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傣族的民族心理社会变迁

傣族是居住于中国云南境内的一个民族,人口122万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德宏等地州。同时,傣族又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有较深的民族与文化渊源关系。因此,研究傣族的民族心理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不仅对于促进傣族的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对于边疆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也同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傣族民族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与特征

一个民族的心理形成,与其长期的历史、社会、生存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傣族也一样,其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和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傣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傣族居住的区域主要是平坝,土地平坦肥沃,因此傣族农业的核心主要是稻作。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稻成熟期短。目前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良好的自然环境给傣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外,傣族人民还种植水果、蔬菜、棉花等作物,自古就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并且不受饥寒之苦。只要不受天灾及战争等影响,傣族人民获得衣食并不困难。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坝地区,但其分布的区域却山高路远,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十分封闭。与傣族人民同居一区域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周围的山区,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基诺族、景颇族等民族,在过去,傣族在这一区域内经济、文化水平发展都相对较高。

傣族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体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要素是傣族人民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居住地区,几乎村村建有佛寺,不少村子还建有佛塔。佛教在傣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一个时期都会与佛教发生关系,男子在五六岁时必须到佛寺中出家一段时间,才能还俗成为一个人们认同的傣族人。傣族传统的教育、文化、节日等也与佛教有关,如泼水节、开门节等就属于与佛教相关的节日。

以上简单概述了傣族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些特征。傣族的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存在,与傣族人民的这种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概括而言,傣族的民族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强与自信心理。在傣族人的自我价值判断中,自强与自信十分突出,傣族在新中国成立前曾经是当地的统治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都较当地其他民族要高,从而影响到了傣族的这种心理,同时也促成了傣族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在傣族居住地区,其他民族都会讲傣语,而傣族却不学其他民族语言,这就是一种民族自大心理的反映。近年来,随着傣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傣族人民通过旅游、电影、电视、报刊等渠道越来越多为外部世界所了解,傣族人民的勤劳善良、爱美好洁的良好生活习俗、艳丽飘逸的妇女服饰、傣乡迷人的风光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外部社会如潮的好评,也同样增强了傣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理。1993年我们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城郊做的一项有关调查中,有92%的傣族被调查者认为傣族民族文化传统优良、发达,作为一个傣族人感到自豪。

第二,开放共容的心理。傣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在傣族人的心理中,对其他文化的抵触是比较少的,显得较开放,这促使傣族能与其他民族在各方面和睦共处,在文化上能够共容。这种心理特征,从傣族的宗教上就可以反映出来。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对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有较强的约束性,但与此同时,傣族并不因此而在行为上排斥其他文化与世界观,甚至在思想上也能认同。傣族在信仰佛教的同时,本民族原有的宗教观念也保持着,这主要是一些自然崇拜及鬼神观念,如对祖宗的祭祀,对社区、村、家神及一些自然神灵的崇拜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教的信仰与对神灵的崇拜是并存的。在人们的观念中,获得社会的认同、祈求世道的平安与来世的幸福靠的是佛教,而人生的凶吉靠的是神灵的保佑。文化共容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两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村子。在绝大部分人信仰佛教的傣族中,勐海县有两个傣族村子由于历史的原因信仰伊斯兰教,但在族属与一般风俗上与傣族没有区别。此外,在景洪市也还有多个村子的傣族信仰基督教。尽管信仰不同,但并没受到其他不同信仰的人们的排斥,长期以来,他们能够在信仰佛教的傣族社会中和睦共处,平和地生活,这一点充分地反映出了傣族的开放与文化共容的心理特征。

第三,民族传统优越心理。尽管傣族包容其他文化,持有开放的心理状态,但并不十分主动地接受外来文化,也就是自己并不主动融于其他文化,而是持有一种民族传统优越的心态。在社会中较全面地沿袭着本民族的文化,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居住等社会风俗习惯,即使在较为开放的城镇地区也一样。在旅游地区,如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有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显现更增强了人们的民族优越感,当地一些汉族居民在一些习俗上也吸收了傣族的习俗,尤其是饮食习惯方面。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与傣族同居一地的山区民族,他们的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较快地丧失,如居住在景洪市的基诺族,近年来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他们已较多地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如服饰,今天基诺族男女都已选择了商店出售的服装,本民族的服饰即使在边远的山寨中也难以见到了。基诺族传统的民居是干栏式木结构建筑,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多,人们纷纷建盖由外地汉族施工队设计的砖瓦结构平房,传统的民居已较快地被取代。而这两个方面,傣族不论离城远近,都没有多少改变。

第四,和平心理。傣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傣族人具有较强的和平心理,这在傣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傣族性情温和,在社会生活中极少与人发生冲突,不仅本民族社会和睦,与周围其他民族也能融洽相处,很少发生冲突,能与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人们和睦相处,如前述两个伊斯兰教的傣族村寨的人们也能在信仰佛教的傣族社会中和睦相处。在社会生活中,傣族人民待人和善,团结互助。在一个村子中,不论是建房、种地,有人生病等,都能得到村中人们的自觉帮助,对待孤老更是如此。别人有难,人们也会热心帮助,山区居民常常因自然灾害缺粮,也能得到傣族人的帮助,接济一些口粮,即使不认识的人也如此。

第五,宗教心理。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因而宗教心理在傣族的民族心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人们怀有对待宗教信仰虔诚的心理,对佛教的信仰甚至成了傣族的一个象征。傣族男子每至五六岁便要到佛寺中出家几年,才能返俗,出过家的人在人们看来才是真正的傣族人。傣族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节日,如傣历新年、开门节、关门节等,都属于宗教节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都按照宗教礼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欢度节日。如在关门节期间,老人们要自觉地到佛寺中住几天,也不出远门,年轻人则不能在关门节与开门节之间的三个月内结婚。同时,人们还会在宗教节日中虔诚地祭祀佛祖。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在“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就可以看出来:在“文革”中由于“左”的影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受到了破坏,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受到压制,佛寺被破坏,佛像被推翻,僧侣被迫还俗,一切宗教活动都被迫停止。尽管如此,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并未消失,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重新落实,宗教信仰又较快地得以恢复,男孩子们又重新走进寺庙,学习宗教知识,度过人生一段重要的历程。在西双版纳州,1981年重新落实宗教政策时,全州仅有655名僧侣,到1982年入寺的僧人就猛增到4365人,可见对宗教的虔诚并没有因外部社会的动乱而改变,在今天的傣族社会中,对佛教的信仰仍然牢固地保持着。

另一方面,傣族人心理活动深深地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遵守佛教的教义,按照佛教教义规定的行为规范行事。这一切经过长期的沿袭,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如因果报应观念,人们认为不按照佛教的教义行事,不虔诚地信仰佛,那么来世将不会得到好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行善戒恶,以行善来积德,相反如果行恶,那么必将得到恶报。在这方面,傣族人有较强的意识。

傣族的民族心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今天的社会变迁中,傣族传统的民族心理面对着新的冲击,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一些新的要素正注入傣族的民族心理中,这将对傣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社会变迁中的傣族心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傣族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种种层面的变革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从总体上来讲,是向着有利于民族的进步方向变迁发展的。之所以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与傣族人民所处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中国的成立,使傣族所处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此以后,傣族与其他民族一样,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一体化发展的时期。这种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不仅给傣族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傣族社会带来了冲击。今天的傣族社会客观而言正是在与外部社会文化的不断冲突、调整与融合中发展进步的。

二是各种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傣族社会的变化。50年代初,勐腊土司从内地购得一部自行车放在门前,傣族人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参观一次要花几分钱。而自此之后,傣族人生活中所出现的新事物也许是人们做梦也未曾梦到的。今天,公路通达傣族地区的村村寨寨,景洪市、芒市还修建了飞机场。以现代教育为主的各级教育网络已经在傣族居住区形成,小学普及到了村社。现代科学技术的种种成果在傣族居住区得到了普及与运用,人们用上了电、机械、机动交通工具,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等获得信息,享受现代医疗。凡此种种,都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变化,这一切不仅改变了傣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促使傣族人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三是社会交往带来的影响。随着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对外开放,50年代以后这一地区对外交往也较快地在扩大,这一地区人们的社会交往也变得日益频繁,人们通过不同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途径而获得信息并相互影响。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汉傣两个民族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如外来的汉族学会了吃傣族菜,甚至吃傣族的典型菜生拌牛肉。当然,在这种影响中,由于汉文化相对较高,并且普及的是汉文化教育,因此汉族对傣族的影响更大。如汉族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对傣族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其中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个例是农垦事业的开拓。以西双版纳为例,自1955年第一批复转军人来到西双版纳建立第一个国营农场——黎明农场后,内地一批批从湖南等地迁来的汉族开拓者在这里扎根。今天的国营农场已有14万人,与796个傣族村子,22万当地各族群众相邻。在这个过程中,外来者开荒种植、修路、筑桥、架电、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几十年朝夕相处,对傣族社会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旅游业及对外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傣族社会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傣族的民族心理也在发生变化,对社会的变迁产生着影响。

首先,傣族传统的民族心理在主流方面对于傣族的社会进步是有益的。傣族人民爱好和平,具有较强的和平心理,对于边疆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50年代,傣族聚居区都是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自此之后,尽管经历了“十年动乱”,但居住于边疆的傣族人民始终与祖国的利益保持一致,维护着边疆和平与稳定,以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为自豪,今天随着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强大更增强了人们的这种意识。与此同时,傣族与周围居住的各族人民也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了边疆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傣族人民具有共容其他文化的、开放的心理,对于傣族人民吸收外部文化以及各项建设事业在傣族聚居区的推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的社会变迁中,外部社会的各种思想、文化对于傣族的影响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有的甚至与傣族的传统是相违背的,如医疗的普及,过去傣族人民认为人生病都是鬼神在作怪,寄希望于借助鬼神的力量来驱病。而今天,现代医学观已为傣族人民所普遍接受,尽管驱鬼治病的活动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但人们有病找医生已成为主流。再如教育,过去傣族的教育是通过佛寺实施,并且妇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但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很快便获得傣族人民的接受,妇女不能受教育的传统观念也迅速改变。今天,初级教育已普及到了傣族居住区村村寨寨。傣族的开放心理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在于它对于傣族人民接受外部文化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较之于思想意识及心理封闭的民族来说,傣族更容易接受外部文化,不断得到新的调整与充实。

最后,傣族共容与开放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前所述,傣族在以较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外部文化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本民族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如语言、服饰、宗教、住房风格、生活习俗与方式等,而这其中有很多方面是科学而文明的,如傣族爱好清洁是远近闻名的。人们每天都要沐浴,更换衣服,上楼前要脱鞋。这一切,就形成了一种既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有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如教育、科技产品、医疗、文化等共存的一种文化体。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如果在外部文明的冲击中较快地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将造成一个民族精神的失落,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不利的。而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傣族人民由于传统文化中有相应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与不同文化共容的开放心理素质,因而能选择一种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有利的模式。

傣族人中绝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客观而言,这对其社会也有一定事实上的积极作用。宗教教义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对傣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的很多内容在今天的社会变迁中仍是有积极意义的,如禁偷、杀、奸、淫,行善戒恶,助人为乐等。可以说,傣族社会的和睦与佛教也有较大的关系。这些方面与傣族今天的社会变迁与进步并不矛盾。

傣族民族心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在今天的社会变迁中有其相适应的一方面,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也同样具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

首先,傣族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在当地区域内属人数较多的主体民族,也就形成了民族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就其心理特征而言,尽管傣族能共容不同的文化,在很多方面民族文化优越的心理较强,传统的民族心理在今天的社会变迁中仍占主导地位,对外来文化虽不排斥,但也并不积极吸收,这就对傣族今天的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教育,尽管在今天的傣族聚居区初中级教育已得到普及,但傣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相对其他民族而言并不高,以1990年在勐腊县所做的一项人口与学生比例的调查为例:小学生分别为汉族12∶1,傣族13∶1,哈尼族7∶1,瑶族6∶1;中学生分别为汉族41∶1,傣族342∶1,哈尼族131∶1,瑶族103∶1。从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傣族在四个民族的小学生及中学生中所占比例都是较低的。1993年我们在大勐龙景洪二中所做的学生考试成绩调查中,傣族在不同民族学生中的考试成绩总体也是最低的。从经济文化发展而言,傣族都高于当地少数民族,而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差距究其原因与传统心理与文化价值有直接关系,此外,在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在传统社会心理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傣族显得易于满足,商品观念仍然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平均主义思想严重。除靠近村镇的农村商品率较高外,广大农村中的生产投向仍然是自身的消费性生产而不是商品性生产,商品经济仍不发达,制约了傣族经济的发展。

最后,傣族信仰佛教,对其社会的和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虔诚心理的存在,也同样有一些与现代发展不协调的方面。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由于佛教轮回观的影响,人们对于来世寄予较大希望,而对现世存有一些消极心理。对傣族的鬼神观,老一辈也有较深的认同,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受鬼神支配的,这一切对于傣族的社会进步是极为不利的,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更具有制约性,使人们不主动地接受科学技术。

综上所述,傣族的民族心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既有相适应的一面,与现代变迁相协调,对于傣族的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一些消极的层面,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对傣族社会进步起到阻碍作用。以今天社会进步的标准来衡量,傣族民族心理中有一些方面虽谈不上消极,却显得不协调,如民族传统优越的心理,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对于其他文化的吸收却有不利的作用,前述傣族学生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的例子就是较典型的,因此其民族心理也存在调整与重构的必要,这对于促进傣族社会的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调整的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有利于傣族社会进步的民族心理要素使之继承强化,让其在傣族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过去,人们并不重视一个民族的心理对于其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事实上它对民族发展的作用是无形而巨大的,我们应承认这种事实,积极加以调整与引导,这样民族心理往往能成为推动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强大内动力。以傣族而言,如能将自己共容其他文化的心理状态调整到积极吸收外部的先进文化,继承本民族的优良文化而不故步自封,以此使自己的文化更加完善发达起来,这样对于傣族社会的发展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对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心理应积极引导,使之加以调整,尤其应在傣族的民族心理中注入科学的要素,使之能强化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与心理,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外部的事物及今天社会的变迁。在傣族的民族文化中,宗教等理性化的因素较多,而且很多方面都是非唯物的,往往使人的心理与现实世界的发展相脱节。在这方面应加强重视,积极引导,这对傣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心理的调整,外部的很多发展工作如同无源之水,效果并不佳。过去我们在普及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效益不好,甚至受到抵触,原因就在于没有从人们的心灵深处引发其现实的需要与接受的愿望。重视民族心理调整与重构,应是今天民族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5l0XRSTag8IVp21I+g20qWCTohVY9DLxwZ3gBzhwhSzWcQSJ1kLkShpXSid0C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