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东城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从恢复建制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再到与崇文区合并,东城区社会建设走过了四个重要阶段,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下一步,东城区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重点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进教育均等优质发展、推进健康东城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全区社会建设。

一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简称《总规》)明确指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总规》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即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总规》的出台对于东城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与西城区一起成为首都功能最核心的地区(见图1)。同时,东城区聚集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在落实《总规》的过程中,东城区要充分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历史文化承载区的功能与作用,以“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为基本指导,以“疏解整治促提升” 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首都中心文化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建设。

图1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

资料来源: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之窗,2017年9月29日。

(一)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要求

东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批复和《总规》为基本遵循,按照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要求,按照“两轴一带两园区” 的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好历史文化街区、产业功能区、居住区等不同区域定位,提高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好地引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落实政治中心功能定位。深化红墙意识,以做好“四个服务”为重点提升区域整体服务水平,以促进政治中心安全稳定为重点提升区域整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各方面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落实文化中心功能定位。按照《总规》部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进一步落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按照《总规》部署,以大国首都对国际交往中心的新要求和更高标准,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为国际交往服务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环境。

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东城区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疏解整治促提升”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

东城区要按照《总规》要求,切实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商业密度降下来,努力使核心区发展与首都战略功能定位一致。围绕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加紧城市更新改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控制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

严格控制增量。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强化产业政策调控,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断完善东城区产业指导目录。严控新增教育、医疗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有序疏解存量。坚决调整退出一般性产业,加快退出区域性专业市场,推动教育、医疗等部分公共服务功能疏解,稳步疏解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另外,要加强腾退空间管控。落实腾退空间功能定位,系统规划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主要用于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人口调控。推动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同步向外转移。坚持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逐步降低区域人口密度。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强化各部门、各街道主体责任,加强人口调控。

(三)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是打造东城特色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东城区为将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的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打造地区特色明确了基本方向。具体来看,重点需要从保护古都风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魅力、提升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保护好古都风貌金名片。要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重点从构建旧城整体保护格局、加强传统中轴线保护、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序开展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等方面着手,保护古都风貌,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其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构建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社区文化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市场化供给”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再次,全面彰显东城文化魅力。以推动戏剧艺术和产业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戏剧东城”建设,以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推动全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用文化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最后,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倡导民主、文明、和谐、爱国、诚信等道德规范,增强文化软实力。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经历了恢复建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四个重要阶段,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全国文明城区”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基本历程

东城区社会建设的历程与重大标志性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的拨乱反正时期,东城区进入了恢复建设和重建体制机制的重要时期,并开始率先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时期,东城区社会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同时,东城区率先探索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崇文区合并后,东城区则进入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时期。

1.第一阶段(1978~1985年):社会建设恢复建制

1978年至1985年是东城区社会建设恢复建制的重点时期。在此阶段,全国处于拨乱反正的重点时期,北京的社会建制处于全面恢复阶段。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恢复社会建制和社会秩序方面走在了前列。1978年,东城区恢复街道办事处和治保组织,居民院(楼群)建立群防群治小组,社会治理领域的体制机制逐步恢复,其他领域管理机制也相继恢复运作。

2.第二阶段(1986~1996年):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至1996年是东城区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时期。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城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步较早。1986年,东城区委制定《“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从街道、行业、管理部门、党政领导机关等方面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1987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改为文明城市建设协调委员会。1988年,东城区获文明城市建设优秀奖。1994年,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改为精神文明城市建设委员会。1996年,“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更名为“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至此,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基本形成,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初步显现。

3.第三阶段(1997~2009年):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1997年至2009年是东城区推进社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点时期。在此阶段,东城区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两个规划为指导,稳步推进社会建设,各个社会建设领域的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东城区注重打造地区发展特色,重点从社区建设着手,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1997年,成立“东城区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办公室”,印发《东城区社区建设工作方案》《东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2001年,制定《东城区社区建设工作思路》《东城区社区建设“十五”规划》等四份文件。2004年,制定《关于加强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2005年,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获得市委认可,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决定在全市七个区推广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并建立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平台。2008年,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成立,主要负责东城区社会建设相关工作。

另外,东城区注重抓住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机遇,加快推进各个领域社会建设。从2005年起,东城区相继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工作会,稳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并于2009年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与崇文区合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010年,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为新东城,东城区进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新阶段,在社区建设、社工队伍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领域党建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方面,东城区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和原崇文区“信访代理制” “城管综合执法模式” 的基础上,于2011年启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和专家研讨会,系统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针对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以网格理念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网格化理念从社会管理延伸到社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网格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区建设方面,东城区重点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和社区服务圈建设。2010年,东城区确定和平里、建国门、朝阳门、交道口街道及58个社区作为试点推进规范化建设,并将社会规范化建设工作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相结合设立市级试点社区,推动规范化建设达标社区全部达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标准。2011年,制定《东城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3年,下发《东城区创建规范社区实施细则》及《东城区规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标准》。

在社工队伍建设方面,东城区重点从队伍培育着手加强队伍建设。2010年,举办东城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暨“双基地”建设研讨会。2011年,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和新招录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班。2013年,印发《东城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3年)》。2014年,建立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项目库。2015年,举办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培训、社区工作者心理服务技能集中培训等一系列培训。

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东城区重点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着手。通过召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部署会,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通过举办社会组织治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加强对区、街两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业社会组织及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的培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社会领域党建方面,东城区重点从商务楼宇党建等方面着手加快党建组织覆盖和党建工作覆盖。2010年,东城区开始探索在商务楼宇建立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和工会服务站,形成党政工立体化进驻商务楼宇的楼宇党建工作新模式。2015年,东城区制发《关于开展商务楼宇工作站规范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对具备条件的商务楼宇工作站进行升级改造,在全区范围内命名一批示范商务楼宇工作站、优秀商务楼宇工作站和达标商务楼宇工作站。

另外,在志愿服务方面东城区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11年确定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东城区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启动并举办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培训班,2014年以“学雷锋”“邻里守望”等为主题举行了一系列志愿活动。

(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社会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在社会治理、社会事业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社会建设成就走在全市前列。

1.构建精细化、多元化、系统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东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地区内企业多、人口多(见图2),社会结构较为复杂。东城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率先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进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社工队伍建设新思路,系统构建精细化、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图2 历年东城区常住人口变化

资料来源:北京市东城区统计局,《东城区2000-2015年统计公报》,东城区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日。

首先,积极探索构建精细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区级领导分工负责制度,组建区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重大项目。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形成长效监督和综合考评体系;制定环境整治、直管公房等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机制,形成城市综合管理“东城模式”。积极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将网格化从城市管理向社会服务延伸,以网格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其次,构建“一委三会一站” 、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2014年,东城区启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出台《东城区打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推进社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在各社区搭建“社区议事厅”协商平台,建立了“协商共治”社区自治模式。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采用“五民工作法” ,运用“开放空间”“社区茶馆”等参与式讨论技术,以议题形式有效协商、决策,解决社区“急、难、热”问题,初步形成平等协商、有序参与的共治局面。另外,老旧小区按照物业管理、小区自治、产权单位管理三种模式开展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社区自治组织的多元主体作用,基本形成了以居民自治为核心、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小区自治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最后,社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完善了社区工作者管理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了职数管理、招考、培训、绩效考核、带薪休假、后备人才培养、健康体检、辞职辞退等10项制度。通过定岗定编合理控制社工队伍规模,根据实际空缺情况组织定期招考,实现队伍结构优化。不断加强社工培训,建立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项目库,2013~2014年对全体社工进行了大规模轮训,实施菜单式培训、社工成长营、购买专业社工督导岗位等项目,促进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成立东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指导街道建立分会和社工之家,增强了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积极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政策,逐步提高社工福利待遇,依法保障社区工作者带薪休假权利,积极推动建立健康体检制度,通过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社工队伍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区社区工作者总数达2925名,其中专职人员占88.48%、40岁及以下人员占61.67%、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8%、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29.47%,社工队伍呈现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

2.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的社会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见表1)。科教文卫体事业取得进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实现成倍增长;“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实现全覆盖,成立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妇幼保健研究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东城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民生建设,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表1 历年东城区社会事业建设情况比较

首先,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建设成效显著。积极争取市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支持推进社区用房规范化建设项目,各街道采取购置、租赁、新建、改扩建、共建等方式推动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建设。截至2015年底,东城区除涉及拆迁社区外,所有社区用房面积均达到35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工作环境,为居民开展服务、组织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

其次,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全区建成87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了全部182个社区,其中72个被评为市级示范点。社区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贯彻落实《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加强街道为民服务大厅和社区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工作对接,实现十大类18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在社区落地。社区公益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制定了《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系列制度规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综合性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站规范提升工程。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更加规范,出台《东城区全面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实施意见》,重点推进便民菜店、早餐、再生资源回收、家政、洗衣、连锁便利店等6类便民商业网点进社区,搭建区级社区商业电商综合平台,促进了社区便民服务业智能化发展。2014年,和平里街道、东花市街道广外南里社区分别荣获全国便民示范商圈和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称号。

再次,不断扩大社区服务事业对象。社区教育服务实现资源有机共享,依托“社区学院—学区市民学习基地(中心)—社区市民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学习网络,实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数字化社区建设、百姓学堂、社区文艺骨干培训、健康大讲堂等特色活动的常态化,满足了社区“学有所教”的多元化教育需求。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正式运行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7个社区卫生站,成立了全市首家“家庭健康指导中心”。深入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全区组建157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签约居民达53.4万人,占辖区常住人口的58.6%。继续推进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建设,实现了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全覆盖。社区文体事业健康发展,有效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实现街道文化中心100%达标、社区文化室80%达标;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调整落实到位。社区养老事业加快发展,搭建服务对接政策平台,指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实现“一对一”、规范化就近服务;深入推进“五进居家”工作,签约535家服务商,初步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民族团结、对台工作等各项社区事业稳步推进,社区安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最后,社区服务供给方式不断创新。推广综合性、“一站式”邻里服务中心模式,提高现有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程度,为居民就近提供养老助残、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东花市街道广外南里社区建成启用全市首家社区级邻里服务中心。探索“一站多居”社区服务模式,在适宜的社区设立综合社区服务站,提高社区服务效率。推进“两网融合”社会服务整合工作,完善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开通统一热线96010,实现“一口受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3.以社会保障为重点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是2000年的5.9倍。居民消费水平发生巨大变化,2015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0865元;2015年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2%(见表2)。城镇居民就业得到充分保障,2015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保险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8%以上,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初步形成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发展迅速,2015年东城区道路里程长达439公里。

表2 历年东城区居民生活情况比较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注重以重大事项为引领,稳步推进和贯彻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级部署。从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从落实上级要求成立区委社工委、区社会办到与崇文区合并,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重大事件为引领,多方位推进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探索促进了社会治理东城模式的形成

2005年,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获得市委认可。该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了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和城市管理方式创新,实现了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动态化、闭环化、集中化的方向转变。特别是东城区以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实现了网格化从城市管理向社会服务管理领域的延伸,为形成社会治理的东城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统筹领导部门的成立推进了社会领域的系统化建设

2008年,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成立,标志着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成为全区的重点工作之一。东城区的社会建设也逐步由原来的分项摸索转向系统建设,社会建设内容逐步向社会领域党建、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发展、社工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等领域延伸,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三)“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巩固并拓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2009年,东城区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于东城区来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延续与发展。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自恢复社会建制以来,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东城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区域的文明程度、和谐程度都进一步提升。另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也为东城区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两区合并为东城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为新的东城区。两区合并在进一步加大东城区社会治理难度的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东城区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就是以原东城区和原崇文区城市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举措。启动这项试点工作,对于东城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东城区以往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肯定,也是东城区率先探索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途径。

四 关于东城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对于东城区来说,要紧密联系地区实际,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落实《总规》、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

(一)落实“精治、共治、法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于东城区来说,要以“精治、共治、法治”为导向,健全多元参与、共治共管机制,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推动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常态化、多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构建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政社分开,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逐步实现“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全覆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拓宽渠道,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加快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以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社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完善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于一体的常态工作机制。构建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推进以认同感为纽带的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智慧社区服务能力,支持建立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智能配送体系,实现智慧社区、便捷生活。加强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发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就近参与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东城区来说,要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密切结合,结合区域人口特征,在居民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在居民就业方面,以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导向,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就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劳动密集型就业人口随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疏解,增加保障“四个服务”、城市运行和公共服务的公益岗位就业。突出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业服务模式创新,强化基层(街道)创业工作的统筹管理。探索具有东城区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多方培训资源,形成多层次、互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

在社会保险方面,统筹社会保险制度,提升社保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各类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继续优化经办流程,借用社会力量整合经办资源,推进业务下沉,促进社保服务的社会化建设,形成业务规范、操作便捷、信息畅通、服务优质的经办服务机制。同时,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引入社会监督、交叉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基金防范风险能力。

在社会福利方面,以多元参与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完善最低保障、专项救助、社会帮扶等相结合的综合救助体系,完善配套专项救助制度,保障单亲家庭、孤儿等重点对象权益,建立具有东城特色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在养老服务方面,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合力,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共同监督的原则,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平台,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居家养老由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向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型,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型,由一般性服务向针对性服务转型。整合多种居家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为老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网格化智慧养老模式,加快推进专业化运营的社会养老服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设计具有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服务需求等资料,集呼叫、菜单制定、服务调度、质量评估、特殊老年人个人健康预警和家庭安全预警于一体的网格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地推进机构养老设施和养老品牌建设,实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员队伍,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医养结合模式,加快专业康复护理机构建设。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养老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三)加快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等优质发展

东城区的教育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完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东城区应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接区域发展需求,重点从教育均等化、教育优质化两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一方面,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健全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升优质教育均等化程度,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不低于95%。完善以学区为基本单元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通过深度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措施促进校际横向联合,通过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等路径进行纵向贯通,形成开放型、高质量、多模式、多样化、各学段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探索推进“智慧教育”模式,提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另一方面,以优质教育品牌共享化为重点,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新机制。学前教育试点探索两年制、半日制等学制和不同办园模式,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塑造学生品格,推动各学区内中小学特色发展。加大对品牌办学和特色办学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学院制新格局。

(四)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健康东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东城区的医疗水平与健康水平处在全市前列,在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促进全民健康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重点,不断提升全区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东城建设。

在促进全民健康方面,重点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核心,统筹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全国“科学育儿试点区”建设为依托,持续开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等系列计生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急救等健康技能进学校、单位、社区。结合冬奥会筹办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深化“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深入开展“一街一品”全民健身活动,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区成果。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和保障机制建设。以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融合为重点,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促进区域资源整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全科诊疗模式,突出网格化、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加强公立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提高区属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基本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搭建立体执法架构,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完善突发事件网及应急救援网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Wz2Vm0emsMipguhB4lPmuDVRcvAWDgWGwV5M267egYhpf7fFT+LE1jy13Hq8q6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