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蒙汉双语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民族教育政策是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依据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落实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局、财政局关于恢复民族中学和牧区小学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关于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的几点意见的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基金会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民族中学开设外语课有关问题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高考实行“3+X”后蒙古语和朝鲜语授课学生的考生科目及记分方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文件,具体内容包括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优惠政策、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民族语文教材建设、设置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等方面。

(二)形成完备的双语教育体系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形成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的完备的双语教育体系。该体系已全面覆盖办学形式、招生、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就业等各个环节。首先,办学形式方面,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独立设立双语教育授课学校。高等教育阶段独立设置双语授课专业或民族班。其次,招生方面,制定并执行少数民族学生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再次,教材建设方面,双语教育实施的民族语文课程和汉语文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自编,其他课程教材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翻译版本。最后,就业方面,制订和实施民族语授课学生就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每年应当从录用计划总数中划定不低于15%的职位用于蒙古语授课大学毕业生。国有企业招录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蒙古语授课大中专毕业生。

(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主要通过校本课程传承和发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从2001年开始校本课程被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蒙古族学校为例,蒙古族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被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而使民族文化传承得到有效保障。以蒙古族文化为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四类:一是民族艺术类,如马头琴、版画、书法、安代舞、民族歌舞等;二是民族体育类,如搏克、校园那达慕、蒙古象棋等;三是语言知识类,如诗歌朗诵、演讲、《蒙古秘史》、《内蒙古历史》等课程;四是手工制作类,如蒙古包制作、哈啾嗨、雕塑、刺绣、剪纸等。蒙古族文化校本课程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补充国家课程、拓宽学生视野、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等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CrMnbU0uXi3fq3BoqktwFHQrc2QHTO23XOkUsoaY8X/1S9YJFoCzhvtMGkHHw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