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努力开创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一流大学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和国家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显著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云南大学建校于1922年,是我国西南边疆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46年曾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5所著名大学之一。办好云南大学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殷切期望。1955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南大学时指出:“云南大学是我国西南边疆有悠久历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以后要发展成为接受东南亚各国留学生的重要基地”“把云大办成一所体现边疆文化的大学,着重加强民族问题和生物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1978年,国家科委和教育部对云南大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需要办好云南大学,为西南边疆的建设发挥更大作用》的专题调研报告,强调要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云南大学的建设。1993年云南大学70周年校庆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题词,勉励云大师生“发扬优良传统,立足祖国边疆,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题词,鼓励云南大学坚持“科技兴滇,教育为本”。这次云南大学被国家确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关心、对云南大学的关爱与期望。

云南大学列入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既是云南大学九十多年办学历史积淀的结果,更是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这进一步提高了云南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办学方向与发展目标,并赋予了云南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同时还为云南大学提供了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同台发展、同台竞争的重大机遇,开启了云南大学和云南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云南大学将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担当起建设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的总体思路是:第一,重组资源补短板。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打破学科壁垒,优化配置学校发展资源,补齐短板,实现整体发展。第二,综合改革提速度。向改革要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把教育综合改革贯穿一流大学建设的全过程,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努力做到“穿新鞋走新路”,走出一条新的改革发展之路,从而实现提速发展。第三,内涵发展促跨越。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聚焦“学术兴校”和“人才强校”,围绕大学的基本职能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将坚持:第一,特色发展。我们要努力做到学科有特色,研究有特点,学者有特长,学生有特质。通过特色,体现优势,体现不可替代性。第二,错位发展。所谓错位发展,一是空间上打好特色牌,二是时间上打好梯队牌。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重点引进和培养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以时间换空间,推动学校后发赶超。第三,改革发展。一是要全面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要着力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人的变化推动事业的变化和发展。第四,创新发展。要围绕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立足科学前沿的创新研究,产出创新性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五,内涵发展。要深刻把握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内涵发展新要求,立足能力建设,立足质量提高,立足水平提升,苦练内功,提升整体实力。

新阶段,新使命,新作为。当前,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特色发展求突破。特色是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是区域特殊性的特殊反映。云南大学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学校自身特色,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多争取单项冠军,从而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历史也将证明,这是我们今后必须坚持的基本办学思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三大定位”指示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好“三张牌”,即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地处边疆与紧邻南亚东南亚;努力推动“两大转化”,即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重点建设民族学、生态学与生物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三大学科高地,以学科建设引领一流大学的建设。

(2)体系建设显服务。学校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建设几大体系:一是特色学科体系。以民族学、生态学为基础,构建具有云南大学自身特色、充满活力的优势学科体系。二是理论研究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理论与实践为主线,开展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和理论创新,建设一批理论高地。三是科技创新体系。瞄准高新技术和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学科改造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使云南大学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中心。四是人文交流体系。要发挥我校区域国别研究基地数量多、分布广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使云南大学成为重要的留学生培养基地和区域人文交流基地。通过大体系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大体系适应大需求,服务大发展,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做贡献。

(3)区域协同增效能。协同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协”是方式,“同”是基础,“创新”是目标。云南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南亚东南亚各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推动建设“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和智库、联合开展区域内重大科学问题协同攻关、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源开放共享等多种形式,增强学校资源聚集能力,进一步做大资源总量,优势互补,增强资源投入与保障,加快云南大学建设与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云南大学引领和带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争取早日把云南大学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一流大学。 etKsjm80O77PHZoFcFautCeeHL8rScgFoGuIOXzU0k8OQ3WInh15ANHwTGNTen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