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双语教育经费投入,解决办学中存在的困难

均衡发展是双语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政策选择。鉴于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实力落后、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长期滞后等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支持。

其一,增加通辽市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经费投入。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各牧区与市内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教育领域更是如此。通辽市委、市政府应确保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同步发展,以缩小教学条件的差距。在具体实施中,既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也要缩小牧区各地的区域间发展差距。

其二,加强和提高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校舍、现代教学设备(语音室、教室投影仪器、信息技术设备)、远程网络教育(包括双语教学的网络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师周转房、体育和民族文化设施等,要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层次,为其适应现代教育创造条件。

其三,丰富学校对口帮扶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对口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制订相对发达地区和双语学校的结对帮扶计划,落实对口支援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常年化、机制化、务实化,为双语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注重双语教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双语教学应坚持尊重差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步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双语教学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种模式并行。通辽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双语教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语言文化环境和语言使用习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又可以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接受双语教育。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既促进了双语教育的发展,又贴近了生活,使学生学习掌握了民族文化。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又可以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双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双语教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是稳步推进双语教育、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发展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三)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师资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影响通辽市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培养蒙汉双语兼通的师资是实现双语教学乃至整个蒙古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双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学科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创造合理的编制岗位,合理分配教师到有实际需求的学校补充师资力量,稳定师资队伍。建议将教师的招聘权适当分配给旗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当地学校的实际需求分配教师,避免某一学科师资短缺现象。

(2)对于现有的在编教师,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面对社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摄取新知识、新力量。在观念上要接受新鲜事物,理解学生所想,了解学生所需。在教师培训的方式上,积极采取进入课堂观摩学习的方式,避免只学习理论、忽略实践,以及培训归来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3)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尽量做到合理评聘、等额评聘,结合实际工作成绩进行奖惩。规范办学政策实施后,乱收费的现象明显得到整治,但教师晚自习加班的课时费用又不能扣减,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现多劳多得,避免产生“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惰性。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师范类院校,应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力度,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不仅解决了双语教师的选拔、培养问题,又给双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拓宽了道路。

(四)重视民文教材、练习题册和课外读物研发

双语教材与教辅资料是双语教育三大要素之一。不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就会成为空话。

(1)要加强民文教材、练习题册和课外读物的研发工作。应成立相应的民族语文教材编译室,加强教材编译工作。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国家教材的翻译工作,将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翻译成各种不同的版本;另一方面编译适用于本民族的乡土教材,千方百计促进双语教材的发展和完善。为顺利推进通辽市蒙汉双语教育工作,要做到从上至下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建议通辽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教育局蒙汉双语教育办公室,人员配备3人至5人;各县市教育局相应成立蒙汉双语办公室,并配备人员2人至3人。

(2)严格管理民间教育机构对练习题册和课外读物的研发、出版工作。民间的教育研究机构是课辅资料研发和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合理、规范地引导民间教育机构对双语教学课辅资料的编制与出版。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材教辅资料编制工作不足的有效补充。

(五)重视民族语言教育,加强双语双向教育

基于通辽市双语教育中学生民族语言退化的现象,我们要重视蒙古族民族语言的教育工作,加强双语双向教育。双语双向教育的实质是双语教育,只是双语双向教育更加注重两种语言地位的平等性,既不可只注重民族语言,而忽视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也不可只注重国家通用语言,而忽视民族语言的教学。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明确的双语双向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作为必备素质,把大力发展蒙古语言文字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重要任务,把学习掌握蒙古语作为基本要求,把学习使用外语作为一项发展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培养适应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蒙汉兼通的各类专门人才和外向型应用人才。

(2)建议自治区加快民族教育立法进程,实现民族教育依法办学,保障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内蒙古教育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条例》,为整个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打好基础。

(3)加大力度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尤其是双语人才,并依靠他们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为自治区与通辽的民族教育事业与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执笔:苏德、张良、袁梅等 bWUMFtQtYEuYp3sR18occ2QGLmleHnRQXK1hC4PgRBw4nBATUlUeVVy8ul9Ux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