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海淀区社会建设回顾和展望

1978年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海淀区社会建设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每个阶段不同的形势和任务,海淀区主动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大胆创新,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成绩。在新的首都战略定位背景下,海淀区社会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坚持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发展品质,努力为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贡献。

海淀区既是全国性的文化教育、科技创新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最新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海淀区的功能定位,为海淀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导向。海淀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西北部,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海淀区要全面落实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治理“大城市病”方面积极作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首都科学发展方面率先示范。

一 海淀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以下简称“城市总规”)将海淀区划归为中心城区,是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区,肩负着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功能、服务和保障首都功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海淀区要牢牢把握自身战略定位,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为统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建成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海淀,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海淀区是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

海淀区作为中心城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承载着首都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海淀区是许多外交活动和政务活动的主场地,海淀区拥有颐和园及圆明园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拥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术名片,拥有中关村等科技创新名片。海淀区是服务和保障首都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要扎实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要保证疏解腾退空间优先用于政务,开展高标准的综治维稳工作,提供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中央政务活动能够安全、高效和有序运行,当前,海淀区在人口疏解和环境品质提升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海淀区要构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

海淀区在首都文明中心建设中具有优越的资源与环境,可以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海淀区聚集了一批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学历、高素质、高科技人才,具备一流的创业创新环境,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交流、提升文化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同时,海淀区还拥有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三山五园(见图1),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文化和体育活动地,其中,三山五园是北京唯一同时具有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复合型地区。海淀区要依托区域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历史文脉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又要合力开发利用,打造符合首都标准、具有海淀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构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

图1 海淀区三山五园示意

(三)海淀区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家园

城市总规中提出要建设科技北京、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在首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心城区要全力做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积极贡献,城市总规对海淀区的定位是要建成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实践区及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即要走一条内涵集约式的发展路子,既要使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使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近年来,海淀区常住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见图2),人口资源优势逐渐削弱,要保留和吸引优质的人口资源,海淀区要努力建成和谐宜居的城市家园,要始终坚持民生导向,为居民提供和谐有序、智慧便捷、绿色安全的居住环境,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中力争走在前列。

图2 2012~2016年海淀区常住人口变化

资料来源: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海淀区2016年统计年鉴》,海淀区统计信息网,2017年12月1日。

(四)海淀区要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为加强首都作为全国科技中心的功能定位,规划提出了三城一区建设,其中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十三五”时期,海淀区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定位,不断强化“海淀区就是核心区、核心区就是海淀区”理念,深入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和生态科技新区建设,使海淀区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一方面,巩固和优化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建设“中关村智造大街”和推动“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产业体系和“高精尖”经济结构。海淀区要充分发挥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枢,在首都建设更具活力的世界级创新型城市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功能。

二 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海淀区社会建设不断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对40年历程进行回顾,海淀区社会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社会建设工作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在街区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共服务、城市环境建设、社会文明法治、社会治理创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积极成果。对其社会建设历程和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可以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推进提供深刻的认识基础,使社会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群众需求、更加匹配区域发展目标和首都建设要求。

(一)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78~1992年):辖区工作重心转向城市,街区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1978年至1992年是海淀区社会建设工作的新起步阶段,该时期海淀区的工作方向由以农村为主转向以城市为主,城区街道管理系统逐步建立与完善。以1982年海淀区街道工作会议为转折点,明确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居民委员会工作是街道工作的重点。同年,海淀区还成立了区委街道工作委员会和区政府街道工作办公室,作为统筹推进全区各个街道和居委会工作 ,增强街道工作系统性的主要机构和力量。随着街道管理工作和居民工作的持续推进与发展,基层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时,要变革那些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制度和体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海淀区深入开展街道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通过调整和优化党政机关设置,理顺条块关系,明确各部门权责,不断强化了街道的属地管理权力和综合管理职能,通过持续开展居民工作,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扬民主精神,不断夯实基层政权的群众基础。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淀区积极响应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全区大力推进文明居民区建设活动,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改善城市综合治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美化市容市貌等方面成效显著,为迎接建国40周年、大庆亚运会做好了充分准备。该阶段海淀区的社会建设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地区“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以亚运会为契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依法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引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第二阶段(1993~2008年):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这一时期是海淀区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时期,海淀区通过深入开展街道综合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居民工作制度、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市服务管理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海淀区就改革街道系统综合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通过不断明确街道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推动街道全局建设,1997年海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街道职能主要在于城市管理和服务;为更好地指导街道工作,实现街道综合管理职能的全面发展,海淀区还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对街道改革和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论认识水平;针对改革中存在的区街职权不清、条块关系不顺等问题,海淀区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建设工作,保证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后各项职权的有效落实。

居民工作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海淀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持续不间断地推进居民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和完善居(家)委会工作制度,严格做好换届工作,开展居(家)委会达标争先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将服务和管理延伸到城市的毛细血管。进入21世纪,随着传统单位制的解体和社会人的出现,社区逐渐取代之前的单位和大院,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海淀区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实际区情,完成了社区居委会的建立工作,逐步构建起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委会组织机构,规范社区会议制度,巩固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机制,积极构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效率;以建设和谐海淀、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促进了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党建工作是海淀区社会建设全面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海淀区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建设各项工作中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2008年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和区社会办成立,成为统筹社会建设发展的指挥机构,加强了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随后,海淀区首批街道、乡镇社工委也相继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在社会领域的覆盖力和影响力提升;重视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注重培养他们的基层创新能力,配全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些都为高效扎实地完成“平安奥运”工作和任务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3.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加快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海淀区的社会建设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海淀区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与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形成了区域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海淀区以社会领域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以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发展,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为提高社会领域党建水平,海淀区大力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加快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通过实施街道机关党员“双报到”工作、楼宇党建“一楼宇一社工”项目等党建创新模式,切实提升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力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依托基层网格体系,深入落实服务管理职责。

海淀区通过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海淀区在试点工作中创建了“一居一站”和“多居一站”的居站分设模式,进一步科学细分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职责与功能。随着社区规范化建设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鼓励社区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和精品社区。重视社区工作人才的培育,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社区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为深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海淀区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域社会组织与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购买服务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使社会力量能够更好地成为政府服务职能的承接者,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为引导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力量的有序发展,海淀区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了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并积极推进全区社会组织“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培育孵化体系建设。在志愿者工作方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志愿服务平台与体系,颁布《海淀区社区志愿服务站规范提升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二)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街道综合管理职能明显增强,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海淀区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积极推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以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这一工作中心。1978年以来的历次街道工作会议都对街道系统综合体制改革和居民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进行了明确,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区街权责关系更加明晰,街道综合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基层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居委会工作逐渐规范,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发扬,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进步。海淀区通过全面推动街道综合体制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强化了街道的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政权建设;另一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机构设置的调整、条块关系的理顺使居委会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在组织和调动居民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积极作为。街道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了海淀区社会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见表1),海淀区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逐步建成了城市管理更加高效、街区环境更加整洁、社会运行更加安全有序、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海淀(见表2)。

表1 历年海淀区社会事业建设情况比较

表2 历年海淀区居民生活情况比较

2.建立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海淀区社会建设工作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网格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区域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海淀区为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专门成立了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搭建了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多方参与、协调联动”的网格化工作体系。网格化工作体系拥有巨大的优势,网格体系在城乡的全覆盖,可以加快管理重心下移,落实网格责任;网格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促成共建共享格局的形成。海淀区按照网格化工作思路,积极搭建和完善基层网格化工作体系,通过推动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发展,不断织密基层服务管理网,采取“一人一格”或“一人多格”等多种方式将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到基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使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更加匹配,社会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

3.创建了一批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激发了基层社会的创新活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海淀区主动把握机遇,在社会治理领域深入实践,通过不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推出一批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逐渐探索出符合海淀区发展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激发了基层社会活力。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或委托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多元力量,如积极为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居民自治组织等提供参与平台和渠道。不断推进工作思路的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围绕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了“六型”社区创建活动、十大和谐创建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等专项社会治理计划。重视和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一批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区,如在清河地区和乐活中关村开展的社会治理创新实验就取得积极成效,不断强化了地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4.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构建了多元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

海淀区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是支持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使其更好地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职能。从社会组织的培育、建设、管理、监督等多个层面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区域社会组织工作体系。通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度,有效整合社会分散资源,形成共建合力。积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搭建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在管理方面,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和活动规则,完善了社会组织监督考评体系,科学地设置了退出机制。在组织和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和开展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积极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工作人才,重视对骨干力量的教育和培训。海淀区通过建立和完善地区社会组织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元参与社会建设的新格局,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淀特色的社会组织服务品牌。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的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对1978年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历程进行梳理总结,以其中一些具有阶段性特征或海淀区特色的重点事件为依据,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解读,为进一步把握和展望下一阶段海淀区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点任务提供基础依据。

(一)文明居民区创建活动促进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社会建设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加有力的社会条件与环境。在改革开放初期,海淀区以迎接亚运会为契机,以居民区为活动单元开展了“文明居民区”创建活动,是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政策要求的积极响应,是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前提下,在全区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两个文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在实践中强调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海淀区开展“文明居民区”创建活动的时间历程久,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力较强,促进了地区治安秩序、环境卫生、社区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全面发展,地区居民文明水平也得到持续提高,地区居住环境更加和谐宜居。

(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顺应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需要

街道作为城市的基层政权单位,承担着城市服务管理等大量工作职责,推动和完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海淀区紧密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地区实际,持续推进街道系统管理体制改革,不断理顺条块关系,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以不断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需求。海淀区持续推进街道系统的管理体制改革,以调整并优化街道与政府、社区、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改革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强化街道综合管理职能和统筹辖区发展的职能,进一步突出了社区服务功能和居民自治能力,促进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基层活力得到释放,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地位得到保护和肯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创新。

(三)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

城市社区在城市服务管理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海淀区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制度建设工作,促进了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以和谐社区建设与“六型”社区 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起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持续开展“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以社区规范化建设带动社区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健全完善,大力发展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海淀区通过全面推动社区建设,进一步夯实了社会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提高了城市社区的服务管理水平和自治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社区生活环境。

(四)社工委和社会办的成立推动了社会建设的统筹发展

以海淀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工作办公室的成立为标志,海淀区社会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区委社工委和社会办作为地区社会建设的“指挥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社会建设,重视并加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成立了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从党建、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志愿者管理、特设社区创建等多个纬度,推动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完善。坚持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保障工作的稳步推进和落实,必须加强对社会建设领域的研究工作,海淀区社工委和社会办组织了社会建设领域的相关课题研究,如完成了《海淀区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研究》报告,为地区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依据,增强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 关于海淀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中关于海淀区的发展定位,为海淀区开展下一阶段的社会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进入“十三五”时期,海淀区社会建设要立足首都中心城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海淀区战略优势,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和“大城市病”治理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不断完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努力将海淀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文明区,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发展的大格局(见表3)。

表3 海淀区“十三五”时期社会建设领域相关指标

续表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推动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推动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保障社会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党;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社会建设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基层简政放权的力度,大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海淀区要充分发挥区委社工委、社会办和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的指挥与规划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社会建设的全局发展,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建设新格局,凝聚社会共建合力。

(二)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海淀区作为首都的中心城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地区社会治理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地区社会治理能力。要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的街道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治理体系,明确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促进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发展。积极搭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平台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和驻区企事业单位参与驻地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社会共治局面;主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的各项机制,广泛实践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和社区民主协商对话机制,推动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积极构建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三社联动”机制。建立一体化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海淀区以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带动社会建设的发展,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地区社会治理水平和发展品质持续提升,为加快推进平安海淀建设,构建和谐宜居首善之区奠定重要基础。

(三)优化全区网格化工作体系,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综合水平

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背景下,海淀区要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大力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和品质提升,优化全区网格化工作体系,以区域网格化建设带动区域服务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综合水平。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推广和学习交流活动。要增强基层网格划分的科学性,建立健全网格工作制度,明确网格责任清单,强化网格工作责任制。要合理配置网格工作人员,加强网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力量进网格,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参与网格工作搭建多元平台。要提高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托区域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联通共享,提高地区服务管理效率。要创新社会服务供给方式,推进“互联网+”工作模式,促进地区优势资源与民生建设的高效对接,如借助互联网手段充分发挥海淀区在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在网络高度覆盖和信息数据高度膨胀的时代,海淀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改善区域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以更好地匹配和履行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责要求。

(四)积极开展创新改革的先行先试,打造社会建设的“海淀模式”

新时期,海淀区社会建设工作要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的先行试验工作,努力打造符合首善标准、具有海淀特色的社会建设模式,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当前,海淀区已经开辟了一批试验区,取得了一些能够向全国复制和推广的改革经验与创新模式,如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有中关村创业会客厅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模式、在服务民生方面有乐活中关村模式、社会治理创新的清河实验、农村改革的“东升模式”和“玉泉·慧谷模式”等,有力地推动了海淀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下一阶段,海淀区社会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淀区在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创业投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努力争取到更多中央和北京市授权的试验区建设资源,在改善社会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深入实践,全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区域特点的“海淀模式”。 eoLl9wnVStQHkoSFFL/YnWZBrKanSUz7Lhajtdd+46Iv53BeiEVz+Toukr0zPP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