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故事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先贤们仁爱的故事。

1.神农勇尝百草

远古时候,人类吃的是野生的瓜果,还有河蛤蜊等。这些生冷的东西又硬又腥,不好消化,人们吃后常常会得各种疾病,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死了。

据说后来有个能干的人,想出了钻木取火的方法,用火把生食烧熟了吃,有利于消化。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人也被大家推举为领袖,称为燧人氏。

燧人氏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还不是我们祖先当中最能干的人物。在传说中,更能干的祖先是被后代尊称为“三皇”的伏羲氏、神农氏和女娲氏。

传说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打猎;还教人把渔猎得来的鱼虾兽肉放在陶器里煮熟了吃,把活的野兽畜养起来。伏羲氏还创制了八卦。

至于神农氏,他不仅勇尝百草,还教民农耕,在传说中他是远古时代对我们贡献最大的一个领袖。在神农氏那个时代,人口已经比较多了。仅仅依靠打猎,人们已经填不饱肚子了。猎人们一清早便带着弓箭和木棒去打猎,在茫茫的草原上和茂密的森林里四处寻找野兽,可常常奔忙了一整天却毫无所获,只好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偶尔猎得一只野猪,整个氏族百十来口人围拢来分享,每个人只能分得一小块肉,很难填饱肚子。小孩子饿得哇哇地哭叫,妇女和老人听了更加心烦意乱,猎手们则责怪自己的无能,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发呆。人们总是陷入极度的饥饿之中。

就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伟大的神农氏出现了。神农氏发现人们扔在地上的瓜子和果核,到第二年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瓜蔓和果树。他还发现植物的生长与天气有关系: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天气寒冷的时候,植物落叶枯萎。他决定利用天气的变化,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有计划地收集果实种子来种植,以补充打猎所获食物的不足。

起初,神农氏不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根、茎、叶是能吃的,是好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或者不好吃的。为了不让人们再受饥饿的煎熬,神农氏决定亲口品尝每一种野生植物的滋味。他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种子和根、茎、叶,一样一样地亲自品尝。什么东西的味道是甜的,特别好吃,他就记下来;什么东西的味道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他也记下来。有些东西的味道倒不坏,可是吃了以后不是头昏脑涨,就是肚疼心跳,甚至上吐下泻。对这些有毒的东西,他也仔细地记了下来。

据说神农氏最多的时候一天曾经吃到过七十种有毒的植物,有好几次差一点儿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然而,神农氏不顾自己的安危,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种种危险,寻找到了大量可以吃的食物,也找到了可以种植的粮食和可以作为蔬菜的植物,还找到了好吃的水果,也发现了可以治病的药材。人们认识了这些植物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栽培,这就初步解决了吃的问题,也解决了一些医药问题。打猎捕鱼要碰运气,自从学会了种植,人们的生活才开始有了改善和保障。

神农氏并不满足已得的知识,他发现植物的生长不仅与天气有关系,跟土地也有关系: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黄土里,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黑土里;有些植物喜欢干燥的土壤,有些植物喜欢潮湿的土壤。他把自己观察到的这种现象都记了下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去从事种植。

神农氏又发现,栽培植物和打猎一样,需要有一套专用的工具。于是他反复琢磨,制作成功了耒、耜、犁、镰等农具,用来耕种和收获粮食。到此,原始的农业生产算是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

人们开始农业生产后,生活有了保障,人们都非常钦佩和感谢这个为民造福的神农氏。

2.孙叔敖杀埋两头蛇

孙叔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年少的时候,有一次出去游玩,碰到了一条两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也只死我一人罢了,不能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拔剑斩杀了怪蛇,埋入山丘。

孙叔敖回到家中,越想越恐惧,忍不住哭泣起来。

他的母亲问他:“你为什么哭啊?”

孙叔敖说:“我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今天我出门不幸见到了,恐怕我要抛下母亲先死了。”

“现在那两头蛇在哪儿?”

“我怕后来的人会看见又得死去,就把它杀了并且埋起来了。”

母亲安慰他:“好孩子,我听说暗中助人的人,上天对他必定有善报,你一定不会死。”

孙叔敖斩蛇的故事传开了,为人们所赞佩。那山丘因埋蛇而得名“蛇入山”,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在今江陵城北约二十里。

孙叔敖长大后,出任楚国令尹(宰相),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国人就已经信服他的仁义了。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在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任令尹期间他体恤民情,悉心国事。他鼓励民众上山采矿,使楚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铁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今名安丰塘,位于寿县城郊三十公里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曾被誉为“水利之冠”。在他的悉心治理下,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鼎盛期。

孙叔敖虽贵为令尹,功勋盖世,但一生清廉简朴,多次坚辞楚王赏赐,家无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他过世后,其子穷困,仍靠打柴度日。

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被尊为名相、贤相。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将其列为第一人。

孙叔敖墓位于荆州市中山公园东北角江津湖畔、春秋阁旁。其墓碑为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7年)所立,上刻“楚令尹孙叔敖之墓”。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瞻仰孙叔敖墓,并写下了许多咏赞的诗篇。

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淮河时,也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3.汉文帝以仁德治国

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年幼时被封为代王。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在刘吕两大集团权力纷争的时候,刘恒随母亲薄氏到远离京城的代王封地生活。薄氏知书达理,深明大义,乃“君子长者”。在母亲的教导下,刘恒从小就深受仁爱思想的熏陶,读书学经,学到了许多治国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吕氏死后,刘恒被拥立为汉文帝。他施行仁政,要求朝廷百官和地方官员重视农业,劝民务农桑,同时轻徭役、减赋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一再强调“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多次减免田租,有时减半,有时全免。他有效地控制了政府的开支,带头提倡节俭,其在位二十三年,没有新建宫室苑囿,还经常裁减旧的苑囿,将土地赐给贫民。

汉文帝从登基伊始就注意修改严酷的刑罚,废除一人犯罪、全家连坐的法令;文帝二年又废除了诽谤妖言罪,鼓励人们向朝廷提意见,即使咒骂皇帝也不予以治罪;文帝十三年又废止了断肢、割鼻、割肌肤等肉刑,改为笞刑(以竹片抽打)。

汉文帝尽量避免用兵作战。当时有官员建议出兵,恢复秦王朝时的疆土。文帝却予以驳斥,他说:“这样长期交兵,灾难不解,中原内外的国家如何得到安宁?”他采取积极措施,派使者赴南越,通过交涉,折服了割据南方自称“武帝”的赵佗;又移民北部地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力量。由于他采取守势,力行“和平外交”,极大地减少了军事活动,减少了兵员的伤亡和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全国呈现一派和平繁荣景象。

作为一国之君,汉文帝临终时还不忘体恤黎民百姓。他在遗诏中说,自己死后不要让百姓长期服丧哭吊,三天即可;服丧期间不要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鬼神和饮酒食肉,显示了他仁爱贤明的本性。因此史学家评价存世长达四百多年的汉朝时,有“功莫大于高祖,德莫厚于汉文”之说。

4.范仲淹资助穷秀才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早年生活很贫困,是靠发愤苦读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所以他对那些穷苦的读书人颇有同情心。他在睢阳做学官时,经常以自己的薪俸资助贫寒的读书人。也许是范仲淹济困解难出了名,因此总会有人主动上门求助于他。

有个姓孙的秀才找上门,希望能够得到范仲淹的帮助,范仲淹答应了他。第二年,孙秀才又来了,范仲淹又答应赠给他十缗铜钱。不过,这次范仲淹问他:“你这样辛苦地奔波,究竟为什么?”

孙秀才悲伤地回答:“因为我没有办法养活老母亲,只好这样奔波,来求得一些帮助。倘若我每天能有一百个铜钱的收入,就足够维持生活了。”

听了孙秀才的话,范仲淹陷入了沉思,没有再说什么。他先留孙秀才住下,答应明天送钱给他。

夜已经很深了,范仲淹仍旧认真地读书。这时,夫人给他送来夜宵,范仲淹放下了书本,端着碗吃了起来。看着丈夫吃得香甜,夫人站在一旁笑意盈盈。可不知怎么回事,范仲淹突然把筷子停在了半空中,不再吃了。夫人问他:“你怎么不吃了?难道我做得不好吃吗?”范仲淹没有说话,只是对夫人摇了摇头。

原来,由眼前的夜宵,范仲淹想到了那个再次前来请求施舍的孙秀才。他想,假如我能给孙秀才安排个活儿干,从根本上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对他追求学问肯定是有补益的。范仲淹打定主意后,又接着吃了起来。

第二天,范仲淹对孙秀才说:“我看你也不是好吃懒做、专门向人乞讨混日子的人,这样辛苦奔波能得到多少资助呢?我替你补一个学职,每月有一些薪俸,可供衣食之需。安排以后,你能安心地在学习上下功夫吗?”

孙秀才听了范仲淹为自己做出的安排特别高兴,满口应承,并一再拜谢。范仲淹还在学问上对他进行了辅导,安排他研习《春秋》。

从此以后,孙秀才刻苦学习,经常学到深夜。同时,孙秀才在各个方面也都十分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范仲淹对他很满意。

过了一年,范仲淹得到升迁,孙秀才也结束学业回去了。两人就此失去了联系。

十年以后,人们都说在泰山脚下有位教授《春秋》的学者孙明复先生,学问和修养都很好,受到大家的赞誉。于是,朝廷把这位有影响的孙先生请到太学来授课。原来,这位孙明复先生,就是当年范仲淹资助过的孙秀才。

5.韩乐吾望烟送粮

明朝嘉靖年间,一代贤士韩乐吾出生在兴化戴家窑北约三里远的烧窑世家——韩家窑。他自幼家境贫苦,却始终不忘自强自立,并且常常助人为乐。

1544年,兴化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但官府赋税、地主地租追索很紧,一点儿也不容宽限。当时正在求学的韩乐吾耳闻目睹乡亲们的饥寒窘迫之境,其中有些人甚至被逼得走投无路,或逃亡或自尽。他悲愤不已,当下向先生王襞表示,先不读书了,要到东海之滨去当盐工,赚点钱好帮助乡亲交税交租。

王襞听后,也是非常感动,对韩乐吾说:“志强而智达!好!”来到了盐场,一起干活的盐工见韩乐吾竟然将自己的工钱全部为乡亲代交租税,十分惊异和敬佩他。又听说他是王襞的得意门生,当下纷纷商量,决定聘请韩乐吾教盐工们的孩子读书,这样既能让韩乐吾多赚一些钱,也能让自己的孩子识文断字。

从此,东海之滨诞生了首家平民塾馆,韩乐吾白天当盐工,晚上做塾师。韩乐吾认真教导,盐工的孩子们也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学习的效果很好。一个月后,学生们就能背默《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了。盐工们见了,都主动给孩子多交学费,韩乐吾一开始坚决不肯多收,盐工们不同意。韩乐吾只好改变方法,与学生约法三章:困难的不交,超前学的不交,不愿交的不交。

当年,时任知县程鸣伊听说了韩乐吾为救乡亲当盐工、教塾馆等贤德之事,专程派人送去两担大米、一锭白金来奖励韩乐吾。韩乐吾退回了白金,收下了两担大米,并回了一封信给程知县。大意是说,一担米留下自己吃,一担米分赠乡亲,让大家都知道知县爱民。另外,劝请知县大人奏明皇上恩准减税减租,怜悯一下贫困百姓。程知县见信后,更是十分感动,他制了一块名为“淮海高士”的匾额,送给韩乐吾,以示嘉奖。

据传,数九寒天,韩家窑附近的老百姓都受到韩乐吾的救助。大雪纷飞的日子,韩乐吾时常担心一些贫困户会在寒风中饿死,但他既要维持一家几口人的温饱,又要教学,没有时间去逐一查点每家的情况。辗转反侧中,他想出一条妙计——望烟送粮。

每天到了煮饭的时候,韩乐吾就爬到自家的废窑顶,放眼四望,如果看到哪家的烟囱没冒烟,烟囱旁边的积雪未化,就判断出这户人家缺草断粮了。他就会从家里背上一捆草,带上一些粮食,给该户人家送去。韩乐吾望烟送粮,不知救活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贫困家庭,几十年下来,可谓数不胜数。

韩乐吾一生不慕仕进,甘贫乐道,以倡明仁义理学为己任,乐吾先生著有《山藏》《修行路》《诗集》等文集。他在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直是家喻户晓的善士和德高望重的先生。先生逝世后,远近赴吊,哀声彻野。邑人为其在兴化县城四牌楼上悬有“东海贤人”匾额,并辑有《韩乐吾先生遗集》存世。 yXIOY/Qkwn7TZVQ3LuoCb90bsjll5+e/n78bavd8DyAX597hOfBvylfJ4FHNkH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