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国在1978年走上了改革之路,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达到7.4%。相比之下,改革前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20年 ,经济虽然达到了年均5.1%的中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年增长率只有1.7%(均按不变价格计算),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改革前的1977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85美元(人民币341元,按当时的官方汇率1.84元折合为美元),改革40年间跃升到人均8836美元,从世界上特别穷困的低收入国家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以不变价格人民币计算,这期间人均GDP增长了25倍。

1977年,中国GDP总量按当时官方汇率折合175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8%;2017年中国GDP总量折合12.3万亿美元,已相当于美国的63%。按GDP总量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在这40年间连续超过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巴西、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表1给出了改革40年和之前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20年这两个时期经济成就的比较。

表1 改革40年与计划经济20年期间的经济业绩比较

表1 改革40年与计划经济20年期间的经济业绩比较-续表

这40年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从中央集权的、低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步步的改革转向了市场经济的轨道。4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几乎所有经济决策都听命于政府,企业生产、产品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都由政府决定;企业效率很低,浪费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物资严重匮乏,居民生活贫困。改革40年间,不仅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显著改善,而且经济效率有了重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大多数年份都有进步,平均每年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超过2个百分点。这些成就,就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取得的。

改革前,农村居民绝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状态。经过40年改革,他们大部分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社会。按照2010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国家贫困线计算(2010年不变价格;按购买力平价法折算,该贫困线与世界银行2015年价格人均每日1.9美元贫困线接近),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为97.5%,2017年降至5.3%,7亿多人脱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本节下同)。

这40年间,中国从一个农业人口为主体的落后国家转变为城镇人口为主体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城镇化率从1977年的17.6%上升到2017年的58.5%。

这40年间,中国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闭经济转向了开放经济,外贸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之比)从8%上升到33%,中国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40年间,中国经济从国营经济和农村公社集体经济一统天下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市场开放,经济活跃,民营经济在总产出中占了主要地位,民有、民享的程度显著增加,效率显著提高。

40年前,中国只有国营部门的干部职工享有“铁饭碗”,其他居民没有社会保障。40年后的今天,建立了全面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了绝大多数居民。

这40年的改革,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渐进方式,克服了重重阻力实现的。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世界大国的体制转轨,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完整的理论可以借鉴。其他一些以为照搬某种既定的模式进行一揽子改革就能成功的转轨国家,大都遇到了严重困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的“休克疗法”式改革,一度使俄罗斯经济几近崩溃,GDP急剧下跌近一半,发生了大规模失业、恶性通胀、居民收入大幅下降。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尽管历程很长,而且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在改革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基本稳定和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总体上是成功的。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并非没有明确方向。事实上,改革从开始阶段就基本上是朝市场化方向推进的,而且在推进过程中,认识逐步清晰、方向逐渐明确,并沿着这条通向市场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相反,当某些时期出现偏离这一方向的情况时,改革与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尽管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中国的改革并未完成,还遗留了诸多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目前经济正面临某些严重的挑战,主要是因为仍然存在诸多过去改革尚未解决的体制问题,某些时期还发生改革停滞或方向模糊的情况,改革尚待推进。同时,中国目前还仍然是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距离实现现代化还有遥远的路要走。如果不坚持继续改革,现代化目标很难实现。

中国为什么走上了改革之路?改革经历了什么样的具体过程?有哪些因素促使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40年改革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未来改革将向何处去?在这本书中,笔者试图从自己的视角,对过去40年的改革历程,分不同时期做一个总体回顾,梳理不同时期改革的主要进展,以及不同阶段的改革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尝试对上述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中国40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近14亿中国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事件,非常值得详细记录和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在这40年间,有幸从开始阶段就参与了多方面的改革研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改革的多方面进展,同时也通过多角度的经济学研究,积累了许多分析思考,形成了若干观点和判断。但面对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变革和发展浪潮之中,笔者的观察分析也只能是盲人摸象的众多尝试中的一例,很可能挂一漏万,只是为了给关心改革的读者提供某个维度的参考。对与错,留待读者评判。 W0351qX8sj42oNTFkUPB6KsUss/yRkOT2EfvWMs7nr3Ch6RLNnzIacBq/t2a2W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