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探索

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与渠道中,政党协商居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 。政党协商的实践探索、成效,对于协商民主的整体性发展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在总结其好的做法与成就的同时,客观看待其面临的挑战,对于完善政党协商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政党协商的主题与基本原则

政党协商的内容与主题,必然会体现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我国各党派的协商合作经历了“联合与革命、团结与改造、爱国与建设、和谐与发展”等不同主题。而当下的政党协商主题自然也要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要求和中心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同民主党派中央开展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有关重要文件;宪法的修改建议,有关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问题;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已经涵盖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重要领域。协商内容涉及执政党的重大决策、政府的重要文件、宪法及法律修改、国家领导人人选、国家重大发展规划与重大决定等。归结起来,政党协商旨在通过党派间的“协商国是”,搞好国家治理。

根据这样的主题,政党协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政党协商的政治原则。其一,政党协商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其二,政党协商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政党协商的目的是促进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别人、部分群体的利益。

第二,政党协商的制度原则。首先,政党协商要按照制度规则组织实施。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政党协商体现着人民民主的本质,尤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加以规范。应把协商主体的责任、协商主题、协商周期、协商形式、程序过程、结果运用与意见反馈等内容用制度固定下来,使其成为一种“规矩”,保障协商依有制、守有规、循有章、进有序。其次,要坚持程序原则。民主活动只有通过特定的程序才能够具体、才具有现实性。程序就是步骤,是对工作各个环节进行评判的标准。有了程序规定,协商过程的每个环节的操作、检查、评判有了标准,才能保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之中。

第三,政党协商的价值原则。政党协商的价值原则是一个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平等。基于体现公共利益的前提,协商过程的利益相关方、协商参与者,都应该平等表达意见、对话和讨论。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充分的交流,就不可能体现利益多元性、多样性,协商共识也很难达成。(2)包容。协商民主的关键在于承认差异、承认分歧,并在此基础上诉诸维护全局利益的政治共识,以公共利益为取向进行利益整合,“求得最大公约数”。既包容不同参与者,也包容不同利益和偏好。(3)和谐。协商是持不同意见者和利益相关方对话与沟通的过程,是消除缩小分歧、增进共识的过程。协商既要重视决策过程也要关注决策结果,既要关注多数意见也要尊重少数建议,始终处于和谐之中。(4)效率。政党协商的生命力在于协商结果的有效性和实践性。这样,就能够进一步调动各党派的协商积极性。

二 新时期我国政党协商的实践探索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党协商制度建设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要求。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框架和方向。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为我国政党协商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2015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在座谈会上指出:“开展政党协商,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对中国共产党来讲,要加强对政党协商的领导,增强协商意识,更加善于协商。对民主党派而言,要努力提高政党协商能力,担负起政党协商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共同努力,把政党协商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

2.政党协商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加强政党协商的制度建设对于推进政党协商实践具有基础性意义。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就对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作出明确规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进入21世纪以来,200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意见》,对中央、省级党委开展政党协商进行了规范,推动政党协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直接围绕“政党协商”这一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和渠道,具体地、有针对性地规划了我国政党协商的制度结构和框架,为我国政党协商的实践明确了方向、原则、规范和程序等内容。《实施意见》共六个部分,导语和第一部分属于总论,主要阐述政党协商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第二到第五部分,是文件的主体部分,主要对中央层面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机制作出具体规定。第六部分着重强调加强和完善我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对中国各级党委提出要求。《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党协商的基本内涵、内容、程序和保障机制。

制度机制是保障政党协商常态长效的基础。我国的政党协商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宪法为基础、以中共中央文件和法规为主体、以相关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开展政党协商的重要遵循。

3.政党协商的实践体现出广泛、多层、制度化的特征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党协商已经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中共中央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每年主持召开4~5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分别就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半年度经济工作、中央全会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等内容,与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协商。通过政党协商,搭建了制度化的表达意见、沟通协商的平台。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法治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十三五”规划等重大决策的制定出台,都多次听取并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建议。政党协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多种固定渠道和机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党协商在我国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探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党协商的实践创造与制度建设广泛存在于我国的政治实践之中,从而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我国的政党协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会议协商,指的是专题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一般每年4~5次;人事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就重要人事安排在酝酿阶段进行协商;调研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主要就民主党派中央的重点考察调研成果及建议进行协商,邀请有关部门参加,一般每年2次;其他协商座谈会,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或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主持召开,通报重要情况,听取意见与建议。此外,还有约谈协商,指的是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或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不定期邀请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小范围谈心活动,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反之,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可约请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个别交谈,就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参政党自身建设等重要问题反映情况、沟通思想。另外还包括书面协商,指的是中共中央就有关重要文件、重要事项书面征求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与建议,民主党派中央以书面形式反馈。反之,民主党派中央以调研报告、建议等形式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可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反映情况、提出建议。2016年民革中央共选定31个课题,开展调研考察66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书面建议18篇,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在高层协商会上提出建议30多项,其中一些建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中得到体现。 我国地方的政党协商也在不断推进。例如,农工党青海省委会《关于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的报告,为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兰西经济区”最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被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

4.政党协商的观念、意识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人们对政党协商的性质、地位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认。大家普遍认为,政党协商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协商有助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其执政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执政党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等等。

其次,通过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不同形式和平台,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等可以直接利用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更丰富、更规范了。在政党协商过程中,各党派都能够意识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发展大局;能够大力提升自身调研论证、协商沟通、民主监督等各方面能力;参与协商过程的民主党派成员等逐步养成了理性表达、包容宽容、尊重与理解的民主习惯。

另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认同。党和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回应各方面的需求与愿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正当性和可持续性。推动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等方面的协商对话,既可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又可以回应需求、化解分歧,形成理性、文明、宽容的政治文化和氛围。 0SghswGHme//s9BPT6ut840Vxh6mBBZnH+naq7LHclG1zcFcFG3ldG+SPD8/lN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