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研究目的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属于政治学传统研究领域。“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课题是将传统研究课题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试图阐述清楚:相对于前互联网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呈现的新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动态性风险和挑战;以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研究互联网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措施。具体研究目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一是理论层面的目的:进一步丰富现有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首先,深化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意义的理解和把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意义,既有普遍性意义,也有特殊性意义,现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对普遍性意义阐述比较全面,但对不同国家、不同政党、不同社会共同体维护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意义的特殊性研究不够,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重大意义的阐述不够全面,本书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其次,搭建分析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尤其是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意识形态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分析框架,奠定整个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简单搬来上述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分析工具。最后,初步提出互联网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的基本范式。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的信息革命将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本书的一个重要理论层面的目的就是希望对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形成一个基本合理的逻辑范式。

二是实践层面的目的:提供应对当下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对策思路。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性课题,需要从理论层面回答相关概念内涵外延、研究思路方法等,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性课题。具体要研究解决的实践性重点难点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弄清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具体状况。对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难点在于对安全风险状态的准确把握,本书以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对互联网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演变特点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区分风险等级、风险类别,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风险挑战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归纳和梳理。另一方面是提出理论上行得通、实践中可借鉴的对策措施。依据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针对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表现出的多种新情况新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措施。 sdcV6Kk5o0SOavDhfRxeucqP2E0GEEjxi3x+ekJBaXEtTUoQTLlK6ur/Izjgk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