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对建构新的文化身份的诉求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文化危机意识和文化认同问题如影相随,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一定要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才会得到恰当的认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书写现代中国新的文化身份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造,再到改革开放后对西方文明的大规模引进和学习,“现代化”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然而,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事实上是模糊的,而文化认同问题带给中国人的更多的是文化上的焦虑和不自信。于是,对传统的批判几乎成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旋律。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中国模式”“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等成为中国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国学热等文化景观。而到了今天,中国共产党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提出了四个自信的问题。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看,这些表明,经历了近百年现代化观念洗礼的中国文化,自主的身份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并开始试图寻找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在全球化的体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尚未彻底终结,逆全球化浪潮开始席卷世界,人类未来究竟应该走向何方尚不明晰的历史性时刻,在对西方文明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大历史背景下,中国的这种文化身份的诉求,就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它既是中国文化自我更生、融入世界的努力,同时,也是在为人类文明和人类的未来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这就如有的学者所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我们唯一的模式几乎都是以‘西方’为中心,连自我批评、看待自己的唯一参照也是‘西方’。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西方’并不是整体意义上丰富的西方文明,而仅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历史走到今天,中国不仅已经具有自我更生和创新的可能,也具有了建构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形态的可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文化不仅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要能够和其他文明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在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中国也要用自己的文化影响世界,从而真正推动一种新的面向全人类的文化形态的建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对新的文化身份的诉求,仅仅是新的文化身份的建构的开始,而并未结束。换言之,如何建立文化身份,建构何种文化身份,从而真正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依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在“东亚-中国”的思想参照系下理解何为“中国”;其次,分析新时代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构成性要素都有哪些;最后,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角度谈谈新时代中华美学精神和我们的审美理想问题。 uv9g06Gdxd32jDCnvIdoxoEn056w3rSTpaA76jOYXHMcFnVoXanhlkK6raQ/X2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