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基本情况

(一)锡林郭勒地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锡林郭勒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国家以及自治区的关怀下,始终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并适度超前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能够适应全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布局结构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全盟现有民族中小学、幼儿园84所,占全盟中小学、幼儿园的36.68%,其中普通高中6所、综合高中5所、初中8所、小学17所、幼儿园48所。现有蒙语授课在校(园)生33065人,占全盟在校(园)生的22.09%,其中普通高中4750人、职业高中499人、初中6632人、小学13858人、在园幼儿7326人。民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086人,占全盟专任教师的36.39%。民族学校住宿生12743人,其中小学3540人、初中3703人、高中5500人(普高4545人、职高955人)。

(二)锡林郭勒盟地区民族学校双语教育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民族学校在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各级政府办学职能增强、投入加大,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助学方面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解决了锡林郭勒盟地区,尤其是牧区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实现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

1.双语教育模式发展情况

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主要实行蒙语授课加授汉语的一类模式,坚持民族学校“两主一公”的办学形式,依法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民族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锡林郭勒盟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比较系统的双语教育体系: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中小学开设汉语和外国语课程,民族小学从二年级开始开设汉语课,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

2.双语师资的基本情况

(1)广泛开展民族学校教师普及性培训。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坚持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努力为全盟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双语教师队伍。

2012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轮蒙语授课幼儿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高中阶段教师的学科培训,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4133人次,各位教师普遍接受了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2014年全盟蒙语授课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5.43%,蒙语授课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达到93.17%,蒙语授课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达到78.99%,双语教师的平均水平整体提高。

(2)全面提升民族学校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为了提升民族学校校长队伍整体素质,锡林郭勒盟努力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先后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培训协作关系。

2012年以来,先后选派142名民族学校校长进行了高级研修培训,占全盟民族学校校长队伍的90%,基本使全盟民族学校校长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学习教育。

(3)教师培训逐渐多元化。在参加国家、自治区及盟三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各旗县(市、区)民族学校教师培训也各具特色。西乌珠穆沁旗启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采取“名家讲学、导师指导、回访提高”三段式培训模式,引进高端培训资源,实施通识教育、分学科讲学、回访式指导和派出学习四个阶段培训,先后邀请魏书生、冯恩洪等著名教育专家及全国各地名校长、名教师来该旗讲学。东乌珠穆沁旗组织中小学环节干部及骨干教师赴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并从北京邀请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对全旗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正蓝旗邀请杜郎口中学优秀教师对教师们进行班主任培训和新理念培训等。

(4)基本实现了免费培训。“十二五”开局以来,锡林郭勒盟每年都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为参加盟级培训的各类中小学教师全部免除培训费、住宿费,并明确要求交通费由任职学校从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部分培训项目还补贴了伙食费、资料费,切实减轻了教师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自治区党委及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锡林郭勒盟的民族教育事业,特别是民族双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获得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锡林郭勒盟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指导方针,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更是如此。

1.逐步落实党的民族教育政策,使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

多年来,锡林郭勒盟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政策,从政策到措施、从经费到待遇、从“两基”攻坚到经费保障机制、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改善办学条件到学校管理,对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民族双语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创新。2010年西乌珠穆沁旗被认定为全区第一个实现“双高普九”的牧区旗县。2014年全盟蒙语授课幼儿学前一年(5周岁)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三年(3~5周岁)入园率达到84%,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4%,民族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

2.民族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克服经济实力弱的困难,始终极为关注、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尤其是双语教育。锡林郭勒盟不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十二五”以来,全盟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达28亿元,其中投入民族学校的资金达14亿元。目前,全盟所有牧区旗县民族学校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可达领先水平。

3.民族教育助学体系逐渐完善,实现了蒙语授课十五年免费教育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持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实施了蒙语授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十五年免费政策,对所有蒙语授课的学前教育幼儿免收保育费和管理费,对所有蒙语授课的高中阶段学生免收学费、书费。2011年锡林郭勒盟行署印发了《锡林郭勒盟义务教育阶段助学管理办法》,在现行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免杂费、书费、住宿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基础上,免收学生作业本费,并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用品费,落实义务教育“四免两补”政策。

4.民族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双语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每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与学生品德建设”等主题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民族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其管理基本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根据锡林郭勒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及蒙语授课教学存在的问题,2008年制定完善了《锡林郭勒盟中小学教学常规》和《锡林郭勒盟中小学课堂常规》,努力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了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监督管理评价机制。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民族教育特色教学和校本课程,如马头琴、浩比斯、搏克、民族舞蹈、蒙古象棋、射箭、安代舞、蒙古族传统礼仪等,并结合实际编写了《蒙古族文艺启蒙教育》《新蒙语》《蒙古长调》等教材,促进民族文化在校园里蓬勃发展,实现双语双文化的教学目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

为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锡林郭勒盟所有民族中学都建有计算机教室,民族小学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从2008年开始,启动建设了全盟教育城域网,覆盖全盟所有的中小学。2010年为包括民族中小学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备了蒙汉文教学资源网服务器,全面提高了蒙语授课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能力。

6.民族团结教育受到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效显著

锡林郭勒盟每年都组织民族团结活动月,制订了《民族团结活动月实施方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民族文艺活动、民族知识竞赛、绘画与手工制作、民族团结故事会、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各种教研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中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dyh+EnAAYEDxePgFk8REaghzyNpXipBTDswUSUhHHQeCNFEW6n1ZLNbf5B+Sv+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