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

从全区情况看,尽管自治区财政近年来每年为民族教育投入专项经费4亿多元,但主要用于学生的生活费补助和学费减免。而学校公用经费按生均拨付,小学生生均560元/年、初中生生均760元/年已远远不够。加上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办学规模小、寄宿生多、办学成本高,更显经费短缺。

(二)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缺编严重

这些学校大多数是在布局调整中整合而成的,一方面教师数量多,但合格教师短缺;另一方面教师年龄老化,学科不配套突出。再加上教师编制是十多年前核定的,与目前办学规模不相匹配(2002年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校校均规模分别是小学155人、初中541人、普通高中789人;2013年校均规模分别是小学385人、初中511人、普通高中682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园均缺少合格教师30人以上。

(三)双语授课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

双语教学民族中小学多数处于边远落后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除正常工资外,无任何福利。造成了合格教师流失、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内蒙古区内高校蒙汉双语授课在校大学生占蒙古族在校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

这一比例2013年已达到62.12%。一方面反映了蒙汉双语授课高中毕业生升入区外优质高校就读的机会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授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五)小学外语课程的开设争议较大

调研发现对于小学三年级是否应该开设外语课程,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家长与教师及教育部门的意见相左。家长普遍认为外语课程开设得越早越好,孩子学得越多越好。而很多老师及教育部门则认为这样过早地开设外语课程,尤其是对于农牧区语言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来说,少数民族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不仅要学习本民族语言,还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再加上外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所打的基础较差,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由于学生的课时总量恒定,外语课的开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有的家长甚至反映和不解为什么孩子的母语学习质量有所下降。

(六)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及双语教材教辅的建设仍须加强

调研发现尽管内蒙古自治区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并且基础建设的标准相对较高,但目前自治区蒙古语学习的数字化资源仍然相对较少,且利用率相对较低。此外,随着双语教育的稳步发展,学前和中小学双语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市面上供双语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对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影响。 ++bqypuFIU8WbjhCA+P/eXUh241FplDaFcSkTM9dQ/zFt8JdJot1Qhqf9aOorM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