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其他人对列宁的影响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列举了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资产阶级著作家和修正主义者论述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从他列举的书目及评价 可以看出,列宁在把握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过程中,不仅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资本主义学说的影响,还受到同时代的其他著作家的影响。罗纳德·H.奇尔科特在《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写道:“列宁受英国自由派的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的影响并赞同鲁道夫·希法亭与尼古莱·布哈林关于帝国主义的古典马克思主义认识,强调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金融资本中融合,资本输出的扩张,军火生产与军火的增大。” 本文主要从帝国主义理论的层面来分析约·阿·霍布森、鲁道夫·希法亭、保尔·拉法格、卡尔·考茨基等人对列宁的影响。

(一)约·阿·霍布森

19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的社会党人都从政治上去解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看作是侵略扩张的新政策、新方法。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经济特征的充分暴露,关于帝国主义的研究才逐步“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英国激进自由主义者约·阿·霍布森在其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中,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理论。霍布森从资本输出的必要性来论述帝国主义。他指出,由于竞争中出现了垄断,这使大资本家获得大量的资本财富,由于国内市场的生产量有限,消费不足和分配不平等,所以多余的资本将用于国外市场的投资。这就必然引起海外市场的争夺,导致帝国主义的产生。大资本家需要帝国主义,他们需要通过“国家的公共资源来为他们的过剩资本寻求有利的运用” 。霍布森将帝国主义的起源归结为分配方式所引起的消费不足,因此,他认为在国内进行分配改革是消灭帝国主义的办法,主张用资本的国际联合取代战争。列宁认为他的这部“论述帝国主义的书一般来说是有益的” 。列宁不仅对霍布森的帝国主义思想做了专门的摘抄和研究,还对该思想进行了借鉴与批判。正如列宁所说:“论述帝国主义的一本主要英文著作,即约·阿·霍布森的书,我还是利用了的,而且我认为是给了它应得的重视。” 霍布森的帝国主义思想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一方面是关于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区别。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κ(卡帕)中,列宁摘录了霍布森原书第324页有关“新老帝国主义的区别”这样一段非常关键的文字:“第一,一个日益强盛的帝国的野心,被几个互相竞争的帝国的理论和实践所代替,其中每个帝国都同样渴望政治扩张和贪图商业利益;第二,金融利益或投资利益统治着商业利益。” 列宁紧随其后加了一个批注:“注意:新帝国主义和老帝国主义的区别。” 另一方面是关于新帝国主义的特征。霍布森在对帝国主义输出资本、争夺殖民地的大量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帝国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特点是:第一,在帝国主义时期存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在帝国主义制度下,各民族超越了简单同化的界限,把不同民族类型之间的健康的、有激励作用的竞赛变为互相竞争的帝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第二,金融资本家统治着商业资本家,而后一特征在霍布森看来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他指出帝国主义培养了食利者阶层,并且在工人中间也通过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造成了工人阶级中的特权阶层,暴露了其寄生性的特征。帝国主义的基本特点及其寄生性、腐朽性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中,吸收了他的相关思想,引用了很多霍布森的话。

然而,列宁在借鉴和吸取霍布森帝国主义理论中的有益部分的同时,还对该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对帝国主义的庸俗批评的实质” 。列宁认为,霍布森并不了解帝国主义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尽管他提出了金融资本的概念 ,看见了金融资本的统治,但他还是不明白金融资本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霍布森只是从表面解读资本输出产生帝国主义,把垄断看作新帝国主义的一种政策,却没有认识到垄断实际上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经济特征,更没有把帝国主义看作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他还把产生帝国主义的直接原因归结于大资本家的“过度储蓄”,即分配不合理。在霍布森看来,帝国主义根源于国内的消费不足。倘若随着生产力的增长,本国的消费者也相应地提高了自身的消费水平,扩大的国内市场,那就不会有过剩的资本与商品,也就不必求助于帝国主义来寻求市场了。换言之,霍布森认为,一个国家只要采取改良的手段,将过剩的资本和财富用于提高工人工资,改善人民生活,就能够避免帝国主义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森是从资产阶级立场的社会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出发得出的这些结论,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列宁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观点。

(二)鲁道夫·希法亭

1910年,作为“第一个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鲁道夫·希法亭出版了《财政资本论——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一书,又称《金融资本》。该书引起了第二国际围绕资本主义新特点及帝国主义的定义等问题展开的讨论。希法亭以金融资本在发达工业国的研究为中心,从资本输出的必要性来论述帝国主义的产生,并分析了资本输出的原因、形式及后果。他认为,由于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最重要的现象,所以要认清该阶段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就得从研究金融资本开始。希法亭指出,资本集中为卡特尔实现价格垄断提供了便利,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竞争结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新形式的资本,即金融资本。“帝国主义通常意味着与资本主义联系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 因此,在希法亭看来,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希法亭的帝国主义思想,列宁指出,希法亭的《金融资本》一书将马克思的经济观点运用于解读经济生活的最新现象,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观点。 在《帝国主义论》和《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1912~1916年)中,列宁多次正面引用并肯定了希法亭《金融资本》著作中的观点。希法亭把帝国主义看作资本主义的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正确地说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希法亭关于银行的职能与作用、金融资本的定义、实施金融资本政策所追求的目标、帝国主义和民族压迫之间关系、寡头专制统治代替民主、股份公司在巩固和加强金融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问题的论述,以及他提出的帝国主义是晚期或高度发展形式的资本主义,以及无产阶级反对金融资本的帝国主义,绝不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只能“通过消除资本主义来彻底消灭竞争” ,向前迈进社会主义的观点被列宁所肯定和借鉴。尼尔·哈丁指出:“可以毫不过分地断言,希法亭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以及布哈林的理论构成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经济框架。” [1]

与此同时,列宁也批评了希法亭在关于帝国主义一些重要问题上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和结论。列宁在《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笔记中,简单明了地指出希法亭的理论主要存在四个缺点:一是关于货币的理论错误;二是几乎忽视了世界的瓜分;三是忽视金融资本与寄生性的关系;四是忽视帝国主义与机会主义的关系。 尽管如此,仍不能否认希法亭的帝国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希法亭《金融资本》一书的副标题)“做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 ,并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有益而深刻的影响。

(三)保尔·拉法格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法国工人党和第二国际的主要创建人保尔·拉法格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与霍布森一样,拉法格对列宁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他对帝国主义特征的探索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特征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1903年,拉法格在其著作《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主义》中,对美国的托拉斯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并得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由于托拉斯的发展而演进的特殊阶段” 的新论断。拉法格指出,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其一,托拉斯是全国甚至国际性的长期生产组织,它把资本集中推向最大限度,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些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其二,银行与工业的密切结合,使得金融资本直接控制生产,金融资本家直接操纵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及其国内外政策。其三,美国的金融资本家不仅向殖民地输出资本,剥削别国人民,还把金融资本输向欧洲用于直接剥削欧洲的工业。各国金融资本家在世界市场的范围内展开激烈的竞争。其四,金融资本是战争的根源。其五,金融资本的统治必然导致周期性的危机,加剧阶级矛盾等各种社会矛盾。可见,拉法格对帝国主义这五个特征的分析与列宁后来关于帝国主义的五个特征的论述有密切的联系。有学者指出,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关于帝国主义的五个方面基本经济特征,拉法格在分析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时都有涉及。 然而,由于拉法格是以美国托拉斯为分析背景的,这就决定了他在研究金融资本的形成中更强调工业资本。同时,拉法格虽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最后阶段”,但他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指使政府走的一种道路” ,而非阶段。总的来说,拉法格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提出的新见解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四)卡尔·考茨基

卡尔·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引起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他批判的典型。考茨基在有关文章中阐述和概括了他的“超帝国主义论”。他认为,帝国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发展比例的失衡。他指出,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部门的关系,按照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和消费两大部类,这种抽象的划分是行不通的,必须依照产品的物质特征划分为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进行考察。工业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降低,工业发展的程度远远超越了农业,农业出现了滞后,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业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高度发展的民族国家推行的一种力图征服和吞并不断扩大为自己服务的农业区域的一种对外扩张的政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会以帝国主义政策而告终,因为这只是资本主义扩张手段的一种。帝国主义的本质则是资本主义工业扩张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超帝国主义”则是资产阶级把经济上的卡特尔形式和方法推广到对外政策上去,组织国际大联合,实现国际卡特尔化,用国际联合,金融资本对世界的共同剥削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斗争的阶段。 在这里,考茨基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把帝国主义看作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政策,而非一个阶段,并且指出,和平的“超帝国主义”完全能够取代依靠武力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他认为,即使帝国主义本身包含着足以挑起战争的派别,但由于在同一社会中还存在对立的派别,这就使战争不可能发生,因为维护和平符合它们的经济利益。

列宁对考茨基的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列宁看来,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意味着在实践中成为机会主义者。他的错误就在于“为了幻想将来的不迫切的任务,而否认当前的迫切的任务。在理论上,这就意味着不以现实中的发展为依据,为了这些幻想而随意脱离现实的发展” 。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之笔记β中,列宁对考茨基关于金融资本的几点看法进行了批判,首次形成了他关于帝国主义的五个要点的思想。 列宁强调,考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虚伪之处在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只谈好的,避谈坏的,企图粉饰资本主义。考茨基提出,帝国主义会重新产生资本主义,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中,重新引起小资本主义向大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商品交换向发达的商品交换的过渡等观点被列宁批判为“新蒲鲁东主义:新基础上、新形式下的旧蒲鲁东主义” ,即用马克思主义伪装起来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之笔记δ和《帝国主义论》中,列宁摘录并批判了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定义的说法 。考茨基指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吞并或征服愈来愈多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反对把帝国主义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现象,反对把帝国主义理解为传统的殖民扩张。 列宁在笔记κ中指出,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是欧洲资本主义不折不扣的帮凶。它一旦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欧洲联邦”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国际帝国主义”! 布鲁厄指出:“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的主要目的是反驳考茨基和其他‘前—马克思主义者’(他把希法亭包括在内)的宣传,在他看来,他们正在把四分五裂的第二国际引向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 列宁对考茨基的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促进了其帝国主义论的形成。

上述理论家和活动家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解读,这涉及列宁国际战略背后的哲学思想体系,另做探讨。 QUWuvQaM/lCeU0wJjjL8rfQazVgyhNfwTHJ0dDqVPXfdE3TIfDfyWyZ9uHMbvx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