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昆明市城市社区妇女基本生存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与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备受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能否有效解决他/她们的就业、医疗、生活保障及子女教育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5月,昆明市共有失地农民50余万人,其中,29万人为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219.5余万人,其中,四个主城区流动人口约为188.5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总数的85.88%。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生计模式和生活方式,“农转居”身份的转变带来包括居民身份认同、就业、养老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口由农村移居城市,主要依靠打工维持生计及子女教育,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导致他们在流动过程中长期面临诸如就业难、居住及医疗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老大难”问题。因此,失地农民及流动人口问题特别值得关注,尤其是对在这一群体中作为长期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妇女而言,更加需要关注。在城市化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性别观念及分工需要妇女做出更大牺牲,导致她们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特别是对依赖传统农耕方式的妇女而言,在失去土地或离开土地后,原先的劳动技能无法适应城市生产及劳动方式而导致就业上的困难,医疗及养老问题也无法得到较好解决,现代化对于家庭关系的冲击和破坏更是明显。为此,妥善处理好低收入家庭、失地农民及流动妇女就业和生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

鉴于此,为更好地了解城市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基本生活现状,了解妇女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妇女对政府政策的要求和期望,进而从社会建设及政策服务层面,提出妇女儿童发展的对策建议及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措施。云南省妇联委托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开展了本项针对城市低收入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基本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呈现如下。

一 调查地点基本概况

联家社区地处昆明市西北部,隶属于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紧邻普吉路沿线,是一个厂、村结合,工、农交融的城乡接合部社区。居委会范围东至云南省二监,西至普吉路中段,南至羊仙坡北路至中坝路,北至范家营长虫山至普吉社区,共有5个自然村,下辖12个居民小组。社区毗邻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省二监、春城包装彩印厂、云纺二生产区、五华环卫—粪便及资源回收中心、公交集团综合修理厂、昆明西北部客运站等企业及公共单位,社区内农贸集市、旅社、餐馆、民办学校云集,交通及生活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据2010年1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联家社区总人口为32297人,其中本地人口为4281人,流动人口为28016人,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超过1∶7,属于昆明较为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社区。同时,该片区廉租房较为集中,华福苑小区即昆明较早建设的廉租房社区之一,社区内居住着近600户低保户家庭。因此,研究的结果较具针对性和代表性。

当地村民由于土地被征收,目前以房屋出租及社区分红为主要经济收入,大部分失地农民或因文化水平较低,或因缺乏技术技能,或因缺乏工作意愿而赋闲在家。同时,该社区管辖范围内的观音寺社区“华福苑”为昆明第二批廉租房社区,有超过600户的低收入家庭及残疾人家庭居住于此,但由于相关制度保障不健全,社区内缺乏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于此的妇女在就业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也需要政府特别关注。

此外,该社区由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及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和少部分大学生“蚁族”在此生活与工作。他们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做小生意、搞装修、打零工、做建筑、废品回收等。在这些流动人口家庭中,妇女年龄段较为集中在18~40岁,其中在家专职养育孩子的妇女人数较多。据不完全统计,该社区内的流动人口数量在3万人以上,如仅按该社区内的王家桥社区居委会计算,辖区内总户数有3081户,人口总数有7206余人,其中流动人口超过6000人。

选择联家社区作为调查研究的地点,主要原因在于该社区无论是从本地人口及流动人口构成还是在年龄分布、就业结构等方面,在昆明300多个城中村社区中都较具有代表性。更为关键的是,该社区街道办、居委会及其他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在近年来已经尝试开展了一些针对低收入家庭、失地农民及流动人口的服务模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不仅能使研究结果更好地反映昆明及其他地州城中村社区妇女的基本生活状况,同时也能使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较具针对性,更好地为政府各级部门及社会组织在此类社区开展妇女儿童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及模式参考。

二 调查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以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联家社区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为研究对象,出于研究侧重的考虑,问卷主要以失地妇女和流动妇女为调查重点,本地廉租房社区低收入家庭妇女为补充。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该社区入户1000余户,抽取其中15~80岁的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去除拒访和访谈中断等不成功的情况,最终访问完成低收入家庭妇女问卷38份、失地妇女问卷90份、流动妇女问卷727份,问卷总数达855份,问卷有效率为85.5%。同时,为提升本次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调查最终还完成了18例个案深度访谈及12个参与式焦点小组讨论会。

在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方面,本次调查的妇女中,18岁以下的有31人,占3.7%;18~25岁的有204人,占24%;26~45岁的有506人,占59.2%;46~60岁的有85人,占10%;60岁以上的有23人,占2.7%。在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方面,本地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占46%,初中的占38.1%,高中或中专的占13.5%,大专的占4.5%,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1.8%;流动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占58.3%,初中的占32%,高中或中专的占8.4%,大专的占1.4%,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0.5%。在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方面,接受问卷调查的本地妇女中有79%为已婚,5.6%为未婚,7.3%为离婚,8.1%为丧偶;流动妇女中89%为已婚,8.6%为未婚,0.8%为离婚,1.3%为丧偶。在调查对象的民族成分方面,本地妇女中汉族占87.2%,少数民族占12.8%;流动妇女中,汉族占80.6%,少数民族(主要为彝族、布依族、苗族)占19.4%。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定量研究(问卷调查)及定性研究(个案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从“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就业与经济状况”“居住情况”“家庭关系”“社区环境与治安”“基本社会服务”“多元化与社区融合”及“人生态度与社会观念”8个维度共91个条目展开。在问卷调查基础上,为能更好地将问卷呈现的主要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研还加入了定性研究的部分。定性研究采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内容除了从问卷中涉及的8个维度展开外,还借用了社会工作参与式调查评估的方法,调动妇女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共同探讨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

本次调查研究从2010年11月底至2011年1月初,历时一个半月。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前期的问卷及访问提纲设计、试调查及访问员培训;第二个阶段是问卷的正式调查;第三个阶段是个案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第四个阶段是问卷及访谈的统计分析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一个阶段主要由研究团队完成,过程中组织研究专家及富有问卷调查研究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对访问员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培训,确保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及有效性。第二个阶段主要由来自云南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社会工作及法律专业的60余名研究生共同组成的访问员团队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团队主要起联系及组织协调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主要由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一线社工及研究人员完成,重点针对前期问卷调查中反映的较为典型的个案及妇女群体开展深度访谈和小组访谈,并做详细访谈记录。第四个阶段主要由研究团队进行合作分工共同完成。

本次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记录和整理,并建立专门档案进行管理。

三 调查研究发现

经过对855份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及对18个典型个案和12个焦点小组访谈记录整理分析,研究团队对社区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当前基本生活状况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以下将从两个部分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发现做详细描述:第一部分主要呈现社区妇女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提升的各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呈现当前社区妇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妇女基本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及群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力实施,极大促进了云南省妇女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制约妇女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有效解决,妇女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年来云南省妇女事业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如妇女在权益保障、医疗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得到了明显改善,妇女参与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逐渐增多,妇女整体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可见,云南省在推动弱势妇女权益保障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妇女就业保障及就业扶持力度加大,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参与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得益于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一些针对低保家庭、失地农民及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及妇联组织在妇女的就业创业扶持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城市妇女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及流动妇女在就业机会及就业环境方面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妇女参与经济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次调查发现,本地妇女中有超过50%的实现了就业,就业领域也进一步拓宽,从事的职业包括自主创业、工厂及企事业单位上班以及做小生意等;流动妇女实现就业的人数比例超过61%,主要职业类型包括摆地摊、餐馆服务员、工厂打工、家政工、建筑工、环卫工、搞装修、擦皮鞋、废品回收等。可见,本地妇女包括低收入家庭妇女及失地妇女,在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依靠政府扶持及自身努力,有近半数的人重新实现了就业,这为她们在维持家庭生计及经济独立方面奠定了重要基础。流动妇女从农村来到城市,在技术技能较为欠缺、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她们愿意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进而有效帮扶家庭生计,为解决孩子入学费用等问题提供了保障。如有29.5%的本地妇女和29.1%的流动妇女每月收入超过830元,21.4%的本地妇女和17%的流动妇女每月收入超过1500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妇女在经济收入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就业类型的扩大、就业率的提高以及经济收入方面的提升,说明社区弱势妇女在参与经济能力方面得到了明显增强。

(三)妇女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女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明显提升

近年来,公安、司法、劳动保障及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为妇女权益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妇女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明显提升。本次调查统计显示,拖欠妇女工资的情况大幅减少,已下降到15%左右;有超过60%的妇女认为相对过去一两年,与老板发生劳动纠纷的情况明显减少。可见,妇女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状况相比过去而言已经得到较大改善。此外,在遭受权益侵害时,妇女开始更加积极地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当被问到“如果遇到老板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加班工资的情况时,您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有超过50%的妇女选择“寻求法律援助”,希望通过法律渠道获得帮助。妇女维权意识的提升还表现在遭遇家庭暴力时的处理方式上,如有超过60%的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希望通过派出所出警及妇联出面调解的方式解决。在妇女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方面,主要体现在有超过75%的妇女知道如何预防妇女/儿童被拐卖的知识,这说明近年来政府在开展宣传及打击妇女儿童拐卖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妇女自我保护意识有了大大提升。此外,在劳动保护方面,有近40%的妇女认为政府应加大力度监督用工单位,促使用工单位与妇女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并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的力度。

(四)妇女性别平等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性别平等是促进女性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重要保障,因此,性别平等意识观念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女性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的性别平等教育,目前看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妇女性别平等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本次调查研究希望透过了解妇女对男女接受教育机会的看法,以及对传统性别分工及家庭暴力的态度来评估当下妇女性别平等观念的情况。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0%的妇女认为“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上大学”,这呈现了妇女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在教育方面趋于平等的态度。传统性别观念认为,女人得依靠男人生活,“男主外女主内”,但在调查中有超过65%的妇女不赞同“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养育子女”的观点。此外,在对家庭暴力的态度方面,有超过74%的妇女认为男人绝对不能够打女人;同时,有近60%的妇女反对“女人被男人打是家里的事情,不能让别人知道”的观点。从以上的数据统计来看,社区妇女在性别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两性平等观念在妇女心中得到进一步内化。

(五)妇女卫生保健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妇女基本健康医疗保障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使妇女在卫生保健方面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从本次调查数据呈现妇女参与健康体检次数增多、妇女获得正规医院分娩待遇及妇女总体健康水平提升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明妇女在卫生保健方面待遇的改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本地妇女中最近一年内做过健康体检的比例超过40.3%,流动妇女也达到28.7%的比例,这说明无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都逐步开始享受到基本健康检查的服务。在分娩方面,有超过85%的本地妇女和超过60%的流动妇女已经享受到在正规医院分娩的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妇女和婴儿的顺利生产和健康。此外,妇女患胃病、妇科疾病及其他常见疾病,特别是遭遇重大疾病方面的情况相对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妇女在基本卫生保健方面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六)妇女在参与公共事务方面的意愿进一步提高

妇女参与公共事务意愿的高低决定着其是否有意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及社区监督等,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从妇女关注社区事务的态度及妇女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这两个方面进行测评。问卷统计显示,有超过65%的妇女认为“社区拆迁、治安、卫生及修建道路等事务不仅与政府有关,更是与自己有很大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区妇女对于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参与愿望。同时,有超过70%的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愿意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社区绿化以及给有困难的人捐款捐物等公益服务活动,可见社区妇女对于社区公益服务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此外,有近50%的妇女认为,需要依靠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参与监督和管理,才能在社区卫生环境和治安方面做得更好。在焦点小组访谈中也同样发现,不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她们对于社区环境卫生及治安问题极为关注,表示只要有机会,她们很愿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

(七)妇女整体生活满意度及对未来生活期望值提高

随着国家对妇女事业的大力推进,妇女在就业、基本医疗保障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待遇水平都有了大步提升,妇女的生活满意度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79.8%的本地妇女和58.7%的流动妇女对当前生活中业余时间的安排较为满意,有77.2%的本地妇女和62.8%的流动妇女表示对当前的生活感觉较为满意,可见妇女整体而言对于基本生活现状较为满意,整体满意度较高。与此同时,有91.4%的本地妇女和94.6%的流动妇女认为,未来一两年内和家人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好,近90%的妇女认为未来生活将会更加幸福,77.2%的本地妇女和85.4%的流动妇女对前途充满希望,这几组数据说明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大多数妇女也反映,虽然在当下生活中依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相比过去而言,当下生活质量已经有了较大提升,政府和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共同帮助、关心弱势妇女,这使得她们对未来更加抱有积极的心态。

四 当前妇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妇女就业及基本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1.流动妇女总体就业率不高,经济收入水平低,就业缺乏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总体就业率不高,收入水平较低,就业缺乏基本保障。在参与本次调查的727位流动妇女中,仅有61.1%的人实现了就业,就业类型以打工为主,约占到就业总人数的60%,做小生意和单干的约占到34%(见图1)。尚有38.9%的流动妇女需要在家照顾孩子及缺乏相应的技术技能而导致未能就业。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近53.9%的流动妇女每月收入在830元以下,其中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到31.4%,流动妇女收入情况不容乐观,妇女依然面临贫困问题。在所有以打工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妇女中,有80%的妇女未能签订劳动合同,85.5%的妇女未能购买社会保险,有14.9%的妇女出现职业病的症状反应,还有15.4%的妇女遭受到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从事摆地摊及其他做小生意的妇女中,有60.7%的人认为城管罚款的情况更加严重,而有79%的人反映在谋生过程中遇到收保护费及管理费的情况也在增多。从事捡拾废品行当的妇女中,有90%以上的人认为相比过去一两年,捡废品的地方更加不好找,捡废品的人更多,捡废品越来越赚不到钱。可见,流动妇女在就业及生计改善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缺乏基本劳动保护及权益受损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

图1 流动妇女就业类型分布

2.本地失地妇女再就业困难,未来生活缺乏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妇女在“农转居”过程中,由于失去了土地的生存保障,在文化水平不高及技术技能缺乏的情况下,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此情况下,随着城中村拆迁改造,失地妇女将失去她们目前唯一赖以生存的房屋出租收入来源,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她们的未来生活保障问题值得特别关注。调查结果发现,失地妇女所在的家庭中有95%以上依靠出租房屋作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仅有50%的失地妇女实现了就业,可见,失地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的就业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联家社区已被列入城市城中村改造的范围,一旦社区被拆迁,失地妇女将失去她们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而“农转居”导致她们“非农非居”的尴尬身份,由此而出现未能顺利申请低保及参与社会保险的处境,这些都让她们陷入了对未来生活保障的担忧。

3.低收入家庭妇女面临贫困,再就业困难及就业限制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妇女中大部分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维持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单亲需要照顾孩子、身体有疾病、残疾以及缺乏技术技能等缘故,她们当中多数人无法就业,进一步导致了贫困。数据统计显示,低收入家庭妇女中有31.4%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22.3%的人每月收入在500~830元,仅有46.3%的人每月收入在830元以上。可见,社区多数低收入家庭妇女仅能依靠每月200多元的低保金作为其生活的支撑。同时,在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中有37.8%的单亲家庭或丧偶家庭,另有80%的妇女患有疾病或身体残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她们就业更为困难(见图2)。此外,由于廉租房政策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妇女的就业,如在焦点小组访谈中有妇女反映审计局经常到社区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妇女有打工等情况,有可能会取消她们居住在廉租房的资格。这导致妇女一方面千方百计想就业,另一方面则又担心就业影响到居住资格的问题,这使她们当中有部分人只能偷偷摸摸地就业,无法实现体面的居住和有尊严的生活。

图2 低收入家庭妇女月收入情况

4.妇女对于国家就业和创业政策缺乏了解,但对国家在提供就业及创业扶持方面的期望值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她们对于国家在就业及创业扶持政策方面都较缺乏了解,如仅有37.2%的本地妇女和26.3%的流动妇女对国家小额信贷政策有所了解;同时,仅有19.8%的本地妇女和11%的流动妇女对就业扶持贷款有所了解。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大部分妇女反映她们没有接受过国家免费提供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本地妇女中虽有多数妇女听说过政府有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政策,但并没有机会实际参加类似的培训。

妇女对于国家就业及创业扶持政策缺乏了解,但她们对国家能够提供就业及创业扶持的期望值却很高。如问卷统计显示(见图3):有43.4%的本地妇女和55.3%的流动妇女希望获得国家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并在培训后给予介绍工作;有38%的本地妇女和16%的流动妇女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培训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补贴;另有10.7%的本地妇女和8.7%的流动妇女希望政府帮忙解决幼儿照顾服务的问题,以便能让她们有时间参与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此外,在就业及创业扶持方面,妇女还希望获得小额信贷、税收优惠、场地优惠以及就业/创业扶持培训政策这几个方面的支持。其中对于小额信贷、税收优惠及场地优惠这几个方面的政策需求较为强烈,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分别达到57.7%和26.1%。对税收优惠政策提出需求的分别达到51%和53.3%;此外,还有39.4%的本地妇女和15.1%的流动妇女希望获得场地优惠政策支持(见图4)。

图3 妇女就业技能培训扶持政策期望

图4 妇女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期望

(二)社区妇女居住状况有待改善

1.流动妇女居住条件较差,居住权利缺乏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有98.1%的流动妇女居住于本地失地农民盖的出租房中,居住条件都相对较差。城中村社区中,平均每栋房屋有6~8个外来家庭居住,房屋大多为单间不带卫生间结构,面积为10~30平方米,大多数家庭居住面积约为15平方米,按照一家3口计算,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仅为4.5平方米左右。同时,由于大多数出租房不带卫生间及厨房,甚至有超过40%的家庭只能使用社区里的收费公共厕所,生活极为不方便。此外,城中村社区拆迁,导致流动妇女家庭经常需要举家搬迁,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流动妇女家庭在近两年内,平均搬家次数超过3次。因此,对于流动妇女而言,她们在居住方面最为担心的是城中村拆迁导致找不到合适的房屋居住以及房租更贵的问题。而在现有昆明廉租房政策中明确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在用工单位连续工作满5年及以上、持有昆明市暂住证5年(含5年)以上,并在此期间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记录”这3个条件才能申请廉租房。对于大多数以打零工及做小生意等非正规就业形式为主的流动家庭而言,享受廉租房政策还尚待时日。在此情况下,城中村社区廉价的出租房自然成为流动妇女家庭居住的首选,但频繁的城中村拆迁时常会导致她们居无保障。

2.本地妇女较为担心拆迁安置及补偿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妇女大多居住于自家建造的单栋房屋中,居住条件较好,但较为关注拆迁安置和补偿的问题。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本地妇女中每个家庭基本建有单栋4~5层的房屋,面积大多在300平方米以上,除了自家居住外还可以将部分对外出租赚取收入。可以看到,本地妇女家庭相对于流动家庭而言,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在厨房及卫生间设施方面都要好得多。对于她们而言,在居住方面她们最为担心的是一旦失地后的拆迁安置和补偿问题。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对于拆迁,有接近80%失地妇女最担心的是拆迁安置问题,有约10%的妇女最担心拆迁补偿问题,有约10%的妇女担心未经过协商而直接被拆迁,还有约2%的妇女担心拆迁后孩子的教育问题(见图5)。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过程中,她们提出最为关注的是拆迁问题,但都不愿意深入谈论。她们认为拆迁是政府和开发商说了算的,自己并没有决定的权力,虽然大家都不愿意被拆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拆迁问题上,大家反映了很无奈的态度。对于她们而言,只要政府和开发商与老百姓协商好拆迁安置和补偿的问题,拆迁是可以接受的。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失地妇女还反映了对于拆迁后无法维系传统村民邻里关系,以及对于孩子教育安置的担忧。

图5 一旦拆迁,本地妇女最担心的问题

3.低收入家庭妇女虽然在住房方面有了保障,但在居住条件方面还需改善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廉租房这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但在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在针对低收入家庭妇女的访问中,她们觉得最满意的是相比以前没有地方住,现在有国家和政府安排房子,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每个月只需要花费40元的房租即可居住在两居室的房屋中,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但同时她们也反映,在廉租房居住的家庭中,有一部分人带有疾病和残疾,上下楼梯不方便,政府应该在病人及残疾人通道设置方面进行改善;同时,社区公共空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缺乏,也导致了生活的不方便,社区居住条件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妇女家庭关系状况亟待改善

1.流动妇女遭受家庭暴力问题较为突出,婚姻调解及婚姻辅导需求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家庭中男性酗酒、赌博、家庭矛盾以及家庭暴力的问题较为突出。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有13.9%的流动家庭男性经常酗酒甚至耍酒疯,有17.1%的流动家庭男性经常赌博,而有14.7%的流动妇女经常吵架,这些数据说明了流动家庭中男性酗酒、赌博及家庭矛盾的问题经常发生。而另外一组数据中显示,有约45%的流动妇女经常或偶尔看到邻居和亲戚家庭发生争吵的情况(见图6)。这几组数据都说明,流动人口家庭矛盾以及家庭暴力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在家庭发生矛盾或发生暴力事件时,有47.1%的流动妇女希望获得“出面调解”的帮助,以及有34.3%的妇女希望获得婚姻辅导和咨询。由此可见,流动妇女家庭矛盾及家庭暴力问题亟需政府及群团组织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家庭暴力的深层次原因,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婚姻矛盾调解及婚姻辅导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图6 流动妇女看到邻居或亲戚吵架的情况

2.本地妇女家庭面临夫妻矛盾及亲子关系较大冲击,亲子关系培训需求量大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妇女家庭在传统生活及生计模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家庭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挑战,如夫妻矛盾增多、老人缺乏照顾及亲子关系冷淡等问题增多。问卷统计显示,本地妇女家庭中有13%的男性有酗酒行为,有18.7%的家庭男性有赌博的行为,还有15.9%的家庭有经常吵架的问题。另一则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本地妇女经常或偶尔看到邻居或亲戚朋友吵架的情况(见图7)。这些数据说明,与流动妇女家庭相似,在本地妇女家庭中同样存在男性酗酒、赌博及家庭暴力的情况,而且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同时,在流动妇女家庭中,传统农耕居住、生计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家庭代际关系紧张甚至是恶化,如老人疏于照顾及亲子关系紧张等。在焦点小组访谈中,本地妇女反映,虽然家庭在经济及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孩子沉溺于玩电脑游戏、学习成绩下降,以及亲子隔阂等情况,这让她们感觉到非常苦恼但又没有办法。因此,本地妇女很希望能够在亲子关系改善方面获得帮助。

图7 本地妇女看到邻居或亲戚吵架的情况

3.低收入妇女中单亲家庭较多,贫困原因导致的家庭矛盾及家庭暴力情况较为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中单亲家庭及丧偶家庭较多,由此而产生的单亲母亲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问题值得关注;同时,低收入家庭因贫困而导致家庭夫妻矛盾及家庭暴力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中有近37%的家庭属于单亲家庭,她们面临的亲子关系及亲子教育问题较为突出。此外,低收入家庭妇女主要以领取低保金作为生活保障,而超过50%的家庭男性也处于失业状态,在此情况下产生的经济压力时常会给家庭带来矛盾甚至有产生暴力的可能。调查数据显示,有16%的低收入家庭出现夫妻经常吵架的情况,而有23.7%的低收入家庭妇女经常看到邻居吵架,另外有26.3%的妇女偶尔看到此类情况(见图8)。

图8 低收入家庭妇女看到邻居或亲戚吵架的情况

(四)社区环境和治安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

1.城中村社区整体环境和整体治安状况有所提升,但存在环境卫生差及偷盗行为较为严重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综合治理环境的背景下,城中村社区整体环境及治安状况较好,如社区通过居民缴纳卫生管理费的方式,聘请了专门的环卫人员进行社区的卫生管理;同时,社区内有派出所和联防队作为治安的保障,较好地保护了居民的生活安全,但同时还存在居民乱扔乱倒垃圾、噪音、交通拥堵及偷盗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超过30%的失地妇女和流动妇女对社区环境及卫生状况不满意,有超过40%的妇女认为社区小偷小摸行为较多。在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妇女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即社区偷盗行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妇女在社区里有过被盗的经历。可以看到,妇女生活的城中村社区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威胁妇女儿童人身安全的隐患因素,社区治安治理需要群众的共同参与。

2.妇女防拐防骗意识明显提升,但社区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在防拐防骗意识方面已经有了较大提升,如在问到“是否知道如何预防妇女/儿童被拐卖”的问题时,有77.2%的本地妇女和76.9%的流动妇女选择了“知道”这一答案。这一数据同时也说明,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打击预防妇女儿童拐卖方面的宣传和行动产生了较好的成效。但另外一组数据也反映,社区妇女儿童被拐卖的风险依然存在,妇女儿童被拐卖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还有近22.8%的本地妇女和23.1%的流动妇女不知道如何预防被拐卖,自我保护意识较低。此外,有37.3%的本地妇女和42.5%的流动妇女听说过社区有儿童走丢的情况(见图9),其中分别有35.6%的本地妇女和51.1%的流动妇女是自己经历过或认识的人经历过儿童走丢的情况,近半数的妇女认为儿童走丢的原因是被人贩子拐骗。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中村社区儿童失管特别是流动儿童失管现象较为普遍,儿童被拐卖现象也还时有发生。

图9 妇女听说社区有儿童走丢的情况

调查数据统计还显示,有23.2%的本地妇女及27.8%的流动妇女听说过社区里有妇女被骗到外地的情况(见图10),虽然有超过50%的信息来源于新闻,但有32.1%的流动妇女反映是自己或认识的朋友亲身经历过被骗的情况。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中村社区妇女被拐卖的风险较大,妇女被拐现象时有发生。在深度访谈中就有妇女反映,近几年来时常会听说有辍学女孩子被拐骗到外地的事件发生,有些女孩子甚至被骗到黑砖厂进行强制劳动。在本次调研的深度访谈中就接触到一位年仅16岁的女孩子,其在小学毕业后辍学,有曾被骗到黑砖厂强制劳动的经历,这些经历给这样年龄的女孩子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社区里类似这样甚至小学都还未毕业就辍学的女孩子不在少数,而她们在由于未达到就业年龄,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寻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更容易陷入被拐卖的危险处境。

图10 妇女听说社区妇女被骗到外地的情况

3.社区环境及治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群众参与和监督的愿望较为强烈

从以上数据及案例来看,社区在环境卫生及治安方面虽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调研结果同时也显示,群众在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监督以及共同参与共建安全社区方面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如有34.9%本地妇女和34.8%的流动妇女希望居委会及派出所能够在社区卫生和治安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外,能够“让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参与创建卫生安全社区”,并让群众参与监督。另外一组数据则显示,有平均超过75%的本地妇女和超过70%的流动妇女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共同参与社区绿化和社区清洁卫生活动。这进一步呈现了妇女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愿望,但实际情况是社区往往未能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从而导致居民虽有意愿但实际却没有太多参与。在如何更好预防妇女儿童被拐卖方面,多数妇女希望政府能够在社区内多开展一些打击及预防妇女儿童拐卖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防拐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提到该情况时,很多妇女对于2010年6月12日由省妇联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共同合作开展的消除童工日,预防拐卖活动印象很深刻,希望政府以后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五)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滞后,亟待进一步完善

1.子女教育面临诸多困境

第一,流动妇女家庭子女入学依然困难,孩子辍学率高,教育原因导致的农民工代际贫困问题增多,职业教育需求量大。

虽然几年前国家就已经出台了让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政策,但现实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名额有限以及流动人口家庭居无定所,往往导致多数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联家社区3万多人口,但仅有2所公办学校,其中小学一所,中学一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不到2000人,还有近3000名流动儿童只能在民办学校上学。同时,由于部分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较少,教学质量跟不上,出现部分流动儿童厌学甚至辍学的情况。可想而知,这部分辍学的儿童在年龄及职业技能方面都无法适应现代劳动的需求,但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不愿意返回农村从事农耕劳动,在现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无法有效提供更多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会的情况下,这些儿童的未来令人担忧,第二代农民工代际贫困问题日趋明显。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超过85%的流动家庭有孩子跟随父母在昆明上学,但其中仅有20%的孩子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而有13.5%的家庭有孩子辍学的情况,这就意味着100个流动妇女家庭中就有13.5个家庭有孩子在辍学(见图11)。问卷数据及深度访谈显示,流动妇女家庭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包括学费困难及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这两个方面。可见,家庭贫困及教育质量原因而导致的流动儿童辍学问题十分突出,由此而出现的针对辍学儿童的职业教育需求大增。此外,目前针对流动儿童在城市就读的教育政策主要局限于九年义务教育范围,孩子初中还未毕业就面临要离开父母返回原籍就读高中的境况,这也成为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情况下,很多流动妇女家庭希望政府可以出台更好的政策,以便让她们的孩子能够在城市的小学、中学及高中就读。

图11 流动妇女家庭孩子辍学情况

第二,失地妇女家庭子女学业成绩较差,继续深造较为困难,对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需求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失地妇女家庭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大部分孩子念完初、高中即辍学在家,数据统计呈现有7.7%的失地妇女家庭中有孩子辍学的情况。辍学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扩招,巨大的就业压力,让他们失去了上大学的期望;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成绩不好,导致很多孩子上学的意愿不高。一位当地村干部反映说,村里承诺“只要有人考上好的大学,学费全由村里负责”,但这样的激励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村里近百名孩子仅念完初高中就辍学在家,这些孩子的就业成为失地妇女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这些年轻人的就业/创业意愿及能力,成为整个社区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很多失地妇女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技能培训,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三,低收入家庭孩子上学费用难交,孩子心理健康辅导需求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单亲、疾病或没有工作,低收入家庭普遍面临贫困的经济状况,从而导致低收入家庭妇女对于孩子上学费用及孩子自卑心理的问题特别的关注。很多低收入家庭妇女反映,孩子一旦进入高中和大学,就需要更大的家庭开支,这对于每个月仅依靠领取低保生活的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费用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除此以外,很多妇女反映说,自己居住在廉租房社区,即被贴上了懒惰、无能等不好的标签,这在无形中也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孩子开始出现自卑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些孩子甚至因此而辍学。这在无形中也出现了类似于第二代农民工相似的情况,即代际贫困问题的出现,因此,很多低收入家庭妇女希望获得孩子教育方面的帮助,如学费支持及免费家教服务等。对于这些需求,亟须政府及社区想办法加以解决。

第四,妇女希望政府在社区层面上有更多作为,以更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内缺乏相应的可提供给本地孩子及流动儿童业余生活及学习的公共空间,这成为学校教育之外妇女较为关注的问题。同时,由于妇女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她们较为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因此,她们也特别希望能够在亲子教育方法方面获得培训的机会。问卷统计显示,有近40%的社区可以设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为孩子提供课业辅导及成长课程;同时,有近30%的妇女希望社区开展更多关于教育孩子方法的培训,提升她们教育孩子的能力。在流动妇女家庭中,贫困及学校教育质量问题而导致孩子辍学的情况较为严重,因此,有近80%的流动妇女希望其子女可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有近30%的流动妇女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教育辅导及学费资助的机会。

2.妇女基本卫生医疗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一,流动妇女缺乏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医疗费、分娩费成为家庭重要负担,大病致贫情况尤为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虽然在农村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但在其流动过程中,新农合还未能够较好地实现异地就医报销,由此而出现流动妇女无法在城市享受基本的卫生医疗保障服务的情况。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整个联家社区仅有两家卫生所,每家卫生所的床位数仅为4张,医疗条件较为落后,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有超过70%的流动妇女在近一年中没有做过基本健康检查,有22.5%和13.6%的流动妇女分别患有胃病和慢性妇科疾病而未能得到及时医治。同时,还有高达34.8%的流动妇女由于安全分娩意识不强及担心无法承担分娩费用而选择“在家找人帮忙接生”或“在社区小诊所分娩”,可以判断流动妇女因分娩而出现的风险很高(见图12)。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一方面,由于新农合还无法实现异地报销,流动妇女在城市无法较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另一方面,在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情况下,高昂的医疗费用往往成为流动妇女家庭的沉重负担,大病致贫的情况尤为突出。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就发现不少这样的案例,很多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出现意外事故或患有重大疾病,往往出现因无法承担高昂医疗费用而拖着疾病不医治的情况。

图12 流动妇女分娩情况统计

第二,本地失地妇女虽然已经实现“农转居”,但在医疗保险待遇方面还未完全实现市民化待遇。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失地妇女虽然在身份上已经实现了从农业户口向居民户口的转化,但其享受的更多还仅限于新农合。新农合与城市医保的待遇有较大区别,这导致了失地妇女的不满,如新农合在实际报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限制,报销程序也较为烦琐,相关报销的规定不合理。同时,再加上社区卫生设施不健全,社区医疗资源的欠缺,导致她们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未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失地妇女希望在医疗保障方面,可以购买与市民同样的医疗保险,并享受和市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第三,低收入家庭妇女患病情况较多,医疗费用负担重,医疗特惠政策不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妇女中患有各种各样疾病的人数总量较多,医疗费用负担重,大病治疗困难。问卷统计显示,在接受访问的38位低收入家庭妇女中,有超过80%的人患有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医疗费用成为家庭主要开支,现有医疗保障体系未能完全承担她们需要的医疗开支,额外产生的医药负担较为沉重。同时,社区缺乏相应的医疗康复设施,高昂的正规医院费用,也导致她们无法得到有效的疾病康复服务。

第四,妇女对基本国家卫生医疗保障政策方面缺乏了解,但在国家医疗政策改进方面的期望值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她们对于国家基本医疗优惠政策,如婚前免费检查、免费妇科检查等方面都较缺乏了解。但其在国家在医疗政策改进和完善方面体现了比较高的期望,如妇女特别希望国家能够给妇女减免一定的医疗费用,这样的呼声在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中分别占到37.7%和39.3%的比例。同时,虽然大部分妇女都缴纳了新农合,但其在城市往往由于诸多限制而无法获得报销,因此,妇女希望新农合与城市医保应该享受同等的待遇。此外,由于缺乏大病医疗保障,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都希望能够在患疾病的时候获得紧急的医疗援助。有17.9%本地妇女和13.5%的流动妇女希望社区多开展一些免费义诊活动,让她们可以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的机会(见图13)。

图13 妇女对国家在医疗政策方面改善的期望

3.社区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一,流动妇女休闲娱乐时间较少,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来到城市,往往需要忙于生计或者照顾孩子,而无法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同时,社区缺乏基本的提供妇女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机会和设施,导致流动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基本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卷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21.2%的流动妇女对自己当前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安排感到不满意,20.1%的妇女对当前生活满意度说不清(见图14),有46%的流动妇女认为可供社区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很缺乏。在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流动妇女普遍反映社区较少开展各种文化、舞蹈学习及文艺活动,这让她们的业余时间安排仅局限于看电视及聊天这些层面上,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因此,流动妇女希望政府及社区有人专门组织举办更多的文艺晚会、运动会、免费电影及舞蹈学习活动,以丰富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如有22.1%的流动妇女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文化学习的机会,有21%的妇女希望社区开展免费电影及文艺晚会的活动。在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举办的一次冬季社区运动会上,有位大姐参加之后兴奋不已,并激动地告诉工作人员这是她来王家桥这么多年,第一次有机会参加这么好玩的活动,希望中心以后可以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这些数据及事例说明,针对流动妇女开展的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活动较为缺乏,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

图14 流动妇女休闲娱乐满意度

第二,本地失地妇女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社区公共活动设施及各种兴趣班需求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本地失地妇女由于业余时间较多,但限于社区缺乏相应的精神文化活动,她们更多的业余时间只能用于看电视、打麻将等,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一。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近20%的失地妇女对于当前的业余文化生活安排不满意,有超过50%的人认为社区非常缺乏公共活动场地和设施,这更加剧了她们对于当前业余时间安排的不满。对于该问题,失地妇女反映说,社区里仅有的一块平时可供她们跳舞的场地,经常被流动妇女所占用,导致她们无法正常开展文艺活动,由此而出现本地失地妇女与流动妇女争夺活动场地的尴尬局面,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及设施的不足可见一斑。与此同时,除了老年协会外,社区里缺乏一些自助互助型的小组,没有人组织专门的活动,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有49.3%的本地妇女希望社区里经常举办文艺晚会活动,有34%的妇女希望社区组织免费电影放映和外出游玩活动,还有32%的妇女希望社区组织开展文化学习活动(见图15)。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很多失地妇女提到希望社区可以组织举办诸如插花、美食及电脑学习等兴趣班,以提升生活品质。由此可见,与流动妇女忙于生计和照顾孩子相比,本地失地妇女则拥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而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层次也相对较高。而流动妇女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最希望社区开展的是文化学习活动以及举办文艺晚会,分别占22.1%和20.4%,希望获得免费电影服务的占21%(见图16)。

图15 本地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图16 流动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第三,廉租房社区公共活动设施无法有效发挥其功能,低收入家庭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廉租房社区配备了相应的公共设施,如图书室、电视机房等,但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及无人组织开展活动,居民无法有效地使用这些公共活动设施,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严重。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36%以上的低收入家庭妇女认为社区提供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有超过50%的妇女希望政府可以建一些供居民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场地和设施,有36%的妇女希望社区举办文化学习、文艺晚会和免费放电影活动。从这些数据来看,廉租房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廉租房虽然满足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但在公共服务设施及服务提供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善。

4.多元文化及社区融合方面有待改进

第一,社区本地人与外地人隔阂较深,相互排斥的情况较为严重,社区融合有待进一步改进。

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社区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的数量比在1∶7以上,由于不同风俗习惯及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始终存在一种隔阂,甚至产生相互排斥的情况。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有近50%的本地妇女认为本地人与外地人相处较为一般,而有近55.3%的流动妇女认为外地人与本地人相处很一般(见图17)。同时,在问卷及深度访谈中,很多本地妇女觉得流动妇女不讲卫生,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不愿意与之相处,而有超过40%的流动妇女认为本地妇女“瞧不起人”。由此可见,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产生隔阂甚至相互排斥的情况突出,社区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17 本地人与流动人口相处情况

第二,社区呈现多民族混居的特点,各民族的融合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联家社区本地居民基本为汉族,有少部分外嫁到本社区的少数民族媳妇。同时,在流动人口中有近20%的家庭是少数民族家庭,如彝族、苗族、回族及布依族等。从数据统计来看,有40%以上的妇女认为与少数民族相处情况较为一般,而有近30%的妇女较少与少数民族相互来往,甚至还有些人不喜欢与少数民族进行交往(见图18)。在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中,有本地居民表示很不愿意与少数民族交往。而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看,他们也较少与汉族人交往,社区里自然地形成了以老乡为载体的组织网络。

图18 汉族与少数民族相处情况

第三,妇女希望政府及社区提供相关服务,以改善社区多元文化及社区融合的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妇女希望政府及社区在多元文化及社区融合的促进方面可以提供相关场地及开展更多的活动。如有44.3%的本地妇女和36.6%的流动妇女希望政府提供社区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场地;有28.6%的本地妇女和22.5%的流动妇女希望社区可以开展更多精神文化活动,让她们有更多机会可以参加这些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此外,社区里有近20%的少数民族群众,她们自身拥有较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她们同样希望社区能够搭建平台并提供机会让她们展示各自民族的风采,并愿意将这些民族文化传递给更多的希望了解和学习的人。

5.社区妇女基本生活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一,社区妇女自信心方面总体较为积极,但妇女个人自信心方面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妇女在个人自信心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较强于流动妇女,如本地妇女中有73.4%的失地妇女和71%的低收入家庭妇女认为与别人相比有自己的长处,相同问题仅有60.6%的流动妇女同意此观点。同时,有54.9%的失地妇女和58%的低收入家庭妇女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而相同问题流动妇女则仅有47.1%的人赞同该观点。这一数据说明,流动妇女在自信心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都较弱于本地妇女,这可能与流动妇女从农村来到城市,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重新适应城市生活有一定关系。

第二,流动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较低,需要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妇女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态度更为积极,而流动妇女由于她们往往居无定所,由此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再则社区缺乏为流动妇女提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导致流动妇女在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态度相对较为冷漠。如数据统计显示,有近30%的流动妇女认为社区卫生、治安、修理及拆迁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只有16%的本地妇女赞同这一观点;同时,有超过50%的流动妇女平时不喜欢和别人谈论社区里发生的事情。调查数据进一步说明,流动妇女在城市生活与工作,由于受到城中村拆迁的影响,家庭需要不断搬迁,在此情况下她们随时会担心居住无保障的问题,社区认同感自然不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意愿也较低。

第三,妇女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为一般,对政府的期望值较高,政府在推动妇女事业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妇女和流动妇女对于政府如街道办及居委会的信任度较为一般,但对政府的期望值较高。数据统计显示,有54.5%的本地妇女和67%的流动妇女对政府持信任的态度,有39.3%的本地妇女及20.4%的流动妇女觉得说不清楚(见图19、图20)。从数据可以看出,妇女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度较为一般,但她们对政府又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如希望政府在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子女教育支持、卫生医疗保障及住房保障方面有更好的行动。

图19 本地妇女对妇联、街道办及居委会的信任度

图20 流动妇女对妇联、街道办及居委会的信任度

第四,妇女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任度普遍较低,对社区社会组织的信任度也偏低,和谐包容的社区建设仍需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妇女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任度比较低,平均值仅为20%。有42.5%的本地妇女和43.5%的流动妇女对于社区内的一家社会组织——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表示信任的态度,在信任度上稍高于对社会大多数人。数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的妇女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缺乏信任感,由此而推断作为外来的专业社会组织,如果要在社区内有效开展一些社会服务,首先必须取得当地人的信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连心中心目前在社区通过与妇联、居委会及民办学校合作,在社区里提供了一些较为贴近社区群众需要的服务,才逐步取得了社区老百姓的信任。由此可见,在城中村社区,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人口密度大,在社区环境及治安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水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低,这不利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及社区组织需要在此方面着力考虑。

第五,妇女对当前生活满意度整体评价较高,但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本地妇女还是流动妇女,她们对于当前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评价都较高,但她们同时也认为未来生活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未来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本地妇女对于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较高,达到53.4%,相对而言流动妇女也有62.8%。但同时也看到,有28.7%的本地妇女及13.5%的流动妇女表示出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意,还有13%多的本地妇女和12%的流动妇女对当前生活现状无法评价,表示很说不清楚(见图21)。从这些数据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有部分妇女对于当前生活的不满意。与此同时,有55%的本地妇女与近50%的流动妇女认为未来一两年的生活没有变化或者说不清楚(见图22)。这说明在城市化建设及拆迁的背景下,妇女对于未来居住、子女教育及生活保障等方面都充满诸多的担忧,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由此,也可以说明近半数的妇女对于未来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

图21 妇女当前生活满意度

说明:外圈为本地妇女,内圈为流动妇女。

图22 妇女对未来的生活预期情况

五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妇女在参与经济能力、居住环境、性别平等意识、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境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发现,在急剧转型的社会新形势下,社区低收入家庭妇女、失地妇女和流动妇女,其在生活质量提升方面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城中村社区所反映的社会分化十分明显,本地妇女与流动妇女在生活现状和需求层面上呈现的异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势妇女对于政府公共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以及她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忧虑。同时也意味着,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公共服务体制已经面临巨大挑战,政府在此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变得尤为紧迫。

(一)失地农民“农转居”身份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其权益保障的缺失

城市化建设带来的结果是: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步变成了城市。这意味着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重新面临新的生活方式及生计模式的转变。但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技能,很多农民无法适应工厂及企业的生计方式,这需要政府在其市民化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保障。但现实情况则复杂得多,很多农民在房屋被拆迁之前,只能以出租房及村子分红作为主要经济收入,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适应,都成为他们需要面临的难题。而作为流动人口而言,他们虽然有农村的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但很多农民已来到城市居住多年,相对于传统农耕生活及生计方式而言,他们已经开始适应城市的生活。但鉴于物价及房价的压力,目前而言他们很难很快变成市民,享受到市民的待遇。这就意味着,城中村社区低廉的房屋租金、相对数量较多的民办学校,以及距离城市较近、交通及生活设施方便的条件,让他们更加愿意在此类社区生活、工作和居住。对于他们而言,基本的生活、居住及孩子教育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他们在急剧变化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就业等方面都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诸如城中村拆迁带来的子女教育困难及居住无法保障的问题、新农合无法在城市获得报销的问题、就业更加困难的问题、基本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和挑战,从个人、家庭、社区及政府角度如何进行回应,将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云南省及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不少惠民的政策,但由于政社合一,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承担的行政任务繁重,无法拥有更好的条件做好政策信息的传递,在如何协助社区居民充分使用当前的政策资源方面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城中村目前已经转变成为出租经济形式,妇女收入和工作类型也面临新转变,社区青少年成长和前途同样面临新的问题和困境。同时,城中村拆迁所带来的补偿、安置、回迁和村民对未来生活问题的担忧,以及村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居民家庭在“农转居”过程中的矛盾。夫妻关系中家庭男性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酗酒和赌博现象,妇女在婚姻关系辅导、矛盾调解及婚姻法律咨询方面的期望值进一步增加,妇女对孩子教育、前途及亲子关系的重重担忧,以及妇女对于就业及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等,无不成为这种张力和矛盾的最大呈现。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限制流动妇女获得各方面保障的主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村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及生活方式,不远万里从农村举家迁移到城市,他们中有近三分之一为妇女。在流动过程中,传统性别分工和观念,使流动中的妇女更加处于弱势和边缘的地位,她们在就业、居住及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更加需要被关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中有40%左右的人依靠打工维生,其中超过80%的妇女在就业过程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特殊劳动保护没有得到重视等,这些侵害到妇女权益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关注。在流动妇女中,有近20%的妇女通过非正规渠道就业,如开小门面、摆小摊、擦皮鞋、做建筑、搞家政、废品回收等,在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社区拆迁以及城市管理更加严格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经营环境和收入状况变得更加恶劣。有40%的流动妇女由于孩子年幼,需要在家照顾孩子而无法正常就业,在社区缺乏基本的幼儿照顾服务的情况下,她们更是无法抽出时间参与就业,导致社区妇女经济能力较弱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妇女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她们在面临疾病及生育孩子时,高昂的医疗费用及分娩费用更加导致不少妇女陷入贫困的境地。而流动中的生存压力、社区基本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在流动妇女家庭中男性酗酒及家庭暴力的情况较为普遍,妇女求助意识不强及获得帮助的渠道单一,导致妇女在面临家庭暴力时往往处于一种孤独无助的境地。更进一步,社区较缺乏为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活动空间,以及较少有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的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再加上社区缺乏自助互助型的流动妇女组织,更是导致妇女基本业余文化生活缺失,妇女生活满意度不高。

(三)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存在的不足,成为低收入家庭妇女生活质量改善的不利因素

低收入家庭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关注的一个群体,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惠及他们工作及生活的政策,如最低生活保障金政策、廉租房政策、就业扶持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由于政策的执行也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因此,新出台的政策未免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居住在联家社区廉租房小区的低收入家庭妇女,她们虽然享受了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及廉租房政策,但低收入家庭妇女就业方面的政策往往会与现有的申请廉租房政策有所冲突,导致很多妇女担心因为正常就业而失去继续居住于廉租房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鼓励和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的改善。同时,虽然低收入家庭在住房、社区基本公共设施方面有了保障,但在软件方面还欠缺考虑。如居住于廉租房的家庭中,有不少是身体带有疾病和残疾的,但政府在廉租房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为这类人群提供便利通道的考虑;同时,虽然小区建设了诸如公共图书室、电视机房等公共设施,但后续服务难以跟上,导致这些公共设施成为摆设,无法为低收入家庭所使用。因此,在廉租房社区居民就业扶持模式改革、住房政策如何更具人性化以及公共服务如何更加完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探索。

六 对策建议

以上诸多问题和挑战,不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全社会的角度,都需要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根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作为聚集大量流动人口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城中村社区及城乡接合部,其一直处于城市的最边缘,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落后,流动人口甚至长期被排斥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之外,这已经开始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在社区服务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云南省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有效解决他们的就业、居住、医疗及子女教育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2010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结合党中央和谐社会构建及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紧扣妇女发展纲要和规划,本研究尝试从具体政策及地区公共服务模式改革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下一步更好地制定针对妇女的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具体对策建议

1.推动社会政策的普惠性,惠及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

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居民就业平等,健全劳动合同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研究制订“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工作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订“十二五”期间有关农民工培训、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等专项规划的情况。重点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公共服务改革,根据国务院农民工办“未来五年解决20%进城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让90%的农民工子女能够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解决60%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和50%的养老保险;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现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推动社会政策的普惠性,更多惠及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实现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推动失地农民及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卫生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2.在普惠政策中针对弱势妇女建立特惠政策

(1)就业方面

针对流动妇女,以社区社会组织为平台,提供更多就业技能培训机会,同时针对打工及非正规就业妇女,政府需要加强用工监督,并提供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流动妇女在技术技能方面较为缺乏,总体就业能力不足,对此,政府需要透过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技能培训方式,支持流动妇女就业。培训的内容需要结合流动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及需要照顾孩子的特点,建议培训内容主要涵盖在缝纫技能、手工技能以及家政服务等行业,如此更有利于流动妇女灵活就业。针对正在打工的流动妇女,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严惩拖欠妇女工资及无劳动保护的企业,充分保障妇女就业权益。同时,针对社区近10%从事诸如摆地摊、擦皮鞋、捡废品及做小生意的非正规灵活就业的妇女,在其越来越多地面临因城市创卫及管理而导致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政府应考虑给予这些妇女一定的就业空间,保障她们最基本的生计方式。此外,政府可考虑建立基于本社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及家庭服务行业,如幼儿照顾服务、老人照顾服务及长期病患者照顾服务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设立公益岗位的方式进行就业辅导,推动社区就业模式创新及增加社区妇女就业机会。

针对失地妇女,建立失地农民的利益分享机制,在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保留一部分门面房给失地农民,推动他们以入股或集体出资的方式进行经营,保障其生计。同时,政府除了考虑给予失地妇女技术技能培训外,要结合失地妇女特点,给予必要的就业引导。失地妇女目前大多仅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就业技能缺乏而工作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她们当中的多数人无法较好地实现就业。在此情况下,政府需根据失地妇女的特点,在就业及创业培训内容方面进行特殊考虑,如可将本地失地妇女感兴趣的技能如插花、美食、糕点制作等结合到培训内容中,以避免失地妇女厌倦于参加诸如电脑班及缝纫班等传统意义的技能培训。同时,在就业及创业扶持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强引导,促使妇女除了在传统行业就业创业外,可以针对部分有资金但缺乏创意想法的人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就业和创业。

针对低收入家庭妇女,政府需要在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特殊考虑,给予重点扶持和帮助。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社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单亲、残疾及特困家庭,特别是在华福苑廉租房社区,残疾及贫困家庭较多,这些家庭需要重点扶持。可考虑通过提供就业创业扶持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方式,为需要照顾孩子的妇女提供幼儿照顾服务经费补贴及生活费补贴,并在就业/创业培训和扶持项目、岗位提供方面,选择较为具备社会公益理念的项目,以便能够更好地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针对弱势妇女多以从事非正规经济或小商贩为主要营生,应考虑制定相应政策使这些经济方式能够被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而非简单地采取取缔或打击的方式。

(2)居住权利保障方面

针对流动妇女的居住保障,需要政府一方面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并降低廉租房的申请门槛;另一方面,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需要适当保留一定数量的城中村社区,以便为流动妇女家庭提供稳定的房源保障。现有廉租房政策决定了多数流动人口家庭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享受到居住廉租房的待遇,为此,希望政府通过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并降低申请廉租房门槛的方式,逐步将流动人口中特别是那些较为困难的家庭纳入廉租房政策范围。同时,在暂时无法通过廉租房政策解决大多数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情况下,建议政府通过推动城中村社区自我修复的方式,促进城中村社区在环境卫生、治安及公共设施方面的完善,改善城中村社区居住条件,改变传统上对城中村脏、乱、差的负面评价,真正使城中村房源成为流动人口家庭居住和生活的重要选择之一,确保流动人口的安居乐业。

针对低收入家庭,政府需制定更为完善的廉租房政策,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现有廉租房政策申请条件较为严格,政策本身还未较好地考虑到低收入家庭除了解决住房问题外,还需要有更好的就业保障及扶持政策。因此,很多已申请居住廉租房的家庭,时常面临审计机关对其申请廉租房条件的审批,于此,很多低收入家庭妇女只能偷偷就业,担心一旦被发现家庭有诸如打工收入达到一定额度时可能会被取消享受廉租房资格的风险,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收入家庭妇女的再就业渠道和热情。同时,廉租房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虽然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硬件设施,如电视机房、图书室等,却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和服务提供,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缺失,这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共同确保低收入家庭真正有尊严地享受住房保障和生活。

流动儿童教育权利需得到进一步保障。现有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上学的大门已经开放,但在目前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的流动儿童入学需求与公办学校容纳学生的人数限制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从而导致多数流动儿童依然只能进入民办学校上学。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部分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存在较大问题,进而成为引发流动儿童厌学甚至辍学的原因之一。为此,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公办学校资源的投入,扩大吸纳流动儿童入学的人数;另一方面则需要将一定教育资源向民办学校倾斜,在无法完全吸纳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情况下,确保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很多即将进入高中就读的流动儿童将面临初中还未毕业就必须返回原籍就读的情况,这对流动家庭及孩子而言都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需逐步探索有利于流动儿童在本地就读高中的政策,这也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需要着力关注的议题之一。

针对遭遇重大疾病的家庭,政府需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共同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紧急医疗救助办法。鉴于社区存在一定数量遭遇重大疾病的家庭,为避免因病致贫的情况,政府一方面需要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则需建立和完善紧急救助办法,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并充分利用社区自主互助组织平台,建立社区紧急援助金,随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3.重新定位城中村社区,推进出台多元化的城中村社区改造政策

城中村社区一直被定义为脏、乱、差的代表,但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社区虽然在环境卫生及治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其在解决大量流动人口居住及失地农民生计收入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在廉租房政策还尚未完善,廉租房数量远远未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特别是流动人口家庭需要的情况下,城中村社区房屋为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问题提供了保障。同时,失地农民在“农转居”过程中,由于社会保障及就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问题非常突出,在房屋未被拆迁的情况下,其房屋租金成为家庭最重要的生计依靠。因此,城中村一旦被拆迁,失地农民的生计将面临更大挑战,由此而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将对社会造成更大冲击。过往的城中村整体拆迁改造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及多方的关注,是否有一种较为温和的渐进式的城中村拆迁改造模式,从而避免传统改造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非常值得研究。

鉴于此,在参照国外、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城市社区旧城改造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议政府重新研究城中村的功能和价值定位,并出台多元化的城中村改造政策方案,以更好地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居住需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憧憬。具体做法是,在对城中村进行局部拆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针对社区内的下水道治理、公共设施改进、危房改造、灯光照明补充以及社区绿化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局部修整和完善,逐步使其成为较为适合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居住环境。如此,一方面可帮助政府解决大量低收入家庭及流动人口家庭居住困难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较好地保障了大量失地农民的生计及传统家庭邻里关系的改善。这于政府、于社区老百姓而言都有益处,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创新经验。

4.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参照其他省市如广东珠海、深圳等地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进行行政-社区-服务的分离。原有街道、居委会及社区组织由于行政和管理职能繁重,需要吸纳社会公益组织或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等民间力量提供公共服务,拓宽和深化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和范围,可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提供、婚姻家庭辅导、亲子教育培训、防治家庭暴力及预防儿童妇女拐卖宣传、青少年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以及丰富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等。

其次,把流动人口分布的估算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针对目前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欠缺的情况,明确规定按照社区人口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共活动场地及设施。可根据每个社区人口数量,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相匹配数量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中心等,特别需要政府在硬件设施如场地及基本硬件方面进行规划。

最后,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需人、财、物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如将社区教育资源投入、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社区困难群体扶持投入等纳入市或区级财政预算,有针对性地扶持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

5.提供平台和机会,使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针对社区中居民普遍反映的环境卫生及治安状况较差的问题,居委会可考虑提供平台,让流动人口共同参加到社区卫生和治安建设中,实现社区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同时,鼓励群众以自发组织的方式,使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增强流动人口对于社区的认同感。

(二)机制建设方面

本次调查研究呈现的问题和社会需求,同时折射出昆明及其他城市城中村社区相类似的社会需求,若能探索并建立有效的针对失地妇女、流动妇女及弱势妇女提供帮扶的社区服务模式,定能起到宣传和示范作用,推动更多城中村社区妇女事业的工作开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与时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先后强调,要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点延伸至流动人口社区、城中村或城乡接合部,这说明城中村和谐社区建设将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一个重点。胡锦涛也多次强调要重视人民群体参与公共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这为群团组织如妇联,以及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鉴于此,为更好地探索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及制度创新,必须在现有社区政府组织及其他社区公益组织功能延伸及服务扩展方面着力。

1.政府推动、社会协同,推进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专业作用,探索社区公共服务模式改革,促进弱势妇女生活质量的提升

一方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民办机构在社区开展工作,促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2009年民政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指出,充分认识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建立政府向民间社工组织购买服务及监管机制,即政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购买一定内容的服务,以满足提高政府效能、增进社会福利的需求。鉴于此,政府以购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的方式,在街道和社区层面与各部门及人民团体开展合作,提高社会工作的社区专业化服务,有效为城中村社区各群体的需要提供服务,更好地建设和谐社区。鉴于此,建议政府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孵化基地的建立,联合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城中村社区开展工作。譬如民政、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可通过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建立妇女儿童示范工作站、妇女之家等,为城中村本地及流动妇女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及就业/创业培训服务,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和调解,提供亲子教育、法律咨询讲座,协助开展妇女维权、文体康乐活动以及参与社区治理等。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连接动员资源较强的优势,共同促进社区就业/创业体系的建立。

鉴于社区内就业更符合流动妇女、失地妇女和低收入妇女的特点,在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及家庭服务行业如幼儿照顾、老人照顾及长期病患者照顾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协调资源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协助社区居民创办社会企业的方式,共同推动社区就业模式的创新,为有效解决社区就业问题探索新的思路。

2.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注重对基层项目工作的培育、扶持和指导,总结推广经验,规范提升管理水平(具体可参照云南省妇联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合作模式)

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可以从政府购买、政府委托项目以及妇联申请立项这三个角度开展。政府购买模式方面,主要针对妇女、家庭、儿童社区工作,探索以社会工作、政府购买、项目运作的模式,建立妇工+社工+义工队伍,实施市、区、社区三级联动,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服务职能,满足妇女、儿童、家庭的服务需求。政府委托项目模式方面,主要采取政府倾斜、社团承办、服务项目、配置工作资源的方式,支持妇联组织发挥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工作。妇联申请立项模式方面,主要是将党委、政府关注热点和妇女群众需求重点有机整合,针对就业、健康、婚恋、家庭和谐等问题,由妇联组织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以专项资金的形式纳入财政预算,开展社区公共服务。

云南省妇联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过去一两年的合作即一种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探索。省妇联通过在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妇女儿童示范工作站及妇女之家,仅需要在资金及指导监管层面上给予扶持,即可使社工机构在社区工作层面上产生明显的效果。如2010年以来,妇联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社区预防妇女儿童拐卖、妇女能力提升及妇女创业就业扶持方面尝试开展合作探索,通过妇联方针政策及资金层面上的支持,在流动人口社区妇女工作层面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社区建立了绿色手工坊小组、互助店小组、文艺小组、文化学习小组等社区妇女自助互助组织,在解决妇女就业创业、家庭矛盾调解及丰富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找到了新的服务路径。可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只要有政府的监督、指导及资源支持,就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在专业服务力量及协调动员能力方面的优势,共同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以更好地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及妇女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附件1 云南省妇联社区流动妇女及儿童服务示范工作站简介

背景

为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云南省妇联协调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团体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的合作机制。自2007年起一直大力支持云南连心这样将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区服务相结合来开展社区照顾服务的本地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在流动人口集中社区建立儿童安全成长的社会机制。

为进一步预防和制止拐卖儿童问题的发生,2010年6月省妇联在云南连心中心挂牌成立了“云南省妇联社区流动妇女及儿童服务示范工作站”,为基层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服务。

主要目标

依托工作站建立专业队伍深入家庭、学校、社区持续提供服务,开展预防工作,探索降低妇女儿童安全事故、被拐和被剥削风险的预防措施,提高他们抗风险的能力,扭转社区以劳动剥削为目的的拐卖现状。整合资源及有效联动各部门合作建立长效预防机制,并进一步探索专业社区防拐服务模式,促进家庭、学校、社区能够共同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成长环境。

直接受益人

以昆明王家桥社区内18岁以下儿童和部分18~25岁的女青年及家庭成员为主。

受益人群预计流动儿童达5500名,安全宣传覆盖超过500个家庭;社区妇女超过100名。

主要工作内容

1.依托示范工作站提供专业服务,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2.与各基层组织及社区力量密切合作,开展生活技能培训,为家庭贫困妇女儿童解决困难。

3.组建社会工作专业团队,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使预防拐卖的行动模式得到良好推广。

4.结合调研报告和研讨、通过提案等方式,进行社会及政策倡导。

附件2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简介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他们从事着诸如餐厅服务、修单车、卖菜、擦皮鞋、摆小摊,或是建筑工人等最基层的工作。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为城市的文明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他们却面临生计、就业、住房、医疗、劳动保障、子女教育、生存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背井离乡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美丽的期待与斑斓的梦想——为家庭为孩子努力奋斗,追求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可爱的他们,了解与一直他们同行的云南连心。

使命:心连着心,共创一个充满关爱、相互包容、支持、信赖的社会。

愿景:扎根社区,与流动社群同行,联结社会积极力量,合力改善社群生计,丰富社群生活,促进社区互助合作,实现有尊严、有价值、有保障的劳动和生活。

机构性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民间社会服务机构。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云南连心)是2005年12月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包括社区特困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

工作范围:流动人口社区综合服务。

工作策略:服务开发,行动研究与改进服务的积极互动。

云南连心工作旨在对社区儿童、成人以及家庭等开展综合服务的同时,对流动人口社区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并结合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和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共同促进流动人口社区的文化教育、公共生活、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社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云南连心工作团队由一线工作团队和高校研究团队两部分组成,我们认为,扎根社区、与流动社群同行、开展回应需求的服务是根本,在此基础上,将服务经验提炼总结、联结社会资源、倡导社会大众的参与以及政府支持,都亟须专业研究人员的加入。因此,我们依托一线工作团队与研究团队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融合,直接服务与研究倡导的结合,更有助于云南连心在社会公益服务这个领域走得更远!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有尊严!每个人都应被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自身拥有促进改变的能力!

维护流动儿童的安全和发展权利

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命安全,关怀城市流动儿童的生活处境和未来出路,促进儿童参与,提高他们抗风险的能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为城市流动儿童拥有安全健康的生存环境以及多样的生活选择而努力。我们通过社区活动中心、外展服务、与其他社区组织合作等策略开展安全教育及儿童生活技能培训。

社区活动中心提供一条龙服务

社区活动中心立足流动人口聚居社区,动员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图书借阅、功课辅导、兴趣小组、主题活动、个案辅导等,为社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娱乐空间,以弥补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减少安全隐患。

一个也不能少——延伸服务到其他流动人口社区

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志愿者团队,将服务延伸至昆明其他流动人口社区,以流动书摊、游戏、流动电影、各种主题活动、外出参观、家庭探访等形式,围绕儿童安全、生活技能学习、家庭教育等内容开展服务。目前,云南连心已在四个社区开展外展服务。

调动社区力量,共同努力

派出所、居委会、民办学校等社区组织是云南连心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共同合作进一步推动多方参与,提高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合力改善流动儿童社区生存环境,共建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

发展惠及流动人口群体的再循环经济

我们的信念

拾荒者是资源回收行业的重要一员。他们从事的环保工作,不应被贬低!他们是绿领,与蓝领和白领劳动者一样,应该受到尊重!

呼吁社会大众尊重、理解、认可绿领!

倡导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我们通过“绿工坊”“连心再循环物流中心”“连心互助店”搭建再循环经济平台,改善流动人口生计,提升个人及群体能力,促进社区互助,向公众倡导再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社会参与及融合。

绿工坊

利用回收而来的物料,搭以新原料,融合设计元素,研发手工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培训流动人口社区妇女,改善生计。

增强服务群体理财、亲子教育、健康、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互助的社群生活。

倡导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连心再循环资源中心

以社区流动群体为主,组建旧物回收队,与小区、高校和企业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搭建连心再循环资源中心。所得物资部分供以绿工坊原料、部分在连心互助店面售卖、部分赠送服务对象,剩余部分由机构以出售方式处理。所得收入用于支付成本、对参与者补贴,剩余部分存入连心社区公益基金。

连心互助店

将募集到的衣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经过整理消毒后,以低廉的价格出售,为社区居民提供最直接的服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的同时,倡导节约理念,其是除社区活动中心外,云南连心连接服务对象的另一公共空间。

志愿者平台: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服务

云南连心动员和培养社区成员组成较为稳定的志愿者小组,并与学生社团、社会有心人士合作,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搭建志愿服务、倡导、传播志愿精神的平台,让更多的公民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与各种社会问题,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和我们一起行在路上!

真正走近并融入这个群体,我们看到的,除了艰辛,更多的是生命的光辉与力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还有更多。让我们以此为起点,将爱心和理想付诸实践。相信您也可以,和我们一起行在路上……

您可以:

捐款:我们一定尽其所用。

捐物:捐赠闲置物资如学习用品、图书资料、家居用品、衣物,我们一定变废为宝。

支持:购买旧物改造手工产品或协助开发回收、销售渠道。

加入云南连心志愿者队伍。

以您方便的方式,做您身边的公益。

或许,当您再次面对街边摆摊卖菜的大哥,面对背着孩子擦皮鞋的大姐,面对挎着蛇皮袋在小区里拾废品的老人,不再另眼相看,能多流露一分真诚、理解和尊重!我们只是希望,在城市化列车轰隆急速往前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些背后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云南连心机构办公室:云南昆明北京路金康园8栋901室

云南连心项目办公室:云南昆明普吉王家桥路188号(市内可乘121路、8路、C68路至冶炼厂,前行30米即到;153路至云冶生活区,左方前行30米即到。)

邮编:650032 E-mail:ynlianxin@gmail.com

网址:http://www.ynlianxin.org.

附件3 个案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完成情况统计表

附件4 2010年昆明市王家桥社区妇女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适用外籍妇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问卷代码:_________

2.访问员(签名):_________

3.访问地点:1.王家桥 2.尹家村 3.林一组 4.吴家营

5.范家营 6.蔬菜市场 7.林二组 8.华福园

4.访问员记录:被访者居住的社区类型

5.调查日期:_________

6.调查开始时间:_________时_________分;结束时间:_________时_________分

大姐/阿姨,您好!

我们是 ××× 大学的学生,同时也是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是一家公益机构,主要是为社区老人、妇女及儿童提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地点就在林家院188号,王家桥菜市场对面。受云南省妇联的委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社区妇女儿童基本状况的社会调查活动(时间为2010.12.3~2010.12.17)。目的是了解生活在王家桥社区的妇女和儿童的基本生活状况,以便能够为政府在制定妇女儿童工作方针政策方面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社区更好开展工作,为社区老百姓服务提供方向。因此,您的参与对于我们了解相关信息及政府制定政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居住在联家社区的妇女(包括流动和本地),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中1000位妇女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问卷形式是匿名、封闭式,搜集方式为个人采访。

希望能占用您15~30分钟的时间,帮我们一起完成一下这个问卷。问题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按照您心里的想法回答就可以。对于您的回答,我们将仅用于分析研究,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请不要有任何顾虑。

谢谢您的参与!参加我们的问卷,将获得一份小礼品作为纪念!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调查员根据访问对象的回答,按要求在有下划线的地方直接填答案;有选择的题,如没具体要求请按单选题在选项中打√,有具体要求的题目请按具体要求填写。

A.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A1.您的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年龄:_________周岁

A2.您的户籍是:1.本地;

2.外地;老家:_________省_________市(县)

来昆_________年

A3.您的民族是:

1.汉族 2.布依族 3.彝族 4.苗族 5.其他:_________族

A4.您上学的情况:

1.没有上过学 2.小学未毕业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中专 7.技校 8.大学专科 9.大学本科及以上

A5.您老公/男朋友上学情况是(如果没有对象则不适用):

1.没有上过学 2.小学未毕业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中专 7.技校 8.大学专科 9.大学本科及以上

A6.您有几个兄弟姐妹?_________个,兄弟:_________个,姐妹:_________个

B.就业及经济状况

B1.您家主要经济来源是(可多选):

1.打工工资 2.房租 3.生意收入 4.领低保

5.失业保险金 6.政府救济 7.父母/家人补贴

8.其他_________

B2.您现在的职业是:

1.自己做生意:

(1)开店面 (2)废品回收 (3)包工头 (4)其他_________

2.打工:

(1)公司、企业上班 (2)工厂 (3)餐馆服务员 (4)店员

(5)清洁工 (6)保安 (7)建筑 (8)环卫工 (9)装修工人

(10)其他_________

3.单干:

(1)摆地摊 (2)捡废品 (3)擦皮鞋 (4)搞装修/维修

(5)其他_________

4.没有工作:

(1)在家照顾孩子 (2)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 (3)年龄不够

(4)年纪太大 (5)身体不好 (6)其他_________

5.民营企业/单位:

(1)民办学校 (2)私人诊所 (3)其他_________

6.其他:_________

B3.您每月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1.500元以下 2.500~830元 3.830~1500元 4.1500~2500元

5.2500~5000元 6.5000元以上

B4.您的婚姻状况是:

1.已婚 2.同居 3.分居

【4.未婚独居 5.离婚 6.丧偶】→选该类项直接跳至B7

B5.您对象的职业是:

1.自己做生意:

(1)开店面 (2)废品回收 (3)包工头 (4)其他_________

2.打工:

(1)公司、企业上班 (2)工厂 (3)餐馆服务员 (4)店员

(5)清洁工 (6)保安 (7)建筑 (8)环卫工 (9)装修工人

(10)其他_________

3.单干:

(1)摆地摊 (2)捡废品 (3)擦皮鞋 (4)搞装修/维修

(5)其他_________

4.没有工作:

(1)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 (2)年纪太大 (3)身体不好

(4)其他_________

5.民营企业/单位:

(1)民办学校 (2)私人诊所 (3)其他_________

6.其他:_________

B6.您对象每月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1.500元以下 2.500~830元 3.830~1500元 4.1500~2500元

5.2500~5000元 6.5000元以上

B7.您出来打工有几年了?_________年

B8.您出来打工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1.赚钱回老家盖房子 2.为了孩子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3.农村生活沉闷,城市方便 4.老家土地少,收入有限

5.不喜欢做农活 6.开阔视野,学习本领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以下B9~B20题针对打工群体,其他则跳至B20。

B9.您上一份工作是:_________

1.在公司/企业上班 2.工厂打工 3.餐馆服务员 4.店员

5.清洁工 6.保安 7.建筑工 8.环卫 9.装修工人 10.摆地摊

11.捡废品 12.擦皮鞋 13.搞装修/维修 14.其他_________

B10.您现在一天工作几个小时?_________个小时

B11.您一个星期工作几天?_________天

B12.您有没有因为工作(包括以前和现在的工作)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体受伤的情况?

1.有:(1)呼吸道疾病 (2)恶心、头晕、肢体无力 (3)身体受伤

(4)皮肤红肿、溃烂 (5)其他_________

2.无

B13.老板有没有给您签订劳动合同?

1.有 2.无

B14.老板有没有给您购买社会保险?

1.有 2.没有

B15.您有没有遇到被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包括以前和现在的工作)?

1.有:几个月?_________ 2.没有

B16.当和老板发生劳务纠纷(如拖欠工资、工伤)时,您会怎么办?

1.和老板私了2.寻求法律援助

3.没有办法,算了4.不知道怎么办

B17.您有没有听说过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站或流动人口维权中心?

1.听说过:比如哪些?_________2.没有听说过

B18.和过去一两年相比,在工作方面,您是否同意下面的观点:

B19.您认为政府做些什么,可以改善大家进城打工的情况?

1.提供技能培训

2.监督用工单位签订合同、购买保险、工时、加班及劳动保护

3.取消农村和城市的户籍差别

4.发生劳动纠纷时,及时获得法律救助

5.其他_________

以下B20题针对摆地摊/做生意的妇女,其他跳至B22

B20.与过去一两年相比,您是否同意以下几个观点:

以下B21针对捡废品的妇女,其他跳至B22

B21.与过去一两年相比,您是否同意以下几个观点:

续表

B22.与过去一两年相比,您是否同意下面的说法:

B23.您家有哪些电器?

1.电脑( )台 2.洗衣机( )台 3.手机( )部

4.电冰箱( )台 5.无 6.其他_________

B24.您家有哪些交通工具?

1.汽车( )辆 2.摩托车( )辆 3.电动车( )辆

4.单车( )辆 5.三轮车( )辆 6.其他_________

B25.您会以下哪几个方面的技能?

续表

B26.您是否知道下面这些政策法规:

B27.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您最希望得到政府在哪些方面的支持(可多选)?

1.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2.多开设一些培训班

3.学费补贴 4.生活费补贴

5.培训后介绍工作 6.有人帮忙照顾孩子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B28.如果您正在创业(做生意)或打算做,您觉得最需要在哪几个方面的支持(可多选)?

1.小额贷款政策 2.创业/职业技能的培训

3.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免税 4.亲戚朋友的帮忙

5.减免卫生管理费 6.提供场地优惠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C.居住情况

C1.您目前居住的房屋情况是:

1.老板包住

2.住在亲戚家

3.租房子住_________

4.其他_________

C2.您每个月租房子得花多少钱?_________元

C3.房租相比你刚租的时候涨了多少钱:_________元

C4.需要缴纳多少卫生管理费?_________元/(月·人),您觉得是否合理?

1.合理 2.不合理 为什么?_________

C5.您住的房子是哪一种:

1.单间使用公厕 2.单间使用公共卫生间

3.单间带卫生间 4.单间带一厨

5.单间带一厨一卫 6.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7.二室一厅一厨一卫 8.其他_________

C6.您在这里住了多久了?_________年

C7.搬到这里之前,您居住在哪里?

1.老家 2.昆明其他社区,哪里_________

3.在省外打工 4.本社区_________村

C8.近两年,您搬过几次家?

1.1次 2.2次 3.3次 4.4次 5.5次 6.5次以上

C9.最近一次搬家是什么原因?

1.工作需要 2.城中村拆迁

3.孩子上学 4.房租上涨

5.其他_________

C10.您是因为什么情况住在这里(可多选)?

1.房租合理 2.交通及生活方便

3.在这里工作 4.回老家方便

5.孩子上学方便 6.有老乡亲戚在这边

7.其他_________

C11.如果这里拆迁,您最担心的问题:

1.搬得更远,生活不方便 2.距离工作的地方远

3.找不到活路 4.房租更贵

5.孩子找不到学校上学 6.不认识人,比如老乡、同学等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C12.如果社区要拆迁,您希望政府怎么做?

1.至少提前一个月公布拆迁的具体方案和时间

2.获得拆迁补偿和搬家费

3.搬迁后孩子的教育安置

4.政府提供可以出租的房源信息

5.保留其他城中村,以便有廉价的房源

6.其他_________

C13.万一这里拆迁,您/你们会搬到哪里?

1.回老家 2.到时候再说

3.昆明其他有房子出租的地方 4.去地州上找工作

5.可能会去省外打工 6.不知道

C14.您是否有想过以后可能会在昆明买房子?

1.从来没有想过 2.房价太高了,买不起

3.赚到足够的钱就买 4.不知道

C15.您是否知道以下的一些政策:

D.家庭关系

D1.您家一共几个人?_________人

D2.和您现在住一起的有几个人?_________人

1.丈夫 2.孩子:_________个 3.公公 4.婆婆 5.父亲 6.母亲

7.男朋友 8.女性朋友 9.独居 10.其他_________

D3.您家里其他人住在哪里?

1.老家 2.昆明其他地方 3.附近村子 4.省外打工

以下D4~D7题针对老家有留守儿童、老人的妇女,以及打工的未婚女孩子

D4.您多长时间会和家人见一次面?_________

1.每月至少1次 2.2个月1次 3.3个月1次 4.半年1次

5.一年1次 6.更长时间才见到

D5.您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

1.电话_________次/周 2.汇款 3.托人带物、钱

4.写信_________次/半年 5.其他_________

D6.您留在老家的孩子谁照顾?

1.老人家 2.亲戚帮忙 3.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D7.家里老人谁来照顾?

1.家里其他兄弟姐妹 2.亲戚朋友帮忙

3.他们还能自己照顾自己(跳至D10)

以下D8~D9针对家人都外出务工,但没有居住在一起的家庭妇女

D8.您多长时间会和不住一起的家人见一次面?_________

1.至少每周1次 2.每月1次 3.3个月1次 4.半年1次

5.一年1次 6.更长时间才见到

D9.您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

1.电话_________次/周 2.汇款 3.托人带物、钱

4.写信_________次/半年 5.其他_________

D10.当家里需要做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谁说了算?

1.自己说了算 2.老公/男朋友说了算 3.和老公/男朋友一起商量

4.家人一起商量 5.父母(公公婆婆)说了算

D11.您老公/男朋友会不会:

续表

D12.你有没有经常看到您邻居或亲戚吵架的情况?

1.经常 2.偶尔看到 3.没有见到过

D13.除了男人抽烟喝酒,在我们这,您有没有看到有女人抽烟和喝酒的?

1.有,很多 2.有,但不多 3.基本没有

D14.如果您被丈夫/男朋友打骂,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可多选)?

1.跟他对着干 2.忍气吞声,不告诉其他人 3.冷战,不理他

4.找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主持公道 5.找亲戚朋友倾诉 6.离家出走

7.主动寻求妇联、邻居、派出所或居委会的帮助 8.不知道怎么办

9.其他_________

D15.当您看到/听到有邻居妇女被老公打的情况,您会怎么办?

1.劝说 2.不好管,毕竟是人家家里的事 3.打110报警

4.向派出所求助 5.向妇联求助 6.其他_________

D16.如果有孩子或妇女经常被打,您觉得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1.居委会/妇联出面调解 2.警察出面干预 3.提供临时安置点

4.提供法律保护 5.其他_________

D17.您觉得现在男人打女人,主要原因是什么?

1.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2.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3.婆媳关系不好

4.妯娌关系不好 5.男的酗酒、赌博 6.其他_________

D18.平时在家里,您最关注下边的哪一项?

1.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一点 2.和孩子的关系好一点

3.希望和老公(男朋友)少闹点矛盾 4.希望和公公婆婆好好相处

5.其他_________

D19.在管教孩子方面,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1.社区成立教育辅导中心 2.提供如何管教孩子的方法培训

3.设立青少年活动中心 4.设立社区图书馆 5.多设几个连心中心

6.其他_________

D20.如果夫妻关系出现矛盾,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1.提供婚姻辅导 2.出面调解 3.婚姻法律咨询服务

4.其他_________

E.社区环境和治安状况

E1.您认为,以下各种社区环境和治安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

E2.您觉得住在这,平时上厕所方不方便?

1.很不方便 2.不方便 3.方便

E3.您家是否需要缴纳社区卫生管理费?

1.需要,多少?_________元 2.不需要

E4.您对社区里联防队和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是否满意?

1.很满意 2.满意 3.没有意见 4.不满意 5.非常不满意

E5.您是否听说过社区里有儿童走丢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2.没有听说过

E6.您觉得这些儿童走丢的原因是什么?

1.迷路 2.离家出走 3.被拐骗 4.意外事故 5.其他_________

E7.您有没有听说过社区里有妇女被骗到外地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您知道这些妇女被骗到外地干什么:_________

2.没有听说过

E8.当您知道社区里有儿童走丢的情况,您会怎么做?

1.找派出所报警 2.向居委会求助 3.向妇联求助 4.发寻人启事

5.其他_________

E9.您是否知道如何预防妇女/儿童被拐卖?

1.知道:

(1)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2)不让孩子单独在社区里玩耍

(3)教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4)不让孩子辍学

(5)其他_________

2.不知道

E10.您是否知道/看到过政府出台打击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的相关宣传/行动?

1.知道:比如_________ 2.不知道

E11.您觉得要让这里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变得更好,政府最应该怎么做(可多选)?

1.当地居委会加强社区卫生和治安管理

2.让外地人共同参与创建卫生安全社区

3.群众对社区卫生和治安状况进行监督

4.社区多搞一些普及预防拐卖知识宣传活动

5.其他_________

F.基本社会服务

孩子教育方面(没有孩子的家庭不适用,跳至F13)

F1.您有孩子吗?

1.有,_________个(几个在上学?_________个) 2.无

F2.您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F3.家里是否有孩子辍学/不上学?

1.有,

原因是:1.成绩不好 2.孩子自己不想上 3.找不到学校

4.其他_________

您希望政府可以做些什么?

1.提供资助上学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3.提供就业机会

4.没抱什么希望

2.无

F4.您愿意供孩子上学到什么程度?

1.小学 2.初中 3.高中/中专 4.大学及以上 5.只要愿意上都供

F5.您对女孩和男孩上大学有什么看法?

1.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上大学

2.女孩上到小学初中就可以,男孩应该上高中、大学

3.男孩女孩都不一定非要上大学

4.要看家庭经济状况

F6.您更愿意让孩子上哪类学校?

1.民办学校 2.公办学校

F7.您是否知道昆明公立学校的入学条件?

1.全部都知道 2.知道一些 3.不知道

F8.您是否考虑过送孩子去公立学校读书?

1.考虑过 2.没有考虑过 3.想去,但条件不允许

F9.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您的担心是什么(可多选)?

1.经济困难,没有能力供孩子 2.孩子成绩太差,不想上学

3.学校教学质量不好 4.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

5.担心学校拆迁 6.担心孩子上下学途中的安全问题(抢劫、交通)

7.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上不了高中 8.孩子去游戏厅玩游戏

9.其他_________

请按重要性排序: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F10.在孩子教育方面,您希望可以获得哪些帮助(可多选)?

1.资金资助 2.功课辅导 3.为孩子提供课余活动

4.帮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 5.协助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6.联系合适的学校就学 7.其他_________

F11.如果孩子要回老家上学,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1.老家教学质量问题 2.孩子不在身边,无法管教 3.费用问题

4.安全问题 5.其他_________

F12.您希望国家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支持到您的孩子能够在这里更好上学?

1.让孩子能够进入这里的公办学校上小学

2.让孩子能够进入这里的公办学校上初中

3.让孩子可以进入这里的公办高中

医疗卫生方面

F13.您最近几个月里有没有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地方?

1.头疼 2.胃痛 3.肚子痛 4.关节痛 5.其他_________

F14.您最近一年内有没有在医院做过健康检查?

1.有 2.没有

F15.您是否有以下的疾病?

F16.您及您的家人生病时,一般会去哪里看病(可多选)?

1.去比较正规的医院(或有营业执照的正规诊所)

2.去附近(一般)的小诊所 3.去药店买药吃

4.什么也不做,忍着 5.社区卫生服务站

6.其他_________

F17.您有孩子在昆明出生吗?

1.有 2.无(跳至F21)

F18.您在昆明生孩子的时候都在哪里接生?

1.在家里找人帮忙接生 2.去附近的小诊所 3.去正规医院

4.其他_________

F19.您对刚出生的孩子,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1.孩子生病 2.孩子营养不好

3.吃到类似毒奶粉等不安全的食品 4.其他_________

F20.在看病方面,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1.正规及大医院比较少,费用比较高 2.没有医疗保险

3.担心大病承担不起医疗费用 4.其他_________

F21.您有没有听说过有人在附近诊所看病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是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2.没有听说过

F22.当家人或者亲戚朋友遇到大病的时候会怎么办?

1.千方百计筹钱医治 2.没有费用,只能拖着

3.获得好心人或政府的帮助 4.其他_________

F23.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比如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免费疫苗接种、免费体检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

1.相关部门的宣传 2.电视 3.报刊媒体

4.很少有了解到 5.其他_________

F24.您知道哪些国家针对妇女的医疗政策(可多选)?

1.免费接种疫苗 2.免费白内障手术 3.免费妇科检查

4.免费婚检 5.免费结扎/上环 6.异地就医医保报销

7.其他_________

F25.您希望国家在医疗政策方面有哪些改进?

1.整治/规范社区小诊所 2.减免医疗费用

3.紧急情况减免救助医疗费政策 4.减少异地就医医保报销限制

5.社区多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6.其他_________

休闲娱乐方面

F26.您空闲时间,喜欢做些什么(可多选)?

1.看电视 2.打牌/打麻将 3.散步 4.聊天 5.做手工

6.旅行 7.跳舞/唱歌 8.看书看报纸 9.其他_________

F27.您对现在的工作和业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 2.满意 3.说不清 4.不太满意 5.非常不满意

F28.在王家桥社区,您平时会带着孩子到哪里玩(不适用于没有孩子的妇女)?

1.社区小花园 2.云冶生活区 3.连心中心 4.去市场逛逛

5.羊仙坡 6.爬山 7.散步 8.找朋友打牌玩麻将

9.找朋友/老乡一起聊聊天 10.老年活动中心 11.其他_________

F29.您觉得社区里可供您和家人休闲娱乐的地方够不够多?

1.够 2.还行 3.很缺乏 4.根本就没有玩的地方

F30.您希望社区在公共活动场所方面有哪些改进?

1.多建一些公共活动场地 2.多一些健身活动设施 3.多一些树和绿地

4.多建儿童游乐设施 5.流动妇女活动中心 6.其他_________

F31.您希望政府在社区开展什么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1.文化学习 2.社区运动会 3.社区文艺晚会 4.社区免费放电影

5.组织外出游玩活动 6.舞蹈学习 7.健康棋牌活动

8.其他:_________

G.多元化及社区融合

G1.您和社区里什么人打交道比较多?

1.本地人 2.外地人 3.老乡

G2.您觉得在我们居住的社区,本地人与外地人相处情况怎么样?

1.比较友好 2.一般 3.互不相干,很少有交往 4.相互排斥

G3.您和邻居之间相处怎么样?

1.比较友好 2.一般 3.互不相干,很少有交往

4.不喜欢交往,为什么?_________

G4.您和社区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怎么样?

1.比较友好 2.一般 3.互不相干,很少有交往

4.不喜欢交往,为什么?_________

G5.您是否和社区里的本地妇女相处?

1.是(可多选)

(1)聊天 (2)打麻将 (3)互帮互助 (4)一起做手工

(5)一起做生意 (6)一起玩 (7)其他_________

2.否

G6.您的孩子是否与本地孩子一起玩?

1.是 2.否

G7.您觉得您的房东怎么样?_________

1.对我们很好很负责 2.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收房租的时候会来

3.与房东关系很不好 4.其他_________

G8.您觉得本地妇女怎么样(可多选)?

1.不勤快 2.很会做生意 3.与人比较和善

4.很不好相处 5.有一些不好的习惯 6.家庭矛盾比较多

7.瞧不起人 8.其他_________

G9.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与本地男孩子谈对象?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G10.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与少数民族的男孩子谈对象?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G11.您知道你们有哪些传统文化?

1.舞蹈 2.刺绣及其他手工艺 3.音乐 4.民族风俗习惯 5.语言

6.其他_________ 以上这些,您会哪样?_________

G12.您会不会担心您的孩子以后不知道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

1.很担心 2.担心 3.不担心 4.无所谓

G13.您会不会担心您的孩子不喜欢老家的东西?

1.很担心 2.担心 3.不担心 4.无所谓

G14.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学习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如花灯、舞蹈、音乐、手工艺等?

1.非常愿意 2.愿意 3.无所谓 4.不愿意 5.非常不愿意

G15.如果您会,您是否愿意教其他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

1.非常愿意 2.愿意 3.无所谓 4.不愿意 5.非常不愿意

G16.在文化活动方面,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1.提供活动的场地 2.参加本地社区举办的活动

3.提供展示本社区各民族风采的机会

4.提供各民族文化培训活动 5.其他_________

H.人生态度与社会观念

H1.以下一些说法,您是否同意

续表

H2.对下列人和组织,您的信任程度

H3.您觉得自己近几天的心情怎样(可多选):

1.高兴 2.充实 3.幸福 4.孤独 5.沉重 6.烦躁 7.无聊

H4.您认为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1.经济方面 2.家庭方面 3.人际关系方面 4.社区环境方面

5.住房 6.其他_________

H5.您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

1.很满意 2.满意 3.说不清 4.不满意 5.很不满意

H6.您认为您家的生活水平在今后一两年内将会有何变化?

1.有所改善 2.有所下降 3.没有变化 4.说不清楚

H7.对您而言,觉得自己是否属于联家社区的一分子重不重要?

1.非常重要 2.重要 3.无所谓 4.不重要 5.非常不重要

H8.假如社区里有公益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

H9.未来一两年,您觉得这里会变得怎么样?

H10.未来一两年,您觉得以下几个方面会怎么样?

H11.城市与农村相比,下边的看法您是否同意:

H12.如果可能,您是否愿意长期留在昆明居住?

1.很愿意 2.愿意 3.无所谓 4.不愿意 5.非常不愿意

我们的访谈已经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我们在后期可能还会有一些深入访谈和焦点访谈活动,请问您是否有意向参加?

1.是 姓名: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 2.否

I.访问员填写部分

此部分由访问员在调查完成、离开被访者家后填写。

该被访问者为哪一个分类?

I1.被访者合作程度如何?

1.很合作 2.合作 3.不合作 4.很不合作

I2.您认为这份问卷所得的可靠程度如何?

1.很可靠 2.可靠 3.不可靠 4.很不可靠

I3.访问时是否会因为其他人在场影响到了访问的可信度?

1.有,具体是什么:_________

2.无

I4.访问员是否观察到被访问者其他方面的情况?诸如精神状况、是否有伤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访问具体地址:_________ 街道/院/村_________号

附件5 2010年昆明市王家桥社区妇女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适用本地妇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问卷代码:_________

2.访问员(签名):_________

3.访问地点:1.王家桥 2.尹家村 3.林一组 4.吴家营

5.范家营 6.蔬菜市场 7.林二组 8.华福园

4.访问员记录:被访者居住的社区类型

5.调查日期:_________

6.调查开始时间:_________时_________分;结束时间:_________时_________分

大姐/阿姨,您好!

我们是 ××× 大学的学生,同时也是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是一家公益机构,主要是为社区老人、妇女及儿童提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地点就在林家院188号,王家桥菜市场对面。受云南省妇联的委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社区妇女儿童基本状况的社会调查活动(时间为2010.12.3~2010.12.17)。目的是了解生活在王家桥社区的妇女和儿童的基本生活状况,以便能够为政府在制定妇女儿童工作方针政策方面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社区更好开展工作,为社区老百姓服务提供方向。因此,您的参与对于我们了解相关信息及政府制定政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居住在联家社区的妇女(包括流动和本地),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中1000位妇女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问卷形式是匿名、封闭式,搜集方式为个人采访。

希望能占用您15~30分钟的时间,帮我们一起完成一下这个问卷。问题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按照您心里的想法回答就可以。对于您的回答,我们将仅用于分析研究,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请不要有任何顾虑。

谢谢您的参与!参加我们的问卷,将获得一份小礼品作为纪念!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调查员根据访问对象的回答,按要求在有下划线的地方直接填答案;有选择的题,如没具体要求请按单选题在选项中打√,有具体要求的题目请按具体要求填写。

A.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A1.您的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年龄:_________周岁

A2.您是户籍是:1.本地;

2.外地,哪里?_________

A3.您的民族是:1.汉族 2.少数民族_________

A4.您上学的情况:

1.没有上过学 2.小学未毕业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中专 7.技校 8.大学专科 9.大学本科及以上

A5.您老公/男朋友上学情况是(如果没有对象则不适用):

1.没有上过学 2.小学未毕业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中专 7.技校 8.大学专科 9.大学本科及以上

A6.您有几个兄弟姐妹?_________个,兄弟:_________个,姐妹:_________个

B.就业及经济状况

B1.您家主要经济来源是:

1.打工工资 2.房租 3.生意收入 4.领低保 5.失业保险金

6.政府救济 7.父母/家人补贴 8.其他_________

B2.您现在的职业是:

1.自己做生意:

(1)开店面 (2)包工头 (3)其他_________

2.打工:

(1)公司/企业上班 (2)工厂 (3)餐馆服务员 (4)店员

(5)清洁工 (6)保安 (7)建筑 (8)环卫工 (9)装修工人

(10)其他_________

3.单干:

(1)摆地摊 (2)搞装修/维修 (3)其他_________

4.没有工作:

(1)在家照顾孩子 (2)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 (3)年龄不够

(4)年纪太大 (5)身体不好 (6)其他_________

5.民营企业/单位:

(1)民办学校 (2)私人诊所 (3)其他_________

6.公务员:

7.居委会干部:

8.事业单位:

(1)公立学校 (2)医院 (3)其他_________

B3.您每月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1.500元以下 2.500~830元 3.830~1500元 4.1500~2500元

5.2500~5000元 6.5000元以上

B4.您的婚姻状况是:

1.已婚 2.同居 3.分居

【4.未婚独居 5.离婚 6.丧偶】→选该类项直接跳至B7

B5.您对象的职业是:

1.自己做生意:

(1)开店面 (2)包工头 (3)其他_________

2.打工:

(1)公司/企业上班 (2)工厂 (3)餐馆服务员 (4)店员

(5)清洁工 (6)保安 (7)建筑 (8)环卫工 (9)装修工人

(10)其他_________

3.单干:

(1)摆地摊 (2)搞装修/维修 (3)其他_________

4.没有工作:

(1)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 (2)年纪太大 (3)身体不好

(4)其他_________

5.民营企业/单位:

(1)民办学校 (2)私人诊所 (3)其他_________

6.公务员:

7.居委会干部:

8.事业单位:

(1)公立学校 (2)医院 (3)其他_________

B6.您对象每月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1.500元以下 2.500~830元 3.830~1500元 4.1500~2500元

5.2500~5000元 6.5000元以上

B7.您家有哪些电器?

1.电脑( )台 2.洗衣机( )台 3.手机( )部

4.电冰箱( )台 5.无 6.其他_________

B8.您家有哪些交通工具?

1.汽车( )辆 2.摩托车( )辆 3.电动车( )辆

4.单车( )辆 5.三轮车( )辆 6.其他_________

B9.您会以下哪几个方面的技能?

续表

B10.您是否知道下面这些政策法规:

B11.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您最希望得到政府在哪些方面的支持(可多选)?

1.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2.开设多一些培训班 3.学费补贴

4.生活费补贴 5.培训后介绍工作 6.有人帮忙照顾孩子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B12.如果您正在创业(做生意)或打算做,您觉得最需要在哪几个方面的支持(可多选)?

1.小额贷款政策 2.创业/职业技能的培训

3.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免税 4.亲戚朋友的帮忙

5.减免卫生管理费 6.提供场地优惠

7.其他_________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C.居住情况

C1.您目前居住的房屋情况是:

1.住在自家房子 2.住在亲戚家 3.单位房

4.买的商品房 5.其他_________

C2.您自家房是否出租给外来打工的人?

1.是 2.否,为什么:_________(选该项则跳至C5)

C3.您家出租房子给几户人家?_________户

C4.您最不愿意租房子给哪些人住?

1.没有正当工作的人 2.捡拾废品的家庭

3.大学生 4.不管什么人,只要想租的都可以

5.其他_________

C5.假如拆迁,您最担心的问题是(多选):

1.拆迁补偿问题 2.拆迁安置问题 3.拆迁后的就业问题

4.回迁和邻居关系 5.孩子的教育问题

6.不与我们协商,直接就拆迁

列举最主要的三条 第1:_________第2:_________第3:_________

D.家庭关系

D1.你们家一共几个人:_________人

D2.和您现在住一起的有几个人?_________人

1.丈夫 2.孩子:_________个 3.公公 4.婆婆 5.父亲 6.母亲

7.男朋友 8.女性朋友 9.独居 10.其他_________

D3.您家里其他人住在哪里?

1.老家 2.昆明其他地方 3.附近村子 4.省外打工

D4.您家里的老人谁来照顾?

1.自己 2.老公 3.家里其他人 4.老人自己照顾自己

D5.您是否和孩子经常一起外出游玩(没孩子的不适用)?

1.是,多长时间一次?_________次/月

2.否

D6.当家里需要做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怎么处理?

1.自己说了算 2.老公/男朋友说了算 3.和老公/男朋友一起商量

4.家人一起商量 5.父母(公公婆婆)说了算

D7.您老公/男朋友会不会:

D8.您有没有经常看到您邻居或亲戚吵架的情况?

1.经常 2.偶尔看到 3.没有见到过

D9.除了男人抽烟喝酒,在我们这,您有没有看到有女人抽烟和喝酒的?

1.有,很多 2.有,但不多 3.基本没有

D10.如果您被老公/男朋友打骂,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可多选)?

1.跟他对着干 2.忍气吞声,不告诉其他人

3.冷战,不理他 4.找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主持公道

5.找亲戚朋友倾诉 6.离家出走

7.主动寻求妇联、邻居、派出所或居委会的帮助 8.不知道怎么办

9.其他_________

D11.当您看到/听到有邻居妇女被老公打的情况,您会怎么办?

1.劝说 2.不好管,毕竟是人家家里的事 3.打110报警

4.向派出所求助 5.向妇联求助 6.其他_________

D12.您觉得现在男人打女人,主要原因是什么?

1.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2.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3.婆媳关系不好

4.妯娌关系不好 5.男的酗酒、赌博 6.其他_________

D13.平时在家里,您最关注下边的哪一项?

1.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一点 2.和孩子的关系好一点

3.希望和老公(男朋友)少闹点矛盾 4.希望和公公婆婆好好相处

5.其他_________

D14.在管教孩子方面,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1.社区成立教育辅导中心 2.提供如何管教孩子的方法培训

3.设立青少年活动中心 4.设立社区图书馆 5.多设几个连心中心

6.其他_________

D15.如果夫妻关系出现矛盾,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1.提供婚姻辅导 2.出面调解 3.婚姻法律咨询服务

4.其他_________

E.社区环境和治安状况

E1.您认为,以下各种社区环境和治安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

续表

E2.您对社区里联防队和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是否满意?

1.很满意 2.满意 3.没有意见 4.不满意 5.非常不满意

E3.您是否听说过社区里有儿童走丢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2.没有听说过

E4.您觉得这些儿童走丢的原因是什么?

1.迷路 2.离家出走 3.被拐骗 4.意外事故

5.其他_________

E5.您有没有听说过社区里有妇女被骗到外地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您知道这些妇女被骗到外地干什么:_________

2.没有听说过

E6.当您知道社区里有儿童走丢的情况,您会怎么做?

1.找派出所报警 2.向居委会求助 3.向妇联求助 4.发寻人启事

5.其他_________

E7.您是否知道如何预防妇女/儿童被拐卖?

1.知道:

(1)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2)不让孩子单独在社区里玩耍

(3)教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4)不让孩子辍学

(5)其他_________

2.不知道

E8.您是否知道/看到过政府出台打击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的相关宣传/行动?

1.知道:比如_________ 2.不知道

E9.您觉得要让这里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变得更好,政府最应该怎么做(可多选)?

1.居委会加强社区卫生和治安管理

2.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参与创建卫生安全社区

3.群众对社区卫生和治安状况进行监督

4.社区多搞一些普及预防拐卖知识宣传活动

5.其他_________

F.基本社会服务

孩子教育方面(没有孩子的家庭不适用,跳至F5)

F1.您有孩子吗?

1.有,_________个(几个在上学?_________个) 2.无

F2.您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F3.家里是否有孩子辍学/不上学?

1.有,

原因是:1.成绩不好 2.孩子自己不想上 3.找不到学校

4.其他_________

您希望政府可以做些什么?

1.提供资助上学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3.提供就业机会

4.没抱什么希望

2.无

F4.您愿意供孩子上学到什么程度?

1.小学 2.初中 3.高中/中专 4.大学及以上

5.只要愿意上都供_________

医疗卫生方面

F5.您最近几个月里有没有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地方?

1.头疼 2.胃痛 3.肚子痛 4.关节痛 5.其他_________

F6.您最近一年内有没有在医院做过健康检查?

1.有 2.没有

F7.您是否有以下的疾病?

F8.您及您的家人生病时,一般会去哪里看病(可多选)?

1.去比较正规的医院(或有营业执照的正规诊所)

2.去附近(一般)的小诊所 3.去药店买药吃

4.什么也不做,忍着 5.社区卫生服务站

6.其他_________

F9.您生孩子是在哪里接生的(不适用于未婚及已婚未生孩子的妇女)?

1.在家里找人帮忙接生 2.去附近的小诊所 3.去正规医院

4.其他_________

F10.您对刚出生的孩子,最大的担忧是什么(不适用于未婚及已婚未生孩子的妇女)?

1.孩子生病 2.孩子营养不好

3.吃到类似毒奶粉等不安全的食品 4.其他

F11.在看病方面,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1.正规及大医院比较少,费用比较高 2.没有医疗保险

3.担心大病承担不起医疗费用 4.其他_________

F12.您有没有听说过有人在附近诊所看病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

1.听说过,来源:

(1)自己经历 (2)是在新闻上听说过 (3)认识的人经历过

2.没有听说过

F13.当家人或者亲戚朋友遇到大病的时候会怎么办?

1.千方百计筹钱医治 2.没有费用,只能拖着

3.获得好心人或政府的帮助 4.其他_________

F14.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比如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免费疫苗接种、免费体检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

1.相关部门的宣传 2.电视 3.报刊媒体

4.很少有了解到 5.其他_________

F15.您知道哪些国家针对妇女的医疗政策(可多选)?

1.免费接种疫苗 2.免费白内障手术 3.免费妇科检查

4.免费婚检 5.免费结扎/上环 6.异地就医医保报销

7.其他_________

F16.您希望国家在医疗政策方面有哪些改进?

1.整治/规范社区小诊所 2.减免医疗费用

3.紧急情况减免救助医疗费政策 4.减少异地就医医保报销限制

5.社区多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6.其他_________

休闲娱乐方面

F17.您空闲时间,喜欢做些什么(可多选)?

1.看电视 2.打牌/打麻将 3.散步 4.聊天 5.做手工

6.旅行 7.跳舞/唱歌 8.看书看报纸 9.其他_________

F18.您对现在的工作和业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 2.满意 3.说不清 4.不太满意 5.非常不满意

F19.在王家桥社区,您平时会带着孩子到哪里玩(不适用于没有孩子的妇女)?

1.社区小花园 2.云冶生活区 3.连心中心 4.去市场逛逛

5.羊仙坡 6.爬山 7.散步 8.找朋友打牌玩麻将

9.找朋友/老乡一起聊聊天 10.老年活动中心 11.其他_________

F20.您觉得社区里可供您和家人休闲娱乐的地方够不够多?

1.够 2.还行 3.很缺乏 4.根本就没有玩的地方

F21.您希望社区在公共活动场所方面有哪些改进?

1.多建一些公共活动场地 2.多一些健身活动设施

3.多一些树和绿地 4.多建儿童游乐设施

5.社区妇女活动中心 6.其他_________

F22.您希望政府在社区开展什么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1.文化学习 2.社区运动会 3.社区文艺晚会 4.社区免费放电影

5.组织外出游玩活动 6.舞蹈学习 7.健康棋牌活动

8.其他:_________

G.多元化及社区融合

G1.您觉得在我们居住的社区,本地人与外地人相处情况怎么样?

1.比较友好 2.一般 3.互不相干,很少有交往

4.不想与他们交往,为什么?_________

G2.您和社区里外地来的少数民族的关系怎么样?

1.比较友好 2.一般 3.互不相干,很少有交往

4.不喜欢交往,为什么?_________

G3.您是否和社区里的外地妇女相处?

1.是(可多选)

(1)聊天 (2)打麻将 (3)互帮互助 (4)一起做手工

(5)一起做生意 (6)一起玩 (7)其他_________

2.否

G4.您的孩子是否与外地来的孩子一起玩?

1.是 2.否

G5.您觉得外地来的妇女怎么样?

1.很能吃苦耐劳 2.很会做生意 3.与人也比较和善

4.不讲卫生,乱扔垃圾 5.生的孩子多 6.偷盗行为比较严重

7.有一些不好的习惯 8.男的喝酒厉害 9.家庭矛盾比较多

G6.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与外地男孩子谈对象?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G7.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与少数民族的男孩子谈对象?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G8.您知道你们有哪些传统文化?

1.舞蹈 2.刺绣及其他手工艺 3.音乐 4.民族风俗习惯 5.语言

6.其他_________ 以上这些,您会哪样?_________

G9.您会不会担心您的孩子以后不知道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

1.很担心 2.担心 3.不担心 4.无所谓

G10.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学习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如花灯、舞蹈、音乐、手工艺等?

1.非常愿意 2.愿意 3.无所谓 4.不愿意 5.非常不愿意

G11.如果您会,您是否愿意教其他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

1.非常愿意 2.愿意 3.无所谓 4.不愿意 5.非常不愿意

G12.在文化活动方面,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1.提供活动的场地 2.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

3.提供展示本社区各民族风采的机会 4.提供各民族文化培训活动

5.其他_________

H.人生态度与社会观念

H1.以下一些说法,您是否同意

续表

H2.对下列人和组织,您的信任程度

H3.您觉得自己近几天的心情怎样(可多选):

1.高兴 2.充实 3.幸福 4.孤独 5.沉重 6.烦躁 7.无聊

H4.您认为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1.经济方面 2.家庭方面 3.人际关系方面 4.社区环境方面

5.住房 6.其他_________

H5.您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

1.很满意 2.满意 3.说不清 4.不满意 5.很不满意

H6.您认为您家的生活水平在今后一两年内将会有何变化?

1.有所改善 2.有所下降 3.没有变化 4.说不清楚

H7.对您而言,觉得自己是否属于联家社区的一分子重不重要?

1.非常重要 2.重要 3.无所谓 4.不重要 5.非常不重要

H8.假如社区里有公益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

H9.未来一两年,您觉得这里会变得怎么样?

H10.未来一两年,您觉得以下几个方面会怎么样:

我们的访谈已经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我们在后期可能还会有一些深入访谈和焦点访谈活动,请问您是否有意向参加?

1.是 姓名: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2.否

I.访问员填写部分

此部分由访问员在调查完成、离开被访者家后填写。

该被访问者为哪一个分类?

I1.被访者合作程度如何?

1.很合作 2.合作 3.不合作 4.很不合作

I2.您认为这份问卷所得的可靠程度如何?

1.很可靠 2.可靠 3.不可靠 4.很不可靠

I3.访问时是否会因为其他人在场影响到了访问的可信度?

1.有,具体是什么:_________

2.无

I4.访问员是否观察到被访问者其他方面的情况?诸如精神状况、是否有伤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5.访问具体地址:_________ 街道/院/村_________号

房东姓名: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inCK380BOCjylnG/0tT2tT0fj1oomubwEENouVd6SKVso/PGajX5kGxwgQm6LC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