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源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是列宁与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源头,因此,能否准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解和比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由是在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批判思想,诸如英国唯物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最。其中康德、黑格尔对人类精神历史的批判性考察,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提供了历史语境并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1.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马克思并没有制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意识形态的定义和思想体系,它只是以或显或隐的形式贯穿于马克思文本与理论的始终,同时他又较多地使用了描述和隐喻的方法,这对研究他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理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给学界留下了极大的争议空间。在如何理解马克思著作中的概念问题上,恩格斯曾警告我们不要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即把马克思进行阐述的地方认作是马克思所要下的定义,以为可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能够找到一些现成的、不变的并且永远适用的定义 。因此,要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必须综合文本的梳理和史实的分析,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把握,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本意。

第一,显性的否定性的含义。一般来说,“否定性的意识形态”也可称为“贬义的意识形态”,即虽然不否认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认为它只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的本质进行遮蔽,所以凡是将意识形态理解成为否定性的人,必然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 ,“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否定性概念在其著作中虽未言明,但还是较为明显的。必须承认,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凸显的是颠倒的、虚假的、否定性的含义”

马克思年轻时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意识形态”就是一种“空洞的假设”,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他这样表达道:“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能够过恬静的生活” 。马恩最为集中地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文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 ,即一些思想家,特别是马克思所说的青年黑格尔派这些意识形态家们,他们往往首先创造出“模范人”或者“神”等诸如此类的各种虚假观念,之后反过来又使用这些自创出来的观念来说明和阐述自身的各种关系。他们不是从现实出发,而只是从这些幻想出来的观念出发,而且还用观念来替代现实。以这种虚假观念为前提,具有真正意识形态的德国哲学家们如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充满幻想地企图通过思想领域内“哲学斗争”的方式来克服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这一时期从整体来看,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的首要含义解读为建立在虚假观念基础上克服社会矛盾、变革现实的“幻想”,即在马克思看来,只要不从现实出发,颠倒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就是意识形态了,因为从观念出发是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从而正确地认识现实的,所以这是马克思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指认。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及其逐渐流行的原因,马克思精辟地剖析到,意识形态这种现象产生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工,其中一部分专门从事理论方面的工作,“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谋生之道” 。在这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仅指前面的对现实与意识的颠倒性,还有就是它们对社会和经济关系所具有的真正的本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了歪曲和掩饰,还有由此而产生的对包括经济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不平等分配的辩护。之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分别进一步剖析了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并指出虽然这些异彩纷呈的思潮包含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积极因素,但始终无法摆脱或者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局限性,即颠倒性和欺骗性,因而这些理论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寻求解放的真正的思想武器。

如果说在早期理论思考中,马克思更注重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意识形态问题,那么从19世纪50年代之后,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锋芒逐步转向政治经济学,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商品拜物教”这种具体概念关注的转换。在《资本论》这部代表着马克思晚年重要思想的巨著中,他以揭露“商品拜物教”这个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有秘密的典型概括——为切入口,从早期哲学分析的层面进一步推进到资本主义内部经济的运行之中,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批判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个案分析。马克思认为,同样将观念看作是世界的最终的统治因素,但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意识形态观念相比较,其具体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被资产阶级的法权观念和政治观念所取代。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仍然是欺骗性和掩盖性 ,因此,掩盖性、欺骗性仍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晚年马克思除了“继续批判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拜物教观念外,更多地转向对人类学研究、东方社会研究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偏见的批判”

尽管马克思肯定“种种虚假观念”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但他还没有深入地探讨人是如何创造出这些观念来的。晚年恩格斯则进一步思索并探究了这一问题。他在给梅林的信中指出,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因此不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或者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或者是从他之前的先辈的思维中所引发出来的,即是从纯粹的思维中而来的 。所以,“恩格斯在这里说的‘虚假的意识’,不是就意识形态家的主观愿望而言的,而是指意识形态在按照这样的方式被创造出来的客观结果” ,即“意识形态产生过程中,思维被当作根本动力和最终的基础,思想家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而不去探究更远的真实根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唯心主义实质上构成了意识形态产生的认识论基础,正基于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即流行一时并产生很大影响的以杜林为代表的这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和认识论基础都进行了极为详细和深刻的剖析与揭露。

综上可以肯定,“‘虚假观念’无疑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规定” 。但此处的“假”是指其从最根本上混淆了本末、头足和主宾,这主要是因其没有将观念放在正确而适当的位置所导致的,因为它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更不能成为改造现实的正确的先导,因此,不能说“虚假的”就意味着不存在或者简单地理解为认识论上的认知错误。不过有一点倒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那就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贬义的虚假性与两个因素相关联:一是虚假性与唯心主义相联系,即“颠倒性”,现实与观念的颠倒;二是与社会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相联系 。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揭露拜物教这种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时则指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这种虚假性以及物的关系对人的关系的遮蔽,有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主观上维护其利益有意而为之的原因……当然,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却又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拜物教的虚假性根源于真实的然而却是颠倒的社会关系……打破和铲除这种拜物教从客观向度来看,有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性及其演进” ,而非仅仅是意识和现实的再颠倒。

第二,隐性的描述性意义。“描述意义的意识形态”是指不做任何带有主观意向的评论,而只作客观的和中性的描述;“肯定意义的意识形态”则不仅仅承认意识形态是存在的,同时还对其价值和内容采取一种较为肯定的态度 。如前所述,基于解放全人类的主旨,马克思无情地批判了以往的一切意识形态,相应地,其“意识形态”也就被视为一个否定性的概念。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中并不完全排斥中性的、描述性的态度” ,即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还有中性的和肯定性的意蕴。不过,意识形态的这一维度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就更为隐含而模糊,这就需要我们在其文本中寻求蛛丝马迹,同时更须联系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从否定性含义转向中性及肯定性含义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驳斥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无限夸大观念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主要从现实生活决定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强调意识形态的无独立的历史,但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又通过对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剖析,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某种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在晚年也指出,意识形态虽然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但它也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力量,并不是作为社会存在消极的附属物或者分泌物,因而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经常反向地影响着社会存在并施以重大影响 ,这表明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体系的生产性,即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来思考。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他这样表述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只是以描述的方式而不是以批判的口吻提到了意识形态,指出它是经济基础的“副现象”、阶级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制度化的思想体系,这就为后人中性地解读意识形态留下了空间。

此外,马克思的“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段话“也暗示了:如果工人阶级要成功地反对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阶级,它就必须形成它自己的思想,形成它自己的生产和传播思想的手段” 。在晚期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精神和道德的一般特征进行了表述,因此,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需要有一种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但这种思想体系的内容却不是‘虚假的’,而是‘科学的’” 。可以说,这些表述都为弥补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裂缝留下了暗门,为后继者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埋下了伏笔。

最后,从马克思的革命实践进程观之,批判与论战是早期马恩理论的着力点,其目的是扫清当时不利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各种错误和有害思潮,可以说,早期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是顺应了这种时代背景和实践的需要。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在具体的策略战略问题上马克思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他越来越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正确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他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历史条件还远未成熟。因此,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在思考无产阶级政权建设问题时,马克思开始面对无产阶级意识的建设问题,并多次论述如何建立科学的理论,同时还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功能等。晚年的恩格斯则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并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比论述,就为后来的继承者消解意识形态的否定意义及论证其肯定性意义留下了空间。

总而观之,以下几个方面是内含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之中的。首先,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理论上的失足,即其颠倒性,从而将意识形态概念阐发为建立在虚假的思想观念基础之上的幻影,此处,马克思主要强调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性质;其次,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纳入了社会结构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考察了意识形态同统治权力和阶级的关系,将“意识形态”阐发为阶级社会的结构性要素、经济基础的“副现象”、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和社会学说、道德、哲学、宗教等;最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内的各种拜物现象,马克思致力于把整个意识形态批判引向现实生活批判。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虽然马克思在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中并不完全排斥描述性的态度,即意识形态是特定的思想观念体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从总体上看,马克思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否定性的概念的,主要表现为颠倒性和欺骗性,这是他所处的时代使然。因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各种错误学说和思潮也都相伴而行并对革命造成极大的危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必须时刻同这些谬误,即被马克思称为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想展开斗争。所以,为了避免理论上引起混乱,马克思从未将自己的学说称为意识形态,而是把“共产主义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等称作科学,以便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

2.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及建构途径

首先,意识形态的特征。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时期和程度之后的产物,是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意识形态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具有意识的一切特征,如它依赖并反映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没有自己绝对独立的历史却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强大的能动作用等,但作为意识形态,它还具有与一般的意识与观念不同的、独自的即使其成为意识形态的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观念统治性。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倾向的时候,马克思写道:“德国唯心主义和其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后者也同样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秘密” ,“显然,在马克思看来,主张‘观念统治着世界’乃是一般意识形态的普遍特征”

第二,阶级性。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针对统治阶级而言的,其往往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和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 。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科学如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物理学和化学定律等虽以观念形态存在,但都不属于意识形态,因为它们不反映阶级利益,也不具有价值取向,自然科学中的错误只能算是一般认识论中的谬误而不属于意识形态。

第三,历史性。与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就出现的一般的意识和观念不同,起源于社会分工并随着阶级和国家产生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会随着它们所产生的现实基础的消失而最终灭亡。对此,马克思指出:“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第四,非科学性。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有着严格的界限。“科学”在马克思那里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自然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科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意识形态仅仅停留在幻想的联系中,科学则把握了研究对象的真实的联系”

其次,意识形态的功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意识形态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意识形态与“政治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机器一样都是维护和巩固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代表的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并为其经济基础而服务,是论证本阶级利益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主要工具。一般地说,统治阶级往往将自己阶级的意识说成是全部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通过这种方式,统治阶级论证其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的正当性。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具有以下功能,即它是统治阶级认识和作用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指导,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积聚场域和进行文化活动的舞台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它还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文化土壤和背景。

最后,意识形态的建构途径。马克思多次指出教育对意识形态建构和传播的作用:“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 ,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这种方式,意识形态以各种信念、情感、幻想等形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从而间接地起到维护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的作用。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并把无产阶级培育成为资本谋利的工具和机器,在马克思看来,“教化或教育本身正是意识形态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延续和不断的再生产正是通过教化来实施的;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正是通过教化才为人们所接受”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实质与旨归

如前所述,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形态起源于社会分工,是伴随着阶级对立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阶级和国家的存在为其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思想观念的基础本是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是这些物质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然而分工使一些人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并进而使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的思想观念独立出来成为可能,当把这些独立出来的观念视为决定现实物质生活的力量,同时又将之看作是全社会的普遍利益的表达的时候,这种思想观念就成为意识形态,颠倒性是其根本特征,因其把自己看成具有普遍性,因而又具有了欺骗性的特征。因此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批判和构建正确的唯物史观是其意识形态思想的实质,其最终旨归是通过共产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运动实现对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超越。

1.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实质:批判与建构的统一

如前所述,马克思之所以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个具有否定性意义的概念,缘于通过对意识形态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他发现作为思辨唯心主义最大代表的黑格尔哲学是所有意识形态的真正基础,因为它把一切都倒置起来,“德国哲学家们在他们的黑格尔的思想世界中迷失了方向,他们反对思想、观念、想法的统治,而按照他们的观点,即按照黑格尔的幻想,思想、观念、想法一直是产生、规定和支配现实世界的” 。因此,只有通过对建立在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各种谬误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彻底的清算,最终才能开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特别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不是虚无的彻底批判,而是建构性的批判。马克思所有的“破”中都隐含立,从未满足于单纯的“破”,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主要在于跳出并超越意识形态,进而在批判中寻求通向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可以说,在马克思那里,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意识形态理论批判的目的,也是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工具,因为要想揭示一个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就必须要探询意识形态概念的现实根据和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受到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代表的种种虚假观念的影响,人们是根本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现实生活的,而且由于这些虚假观念已经内化于人们的心中并成为人们的信念,因此人们对这些观念不仅毫不怀疑,反而还努力用这些观念去理解并说明现实世界并进而在头脑中建构理想世界。但是,这些观念非但无法真实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还使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虚化为纯粹的幻想的世界。为了打破这种已经内化为认识主体信念的虚假观念,就要反观自身,深入批判意识形态,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认识主体从各种虚假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并揭穿其对现实的歪曲反映,进而达到正确地认识现实的本来面目并最终达到改造现实的目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致力于把被意识形态家们视为无足轻重的现实生活真正置于基础性和始源性的位置上,从而把被意识形态颠倒并扭曲的观念重新再颠倒过来。这种历史观之所以和以往的唯心史观不同是因为它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生活,即“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2.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旨归: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超越

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建立在虚假观念之上的意识形态,还是“曲解”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都应当是予以扬弃的。而如果人们要想超越意识形态,就必须要改变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察方式”,即不再从意识出发,而是从现实并从事实际活动的个人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他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只有用这种观察方法,“深入地反省并批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颠倒性,才有可能摆脱意识形态制造的种种神话和幻象,而人们关于意识的种种空话才有可能会让位于真正的知识”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能够取而代之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以,要想最终超越意识形态,就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思潮,进一步确立起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从而用这种科学的理论培育无产阶级意识。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唤起所有无产者的阶级意识,无产者才能联合为一个阶级,才能有力量对抗已经联合起来的而且日渐强大的资产阶级。随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现,新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以及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批判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形形色色反动社会主义思想,多次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对工人运动的意义。

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跳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事情,它同时也是实践层面上的事情。对意识形态虚假性在理论上的克服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为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克服提供可行性论证,只要是利益的分裂还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这种现象便不会消失。因此,“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际地超越意识形态,就必须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摧毁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营造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 。但人类的解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马克思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当然,马克思也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暂时性和过渡性。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为最终消灭国家准备条件而不在于维护国家制度。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期的统治是与以往的阶级统治有本质区别的,具有全新的含义。役使和控制的统治职能主要是针对少数剥削者的,而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行的则是领导,而非役使和控制,即其对民众统治的实质是领导,人民大众的意志和利益就内含于这种领导之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无产阶级应该被理解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即一种特殊意义的统治阶级 。从统治方式上说,无产阶级专政能够以最人道、最合理的方式经历几个阶段,与此同时为最终消灭阶级斗争这个目标而准备条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无产阶级专政所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政权最终要走向消亡,只有此时,人类的普遍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意识形态才能得以被现实地超越。“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扬弃的过程与分工、国家、阶级的最后消亡和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同步的。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对列宁与葛兰西的影响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一种源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之后的各种分支流派,这些流派分别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方式或继承或修正或发展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众所周知,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前提是唯物史观,马克思就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从社会结构要素的辩证结合来探讨意识形态问题的,这深深地影响了列宁与葛兰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事业的伟大继承者,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也承袭了这个基础。

列宁指出,作为“统治思想”和“社会意识形式”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意识形态最终会消亡,但其存在却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而且它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列宁在一系列论著中都不断强调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在他看来,只有从唯物史观出发,才能正确理解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及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特别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列宁还对基础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极为重视和强调。在他看来,决定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诸要素也同时会对经济基础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而且这些诸要素之间也会相互作用。

与列宁一样,葛兰西也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的基础性地位,他虽然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即将市民社会纳入上层建筑中来,从而更加强调了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对于改造旧世界的重要性,同时他对基础与建筑的关系也进行了新的反思与理解,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简单的决定论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能动的辩证关系,因此二者之间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张力,不过这一切都是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他指出:“知识和道德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的纲领相结合,甚至经济改革的纲领才是一切知识和道德改革得以提出的具体方式”

不难看出,列宁和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和前提与马克思是一脉相承并一以贯之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僵化、教条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而是在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化并拓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意识形态能动性的进一步阐发、对政党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的强调,还有对意识形态的语言表达、载体及建构途径等的理解和挖掘上,这些内容原本就蕴含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中,但由于时代和革命实践阶段的不同,马克思对这些方面并没有过多地论述和展开。列宁和葛兰西则沿着马克思的这些基本理路在与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并极具比较意义的意识形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kcohuxX6/VPuhNWgrSnkZTUdhJ4oOPBoeRlu+CVi6Pou8HUgMGVRgu+Ttngaxq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