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石”“中国铁”与古代中国铜铁器的西传

陈春晓 商品流通是各地区文明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古代中国的大量产品源源不断地向西出口,外销至波斯、阿拉伯地区。除了为人熟知的丝绸和瓷器之外,还有香料、药物、珠宝、矿石及手工业制品等各种类别的中国货物。阿拉伯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汇ṭarā'if,原本是指珍贵稀有之物,后来演变成对中国宝货的专称。 此外,波斯、阿拉伯语文献中亦可见到许多带有“中国的”(Chīnī或ṣīnī)这一修饰语的名词。有些只是表示从中国运来的物品;但还有一些则是固定语汇,用以指称某种中国特产或中国发明的物品。这些物品由于在波斯、阿拉伯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因此便用一个已有名词加上“中国的”后缀合成一个专有名词来指代它。例如:中国土(khāk-i Chīnī或gil-i Chīnī)是指高岭土,中国木(dārchīnī)是指肉桂,中国根(chūb-i Chīnī)是指茯苓,中国雪( s alj ṣīnī)、中国盐(namak-i Chīnī)是指用来制作火药的硝石,等等。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词汇,往往需要经过名、实考证才能知晓其真实含义。

这类合成词中有一种被称为“中国石”(波斯语khārchīnī,阿拉伯语khārṣīnī)和“中国铁”(波斯语āhan-i Chīnī,阿拉伯语ḥadīd al-ṣīn)的物质,在中古时代的波斯、阿拉伯文献中频见。这种物质产自中国,并向西传播至伊朗伊斯兰地区。但它们究竟是何种物质,学界众说纷纭,并无定论。笔者在波斯、阿拉伯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汉文记载和考古资料,辨析“中国石”“中国铁”的概念和含义,考其应原指中国的铸铁,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义扩大,渐渐泛指中国出产的各类铜铁制品;并对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时期,这类物品从中国外销至伊朗伊斯兰地区的情况作全面考察。 uGUHMlorpglFX+0fwbEqsDGVsBde6AOML/Y2SBbCbQNO1nmE7sudRMUD7GAn6m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