节日与祭祀活动是傣族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影响面最广的内容之一。

佛教也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傣族的文字在过去主要是用来抄写佛教经文的,人们学习文字主要是通过佛寺教育,当然文字的运用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宗教也形成了相应的建筑艺术,如寺庙建筑风格、宗教雕塑、绘画等,为了祭佛还要制作各种祭祀用的工艺品。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也丰富多彩,并且有很多古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的文学作品也随之而传入傣族地区,如著名的《召树屯》就是一个在东南亚国家广泛流传的爱情故事。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佛教艺术,与佛教的其他内容一样,在傣族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源于傣族自身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内核是万物有灵。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山、水、天、地、太阳、月亮、树木甚至生产工具都有神灵,因此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祈求神的保佑。如种植水稻,从犁地、放水到撒种、插秧、薅秧、收割都要进行祭祀。吃新米时更要隆重祭天,感谢天神的恩赐。此外,人们修筑水沟、伐木、上山狩猎等活动都要祭祀相关的神灵。

在社会中,人们也相信人有不灭的灵魂。家庭有家庭祖先的灵魂存在,村寨有村寨始祖的灵魂存在,一个地区也有其始祖的灵魂。这些祖先的灵魂也就成了保佑人们平安的神。为祈求祖先神灵的保佑,也要常常祭祀。在每个家庭中,都设有一个小神坛,过年过节或有好事、出远门等都要祭祖先。在村子中央设有寨神的祭坛,这是全村寨的中心,每个家庭的神都集中在这里,一个家庭放一根木柱,表示一个家庭的存在。平日家庭中有大事,有人出远门都要先来祭祀,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全寨的集体祭祀活动。傣族的每一个村子在建寨时都要种下一棵榕树,这棵树也就成为村子中的神树,人们日常会祭祀它,祈求树神的保佑。一个地区也有一个地区的神,在民主改革前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在人们的观念中,神灵有善恶之分,祭祀一些神灵能够消灾,得到保佑,而一些恶的神灵则要驱之,如人畜不安、有病等天灾人祸,人们便认为是恶鬼作怪,也要祭祀鬼。

以上对傣族的宗教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概括而言,傣族的宗教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佛教的信仰与本民族的自然崇拜并存。二是宗教与其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宗教已成为社会中一种客观的文化现象。可以这样说,傣族所保持的很多文化就是宗教的产物,因此宗教文化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两种宗教并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尽管对于两种宗教都有其共同的祈求,但对佛教的信仰更侧重于来世,而自然崇拜则侧重于现世。但由于佛教不论理论体系还是实践活动都要较自然崇拜完整得多,因此佛教对于傣族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崇拜。

二 傣族宗教的现代变迁

自20世纪50年代傣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傣族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及了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建设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大提高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傣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电话及航空、旅游等有助于社会对外开放及人们了解外界的事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发展格局给傣族社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冲击,50年代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与改革浪潮无不波及傣族社会,引起傣族社会的激荡,如“大跃进”“政治边防”“文革”等政治运动以及包产到户等农村改革。傣族宗教的现代变迁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傣族宗教的当代变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期,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以来。这两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考察。

1.傣族宗教变迁的第一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民主改革并没有波及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如西双版纳在1955年仅勐龙、勐混、景真、勐遮、勐宽等行政区内的230个自然村中就有佛寺183座,有佛寺的村庄占全部自然村的79.6%,民众也保持着正常的宗教活动。而随后发生的社会变革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沿袭了数百年的傣族宗教信仰第一次受到巨大的冲击是50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在此期间,各地的僧侣已开始被迫大量还俗,宗教活动被看作旧习俗也受到限制。而到了60年代中后期,对宗教的压制到了极端。一切宗教活动都被禁止,不少佛寺被拆毁,佛像被推倒,佛经被烧毁,僧侣基本都被迫返俗。百姓在家中祭祀祖宗的祭坛也不能再设,没人再敢谈信教,甚至与宗教有关的民族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等都受到了限制。

1979年以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重新得到了落实,傣族人民的宗教活动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并较快开展起来。首先,寺庙得到了恢复,很多“文革”中被占用的寺庙归还给了群众,并得到了修复。群众又可以自由地送孩子进寺当和尚,这一时期人们恢复宗教活动的热情十分高,如在西双版纳,入寺的和尚1981年为655人,1982年就猛增到4365人,1986年达到6000余人。一时间,父母纷纷送孩子进寺当和尚,甚至有的青年人也为了进寺当和尚而离婚。一些小学校由于男孩进寺而一时间成了只有女孩的小学,影响到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在人们的心目中,当和尚是一件十分荣耀而且必须做的事。

其次,人们还恢复了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及与宗教相关的民族节日,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西双版纳的曼飞龙白塔,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塔,自宗教活动恢复后,这里每年都举行隆重的赕塔活动,每次历时三日,每次都有远近百里的数千人参加,已成为当地的一个盛大节日。在赕塔之日,人们打扮一新,尤其是妇女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到塔前敬香礼拜,跳起民族舞,一些妇女还借机出售一些小食品及手工制品。入夜之后,青年人或唱起山歌或跳起舞,尽情玩乐。老年人集中在寺中念经,闲谈。

这一时期宗教热情的高涨是长期压制的结果,近20年的压制不仅使傣族人民失去了信仰宗教的自由,破坏了宗教及相关的文化,也使傣族人民的感情受到了损伤。因此在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以恢复之后,人们的精神获得了解放,人们通过宗教活动的恢复而找回民族文化上的自我。很多父母就是在“没进过寺就不是真正的傣族男人”这一传统信念的驱使下也把孩子送进佛寺的。由于大批男孩入寺,教育受到了较大影响,于是在80年代中期勐海县开始试办和尚班,让小和尚们白天上学读书、晚间在寺中念佛,在这其中十分注重维护相关的宗教政策,如男女分隔、不在言行上歧视等,受到了群众的理解与好评。这一做法随后得到了傣族群众的认可,并很快推广开来,到了90年代,小和尚白天在学校受义务教育,晚间在寺读经已成为十分普通的事。

80年代初中期宗教的快速高涨由于是长期压制的结果,因此经过几年之后信教热潮开始有所降温,宗教活动进入了一个正常稳定的发展时期。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宗教活动20年的中断造成了一代中青年未曾出家及接受佛寺的熏陶,他们对宗教的认识不深,观念上与老一辈有较大差异。这种客观的事实对于傣族的宗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傣族宗教变迁的第二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傣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活力真正得到了显示。由于大多数傣族居住区地处亚热带,适宜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因此傣族地区在粮食普遍得到稳定增产的同时,以甘蔗、橡胶树种植为主体的经济作物种植业也较快发展起来,并给傣族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如在景洪市,市郊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1200元左右,而年人均收入达千元的村寨已占50%左右,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是来自以橡胶树种植为主体的多种经营。由于收入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如不少农户翻建了新房、安装了电话、购买了汽车,另外还购买了拖拉机等农机,80%的农户购买了电视机,过上了安康的日子。今天傣族地区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较快增长时期。与此同时,社会也进一步开放,如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每年前往西双版纳的游客达50余万人,前往德宏的游客也达到了30万人左右,对傣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种经济发展与社会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傣族的宗教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变迁时期。

这一时期傣族宗教的变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宗教活动正常开展,人们能按照自己的心愿自由地参加宗教活动。今天在傣族居住区,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送孩子进佛寺,参加与宗教相关的节日。一些重大的节日都是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如傣历新年、关门节、开门节等,这都是全民参与的节日。人们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祭佛活动,如西双版纳地区的赕“曼哈邦”等。一些村寨也重新修复或新建了寺庙、佛像等。如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曼飞龙村就于1996年新建了一尊8米高的大佛像,相邻的大勐龙镇村子中也新建了5米长的睡佛像及新佛寺、佛塔。今天不论来到西双版纳还是德宏、临沧等傣族的主要居住地区,都可以看到傣族人民在按照本民族的宗教传统进行着正常的活动,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影响。

第二,宗教观念出现青年人和老年人两代人之间的明显分化。在今天的傣族社会中,老年人仍然在按照宗教传统进行着信仰活动,如关门节期间不外出,每隔七天要祭佛一次,要住在佛寺中,也希望能多祭佛,新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有病时,既愿意吃药也要祭祖祭鬼。一生中要按照宗教传统进行一两次大的以自己家庭为主的祭佛活动。而今天的青年人在宗教观念上则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倾向。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历了将近20年的压制,整整一代人与宗教断了缘,未受到宗教的熏陶,今天40岁以下的青年人很多未进过佛寺当过和尚,不懂佛经。二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俗的吸引力使人们的宗教观念发生着变化。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中青年一代的宗教观念已经淡化了。这最典型地反映在送孩子进佛寺当和尚的看法转变上。在傣族的传统中,进佛寺当几年和尚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历程。但是随着人们宗教观念的淡化,很多家庭已不再送孩子进佛寺当和尚了,尤其是城镇周围的农村及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在芒市的城郊乡,已有70%的适龄男童不进佛寺当和尚,盈江县这一比例在一些乡高达90%。在西双版纳地区这一现象同样很普遍,很多适龄男童都已不进佛寺当和尚。如我们重点调研的景洪市曼飞龙村,这一村子近年来未进佛寺当和尚的青年人已达70多人,目前在佛寺中当和尚的男童有20余人,但未进佛寺当和尚的同龄男童达30余人,超过了在寺男童。曼飞龙村的很多村干部认为,本村不当和尚的孩子多了是一种进步,而一些边远的村子还送孩子进佛寺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目前当地已就男童入学问题做了一些新的规定,即男童必须在完成小学学业后未升入初中或在初中毕业后才能进寺当和尚,这样进寺的男童将进一步减少,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上述现象是90年代以来才明显地出现的。在前述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傣族群众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当前宗教信仰的变化有了相应的思想基础。在近年的调研中,笔者记录了傣族主要居住区的人们对此的看法,今天中青年人普遍的看法是读书比进寺重要,今天不论发展经济、参加工作、外出,甚至看电影、电视都需要文化,青年人没有文化就没有前途,而进佛寺只能学到傣文及一些行为规范,与当前的发展并不相适应,因此孩子应当进学校而不是进佛寺。 由于这种思想基础的存在,很多家庭都已不愿把孩子送进佛寺。在景洪市的曼飞龙村,很多家长就明确表示不准许孩子进佛寺,而要他们进学校学好文化。曼飞龙村距景洪城70公里,经济处于本地区的中等水平,但近年来发展较快,自70年代以来村中有40余人外出参加工作,对村中中青年一代人的观念影响较大。在80年代初期重新落实宗教政策时,曼飞龙村的宗教活动恢复很快,男童无一例外地进入佛寺,走过传统社会所认同的这一段重要的旅程。而90年代以来,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认为男童进学校读书比进佛寺更重要,读书之后外出可以参加工作,在家有利于生产致富,在佛寺中所学到的知识今天在社会上已没有多少用处。很多青年人认为,傣族今天的落后就是文化的落后,要使傣族的经济文化都获得发展就必须学习外部先进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而获得初步的知识。因此,近年来曼飞龙村送孩子读书的热情很高。本村虽然办有小学,但一些家长还要将孩子送到几公里外的村公所小学上学,不少学生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初中,目前全村在读的初中生有13人,是在读初中生人数最多的时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村有初中文化的仅20余人。

在看待宗教与现实生活上,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人们来说,信仰宗教目的在于祈求平安,来世幸福。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的努力。在曼飞龙村,很多村民都说:“赕佛不论赕多少,赕成千上万,自己不劳动还是不能生活,要过上好日子还要靠劳动。”“赕佛对于发家致富没有作用。”对于原始宗教的祭祀,也与过去有了较大的变化,今天祭祀地区神、村神的已较少,人们生病也不像从前那样求神驱鬼,而是服药或上医院就医。从心理上讲,人们的宗教信仰已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1996年曼飞龙村修建大佛像,笔者就这一动机问过村中的很多人,只有很少人认为是为了强化对于佛的信仰,而大多数人认为是为了超过其他村子,使曼飞龙村更加风光,同时也带来好运。由此可见,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傣族的宗教信仰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今天的这种变化有其自身的思想基础,与六七十年代受到压制而产生的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变化其影响将更加深远、深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宗教作为一种传袭了数百上千年、对傣族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文化,从心理上讲人们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将它扬弃,不论是佛教还是原始宗教,都还将长期沿袭下去。青年人的宗教观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看待事物从较为现实的角度出发,但也并无刻意反传统的意愿。对于传统的宗教活动及礼仪人们并不反对,同样也存在求得平安的心理,但与现实发展相抵触的事,人们往往选择顺应发展的一方,这就是今天傣族宗教文化变迁的一种新趋势。

三 结论与讨论

在40余年的社会变迁中,傣族的宗教信仰历经了多次大的波折,同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看到傣族的宗教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虽然历经近20年的压制,但是并没有改变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因此当80年代初党的宗教信仰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时,傣族人民的宗教热情重新释放,可以看出宗教在傣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有较强的稳定性。二是随着社会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宗教观念也出现了青年人和老年人两代人之间的分化,青年一代的宗教观念趋于淡化,这主要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世界观及其功能的看法的改变及参与的变化上。这其中最典型的是作为人生一个重要环节——入寺当几年和尚的传统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传统在过去的傣族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是作为是不是一个社会所认同的傣族人的标志,因此这种变化意义是深刻的。今天的这种变化在傣族社会内部是受到一定的认同的。在傣族社会文化当代变迁的两个大的阶段中,一个阶段中受到压制而发生变化,一个阶段是社会的变迁中自我产生变化,这是傣族宗教信仰在当代变迁的基本特点。

在经历了40余年的社会变革之后,傣族的宗教信仰已较过去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今天傣族宗教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1)人们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同时也有了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一点与傣族的传统相比是明显不同的。宗教活动及信仰依照民族的传统进行,不干预世俗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及人们的生活意愿。

(2)受“文革”等因素的影响,一代人未受到宗教教育,今天中青年人的宗教观念淡化倾向明显。

(3)人们的宗教观念趋于世俗,重视现实生活,对是否有来世抱怀疑态度。因此人们积极发展经济,通过勤劳改善自己的生活,对于人生持积极的态度,使傣族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与宗教活动相矛盾的方面,如男童入学与入寺的矛盾等都在发展中得到了调适。

(4)宗教作为傣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仍为人们所广泛认同,仍然有较深的群众基础。傣族的宗教信仰活动开展正常,一些宗教活动场所还得到了新的建设。

总而言之,今天傣族的宗教信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看待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当代傣族宗教发展的实质,对于宗教的健康发展及傣族的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傣族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宗教已融入傣族的民族文化之中,成为傣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很多密不可分的因素,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倾向及认同往往也就是对其民族宗教的倾向与认同。宗教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世界观与伦理,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在当代傣族社会中,宗教理性的因素在减少,而宗教所带给人们的作为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如各种源于宗教的节日、习俗、艺术、礼仪及行为规范等等,在当代都在渐渐退去宗教的色彩,而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为傣族人民所长期维持。

基于这两个关键的结论,我们就易于理解傣族宗教在当前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宗教中,非科学的内容的认同感渐渐淡化,于是对于进佛寺当和尚、赕佛等的看法及行为都有较大改变,进而乐于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及教育,积极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使傣族人民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

另一方面,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们所看重,与人们的认同与民族情感相联系,在今天宗教活动中人们仍然积极地参与,关键就在于此。如今天仍然有一些家长愿意送孩子进佛寺当和尚,其想法并不是要孩子去学习佛经,而是希望孩子能在寺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获得传统的行为约束。在各种节日中人们隆重地庆贺及参与,反映了傣族群众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一些地方宗教活动场所还有了新的建设,等等,这一切都不能简单地看作宗教的恢复,都掩饰不了今天傣族社会中宗教理性的因素在较快淡化这一客观事实。而宗教文化中的很多要素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受到人们的维护甚至弘扬。可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宗教对于傣族人民来说作为精神寄托的功能会更加减弱,而更多的是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加以维护,并长期地在傣族社会中存在下去,因此宗教在傣族社会中并不会因为人们观念的改变及宗教行为的改变而消失,同样也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扩大复兴。它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期存在于傣族社会之中。

宗教与今天傣族社会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人们更为看重的是宗教中对于社会有益的一面,如为人的规范,这是傣族社会十分看重的,而相关的宗教教义及伦理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如佛教中不偷、杀、奸,与人为善的训律等。再如傣族民间宗教中过去祈求神灵保佑的很多仪式今天成为人们在各种喜庆及纪念场合的表达祝福的方式。把握了这一实质,我们就能对傣族宗教的现状与发展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这对于宗教工作及如何看待傣族的社会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phHDlxsBYduO9FPD0pTJ6GKdahRiT+oK5MbPL5SyEIg9tRE2bwBh7JHvBWhCd0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