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岸登词述略

时润民

内容提要 周岸登为晚清民国时期蜀地词人典型代表,其词集《蜀雅》中的作品,具有辞藻密丽、格律严谨、多赋蜀地特色三大特点,颇值注目。

关键词 周岸登词 《蜀雅》特色

近年来晚近词之研究渐成热点,此一时期之岭南词人,因当下闽广一带词学学术力量雄厚而备受关注。而同时,对近代蜀地词人则鲜有专文论及。实则乔曾劬之《波外乐章》、张祥龄之《半箧秋词》、周岸登之《蜀雅》、赵熙之《香宋词》、林思进之《清寂堂集》,莫不以南宋为法乳、瓣香清季四家,蕴藉高华。然或囿于地域,或匮于资料,长期未得学界注目。甚而因书名之故,或有误以周岸登所著《蜀雅》为选录、汇集地域词作之词选类文献者,未免失察。笔者虽非蜀人,然甚佩周词之功力,今特撰文一述其特色,以就教于方家。

一 概述

早前所知周之生平资料阙如,后经搜览,于辞书及蜀地地方文献中获知稍多。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别号癸辛词人、蜀雅堂,威远一和乡人。1892年中举,先后任广西阳朔、苍梧知县,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历任四川省会理、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江西省庐陵道尹。又历任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各校中文系及文学院主任、教授职。博学专精,著述甚丰,有《唐五代词讲稿》《北宋慢词讲稿》《金石学讲稿》《曲学讲稿》《楚辞训纂》《贤女传讲稿》《韩民血泪史》《莞子故训甄》等。工词曲,兼善诗赋,词宗梦窗、草窗,故自号“二窗词客”,所作收入《蜀雅》《能登集》《梦碧簃曲稿》等刊行于世。《蜀雅》词十二卷、别集二卷,正集中《邛都词》1卷30首、《长江词》1卷33首、《北梦词》2卷72首、《 梦词》2卷52首、《南潜词》2卷46首、《丹石词》1卷45首、《退圃词》1卷41首、《海客词》1卷12首、《江南春词》1卷38首,别集中《和庚子秋词》116首、《杨柳枝词》102首,共计587首,标为《二窗词客全集》第一种,由上海中华书局于民国二十年(1931)以聚珍仿宋本大铅字精印刊布。近十多年间,其词经四川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李谊《历代蜀词全辑》正续二编辑录,补成六百余首。另查“四川省古籍联合目录集部(词类)”,知周尚批校有清康熙曹楝亭刊本宋黄大舆辑《梅苑》十卷及清咸丰曼陀罗华阁刻本《吴梦窗词》四卷补遗一卷,俱藏四川大学。

周岸登之词,于晚近享誉甚隆。民国王易《词曲史》即云:“词学自晚清中兴。今词坛耆宿之存者虽止彊村一翁,而十余年来造述蔚如,足以列作者之林者尚不乏人。其存者如……周岸登,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人;有《二窗》《十稿》合为《蜀雅》,辞丽密而律特精严,其《邛都词》中多赋西南逸事,足备职方。” 并录其《霜叶飞·重九霜降登滕王阁》一阕。后姜方锬《蜀词人评传》袭王易之论,并另录其《风流子·观舞和清真》一阕。 夏敬观《忍古楼词话》则撰有“周二窗”一条专论其词:“昨年因姚景之,寄予所著《蜀雅》十二卷,《蜀雅别集》二卷。岸登虽曾官江右,予未之常共文咽也。集中有‘东园暝坐’用予韵《宴清都》云……岸登才思富丽,亦非余子可及者。” 所评与王易为近。胡先骕《蜀雅序》中则极称其词“沉酣梦窗,矞皇典丽”。 王易《蜀雅序》更赞以“博雅矜炼,语出已铸,律细韵严,气度弘远”。 观上述诸评,知《蜀雅》之得誉者,一为宗法周邦彦《清真词》、吴文英《梦窗词》之辞藻,二为法度严谨之格律,三为词中蜀地风貌及本事。今俱依前人所述略申一二。

二 辞藻

周岸登既自号“二窗词客”,已可见其嗜好。观《蜀雅》之中,“次清真韵”之作近20首,“次梦窗韵”及“依梦窗谱”之词更近30首,而吴文英所创词中最长调《莺啼序》,周氏更先后填有10首,实是冠绝古今之举,愈显其宗尚所在。顾周邦彦词之“富丽精工”、吴文英词之“七宝楼台”,华辞丽藻已极,而《蜀雅》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兹举集中“次韵”为例。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中所录之《风流子·观舞和清真》一首为周词名作:

斜日转银塘。 风度、少女踏春阳。看轻雪乍回,碧莲翻沼,小腰慵举,红杏倚墙。 人处、慢歌调舞,节迟拍昵金簧。佳侠艳光,笑时飞电,醉魂惊眼,邀处停觞。  司空浑闲事,清狂减、还自注目瑶厢。记否旧家,金钗十二成行。叹老来结想,承平遗恨,怕描残粉,愁赋翻香。多少梦果余话,说也何妨。

此词下字造语,虽不能如周邦彦词臻于化境,然气度近之。周邦彦词有所谓“艳语之笔而人竟不觉”之称,如“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解连环》)、“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风流子》)等句,反生出情怀无限,周岸登此作中“小腰红杏”之语虽不能到此境,然亦不可径目为恶俗。另若周邦彦词“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瑞龙吟》)之以实笔写虚而如在目前,周岸登此作则已得其神:词中并未说破所忆之“旧家金钗”已然离去,而仅着一“记否”,便有虚实相生之妙。此作全篇气息婉转流利、不粘不滞,正颇似周邦彦词之笔致。

又晚近之时精研吴文英《梦窗词》者最众,前有朱彊村为词坛盟主,后有陈洵、杨铁夫、刘永济诸家名满海内,周岸登亦是此中翘楚,其《瑞鹤仙·己巳重九和梦窗丙午重九之叶》词:

绚霞蒸海峤。动旅怀谁省,惊秋恨早。粘天尽衰草。念北书南菊,顿撄愁抱。慵舒远眺。自高歌、声情缥缈。叹年来、遁处遗荣,久谢紫萸乌帽。  都道。百花潭上,濯锦江头,尽堪归老。吟鞭醉袅。须细染,学年少。怕郫筒香减,黄花明日,蝶怨天遥梦窈。夕风号、漫掩西窗,暂迎晚照。

正乃以密致意象间之对照牵连为谋篇布局之法,尽得所谓“梦窗词风”。又如《绛都春·题渝州旧院郭六跨马小影用梦窗韵》:

愁肠似线。又天淡绿芜,江空人远。雁早信迟,菊秀兰衰成秋苑。司勋惆怅添清怨。听嘶马、风花零乱。紫骝芳埒,藏鸦细柳,胆娘庭院。  曾见。娇憨娅姹,据鞍态、翠拥珠围红茜。桂管梦遥,湖海游疏春潜换。桃花依旧迷人面。掩奁背、千呼不转。怎教一笑回眸,语香送暖。

《绛都春》为吴文英自度曲,填之不易。周词诸景迭换,炫人眼目,而自凭一股“潜气”打通关节,绝少以虚字作承转功夫,诸韵间又多以“空际转身”式跳跃叙述为串联,逼似梦窗。

由上略可见,虽然于晚近词坛宗梦窗之风蔚为大观之背景下,周岸登词尚不能如金天羽《红鹤词》般突破樊篱、开拓异境,但守成则绰绰有余,若称其为“词坛巨擘”,实非虚誉。

三 格律

再看周岸登词之格律,前人“特精严”之誉,似不为过。其词之守律确实堪称典范,如《解连环·和忏盦甘棠湖泛秋》一阕:

半奁秋色。叹沧江散 ,旧情何极。尚记省、西子西湖,按多丽清歌,翠寒珠滴。画舸鸱夷,怕难买、越娃心力。尽长门赋 ,未抵茂林,枉费词墨。  微波漫申怨抑。正须眉映 绿 ,天镜涵碧。自误 、桃 桃根,等双桨来时,泪已沾臆。古 驿 梅迟,恨暗绕、江城吹笛。便今宵、梦中见了,梦回更忆。

《钦定词谱》于《解连环》一调注曰:“此调始自柳永……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宋、元人多填周邦彦体。” 此调虽始见于柳永《乐章集》,但因周邦彦词影响甚巨,故特以后出之名传世,宋元人皆从其谱。而填词格律注意要点中,有所谓入声字为词律之关键的说法。周邦彦词中《解连环》一首,除了入声字押韵处之外,另有多处非韵脚之入声,如“嗟情人断绝”之“绝”字,“想移根换叶”之“叶”字,“料舟依岸曲”之“曲”字,“漫记得、当日音书”之“得”字、“日”字,“水驿春回”之“驿”字等,若以“守律严细”为准,则上述各处,悉应从周邦彦词而依用入声字。周岸登此作于周邦彦原谱各非韵脚入声字处,分别作“发”“笔”“绿”“约”“叶”“驿”(见上词中所标着重符处,后同),亦俱乃入声,丝毫无差。

又如周岸登词中《西子妆慢》三首,起句各为:

飞岭 云,陷河 柳,倦旅兰营春晚。

迷鸟 窗,乱蛩 枕,梦绕非烟非雾。

慵舞 迷,化烟 冷,缥缈蓬山弱水。

《西子妆慢》一调,《钦定词谱》引张玉田语,言为吴梦窗自制曲, 则其格律当以吴文英词为范式。吴词原作起句“流水曲尘,艳阳酷酒,画舸游情如雾”之“曲”“酷”二字处俱是入声,填此调者最宜从之,然宋以后人所填之作,多不能遵,于律甚疏,及至晚近始辨其声,况周颐等人所填,此二处皆用入声。周岸登集中此三首,“切”“折”“扑”“聒”“鹤”“玉”六字亦皆入声,故其确可谓知音审律之大家。

周岸登《蜀雅》一集,即便是僻调以外之寻常词牌,其所作格律亦相当严细,足可见造诣之精深。如《八声甘州》一调,《钦定词谱》言当以柳永词为正体。 柳词上片第三韵“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下片第三韵“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中,“物”“识”二字,亦是所谓词律的入声关键处,然自南宋开始,填此调者已多不遵,晚近诸大家虽能守律,但未能挽风气之颓,周岸登词于此亦能守律,实属不易,今举其集中数首为例,此二韵处作:

干尔东风底事,皱了 江潮。……误倾城、横波眉黛,定有人、飞泪 湿 龙绡。

几见乘槎凿空,犯斗 占星。……九回肠、依稀归路,待醒来、魂断 江青。

响逗檐花落处,晕冷 愁灯。……酒尊空、吴娘歌罢,定有人、和泪 归程。

“一”“湿”“不”“隔”“逼”“卜”诸字俱严守入声,是真知词律者也。

周岸登词格律严细,在近代词坛人所共称,周之好友吴虞于日记中记道:“一年级学生李沧萍……盛称黄晦闻、邵次公、曾刚父、苏曼殊、丁叔雅,言次公盛推周癸叔词能合拍。” 邵次公即晚近词坛名家邵瑞彭,与周岸登为同辈,故其态度很能代表时人观点。又胡先骕《评朱古微〈彊村乐府〉》一文言:“近日友人周癸叔曾将《绮寮怨》翻为入韵,亦极合拍。固知声音之道,大有至理存焉。虽词谱散失,未能歌唱,冥心求之,其法度自可见也。” 此说亦可参观。

然而,周岸登研习格律之故事,人或有不知。周氏于《蜀雅》中《长江词自序》言:“邛都词既削稿,明年乃返成都,求词学旧书,渺不可得。华阳林山腴同年思进,以万红友《词律》见贻,颇用弹正,未暇一一追改也。” 《吴虞日记》中亦谈及此事:“余于词之本源素未了悉,每遇词调多影响而无真确之句读,且于声韵之平仄、字数之异同,均未能辨,常见周癸叔于词甚精熟,颇为诧叹,不知其全本此书(《词律》)也。” 然则周岸登于词律实亦有一研习过程,此在其集中《忆旧游》一调作品特能见出。《忆旧游》始创于周邦彦,格律当从原作,其关键处结句第四字例用入声外,上下片中段“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之“烛”“拂”两处亦最宜谐以入声,然南宋时张炎《山中白云词》本调诸作却在此二字处多以上去声敷衍,流风及于后世,能明者益鲜。观《蜀雅》中结集较早之《邛都词》与《长江词》中,《忆旧游》一调数首此二处亦用上去声:

尔时帅府新创,筹笔 言兵。……故人幸有冬树,潇洒 芳馨。

酒边散愁无计,桃叶 桃根。……海天暗增沈恨,潮汐 晨昏。

秘闻总归天上,同辇 金根。……恶吟病山词句,蝉叶 黄昏。

可见周岸登填词初期亦不能辨。及后则迥异矣,各集中凡填《忆旧游》调,两处悉作入声:

少年漫挟豪兴,欹羽 争墩。……旧人醉郭应笑,席帽 黄尘。

背人倦叶如诉,红怨 尘沙。……断词字灭慵认,春蚓 秋蛇。

暗尘乍簌玫柱,凄调 平沙。……杜陵健笔犹在,吾道 龙蛇。

傲霜病菊犹艳,村酒 。……背风败叶如诉,寒雨 征裘。

其于词律之求索历程,由此可见。

《蜀雅》之格律,上引诸例实冰山一角,限于篇幅,不再赘言。晚近朱彊村曾有“律博士”之誉,周岸登词之水准虽不能比肩朱氏之《彊村语业》,然仅以词律而论,实不遑多让,此亦清季民初词坛之能事也。

四 词中风物及本事

周岸登词另一大特色,即王易所谓“多赋西南逸事,足备职方”。盖周氏本即四川威远人,青壮年时又于蜀地为官前后累计十数载之久,词中所及当时当地风物,遍览皆是。蜀地风光对其之影响,胡先骕《蜀雅序》中所言甚是:“蜀本词邦,相如、子云导之先路,太白、东坡腾其来轸,自汉魏以还,迄于今世,言词赋者,必称蜀彦,而《花间》一集,岿然为词家星宿海。盖其名山大川,郁盘湍激,峰回峡转,亦秀亦雄,清奇瑰伟之气,毓为人灵,有以致之也。” 周氏常年浸淫于此间之奇山异水,无怪乎才思迭发。其《邛都词自序》中称:“自四月踰邛来,汔八月奉权会理止,得日百二十,得词百三十有八。” “日成一词”竟已不足以状其创制之丰,而其词中所绘瑰丽雄奇,于摄人心魄外实更令人叹为观止,兹略举数例。

《蜀雅》开篇《邛都词》卷首《高阳台·过邛徕九折坂》一阕云: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起句“雪嶂”“冰苔”之谓已是他处之词人所不能道,盖中原、江南等地固绝少有此风景。而下片“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一拍则更渲出“蜀色蜀香”无限。最后结以“芙蓉”“秋旻”之绮丽,真使人有如历蜀境之感。

周词中《望海潮·蜀都赋》一首则更是久负盛名:

江山天堑,提封天府,华阳黑水梁州。霞簇锦官,云横玉垒,芙蓉城郭清秋。通道自金牛。问蚕丛杜宇,今古悠悠。邪界金堤,萦洄巴字带双流。  雄都胜迹经游。记仙人药市,太字遨头。诗说草堂,玄谈卜肆,枇杷门巷寻幽。崇丽望江楼。借薛涛笺色,烘染芳洲。听取 歌渝舞,神笔定边筹。

昔左思作《三都赋》而竟洛阳纸贵,周词甫出亦传诵一时,自古锦城丝管已令人浮想联翩,此又经周词妙笔皴擦,使人几欲一往以亲见“枇杷门巷”之旧址。此类纯以赋笔铺排之词,虽无幽怨悱恻动人之怀,然借以存一时一地之风物,实亦自有其不可忽视之价值在。

另有夏敬观盛称之《宴清都·东园瞑坐用吷庵韵》,亦属周词名作:

画省喧笳鼓。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薄寒珍护。筝弦也识愁端,渐瑟瑟、偷移雁柱。更送冷、败叶声干,敲窗点点如雨。  琴心寄远难凭,孙源间蜀,巴水连楚。流波断锦,孤衾怨绮,梦抽离绪。寒声已度关塞,任碎捣、繁砧急杵。数丽谯、廿五秋更,乌啼向曙。

上片边境风烟已是描摹入微,下片一抒胸臆则又感慨千端,辞藻工致,确是词家正法。此中“孙源间蜀”一句,若不明川蜀地理,则颇费解,实乃指川蜀境内之孙水河,特为摹状其思乡之情切也。诸如此类蜀地故实,即是王易等人所最推崇之处。

周氏集中涉及所历时地风俗之词大半,几至每一节日每一地域皆有所赋,不但喜用小序说明,且多于词题中透露消息,如《望海潮·星回节邛海观炬题孤云阁》之类词作,纵不明词中具体内容,亦可于词题中略知其大概。

关于周氏生平及其词之详尽本事,因罗元晖《词学家周岸登》 ,彭静中《杰出的爱国词曲家周岸登》 ,胡传淮《词坛巨匠周岸登与蓬溪》 ,林荫修《词坛巨匠周岸登》 ,林荫修、郝作朝、周怀笛《周岸登教授事略》 等,俱曾以专文长篇的形式,详细说明周岸登作品中一词与一地、一词与一事之关联,且本文侧重于析论周词本身之词艺与特色,故不再累言,有兴趣之读者自可按图索骥并通过阅读上述诸文而对周岸登之生平与创作得一全面具体之了解。笔者以为,诸篇专文介绍周氏生平及其词之本事,虽不免有与当时政局牵强附会而故作郑笺之处,然大体而言,仍颇可信,于了解周氏填词创作时之心理状态、幽曲用意,不无补益。

五 《和庚子秋词》

周岸登《蜀雅别集》两卷含《和庚子秋词》《杨柳枝词》两种各百余首。其《杨柳枝词》沿袭历代竹枝词特色,而周氏特于秀美通俗中别喻时代、身世之感慨,味兼沉厚,颇耐咀嚼。其《和庚子秋词》一卷更值注目。晚近词史中,朱彊村等人所制之《庚子秋词》秉常州词派意内言外之旨,隐指时事,所托遥深,历来为词学研究者所重,而周氏所著此卷和词则几至湮灭无闻。其《和庚子秋词自序》云:“庚子秋词者,临桂王幼遐给谏、归安朱古微侍郎、临桂刘伯崇殿撰所同作也。是时给谏居下斜街,予于五六月间拳祸初亟时曾屡过之。后余先出京,甲辰重入京师,始得秋词读之,半塘已归道山,每过斜街,辄踯躅移晷,不能为怀。……簿领多暇,取而和之,起甲寅腊日,汔乙卯灯节,得词百有十六……兹之所和,未能终卷,意有愧焉。但以一时思感,寄诸文字,弃之未忍,姑录存之。” 取而参观,不仅可知词中意旨,亦可助彼时晚清士大夫词人交游之考,实具较高之文学文献价值。

昔沈轶刘、富寿荪二先生选编《清词菁华》,曾录此卷和词中《踏莎行·和庚子秋词沤尹韵》一首:

旧酒尘襟,新歌障扇,江湖十载经行遍。当筵禁得奈何声,试妆已是随年变。  笛里惊魂,花边倦眼,旗亭画取兴亡怨。过江涕泪满青山,无人说与当时燕。

词下并有二位先生短评曰:“岸登《踏莎行》上片逼近朱祖谋,下片微嫌浅露伤拙。” 盖江山兴亡、世事多变,周氏之感慨已难自矜。而是集和词中《浪淘沙·自题庚子秋词后和鹜翁韵》一首则或可目为总括此一卷作品之意旨者:

华发阅山青。屈指周星。故人谁与话平生。旧事蓬莱重检点,烟浪无声。  蟫梦校寒檠。秋籁曾听。蠹余残墨沁红冰。风景不殊朝市改,愁对新亭。

此作实可谓乃为其《和庚子秋词自序》中“革除已后,回忆旧所经历,时一展读,俯仰身世,都如梦影,之视今更不知当作何语” 一段文字自作一番注脚也。

六 余论

至于周词之不足与弊端,王易在《蜀雅序》中曾为此一辩:“或微病其矜博而失情,牵律而害意,然余谓是者宁涩毋滑,宁密毋疏,奚竞俗赏为?” 而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中有一条明确对周词提出批评:“张惠衣来谈,谓刘子庚、周岸登词皆难成诵,是其病处。予谓草窗不及玉田,亦即坐此。” 夏承焘对于晚近词坛宗尚梦窗词风并不提倡,故其所谓“皆难成诵”有夸大成分在。然周岸登词时有拗口不通处则是事实,盖密丽于辞藻则必有滞涩于气脉处,而又不能如朱彊村词步步顿挫,可见天分之于词家亦各有级差。另,周氏所作既丰,则雷同之病亦不能免,集中“弓衣”“蛮熏”之类词出现频率少则数次多则十数次,至于连篇累牍以同调赋同一题材亦所在多见,其先后填有10首《莺啼序》更是古今仅此一家。观其词愈久,则审美疲劳恐亦愈甚矣。

尽管如此,观周岸登于《邛都词自序》言曰:“嗟乎!鼎鼎中年,已多哀乐,悠悠当世,莫问兴亡。夫君美人之思,闲情检逸之篇,不无累德之言,抑亦伤心之极致,忆云生盖先我矣。” 于《长江词自序》则称:“长江以贾簿故最名,江山文藻,触感弥深。从政之余,引宫比律,倚双白之新声,无小红之低唱,自歌谁答,良用慨然。” 于《丹石词自序》又有如下诸语:“昔葛稚川闻勾漏有丹砂,求为令,求长生也、出世法也。予在江右三为县,一尹庐陵,非求长生,偷生而已,无出世法,度世而已,比之稚川,愧已。稚川求长生出世不得,载郁林片石归耳。予求偷生度世不得,载石无石,思归无归,其遇较稚川为何如也。” 则周词缘情体物之思、追步古贤之怀、伤怀身世之衷,他人固亦不应随意菲薄之也。

周岸登一生交游颇广,与吴虞、胡先骕、王易等过从甚密,往来之余又常有酬赠之作,弟子中亦不乏印刷史学家张秀民、文史学者宛敏灏及词家刘凤梧等知名人物,而要与胡、王二人最为相契。所谓知人论世,则知周者莫过胡、王。胡氏《蜀雅序》曰:“自丙辰邂逅翁于金陵舟次,有《大酺》之唱酬。忘年定交,忽忽十余载,关河阻隔,交谊弥挚。知翁之身世,嗜翁之词翰,环顾海内鲜有余若,……居尝自谓,古今作家之所成就,系于天赋者半,系于其人之身世遭遇者亦半。翁少年蜚声太学,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窥。壮岁宦粤西,娄宰剧邑,退食之余,寄情啸傲,穷桂海之奥区,辑赤雅之别乘,柳州、石湖以后,一人而已。迨辛亥国变,更宰会理,抚循夷猓,镇慑反侧,暇则搜讨其异俗,网罗其旧闻,歌咏其詄丽瑰奇之山川风物,一如在桂。已而客居故都,落落寡合,黍离麦秀之慨,悲天愍人之怀,一寓于词,风格则祖述梦窗、草窗,而气度之弘远,时或过之。盖翁之遍揽西南,徼山水雄奇之胜;所遭世难,惝怳诪张之局,有非梦窗、草窗所能比拟者也。丙辰参赣师幕府,武夫不足以言治,乃益肆志为词。征考其乡邦之文献,友其士君子酬唱谈燕,几无虚日,所作气格益苍坚,笔力益闳肆,差同杜陵客蜀以后之作。乙丙而还,世乱弥剧,翁乃避地海疆,谢绝世事,讲学之暇,间赓前操,命意渐窥清真,继轨元、陆,以杜诗、韩文为词,槎枒浑朴,又非梦窗门户所能限矣。” 可谓周氏及其词之大知音。王易《蜀雅序》中则言:“忧时念乱,契阔死生,自鸣不平,歌以代哭。王风楚骚之志,而引商刻羽,不恤呕心,一篇甫成,如土委地,此中甘苦,不足语于外人,惟余与二窗相向太息而已。” 虽寥寥数语,亦彰其精诚,读之不禁使人心有戚戚。

创作之余,周岸登于词学亦有建树。校勘方面,除前述尚有批校本《梅苑》《梦窗词》存世外,其曾以阳泉山庄本《遗山集》校朱彊村覆弘治高丽本《遗山乐府》,并据其他笔记资料增得补遗一卷,使《遗山乐府》之传于今者具是矣。考证方面,夏承焘曾就吴梦窗词中关于二妾之问题专门向周岸登求教,夏氏于日记中多有两人互通书信之记载, 并于1931年11月致朱彊村函中言:“周癸叔先生客岁致晚生书,谓梦窗有二妾,一名燕,浙产,在吴娶之,死于吴。一杭人,不久遣去。又少年恋爱一女,死于水。乃据《莺啼序》、《三姝媚》、《画锦堂》、《定风波》诸首考得。” (吴无闻辑《夏承焘教授学术活动年表》中曾言及此事发端:“1929年7月……初与周癸叔通函,讨论梦窗词。” )词学理论方面,其为王易《词曲史》所作序中,谓词学需“以科学之成规,本史家之观察,具系统,明分数,整齐而剖解之,牢笼万有,兼师众长,为精密之研究,忠实之讨论,平正之判断”,“词曲之为体,忠厚恻恒,闳约深美,史公所谓隐约以遂志者,有恻隐古诗之义;足以移人性灵,愉人魂魄;冀得匡拂末流,涵濡德性,而反之于诗教”。 体现了其卓越的词体观,此间造诣亦非流辈可及。

顾清季民初词学体系初创之时,治词学者实亦颇多能词、擅词之行家里手,周岸登正可称此中典型,故今特稍叙其词之奥妙,以使世之合缘者有得于斯也。 sCnFiA0jlOU5Lw3I0t2UeX3OdIpLiGdMYnx720qm55WFRf/w81pCXAlcWWTDTX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