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民族节日与当代社会生活
——从西双版纳到泰国清迈、日本东京的田野研究

这一篇文稿的形成有一些特别之处。《思想战线》编辑部的何思强先生邀请笔者结合自己的田野研究,就世纪之交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思考,并且并不是做一篇理论文章,而是总结自己在田野工作中的一些真切感受。这对我来说尽管是出了一道难题,但是与我长期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笔者很乐意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且做了认真的准备与思考。

在笔者从 1982年至今17年的研究工作中,田野研究一直是最基本的工作,占据了整个研究工作约1/3的时间,田野研究工作除了以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为基地以外,还走到了中国大多数民族地区以及一些国家。今天回忆起来,通过长期的田野工作,笔者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磨炼了自己的田野工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对不同文化的实际对比研究中增强了对文化的真切感受。在以往的研究中,田野研究实践的感受很难在研究成果中表现出来,今天何思强先生的邀约正好给了笔者一个以田野研究为中心来谈问题的机会。

民族节日是笔者在田野研究工作中接触比较多的一个主题,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不同民族节日的对比研究,尤其是最近进行了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的节日文化的对比研究,在此就以民族节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为中心来答题。

节日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每个民族中都存在。节日的起源有不同的意义,节日本身尤其是民族传统的节日也包含很多特殊的内涵,如对自然现象的敬仰、对一些历史人物的怀念、宗教节日等。同时节日也是民族文化荟萃的一个特殊时刻,在节日中各种民族文化往往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如在节日中人们都要举行各种传统的祭祀甚至游行、穿民族服装、表演歌舞、吃各种特殊的食物、重现各种相关的习俗、亲人和朋友团聚等。节日中的很多文化内涵在平日的社会生活中是不会出现的,尤其是传统节日中的很多现象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更难看到。因此在当代社会中节日扮演着文化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是社会变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侧面,这是我对节日文化发生兴趣的主要原因。

一 西双版纳曼飞龙村的赕塔

曼飞龙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不是因为村子风光优美,而是因为村子后山上坐落有著名的白塔。因为它的造型像竹笋,因此又被称为笋塔或者白笋塔,据传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赕白塔是曼飞龙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赕”是傣族话中祭祀的意思。西双版纳的傣族人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每个村子都建有佛寺,很多村子还建有佛塔,依据傣族的宗教传统,男青年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要有几年的时间出家到寺庙里当和尚,然后才能返俗,过世俗的生活,也才能成为传统社会中所认同的一个真正的傣族人。曼飞龙村的白塔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佛塔,它的名声不仅仅是在西双版纳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名气。

笔者第一次在西双版纳进行田野工作走进的傣族村子就是曼飞龙村,并且很巧合的是正值这个村子的塔节——赕塔,那是1983年的9月13日。这一天村子里热闹非凡,走到老百姓家里,都可以看到一筐筐的猪肉和新鲜的鱼,这是生产队集体饲养的,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分给各家各户的。老百姓还包粽子,制作了各种节日吃的食品,准备了菠萝、香蕉、甘蔗等水果,这些一方面是节日里吃的,另一方面是用来祭塔的。

曼飞龙白塔坐落在村子后的山顶上,顺着村子后的小路只需20分钟就可以走到塔下。白塔的银白色塔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壮丽,它是由一座主塔和几座小塔组成的,在塔的侧面可以看到一个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脚印的巨大石印。塔座是圆形的,在塔的后面还有几间供奉着佛像的房子。今天这里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前来参加祭白塔活动的人不仅是曼飞龙村的人,也有来自方圆几十公里的傣族群众,集中在这里的人可达数千。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的盛装,最引人注目的是很多女青年相约穿样式相同的裙子,顶着相同颜色的雨伞,甚至穿相同的鞋子。

在白塔下,人们成群结队抬着各家各所的纸花,双手合掌捧着点燃的香,围着白塔从右转三圈,然后到白塔的正面烧香磕头,献上自己对佛的祝愿以及自己的愿望。最隆重的祭祀是一种称为“曼哈班”的大纸花轿,一般是由村里划分出来的不同生产队集体制作并奉献的。这种纸花轿有一人高,现在可能需要两三千元钱,所以都是由集体制作,参与者出钱。赕“曼哈班”一般是轮流的,每天只有几户人家做。

在曼飞龙白塔的侧面是一块不大的广场,这里一群群的男女青年欢快地跳起傣族的民间舞蹈,伴随着锣鼓的节拍一对对男女青年轻快地起舞。这一天虽然是宗教节日,但也是人们欢聚的时刻,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的盛装。在广场的一侧还建有燃放高升的架子,不时地把一枚枚高升放到天上。到了晚上,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喝酒聊天,老年人则住在白塔旁的寺庙中,这是佛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几天晚上最快乐的就是青年男女们,他们相约在村子周围,通宵对唱山歌,或是谈情说爱,这样的场所是男女青年们一种重要的传统交往机会,往往很多男女青年认识,甚至婚姻都是由这样的机会而促成的。

曼飞龙祭白塔一般持续三天。第一天是人们做准备的日子,实际也是人们在家里欢庆的日子。各家各户都要做一些传统的食物,如粽子、一种用芭蕉叶子包着的糯米年糕等,同时也要准备一些用于赕佛塔的用品,如用彩色纸制作各种纸花架、小香烛等。在晚间全家聚在一起吃一次丰盛的晚饭。

第二天是最为重要的,这一天全村子的人很早就到白塔周围,参加赕塔活动,这一天的活动要持续一整天,人们赕塔、出售小食品、尽情游玩。

第三天人们继续在白塔赕佛,而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村子中不同的群体的聚会,这是傣族传统中一种重要社会关系结构的体现。这种聚集分为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圈子等。如全村子中同一年出生的人、相处较好的同性的小圈子的人们、一个生产合作社的人们等,这样的小圈子的人们相邀聚在一起,大家出钱购买食物等,然后聚在一家吃喝玩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十分开心,说说各种消息、来年的打算,感情更为融洽了,平日所遇到的一些小矛盾也可以得到调解。

在节日中,人们一方面通过祭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同时穿节日的盛装,亲戚朋友相聚,制作各种节日的用品,这一切都是人们一年中辛勤劳作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存在对于傣族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使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五彩缤纷的内容,使一年中辛勤劳动所带来的紧张得到了缓和。同时节日中的各种传统对于维系社会的和谐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如节日中各种传统习俗的再现,在节日的第三天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的集会都有这种功能,节日也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交往机会。这一点笔者在其他民族中做田野研究的时候有深刻感受。在一些民族尤其是一些山区少数民族中,近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丧失,或者说过去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民族节日,生活方式就显得十分单一,一年到头基本生活在繁重的劳作中,缺少劳作之余的社会调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群体性交往。赕塔这一传统节日作为人与人之间群体交往的一种方式,同时又发挥社会调节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每次参加祭塔活动或者其他传统节日时,笔者有一种深刻感受:那就是人生活着,不论你是从事什么职业,以什么作为谋求生计的方式,都不能没有精神上的寄托以及对自己生活情感的调节。在每次参加傣族的节日活动中,笔者都与傣族群众一样受到一种浓烈的民族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在祭塔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祭塔是傣族传统文化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的集中再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再现傣族的传统宗教信仰,也集中再现了傣族的民族艺术如绘画、歌舞、手工艺品制作,传统食物制作以及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交往方式、礼仪等等。虽然说祭白塔是一个起源于佛教的节日,但时至今日它更多的是作为傣族的一种传统而存在,宗教的色彩在这其中已经渐渐淡去。它留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笔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追踪研究,笔者发现曼飞龙塔节有已经变化的部分,还有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这一点十分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文化发展走势的思考。

第一,如同我们前面谈到过的,今天这一节日虽然也是以宗教为核心内容,但是宗教的色彩已经越来越淡化,作为一种民族节日的色彩越来越浓厚。由于规划为西双版纳重点旅游风景点,白塔进行了多次扩建,今天的白塔是1997年重新修建过的。村民们还集资在白塔的旁边修建了一座8米高的佛像。村民们这样做更多的是想扩大这一名胜的影响,而不是出于真正的宗教原因。今天塔节规模越来越大,在大祭之年参加的人可达万人。不仅西双版纳当地的人来参加,内地省份也有很多人前来参加,还有不少人从邻近的缅甸、泰国前来参加。在节日期间还经常邀请一些文艺单位前来演出,同时还增加了一些经贸活动。

第二,这一节日活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生产队每到过节都有一些集体的活动,比如组织集体的文艺体育活动,一年一度分配生产队饲养的鱼、猪等,这些过去是被看作重要的集体活动,今天已经没有了。过去在节日期间的晚上,能够听到男女青年对唱山歌,现在也听不到了。在两三年前青年人更多的是在晚间集合在小食品摊点边玩耍,甚至出现了很多赌博摊点吸引着青年人。在过去每到节日期间不论是生活在村子里的人,还是在外边工作的村民,人们都要穿民族服装,而今天很多青年人,尤其是在外面工作过的青年人已不再穿民族服装出现在节日中。这一切变化也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生产队的体制已经转变为家庭经营为主体,人们在节日中的行为也更多的是以个体为单位。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已越来越大。

第三,这一节日总体的发展趋势。祭塔这一节日一直为曼飞龙村的人们所保持,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好的期望、节日的享乐、对社会和谐的调节、对民族文化的传递继承等,其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今天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以及城乡各种建设迅速发展,傣族社会已经融入现代文明的大量内容。但就是在这种社会迅速转型的今天,傣族的民族文化仍然保留着,与现代发展构成了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二元为一的社会文化体系,这对于傣族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泰国清迈——泰历新年“宋干节”

勐龙村在泰国清迈城郊30公里处,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子,目前约有2000人。这里地处平坝,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内容,同时也种植辣椒、龙眼等经济作物。这个村子经济收入相对比西双版纳要高,人均收入每年可达到人民币1万元左右,全村有260部汽车。农民们的住房也很漂亮,基本是一家一幢小别墅式住房,风格仍然保留着当地泰人传统的建筑式样,也就是兰那国的建筑风格。村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金碧辉煌,占地面积达到10多亩。与西双版纳不同的是,这个村子已经没有男孩子到寺庙里当和尚,男孩子不必像西双版纳那样在一生中一定要到寺庙里面当几年的小和尚才能还俗,目前寺庙里只有1位老住持和3位和尚。这里是平日村民们拜佛的地方,也是各种节庆集中活动的主要场所。当地泰人的新年是依据佛历来确定的,目前根据泰国政府的规定,泰历新年在公历的每年4月13日至15日3天,这3天也是泰国国家的公休日。目前新年的活动一般持续3天。1996年4月笔者在清迈参加了新年节庆活动。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新年的前一天,人们实际上已经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了,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准备日。这一天人们要准备各种节日期间用以供佛的食物,如糯米做的粽子、米饭团以及糖果等各种甜的食品,同时还要准备节日期间用来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各种供品,如彩色纸制成的纸花、纸旗,用于宗教活动的树枝等,还要到寺庙前以及自己家的院子里用沙堆成一个佛塔,这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这一天晚上人们就会集中在寺庙里,等待着新的一年的来临。而在清迈城里面,这一天人们会开着汽车在市中心集会,或者顺着大街欢呼游行,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也在送走即将过去的一年。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起得很早,首先把自己的房屋以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带上糖果、米饭团等食品,到村子中的街道上向和尚布施。随后人们在家里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因为新年在人们的观念中也是祭祀祖先最重要的日子。祭祀祖先的主要内容是向自己家庭的灵房献上鲜花、食品及清水。然后将纸旗插在沙塔上,洒上清水,插上菩提树树枝,放生小鸟等小动物。随后人们就带上鲜花、糖果以及各种食物,集中到佛寺中,在老和尚的主持下,进行新年的祭祀活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传统盛装,作为行政村的官员要穿上白颜色的官方服装。这一活动主要是听老和尚诵经,并且向佛像献花,然后用水浴洗佛像。为佛沐浴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天的仪式结束以后,村子里要进行游行活动,人们抬着佛像以及各种有关的纸旗、经幡等在村里游行。在一些特别的时间,清迈城也可能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全城市的游行活动,如果是这样,全村的村民大多数会到城里面参加游行活动。在游行活动结束后,全村村民们集中在寺庙里吃一次简单的午餐,这一次午餐象征着一个村子的团结。当天下午,村里进行互相祝福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年轻人给老年人祝福,普通群众为官员祝福,学生为老师祝福等,方式一般是用鲜花蘸清水洒向被祝福的人,并说些祝福的话。

第二天的活动,基本上就是泰人新年节日的一致活动,那就是泼水。一大早仍然是在寺庙中,由老和尚主持一个简单的泼水仪式。村里各家的长者来到寺庙里,首先听老和尚诵经,然后由老和尚手持一个银盆,用一些树枝蘸银盆里的水洒向跪在佛像前的人们。仪式结束以后,人们就可以自由地在村子里面泼水。

第三天与第二天的内容基本相同,人们仍然沉浸在泼水的欢乐之中。尤其是年轻人,不仅在本村子里参加泼水,还到清迈市中心去参加泼水,去朋友家玩乐。这一天更多的内容是走亲戚,人们远近的亲戚朋友相约集中在一个家里,或是一些要好的朋友集中在一起,从早到晚围坐在桌子边喝酒谈天,尽情地享受朋友相聚以及节日的闲暇所带来的快乐。

在泰国的研究中,首先是了解到泰人新年来源的不同含义,既有自然的四季循环的含义,也有关于佛教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有泰人占星术的内涵。其次,在新年这一活动中,有三个方面显示着各个国家泰人共同的文化,第一个方面是原始的传统,这是自然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反映了人们对以太阳为中心的大自然中四季变化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然的各种原始崇拜,这主要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这和泰人处于农业社会有关。因此新年中重要的内涵既是农业季节的开始,也是对祖先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神灵的祭祀。所以在新年中人既要祭祀祖先,也要祭祀自然间的神灵。

第二个方面是佛教的传统。泰人大多数信仰佛教,因此新年活动和佛教有密切关系,新年中的很多内容是佛教活动。这一点如果不深入地研究泰人新年的起源,就会把泰人的新年看作一个佛教的节日,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它还有关于自然的四季循环、人的生与死、人的灵魂寄托、祖宗崇拜等丰富的内涵,佛教的传统仅仅是新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东南亚国家它是新年节庆活动的核心部分。

第三个方面是一些共同的文化传统,最典型的就是泼水活动,这几乎是除了一部分越南的不信仰佛教的黑泰人以外东南亚泰人共同的节日内容。除此以外,还有与佛教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堆沙塔等。今天不论在哪个国家,新年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点在笔者进行田野研究的清迈勐龙村也是一样。虽然说这个村子过去是从西双版纳迁移来的,但是经过几百年与当地民众的共同居住,在文化方面已经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在中国的傣族甚至在柬埔寨的泰人中,新年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要进行燃放高升的比赛,每个村子都会在村子中间搭起一个台子燃放高升。各家各户都会把自己制作的高升拿来燃放,并且要评出燃放得最高的给予奖励。而在泰国清迈就没有燃放高升的传统,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清迈的勐龙村在过去应该是有这一传统的,现在这一传统和当地一样已经不存在。

三 日本传统文化的环链:祭

在日本,节庆活动称为“祭”。日本的节祭起源与日本最古老的宗教一神道有关。神道起源于农业祭祀,是一种信奉万物有灵的宗教,祭祀的目的在于使神与活着的人及死去的人的灵魂沟通,并祈求作物丰收、祛病、防御恶劣天气、人生平安、得福等。

笔者考察的第一个节日活动是东京三社祭,这是日本三大节祭之一。三社祭每年在东京的浅草寺举行,一般在公历5月14日至16日。5月14日是本次节祭内容较为丰富的一天。这一天自中午1时开始进行传统的大游行,参加游行的有当地各街(町)区的代表,有妇女装扮成白鹭的白鹭舞、穿着传统艺伎装的艺伎手鼓舞、载着舞乐手的舞乐彩车等,排成不同的方队,吹打歌舞沿着浅草寺四周游行一周。下午2时后在浅草寺的神社社殿及神社神乐殿还有被指定为“无形文化财产” 的神舞表演,在传统的鼓、笛等乐器演奏的神乐的伴奏下,表演者装扮成不同的鬼神手舞足蹈。下午3时半当地各街区的代表举行“入魂式”祭祀仪式。

5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每年的例行祭礼典礼。中午12时各街区联合举行祭礼仪式。这一天的内容不算多,但笔者仍然早早就到了现场,有时间慢慢地看看周围的环境。在寺庙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木头架子,上面挂满了小木牌,木牌上面写着这几天人们前来过节时的各种愿望。笔者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种牌子叫作刺马,一面绘着传统的画,如牛、马等等,另一面则写着每个挂牌人的各种愿望。笔者认真地看了这些木牌子的内容,有的是期望家庭平安,有的是希望能考取某一所名牌大学,有的是希望在公司工作能够尽早地晋升职位。人们期望能够通过在神灵前挂上木牌,把自己的愿望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灵的保佑。笔者发现这是一条了解日本当代人愿望的重要途径,上面写着的每一句话都真实地反映了日本人心灵深处的想法。笔者为自己的这个发现感到高兴,于是认真记录这些木牌所写的内容,并且把这些内容做了统计归类。从此以后,笔者不论在东京或者是东京以外的旅行中都认真地记录各个寺庙中刺马的内容,并且和在一些博物馆中所能看到的刺马记录的过去的内容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来看一看今天日本人最大的愿望到底是什么,与过去有什么不同。通过对这个内容的研究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论文,虽然说现在这一篇论文还没有最终完成,但是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升入大学以及在公司里获得更高的职务是当代日本人的最大的两个愿望。

5月16日是一年一度节祭的高潮。这一日整个浅草寺地区人山人海,主要活动是抬着神龛游行。上午6时人们便将神龛从神社中迎出,接着不同的街区的人们抬着神龛绕着自己的街区游行一周,然后交给下一个街区的人们,他们再抬着神龛绕自己的街区游行。这一天当地的人们不论男女都身着传统的日本民族服装,包括鞋子也不能穿着现代制品,争先恐后地去参加抬神龛,人们认为抬神龛能给自己带来福气。待神龛传到自己的街区后,人们在领头人的指挥下,击掌壮行,随后便争着挤进去抬沉重的神龛,多数人只能得到摸一摸神龛的福分。日本的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形式与东南亚泰人有很多相似之处。节日的高潮是晚间6时的神龛入宫仪式。自下午三四时起便有人等待在寺前。吹奏着神乐、呼着号子进入神社,在场的人们也欢呼鼓掌,场面十分热烈壮观。神龛抬入专门的神宫内就要等到次年节祭时才迎出。据组织者统计,每年参与及观看三社祭的人数达200万人之多,当然像笔者这样能有机会在日本人家庭中一起过节的人并不多。

通过对一些日本节祭的参与观察,笔者感到日本的节祭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集合。在节祭活动中,集合了人们的宗教意识与社会意识、各种民俗、民间艺术等。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节日一样,日本的节祭虽然起源于传统的宗教,但发展至今,宗教的色彩已经淡化,已演变为一种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化传统。人们在节祭之日所保留的祭祀仪式是最具有宗教色彩的内容,其余的仅是一种节日文化。因此今天参与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节祭的起源及其宗教内涵了解不多,甚至并不了解,所做的仅是节日的参与。关于参与节祭的动机,笔者在参加三社祭等活动时曾问过很多人,他们认为参加节祭活动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大众节日,如果是本地区的节祭,那么也是本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自然乐于参与,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如果通过节日的参与能够得福,那也是一种心理满足。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对参与节祭的理解更为简单:这是一年中的节日。节日的热烈、内容的五彩缤纷、朋友家人相聚的喜气洋洋等都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这一点对于不同年龄的人都是一样的。为了迎接节祭之日的到来,当地的人们在几个月前就要进行准备,包括排练舞蹈、制作彩车等节日用品,这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义务,也因为这种参与,人们期待着节日的到来。这也是节祭在当代日本社会中所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内涵,在节祭活动中,宗教色彩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社会交流的注重。通过节祭,人们获得社会的交流,显示人们对于本地区的关注与责任感,证明地方的团结,这一点在今天日益都市化的日本社会中更为明显。在农村中每年的节祭的参与是每个当地村民的传统义务,而在城市中杂居的人们就没有这种传统的义务了,参与成为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自愿的行为及对本地的责任感的体现。这一特殊的盛会成为人们忘却家族及工作的烦忧、相互交流、休息并且体现一个地区团结发展的机会,日本传统节祭的这一新的功能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今天日本传统的节祭还融入了明显的商业色彩,很多地区的节祭活动除了传统的意义外,还被当地政府及组织作为发展旅游业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精心组织、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京都、东京及东北很多地区主要的节祭活动每年都可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外地游客,小一些的节祭往往也能吸引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参与,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节祭这一传统的宗教节日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转化为一种大规模的非宗教性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沿袭,仍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但是商业利益的介入与传统的价值也在发生冲突,节祭的变迁仍然没有最终定型。

通过对日本节庆活动的实地考察,笔者对日本节庆活动得出了以下的结论:节祭是日本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环链,在每年的节祭活动中,各种传统的内容都得以再现,在节祭中再现出价值,如传统的舞蹈及音乐每年都要排演,传统的艺术品制作每年都要重现,相关的风俗习惯也会再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少年的参与和学习。这样相关的传统就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反之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载体,传统文化不能不断地再现,那么很多文化要素就会消失。

此外,节祭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象征,节祭在日本社会中具有广泛性,再现了日本人的文化认同(归属意识)。这一点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就能反映出来,笔者在相关的资料中看到,在美国各地的日本社区的人们每年也要举行节祭活动,也要抬神龛,这既是日本人的传统,也是日本文化存在的一种表现。

四 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思考

对云南少数民族和泰国、日本民族节庆活动的研究对于亚洲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实践都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这几个国家相关节日文化的起源都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中国南部、东南亚国家泰人居住区和日本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社会,这一共同的社会背景对于文化的起源有很多一致的影响。从民族宗教方面来说,在这些传统的农业社会中,都有基本相同的对于自然的认识以及超自然的崇拜。最原始的宗教都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对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的变化,大自然中动物、植物以及自己的祖先等,都赋予其神灵,加以崇拜。以水稻种植为例,在水稻种植中从插秧到秧苗的成长过程直至丰收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祭祀活动,举行相关的宗教仪式,祈求神灵对丰收的保佑,这一点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泰国都是一致的,在比较研究中还可以发现很多与水稻种植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是相同的。而起源于与农业祭祀有关的各种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笔者在东京进行有关节日田野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各个地区的最大节祭,也是当地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享受着一年中最自由的闲暇,准备了各种精美的食物,在家里邀请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前来和自己一起过节,而这一天中人们基本是在家里度过的,大家围在客厅里席地而坐,一边喝酒吃东西,一边聊天,等到有热闹的活动时出去参加一下,再回来喝酒聊天。这种习俗虽然是日本的,但与东南亚的泰人是完全一样的,笔者在中国的傣族人家中过节也有相同的感受。因此很多年来有不少学者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寻求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在田野的比较研究中,会感受到这种想法不无道理。

其次,节日都有追忆祖先、崇拜神灵以寻求神的保佑、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团聚、协调社会关系、享受节日的休闲与快乐等功能,这些方面都是共同的。在这方面日本的节庆表现得更为典型,当代的日本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但是传统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维系着人们的传统社会关系:节日都是以一个地区为单位举办的,当代的城市中一个地区的居民并不像传统的村落一样有亲属关系或者传统的社会网络关系,但是在节日期间人们同心协力维护一个地区的团结与荣誉。大家因为节日而维护传统的社会关系或者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节日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加入了不同的文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今天节日文化中传统宗教色彩在渐渐淡化,宗教以及对自然崇拜所延伸出来的内涵已经不再是节日的主要内涵,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中继承下来的一笔文化遗产。但是失去了宗教的内涵并不证明节日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相反的是它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内涵,比如说在今天它往往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象征,凝结着一个民族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这一点在与其他民族的相比较中显得更为明显。因此现代生活需要节日,而传统的节日也显现出新的文化价值,显示着现代人的需要。

对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以及泰国、日本的节庆文化的比较研究是一项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研究活动。通过这一研究个案可以看到笔者以田野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工作的一个侧面,笔者也表达了对基于田野研究的人类学实践的一些认识。这一工作的展开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不仅提供了一项亚洲节日文化比较研究的个案,同时也对人类学田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应该以一个新的面目出现在新的世纪,求得自己应有的地位,获得发展。就笔者个人的体会而言,在新的时期中国人类学既要继承过去有益的传统,又要有创新,才能谈得上发展。下面几个方面是笔者长期的田野研究工作的体会。

第一,每一个人类学家都应该有一个自己长期研究的基地,这就如同一个科学家需要一个实验室一样,没有基地就没有自己长期研究观察的对象,也就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人类学研究方法论而言,参与观察是一个法宝,而以人为本的研究,研究人的行为及其文化、制度、经济等是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核心要素。要掌握人与其文化的关系,较透彻地研究不同的人,这样就需要对一个群体进行长期的研究。研究的基地可以是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地区的一群人、一个区域的某一个群体等,选中了这样一个基地就应该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了解这一人群中的方方面面,融入这一群体中。如果它是和自己不同文化的人的群体,还应该学习这个群体的语言,进行直接的交流。目前我们国内很多人类学家长期进行某一个民族的研究,但是并不懂得这个民族的语言,这一点必然带来研究上的很大的缺陷。对一个群体的研究,也就是在自己研究基地的研究,应该做到长期的不断跟踪观察。这一方面既是中外人类学好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中需要从整体上补足之处。因此可以说一切真正地道的人类学研究都是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工作之上的。长期的观察研究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预示着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不可替代性。

第二,要重视文化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不仅是跨越文化的,也应该是同一文化中的比较研究。文化的研究如果没有比较,那么就不可能透彻地认识它,就可能是孤立的。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速度骤增,社会的变迁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研究也不能孤立于一个小圈子中,否则研究并不能反映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真实状况。必须要进行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变迁中文化的价值及其内在的稳定因素、不同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这才有真正的价值。文化真实的一面往往只在比较中才能被认识到。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虽然不是人类学研究新的发展,却是我国人类学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应该发展的趋势。因此每个人类学家在自己一生的研究中应该有两至三个长期研究的基地,最好是研究几个不同的文化,这样必然出新的成果。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对人类学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人类学家不但要适应不同的文化,也要掌握不同研究的手段,如果是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中进行人类学田野研究还应该掌握不同的语言。如果一个人类学家熟悉了几种文化,那么他就在成为人类学大师一级的学者的阶梯上跨越了一大步。中外很多大师一级的学者,无不如此。

第三,人类学研究也应研究具有时代感的课题。不应该只沉溺于对一些文化要素的研究,如目前的很多研究仅仅注重一些风俗习惯的研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研究。从人类学的学科特点来讲,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来自活生生的社会,这就是人类学的生命力所在。但是人类学要在新的时期求得发展,要在日益发展的繁多的学科中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关键的就是课题的选择,要看我们的课题能不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这一点已有很多学者论及。今天有很多有时代感的问题需要人类学家去研究,如边疆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福利保障问题,城市中的社区人们的生存问题,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的就业与生存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类学独到的学科视野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研究工作的时候,要以变迁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如上所述,每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在一种封闭单纯的环境中孤立成长的。因此,在田野研究工作中一般性地记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并没有更多的价值,只有真正发现并认识自己所观察的事物在时代的时空中变化与不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变化和为什么不变化,看到这种变与不变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这才真正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这也是人类学家进行田野研究工作最终的任务。至于说在田野工作中所需要的种种技能和经验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dvIm9h0Cmwd594LFOrzqqiWOzEGvpteeQyzrtuzlkYrDbj6OpStvGQ828UKyp7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