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特色资源

一 名胜古迹

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古建筑,其中近40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与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同为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现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卢瓦尔河流域的古堡群 卢瓦尔河素有“法国花园”美称,这里集中了一大批古堡群。法国中世纪兴建了许多古堡,达3.6万座,构成法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堪称古堡之国。其中在巴黎西南部的卢瓦尔河流域以图尔为中心周围200公里地带集中了140多座古堡,是法兰西文明的见证。法英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王室曾到卢瓦尔河谷地区避难,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纷至沓来。他们在这个风景秀丽、植被茂密、气候宜人的河谷大兴土木,修筑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城堡,作为休闲和享乐之地。古堡的建设一直延续到16世纪。这些古堡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山谷绿荫树丛之中,古堡内部装饰豪华气派,雕梁画栋,独具匠心。参观卢瓦尔河流域的古堡,不仅把游客带入仙景,而且带回到遥远的年代,感受法国中世纪的历史生活。所以这段河谷被后人称为“帝王河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古堡中,最著名的有17座,如富丽堂皇的昂布瓦斯城堡(château d’Amboise),创作旷世名作《蒙娜·丽莎》[portrait de Monna Lisa,绰号称“拉约孔德”(La Joconde)]的达·芬奇(Da Vinci)曾经在这座城堡附近度过晚年并在城堡里谢世。此外,还有富有浪漫情调的“水上城堡”——舍农索(château de Chenonceaux)、贞德(Jeanne d’Arc)晋见王太子请缨抗英的希农城堡(château de Chinon)、达·芬奇亲自设计的尚博尔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等。

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 位于巴黎市中心东南偏南55公里处。枫丹白露原意为“美泉”。这里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自古以来就是狩猎避暑的胜地。最美的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画廊。室内有众多的寓意画,水果装饰品、花环彩带和丰富的石膏花饰,雕塑品,是带意大利风格的法国文艺复兴艺术的典范。在枫丹白露宫中有一个中国馆,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这座16世纪的宫殿,直到19世纪它的修缮扩建都未停止过,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众多著名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参与了这座法国历代帝王行宫的建设。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 位于巴黎西南15公里处,伊夫林省省会,人口8.6万(2015年)。17世纪由路易十四(Louis XIV)下令修建凡尔赛宫殿和花园,后来成为三代帝王之家,法国的政治中心。

凡尔赛宫殿是欧洲最宏伟、最辉煌、最美丽的皇家宫苑。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Baroque)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罗可可(Rococo)风格。凡尔赛宫是法兰西艺术的瑰宝。

这座以奶油色砖石砌成的庞大宫殿,以东西为轴,其中轴线长达3公里,南北对称。整个宫殿占地面积为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宫殿西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风景秀丽,大小道路都是笔直的,形成几何图案。道路两旁耸立着栩栩如生的人物石雕,被称为“跑马者的花园”。其宫殿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及装潢也富有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金碧辉煌,非常豪华。墙面多由五彩大理石镶制,或用锦缎裱糊。宫室里吊着各种巨型水晶灯,晶莹璀璨。主要宫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布满壁画和天顶画,题材主要是神话故事和国王战绩。著名的镜厅,位居宫殿中央西侧,长73米、宽10.5米、高12.3米。镜厅墙面嵌着17面长方形的大镜子,每面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在光线的反射下闪闪发亮,令人头晕目眩。

朗布依埃城堡(château de Rambouillet) 朗布依埃城堡位于凡尔赛市西南,它以古老的伊夫利纳(Yveline)森林中心的庄园——朗布依埃命名,地处谢弗洛兹(Chevreuse)上山谷天然公园中。城堡的花园向外延伸,水在小山谷低凹处流淌,并交错形成了六个小岛。拿破仑一世把朗布依埃城堡建成了一个狩猎聚集地和住宅区,1870年城堡成为法国国家财产。

圣日耳曼昂莱城堡(château de Saint-Germain-en-Laye) 距巴黎西郊23公里,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艺术风格。它始建于16世纪,曾经是历代国王的行宫,路易十四诞生在这里。其周围有一座美丽的花园环绕。城堡现已辟为国家古代文物博物馆。圣日耳曼昂莱城堡附近是一座拥有4万人口的同名城市。

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 法国著名古迹,又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位于芒什省一个小岛上,距海岸2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高88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涨潮时,海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淹没岛屿四周的沙滩,形成孤岛独悬;退潮时,滩涂无垠,岛陆相连。涨潮与落潮的潮差为14米,堪称自然奇观。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在这孤悬的袖珍小岛上修建规模宏大的建筑,创造了鬼斧神工的“西方奇迹”“法国第一景”。其中的大教堂为欧洲哥特式建筑中最古老、最杰出的建筑之一。圣米歇尔山上还珍藏有数量可观的珍贵书籍,有“书城”之雅号。圣米歇尔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圣艾蒂安大教堂(cathédrale St-Étienne) 位于谢尔省会、法国的地理中心——布尔日市中心。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它以均匀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它设计风格俭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形翼部。它坐落在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中。由于没有十字形翼部,广场的空间获得了侧面的透视效果和紧凑感。第一个回廊的天花板的高度是21.3米,第二个是9.3米。两个回廊天花板高度的不同使第二个回廊也能像第一个那样修建三拱式拱廊和天窗。第一个回廊、小型化处理的第二个回廊和中心广场的空间构成了独特的金字塔空间形式。大门上粘贴的图画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题画。其后右侧大门上的是“圣艾蒂安”主题画,左侧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主题画。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圣艾蒂安大教堂堪称典范。

亚眠主教堂(grande cathédrale Amiens) 位于索姆省亚眠市的索姆河畔。亚眠大教堂建于1220年,由3座殿堂、1个十字厅和1座后殿组成。其中十字厅长133.5米,宽65.25米,从地面到拱顶内侧高为42.3米。外观为尖形的哥特式建筑,墙壁几乎全被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窗代替,几乎看不到墙面,开启了建筑史上的新阶段。教堂的墙壁上雕饰有基督教先知、信徒和法国历代国王的画像。教堂有巨大的连拱,拱门与拱廊之间用花叶纹装饰。教堂的支撑柱都是4根细柱和1根圆柱组成的束形柱。亚眠大教堂门洞里,表现宗教题材的雕像非常著名。三座门上的雕刻群表现各种宗教修养、圣人传以及创造大地的历史,有人称其为“石头上的百科全书”。正门雕塑的是《最后的审判》,北门雕塑的是殉道者,南门雕塑的是圣母生平,这一组雕像被称为“亚眠圣经”,是极富表现力的雕刻精品。人们无一不为这座哥特式教堂的宏伟和雕刻群的瑰丽气势而惊叹折服。

普罗万(Provins) 是法国塞纳-马恩省市镇,位于巴黎东南77公里处。它在中世纪是一座防御城镇。由于交通便利,它在12~13世纪成为香槟地区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市集,曾一度发展成为仅次于巴黎和鲁昂的法国第三大城市。2001年11月13日,普罗万古城和中世纪集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二 著名城市

法国有着许多既古老又现代化的城市,其中的一些城市在世界上闻名遐迩。这里介绍其中的巴黎、圣但尼(Saint-Denis)、里尔、里昂、马赛、戛纳(Cannes)、尼斯、图卢兹、波尔多、南特、阿维尼翁和斯特拉斯堡。这些城市与中国北京的时差为晚6小时。

巴黎 法国首都,世界大都市之一。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内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为219万(2016年)。周围7个省连同巴黎市区形成法兰西岛大区,也称为大巴黎,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

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最早,它只是塞纳河中间斯德岛(Cité)上一个高卢族的巴黎人居住的小渔村。公元4世纪,它逐渐发展成为小市镇,并取名为巴黎。6世纪初,巴黎成为法兰克王国的首都。自此以后,巴黎逐渐地向塞纳河两岸扩展,到18世纪前后巴黎已经成为一座大城市,包括巴黎发源区、香榭丽舍大街、塞纳河上的石桥、协和广场和卢浮宫等,相当于现在的1~10区范围。19世纪的第二帝国时期,著名城市建筑师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对巴黎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拆除了大量的旧建筑,典型的巴黎楼宇采用天然白色大块方石建造而成,体现了奥斯曼风格。巴黎像切蛋糕似的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基本奠定了巴黎今天的城市格局。经过改造,巴黎从中世纪城市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都市。巴黎出现了大小凯旋门、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塞纳河上的金属桥、火车站和地铁等,造就了巴黎亲切、便利、优雅、浪漫的特殊风情。20世纪60年代,巴黎开始了第二次改造。这次改造不再在老城区上“动刀子”,而是通过建设新城区,将工业、金融业等行业迁出中心区域,并通过修建配套工程、高等级公路、高速地铁等措施,将巴黎市与法兰西岛大区联系起来。在第二次改造中,在巴黎西部出现了拉德方斯(La Défense)商业区。2014年,法国政府出台一项雄心勃勃的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大巴黎改造计划”。该方案涉及巴黎大区的各个城市,将在住宅、交通、城市功能、能源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城市规划、改造,城市改造预计到2020年结束。此外,巴黎市政机构也出台了多项改造计划,几乎涵盖了整个巴黎。改造计划将使巴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将巴黎打造成多样性、包容性的世界之都。2024年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的时候,巴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游客将看到一番后汽车时代“碳中性”城市的巴黎景象。

巴黎是法国的政治中心,作为法国的首都,总统府、总理府、中央政府、议会两院、最高司法机构等中央政治机构都设在这里。

巴黎是国际活动的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许多国际专业机构也常设在这里。据国际协会联盟公布的排行榜,巴黎连续27年被列入世界会议之都。每年在巴黎都要举行近千次国际会议、博览会和展览会。巴黎共有五个大型国际性会议的会议中心: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北维勒班特展览中心、热布尔歇展览中心、巴黎会议中心、拉德方斯会展中心。仅这五个场所就拥有54.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1万个会议座位。此外,巴黎还拥有许多中型和小型国际会议的会场。

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巴黎集中了全法国工业生产总值的约1/4。巴黎的工业,特别是汽车、飞机、电器、光学、精密仪器、纺织和化妆品等都很发达。巴黎还是法国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在距离凯旋门以西仅5公里远的拉德方斯,是法国和欧洲最现代化的商业区。这里也是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拥有67公顷的步行系统,集中管理的停车场设有2.6万个停车位,交通设施完善。它代表欧洲的现代经济形象。拉德方斯的标志性建筑是“国家工业科技中心”“四季商业中心”“新凯旋门”等。

巴黎是法国和欧洲交通中心,市内交通也十分快捷。巴黎共有三个机场:戴高乐机场、奥利(Orly)机场和布尔热(Bourget)机场。巴黎地铁自1898年第一条线路通车,到1938年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地下交通网。现在,巴黎拥有16条线路,全长180公里,设有360个车站,其中有100多个换乘站,基本上能够通向巴黎市各个角落和各个旅游景点。巴黎地铁在地下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四层结构,与地铁相连的还有4条快速地铁,全长约200公里,设有133个站,通向巴黎近郊区和远郊区及其景点。当然,巴黎地面公共汽车线路也十分密集。为了旅游方便,巴黎还专门开辟了旅游观光的汽车线路和塞纳河上游艇线路。此外,巴黎拥有1800多家旅店和9万多张床位,在住宿方面也非常方便。

巴黎市区塞纳河上的桥共有37座,建造年代不同,建筑式样各异。其中26座桥的历史在百年以上。这些用石砖、钢铁建造的桥记录了战争的演变,王朝的兴衰,历史的变革。多少电影艺术家、歌词作曲家,多少诗人、画家、文人墨客,曾在桥上沉思遐想,汲取灵感。巴黎的每一座桥都有一段历史,诉述着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哀乐。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称“小桥”,连接西岱岛(île de la Cité)和河的左岸(南岸),据说该桥已有2000年的历史。最著名的桥是“新桥”,最壮观的桥是“亚历山大三世桥”,还有“夏尔·戴高乐桥”。巴黎改造计划将有三座新式桥梁将横跨塞纳河。特别之处在于,除了传统的通行功能,新桥上将承载商铺、花园甚至办公室,为步行者、自行车、滑板等设置专用通道。那时,走在新桥上,除了欣赏塞纳河风景,还可以逛逛花园、咖啡馆和商铺。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现代巴黎的象征——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世界三大建筑之一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肃穆壮观的圣心教堂(Sacré-Coeur)、气魄宏伟的凯旋门(arc de Triomphe)和著名的夏尔·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av.des Champs-Élysées)、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和爱丽舍宫(palais de l’Élysée)、建筑之花——枫丹白露、内有拿破仑墓的荣军院(hôtel des Invalides)、雄伟壮观的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和广场中心耸立的埃及尖顶方碑、著名的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艺术家心中的圣地——蒙马特尔(Monmartre)、令人敬仰的巴黎公社社员墙(mur des Fédérés),还有许多名人如雨果、巴尔扎克、周恩来等的故居,安放法国历史名人骨灰如伏尔泰、卢梭、左拉、雨果、饶勒斯等的先贤祠(Panthéon)。

巴黎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它拥有80多个国家和市级博物馆,被称为“博物馆之城”。除了陈列1.2万件精美艺术品的世界级博物馆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外,还有别具一格的现代派建筑蓬皮杜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e Pompidou)、罗丹雕塑博物馆(musée Rodin)、毕加索博物馆、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时装博物馆、吉梅博物馆(musée Guimet)、布尔德尔博物馆(musée Bourdelle)、扎德金博物馆(musée Zadkine)、巴尔扎克之家(maison de Balzac)、雨果之家(maison de Victor Hugo)、法国历史博物馆、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艺术和新作博物馆、非洲与大洋洲博物馆、群众艺术与传统博物馆、装饰艺术馆,还有几家展示中国和亚洲艺术的博物馆。此外,尚有军事、海军、人文、自然、技术、海洋博物馆及钱币、邮政、广播、时装、电影、乐器、钟表、眼镜等博物馆,还有格雷万蜡像馆。

巴黎拥有许多著名的高等专科学院。其中巴黎索邦大学(Sorbonne)、综合科技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国立行政管理学院、高等师范大学(Ecole normale de Paris)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级技术、行政和管理人才。法国的总统、总理、部长和科学家等大多毕业于这些学校。设置在巴黎市环形路南边的巴黎大学国际城(Cité internationale universitaire de Paris)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宿舍,居住着各个国家的留学人员。

巴黎市区以塞纳河为界分为塞纳河右岸(塞纳河北岸)和塞纳河左岸(塞纳河南岸)。塞纳河右岸是繁华的商业街区。塞纳河左岸是文化和艺术街区,它拥有高等学府,如法国科学院、巴黎国家图书馆、闻名遐迩的拉丁区(quartier Ladin)等。塞纳河左岸还布满了美术馆、剧院、餐馆、咖啡馆、啤酒店、书店、旧书摊、画室等,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塞纳河左岸是文化人荟萃之地,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摇篮,许多文化人、艺术家和文学家如毕加索等都是在左岸修成“正果”的。塞纳河左岸的“街头艺术”——民间文艺活动长久不衰。

坐落在圣心大教堂山脚下的红磨坊(Moulin Rouge)拥有闻名的红磨坊夜总会,其歌舞经常推陈出新,别具一格,享誉世界。巴黎郊区还有欧洲最大的迪士尼游乐园。

巴黎代表着优雅、浪漫、时尚、艺术,是历史感与现代感完美相融的城市,不愧有“世界之都”“浪漫之都”“艺术之都”“花都”“光明城”“都市中的女王”“时装之都”的称呼。

圣但尼 巴黎北郊的卫星城市,人口11.1万(2016年)。圣但尼堪称法国的“十三陵”。历代国王,从5世纪的克洛维斯国王(Clovis)到19世纪的路易十八(Louis ⅩⅧ),差不多都安葬在圣但尼的大教堂里。他们坟墓的雕刻是非凡的珍品。

里尔 诺尔-加莱大区的首府,又是北部省的省会,也是法国北部的一个重镇。市中心有23.2万人(2016年),加上周围卫星城市共约118.5万人,从而形成了“大里尔”都市圈。它仅次于巴黎、马赛和里昂,为法国第四大都市。

里尔地处西欧心脏,高速火车南下巴黎不到一小时,通过英法海底隧道到伦敦也不过一小时多一点。交通的四通八达和便捷使里尔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贸和文化中心。

里尔市及其所在大区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纺织业为主,现已发展成综合工业基地。其铁路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电力生产居全国第二位,印刷业居全国第二位,机械制造位居全国第三。欧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霞日”集团(Groupe Chargeur)生产基地就在该地区。

里尔市中心的旧交易所是历史上著名的交易市场,其西北有一座军事城堡,即城堡式的要塞,其南部有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de Pasteur)。

里昂 法国第三大城市,人口有51.6万(2016年)。它位于索恩河和罗讷河的交汇处,是北欧南下和南欧北上的战略走廊。远在中世纪开始它就逐渐发展成为欧洲丝织业中心和丝织品集散地,故有“丝绸之乡”的称呼。目前,里昂纺织品产量占法国的80%。此外,里昂的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学、环保业都很发达。里昂大学在世界很有名气。1921年创办的里昂中法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如周恩来等。里昂市图书馆还珍藏着许多古版书和孤本书。里昂也是“法国烹调之都”,其美味佳肴久负盛名。

里昂拥有一座占地500公顷的古城,其名气与历史价值仅次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蓝色海岸”和马赛、戛纳、尼斯 法国东南部延绵300多公里的地中海海滨通常被称为“蓝色海岸”。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风光旖旎。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绿色的棕榈树,加上粉红色的屋顶嵌在山间,海面绿色的岛屿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风景画。法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如马赛、戛纳、尼斯等像一串珍珠排列在“蓝色海岸”线上。一年四季,这里游人如织,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阳光、海水和沙滩。“蓝色海岸”是法国旅游业的第二大景点。

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又是法国第一大海港。人口有86.2万(2016年)。马赛是法国历史名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500名士兵进军巴黎途中高唱《马赛进行曲》,激发了革命的热情,后来它成为法国国歌,马赛的名字也就响亮于世界了。马赛港分为旧港和新港。旧港是15世纪路易十二时代所建。港湾呈长方形,航道狭窄,地势险要,为马赛的心脏地带,城市繁华街道都集中在这里。正对着旧港的伊夫岛(îl d’If)是游览胜地,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ére)在《基督山伯爵》中描写的主人翁被囚禁的监狱就在此。新港是法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马赛市内还有中世纪著名的建筑和大教堂等古迹。

戛纳地处法国东南部,人口有7.4万(2016年)。戛纳面对地中海,海水蔚蓝,棕榈树高大,彩色沥青铺路。沿岸耸立着国际会议中心和豪华的大饭店,港湾停泊着大大小小挂着各国国旗的游艇。这里几乎天天举行国际会议、商品展销、节日和文艺活动,其中每年5月中旬举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堪称世界第一大国际电影节,所颁发的金棕榈大奖是各国电影业人士力争的对象。电影节期间,世界各国当红的电影明星荟萃于此,走在红地毯上向观众展示自己的风采。每逢夏天,戛纳海滩上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或晒太阳,或下海游泳。晚上,滨海大街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对面的莱兰岛(îl de Lérins)是旅游胜地,设有国际少年营地。东边不远的戈尔夫瑞昂(Golfe Juan)是当年拿破仑一世从囚禁的小岛逃回登陆并向巴黎进军的地方。东北部不远的格拉斯(Grasse)是著名的法国香水产地,素有“世界香水之都”的美称。瓦洛里(Valauris)则是法国陶器之乡,著名的画家毕加索定居之地。

尼斯地处法国东南部的帕隆河(Paillon)河口,濒临地中海,人口有34.3万(2016年)。它呈现一派地中海式的旖旎风光:滨海林荫大道长达4000米,彩砖铺地,花坛似锦,棕榈摇曳,入夜灯火辉煌。尼斯拥有国际航空站、铁路线和海上航线,通向巴黎和国外重要的城市。尼斯每年2~3月举行的狂欢节,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和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齐名。每届狂欢节时间持续3周左右。狂欢节期间,“鲜花大战”“彩车游行”等活动为主,每年吸引约60万人热情参与。花车游行、观众欢腾、儿童嬉戏,直到深夜。街道两旁出售玩具、假面具、气球以及彩纸、彩带的摊位比比皆是。尼斯狂欢节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尼斯观光游览。

图卢兹 图卢兹位于法国西南部加龙河畔,人口有47.5万(2016年),是法国第四大城市。它同法国其他南部城市一样,散发着天然和古朴的气息。作为中比利牛斯地区的首府和一个开满鲜花的城市,它的魅力不仅来自丰富多彩的历史,而在于与未来紧紧相连的活动。

图卢兹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发展成为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沿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它已经拥有了航空航天工业、化工、机械、电器、轻工业等多种传统行业,以及科技含量更高的机器人、信息、微电子、生物工程等新兴行业。其中,图卢兹的航空航天工业更是闻名于世,这里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空中客车”飞机和火箭都是业内佼佼者。

在图卢兹市内,有许多文化古迹,其中有罗马式的大教堂以及中世纪的雅各宾修道院、剧院等。

西部和波尔多 法国西部濒临大西洋,有陡壁悬崖、峡谷幽林,也有沙滩和阳光。布列塔尼是别具一格的法国乡间风光。圣米歇尔山是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圣马洛(St.Malo)是有名的石头城。昂热周围是古堡群。

波尔多地处法国西南部的加龙河下游,人口有25.2万(2016年)。它是法国西南部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造船业和酿酒业十分发达。尤其是波尔多的葡萄酒和白兰地闻名遐迩,其中红葡萄酒被誉为世界葡萄酒的皇后。法国大量的葡萄酒等名酒正是通过波尔多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南特 法国西部城市,位于卢瓦尔河河口,是卢瓦尔河大区首府和大西洋岸卢瓦尔省省会。人口有30.7万(2016年),是法国第六大城市。

南特是法国西部大西洋重要港口和工商业城市。其工业主要有造船业、化学工业(主要是肥料和油漆)、机械制造业(机车和飞机零部件)、有色金属冶炼和食品等工业。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生产传统的果品和干货。港口贸易以进口石油为主。

历史悠久的南特老城区弥漫着中世纪的气息:笼罩着神秘气氛的大教堂,耸立着的古老城堡,纵横交错的狭窄街道,宁静的广场。在南特市区,充满文化的氛围。凡尔纳博物馆介绍“世界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的生平及其作品。

阿维尼翁 位于法国南部,沃克吕兹省省会,人口有9.2万(2016年)。14世纪时,罗马教皇居住在这里的教皇宫,故阿维尼翁有“教皇城”之称。13世纪末,由于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因此,在法王菲利普四世(Philippe Ⅳ)的支持和安排下,1309年教皇克莱芒五世(Clément Ⅴ)决定从罗马迁居到阿维尼翁,直到1378年。由于教皇的迁居,教徒们就把阿维尼翁作为朝拜的圣地。从教皇宫俯视阿维尼翁城市,可以看到环城的城墙和12世纪遗留下来的横跨罗讷河的古朴桥梁。在这座哥特式建筑下面的广场上,小宫殿和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构成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碑,凸显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教化的欧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阿维尼翁于1947年开始创办艺术节,每年7、8月间举行。它是法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艺术节之一。阿维尼翁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斯特拉斯堡 地处法国东北部边境,阿尔萨斯大区的首府,下莱茵省省会,人口有27.9万(2016年)。它属于温带半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度高。它是法国东北部水陆空交通枢纽,新兴工业中心。斯特拉斯堡是欧洲议会和欧洲联盟其他许多机构的所在地,故有“欧洲心脏”之称谓。

斯特拉斯堡古城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老城区保持了完好的古老风貌:广场、教堂、博物馆、旧市场星罗棋布。城市西部河滨的“小法兰西”河道纵横,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高耸入云,其建筑风格堪称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斯特拉斯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 “法国最美丽乡村”

在法国,乡村保护与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从1930年的《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将小城镇和乡村列入保护对象,到目前的“优秀乡村中心政策”“乡村复兴区政策”“大区自然公园政策”及各种专项政策。1982年3月6日,法国创建了“法兰西最美丽乡村协会”(Association des 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旨在“重塑各成员乡村的活力并使其通向美好的未来,避免其被沦为没有灵魂的‘村居博物馆’或鄙俗的‘游乐园’”。协会的主要工作是评选“法国最美丽乡村”。申请“法国最美丽乡村”称号的乡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居民数量符合乡村条件,即2000个居民及其以下;②拥有优质的建筑遗产或自然遗产或两者兼有,并为此设立两个正式的保护区;③遗产的质量与价值须符合一系列建筑学和景观学的条件,如乡村周围环境幽雅,乡村的建筑在体量、色彩、形制、材质、风格上要和谐一致并有地方特色,建筑物高低错落有序等。根据上述的条件,每座“法国最美丽乡村”几乎都是一部建筑艺术和人居环境的样板。这里仅介绍历次“法国最美丽乡村”评比中10个典型的乡村。

阿讷西(Annecy) 位于上萨瓦省,距瑞士日内瓦只有22英里,是法国美丽乡村中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个,素有“小威尼斯”之称。它的亮点在于连接各个运河的露台和闻名的岛宫,这一造型优美如画的城堡于12世纪建成,坐落于一条运河的正中间。

阿尔布瓦(Arbois) 位于汝拉省山区的葡萄美酒之乡。它地域虽小,但盛产法国人最爱的奶酪Comté和很特殊的葡萄酒品种——黄葡萄酒(Vin jaune),这种产量少、味道惊艳的佐餐酒被当地人称为“液体黄金”。远远望去,在山坡上绵延碧绿的葡萄园映衬下,阿尔布瓦宁静而祥和,古老的教堂钟楼巍然耸立,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在这里,阿尔布瓦人悠闲地雕琢着生活,碧绿的葡萄园与赭黄色的石头、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石屋村庄,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

巴拉聚克(Balazuc) 位于阿尔代什省境内的火热河(Rivière fougueuse)向南奔流,沿河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悬崖,高80多米,其山巅的一座古老的小村庄巴拉聚克居高临下。老镇在靠近悬崖的一侧墙上缀满了当地浅蓝色的石块,别致而美丽。这座海拔159米的小石头村庄仿如世外桃源,傍河而居、玲珑别致,郁郁葱葱的绿树隐天蔽日,探索其中,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拱形冗道蜿蜒曲折。

波姆莱美西厄(Baume-les-Messieurs) 位于罗讷省,坐落在山谷里,其周围几乎都被约200米高的石灰岩峭壁所包围,形成独特的景观。一系列由河水侵蚀而成的天然洞穴和一座保留至今的罗马修道院是这里的特色。整个村庄由建于11~12世纪的修道院所主导,修道院可谓朱拉山脉地区罗马艺术和建筑的代表,教堂内有16世纪的彩瓷祭坛,修道院的门上是15世纪的精致雕刻。俯瞰村庄,红瓦石墙的建筑绕着修道院布置开来,错落有致且统一的红瓦屋顶建筑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沙隆堡(Chateau-Chalon) 位于罗讷省,坐落在一块高地上,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地势最高的酒乡,可俯瞰塞耶河山谷和布雷斯平原。古朴的建筑群凌驾于大片的葡萄园之上,建筑以红瓦屋顶灰墙为主,局部依山势呈梯田状分布。村庄内保留有罗马式的圣皮埃尔修道院及古老的要塞。沙隆堡村庄内的酒窖均为半地下,夏季和冬季有温差,酿造出了独特的黄色葡萄酒,闻名于世。

科尔马尔(Colmar) 位于上莱茵省,是法国的另一个“小威尼斯”。这里充盈着颜色明丽的房屋、装饰可爱的店面以及鲜花点缀两岸的运河,为科尔马尔营造出童话般优美的氛围。游历过这富有魅力的街道后,许多游客选择来一次运河旅行,或者坐在水边的咖啡馆,点上一盘松脆薄饼,看人来人往。

孔克(Conques) 位于阿韦龙省洛特山谷的心脏地带,是法国文化历史重镇。这个小村庄隐匿了无数的珍宝:围绕着木筋墙的建筑,矗立着11、12世纪建造的圣-福瓦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有着250根廊柱、现代派的花窗及代表了最后审判的12尊人物雕像,还有圣-福瓦修道院的珍宝馆,覆盖着黄金和宝石的圣物盒。

埃吉桑(Eguisheim) 是法国大东部大区的一颗明珠,坐落在上莱茵省葡萄酒街道上的小村落美得让人不忍离去。早在1989年就被赋予“遍布鲜花”的街区称号,2003年又获得“法国最美丽乡村”称号,而2013年在“法国人最喜爱乡村”评比中获得优胜。埃吉桑位于葡萄酒产区的心脏地带,被高低起伏的葡萄田包围着,被认为是葡萄种植发源地。它引人注目的是呈现同心圆向外辐射的街道布局,民宅一家挨着一家,形成一个同心圆。顺着同心圆朝着一个方向走,最终会回到起点。家家户户门口摆着花草。每一家的门窗都经过精心布置与刻画。有些人家门口或侧面墙上有块碑,上面写着房屋建筑日期和主人家夫妻的名字缩写字母等。还有的家庭门上刻画的图案,可以看出这家主人的职业。因为以酿酒为生的人多,所以葡萄的图案也最多。它除了一直以来吸引品酒行家的众多的酒窖和白葡萄酒吧之外,另一特点是其令人愉悦的童话气息,就如一名游客说道,“这里唯一缺少的就是灰姑娘!”

戈尔德(Gordes) 位于沃克吕兹省内,地处沃克吕兹高原的一侧,房舍环绕着山顶处雄伟的城堡和教堂层层布置开来。山城风貌和建于中世纪的石头建筑是当地的特色之一。乡村遵循着古罗马时期的城镇防卫格局,依山而建,建筑层层叠叠,道路随地势起伏,小巷密布。在村庄中,就地取材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鹅卵石铺就的街道、高大的石头建筑、石围墙、石阶、石凳遍布村庄。村的中心区位于山顶处,中心广场上分布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教堂。这里,适宜的地中海气候和放松的生活步调可以让游客尽情探索一条条羊肠小道,登上城堡,可俯瞰周围的田园风光,还可欣赏薰衣草田之上日落的壮丽景色,吸引了许多明星和艺术家在这里安家落户。

卢尔马兰(Lourmarin) 位于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卢尔马兰的典雅魅力来自其常春藤覆盖的街道、精致小巧的画廊和露台以及空气中薰衣草的香味。所以这里能成为法国一些最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乡,不足为奇。

四 建筑艺术

在法国的名胜古迹和著名城市中,存在着风格迥异的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从教堂、城堡、宫殿、桥梁、钟楼到城市的布局、建筑、广场、集贸市场、民宅,无不渗透着艺术的风格,游走其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法兰西建筑艺术的魅力。正是这些建筑艺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和观光者,从中获得灵感,激发出创造力。

1.建筑艺术发展史

早年凯尔特人(高卢人)建造了一些城堡神庙。公元前6世纪初,法国南部沿海地带出现了希腊的殖民地,这一带的建筑物使用了希腊的柱式。公元前2~1世纪,罗马征服高卢后在罗马艺术影响下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开始出现。公元8~9世纪,在查理大帝(Charles le Grand)倡导下,出现了复兴古代文化运动,11~12世纪中世纪艺术进入了繁荣阶段。在这期间,罗曼式(Roman)、哥特式(Goth)、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相继风靡一时。

17世纪,法国进入了古典主义(classicisme)时期,其中,宫廷古典主义日益占上风。这种古典主义追求造型严谨,应用古典柱式结构,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在这个时期,建造了许多宫廷和纪念性广场等建筑群,以及离宫别苑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1715年路易十四死后,法国建筑艺术不再忍受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哗,从事追求华美和闲适,从而诞生了罗可可建筑艺术风格,并引领了欧洲建筑艺术的潮流。罗可可风格讲究精致典雅、小巧可爱,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个时期,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出现了。当然,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艺术并没有消失,它仍然表现在一些建筑物中,如巴黎的协和广场和南锡市中心广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国流行折中主义建筑艺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中主义艺术和建筑的要地。总的来说,折中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折中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烦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19世纪末,工业化的完成和科技革命的方兴未艾猛烈地冲击了法国的建筑艺术,促使法国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没落,加速了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格的兴起。其主要表现为以钢铁替代石料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现代主义的艺术理念设计和建设会馆、展览厅、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物、广场、住宅等。例如,1889年在巴黎建设了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1977年建成了酷似化工工厂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20世纪80年代,法国建筑及建筑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喧嚣声日渐低落,建筑及其艺术的多样化表达却日益明显。但这些表现遵循的仍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即运用现代机器美学的原理,将建筑的工业化特征加以艺术的表述,表达一种现代、高科技、光洁、精美,体现速度、效率与环境的建筑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巴黎的新凯旋门(Grande Arche)、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法兰西国家图书馆等。

2.五彩缤纷的建筑艺术

罗曼式建筑艺术 又称为罗马式的建筑艺术,因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它是以古罗马建筑艺术为基础,同时受到东方和蛮族文化的影响。它是9~13世纪法国主要建筑风格,其建筑形式以修道院和教堂为主。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狭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券,逐层的门框装饰,高大的塔楼。其代表作是安德尔-卢瓦尔省省会图尔市的圣马丹教堂(Basil St Martin)。

哥特式建筑艺术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北部兴起,随后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一直延续到16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点是,以垂直线和拱券为主,给人挺拔、高雅之感。它采用细长的立柱代替墙面支撑整个建筑,立柱间的空间镶嵌了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十分鲜艳夺目。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它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西岱岛上,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堂。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50年。它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将它喻为“石头的交响乐”。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形大门的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

索姆省省会亚眠的亚眠大教堂(cathédrale d’Amiens)是法国哥特式建筑鼎盛期的代表作(122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7个小礼拜室。中厅宽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1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拱券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态。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窗,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此外,还有马恩省兰斯市的兰斯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Reims),又称为兰斯圣母院和厄尔-卢瓦尔省省会沙特尔的沙特尔大教堂(cathédrale de Chartres),它们与亚眠大教堂和瓦兹省省会博韦的圣皮埃尔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由于连年战争,城市的防卫性很强。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内嘈杂拥挤,居住条件很差。多层的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山墙面街。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饶有生趣。富人宅邸、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建筑艺术 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随后传到欧洲和法国,从而在欧洲各国形成了各自的建筑艺术风格。在法国,形成了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艺术风格。

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是,用精美大理石雕塑,以表现人文主义的人体立体雕像和浮雕装饰立柱和墙体,还以人文主义的人体绘画来装饰穹顶和墙面。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艺术风格主要代表作是卢浮宫、巴黎市政厅(Hôtel de Ville)、凡尔赛宫、荣军院。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和重修,特别在16世纪的改建中具有了文艺复兴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卢浮宫占地面积45公顷,建筑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国民议会宣布作为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闻名天下,不仅仅在于其展品之丰富和珍贵,更在于博物馆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艺术建筑。卢浮宫东立面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自东向西横卧在塞纳河的右岸,两侧的长度均为690米,整个建筑壮丽雄伟。用来展示珍品的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参观这座艺术殿堂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美好享受。

巴黎市政厅是巴黎自1357年以来的市政厅所在地,位于巴黎市区塞纳河北岸。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包加多尔(Bocador,绰号红胡子)设计,1533年动工。红胡子沉浸于文艺复兴精神,拆除“柱房”,制订了高大、宽敞、光明、完善的建设计划。该建筑于1628年才告完成。目前的巴黎市政厅是在1871年5月原大楼被焚毁后重新修建的。

新落成的市政厅长120米,宽50米,内含三个庭院。除中央主楼接近原貌外,其余建筑均反映19世纪盛极一时的新文艺复兴风格。主楼正面的壁龛饰有196座名人塑像,右侧栏杆上两组青铜群雕分别象征“科学”和“艺术”,主楼正面的两组石雕象征“劳动”和“塞纳河与马恩河”;钟座上方雕塑名为“巴黎市”,三角楣上的两座雕塑分别象征“谨慎”和“警惕”。市政厅内部装饰极其华丽。各类风格的油画、壁画、镶嵌画、饰毯等装饰工程曾调动150位艺术家,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

巴洛克式建筑艺术 17~18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一词的原义是奇异古怪的珍珠。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产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随后,法国成为巴洛克世俗建筑中心,修建了许多巴洛克式的城堡、广场、宫殿等。法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是凡尔赛宫宫内装饰、路易十四广场、胜利广场、巴黎郊区的拉斐特城堡(Maisons Laffitte)等。

罗可可式(Rococo)建筑艺术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罗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罗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罗可可建筑艺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Louis ⅩⅤ)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故别称为“路易十五式”。罗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院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罗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现代主义建筑艺术 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艺术理念设计和建造房屋、标志性建筑物、展览馆等,并用钢铁代替石料作为建筑的基本原料。其代表作是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

埃菲尔铁塔屹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1884年,为了迎接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和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纪念建筑。经过反复评选,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设计的铁塔被选中,1889年建成后铁塔就以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塔高320多米,4个塔墩由水泥浇灌,塔身全部是钢铁镂空结构,共有1万多个金属部件,用259万个铆钉连接起来,灯泡2万个,总重量约为11500吨。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铁塔共有4层,每层有一个平台,在铁塔塔顶可以观赏巴黎全城迷人的景色。从1985年圣诞节起,铁塔改用碘钨灯照明,夜晚塔身呈现金黄色,既节省电,也更加美观。埃菲尔铁塔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于1977年建成。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中心大厦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分为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大厦内部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重科技派最典型的代表作。

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 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建筑艺术混合了现代主义建筑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从而使法国建筑艺术日益多样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并充分使用高科技和新兴的原材料表现现代化的建筑物,如巴黎的新凯旋门、法兰西国家图书馆等。

新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而兴建的标志性建筑,于1992年建成。它是一座结构简洁却又惊人壮观的巨大建筑物。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门框”,屹立在拉德方斯新区的现代建筑之中。正因为它的造型与戴高乐广场的凯旋门十分相像,所以又被人们俗称为“新凯旋门”或“现代凯旋门”。新凯旋门与市中心的卢浮宫及凯旋门在同一条轴心线上,卢浮宫高25米,凯旋门高50米,于是决定把新凯旋门的高度确定为100米,正好是成倍增长,步步高升。同时又因为卢浮宫门前的广场宽100米,香榭丽舍大街的宽度也是100米,所以新凯旋门的宽度也就确定为100米。把城市建设的整体性与艺术性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确实令人赞叹不已。新凯旋门与老凯旋门都被人称为“门”,但在实际用途上却是截然不同的。老凯旋门完全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新凯旋门则有着实实在在的使用价值。新凯旋门两边的门柱其实是两座百米高的办公大楼,而顶部相连起来呈门状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餐厅和空中花园。整座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里面不仅设有政府的办公机构,而且还设有国际通信中心、会议中心、展览馆、画廊和音乐厅等,每年这里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客人和观光者。

法兰西国家图书馆,又称为“密特朗图书馆”(bibliothèque Mitterrand),1995年建成。密特朗图书馆位于巴黎东南塞纳河边。这座由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决定建造的超级图书馆占地7.8公顷,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它以4幢直插云霄、相向而立、形如打开的书本似的钢化玻璃结构的大厦为主体,4座大厦之间由一块足有8个足球场大的木地板广场相连。中央是一片苍翠茂盛的树林,围绕着这片浓密的树林是它的两层阅览室,其中有2个主阅览室分别均有2个足球场大小。图书馆拥有2000个座位的普通阅览室和1500个座位的学者阅览室,珍藏了1100万册书籍,30万余种杂志,2000份专业资料和1500万幅珍贵的版画等。新楼除阅览室外,还有1个视听室、1个大会议室、6个小会议室,以及每年举行像音乐会、研讨会、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的设施。图书馆设有餐厅、咖啡厅、专卖店、书店等,为读者提供各种方便服务。 SpAdZeLLiW8Q+aXsqeOQugWirVst9dQ/Lv/TLUCIwLrZCrxOdauFDTweW5+uoA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