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3 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技术报告
|
摘要: 本文作为“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体系”技术报告,基于2000~2017年全国及各地相关数据,对基础数据来源、数据推演方法、相应数值关系、测评体系构思、具体指标测算加以说明,对各类数据事实所反映出来的增长相关态势进行分析。测评体系意在把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增长放到经济、财政增长和社会、民生发展相关背景中,放到教科文卫投入增长的相邻关系中,放到各类数据人均值地区差、城乡比的差距检测中,全面检验各方面增长的协调性和均衡性,从而得出现行统计制度下适用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实现演算过程的通约性和演算结果的可比性,可供重复验证。
关键词: 健康消费 卫生投入 增长态势 综合检测 测评排行
“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体系”实为“中国居民健康消费需求评价体系”与“中国公共卫生投入增长测评体系”的并列合体,借助并整合十余年来本系列研究成果“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和“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四个体系的框架构思设计。其中,“健康消费需求评价”部分既可谓最早推出的“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移植扩展“姐妹篇”,又成为近年推出的“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里健康消费三级子系统分解独立“微缩版”;而“公共卫生投入增长测评”部分则直接就是几年前推出的“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平行移植“拓展版”。
这是人民生活层面单项消费需求评价与公共财政层面专项投入增长测评的直接对应检测,力求直接为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和各地“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咨询参考。
“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体系”数据来源、具体出处及相关演算见表1。
表1 “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体系”数据来源、具体出处及相关演算
续表
注:①数据具体出处章号章名、表号表名、统计项名称各年卷多有变化,以2015年卷(发布2014年数据)为准。该年卷始提供城乡综合人均收入、总消费及分类消费数据,本系列研究多年前率先展开民生数据城乡综合演算,引来国家统计制度及其数据发布改进,本项检测遂采用,此前诸多年度仍系自行演算。经两年使用验证,此类人均值与总量之间存在演算误差,居民收入、消费人均值和总量对应产值人均值和总量(同为年鉴发布)分别演算居民收入比、居民消费率结果有出入,因而本项检测回归自行演算城乡人均值,以保证数据库测算模型的规范性及其历年通行测评的标准化,必要时附年鉴提供的城乡人均值作为参考。②数据来源制表保留各分类消费原名称,行文分别简称“食品、衣着、居住、用品、交通、文教、健康、其他”消费,物质生活消费、非物生活消费简称“物质消费”“非物消费”。③本项检测体系借助并移植“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和“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体系”四个体系的构思设计,数据来源及其演算方法整合“人民生活检测”和“公共投入测评”两个方面并进一步精细化。
表1对于数据来源、具体出处及相关演算的说明已经十分详细,无须再言。不过,有必要提及理解和使用统计数据的若干基本知识。
(1)全国及各地人口数据处于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一应统计数据总量与人均值之间相互转换演算的基本参数。具体说明,国家统计局出版发布各类统计数据,除了对于产值数据提供全国及各地总量和人均值以外,对于全国及各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其各项分类投入数据只提供总量,对于人民生活数据只提供人均值(以往仅提供城镇、乡村分别演算的人均值,近年才开始提供2014年以来城乡综合演算人均值)。这样一来,需要从实演算各地民生数据(居民收入、总消费及其分类单项消费)总量占全国份额(各地总量本身不具可比性,但总量份额及其升降具有可比性),或需要精确演算各地财政收入、支出及其各类投入地区差距(各地总量只有规模意义,人均值才有均衡比较意义),首先就必须进行统计数据总量与人均值之间相互转换演算。这一工作本系列研究已经坚持了十年有余,于是深知人口数据的重要性,也熟悉使用人口数据的“行规”——人口参数应当先行演算转化为“年平均人口数”才能使用。
(2)每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当年某些重要数据,甚至历年卷《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上年某些重要数据,均为“初步核算值”,需待随后年卷统计年鉴再校订为“最终核算值”。全国及各地产值总量、人均值数据正是如此,本书历年全国产值数据依照《中国统计年鉴》2015~2018年卷已经逐年校订,因而与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产值“初步核算值”有出入,总量和人均值一般都会略微增大。
(3)全国及各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数据与产值数据一起,构成经济、财政增长的宏观背景数据,对于检测各类公共投入,甚至民生发展的协调性极为重要。显然,在任何年度、任何地区,经济、财政、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各类数据协调增长才是最佳理想状态。
(4)在国际社会,在我国国内,“教科文”并提都是共识,我国习惯上又加“卫生”。在国家早期统计制度中,干脆合为一体称为“文教卫生事业费”。因此,检测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状况,必须放到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各自增长的相邻关系背景当中进行考察。
(5)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数据(收入与消费之差即为积蓄)是检测人民生活发展状况的基础(就业不在本报告研究范围之内)。在国家现行统计制度中,居民消费又分解为8个大类分别统计。考察居民健康消费状况,必然涉及居民消费分类数据;健康消费属于衣食温饱之外的非物质生活范畴,又必须涉及“非物消费”专项大类数据分析。全部人民生活数据都是相关关系背景。
以上简要说明透露,开展人文发展的量化分析、检测、评价,有必要在一切“可能有用”的数据之间建立结构关系,进行“结构化思考设计”和“相关性分析演算”,这其实就是本系列研究十余年来从事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的方法论经验。
数据读取、辨识是构思、设计指标系统的基础,有关阐释从公众社会常识和学界公共知识开始。配合文中列表数据解读、指标解释,运用本项检测后台数据库的强大功能,通过相应演算揭示数据及数据关系潜藏的人民生活发展、公共财政投入动向。
鉴于中国各地之间幅员分布不均、发展程度不一,总量数值几乎不具可比性,转换为占全国份额值方能检验其升降变化状况,这就是“GDP总量崇拜”的荒唐之处。人均值固然具有一定可比性,但孤立的一项或数项人均值比较并无多大意义。常见的可行方式是对比具备相关性联系的数据链之间的历年增长率。
无论是经济发展与民生增进之间的协调性检测,还是城乡、区域之间民生发展的均衡性检测,关键在于相应数据的年均增长率比较,及其历年增长指数的相关系数测量,正是其间的增长差异带来了各类相关比值(包括城乡比、地区差)的变化。需要注意一点常识:由于人口历年增长,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总量数据演算增长率,略高于人均值演算增长率。本系列检测除专门说明以外,主要取人均值进行演算,以求尽可能精准。
2000~2017年,在全国经济、财政背景总量数据之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6.22%,高于产值年增3.0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长次之,年均增长16.17%,高于产值年增2.96个百分点;产值增长再次,年均增长13.21%。
同期,在公共财政用于教科文卫投入总量数据之间,科技投入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4.57%,高于财政支出年增8.40个百分点;卫生投入增长次之,年均增长21.96%,高于财政支出年增5.79个百分点;教育投入增长再次,年均增长18.15%,低于财政支出年增1.98个百分点;文化投入增长最慢,年均增长15.33%,低于财政支出年增0.84个百分点。
同期,在居民收入、总消费、物质消费、非物消费、积蓄总量数据之间,居民积蓄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4.85%,高于产值年增1.64个百分点;非物消费增长次之,年均增长13.56%,高于产值年增0.3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再次,年均增长12.99%,低于产值年增0.22个百分点;居民总消费增长又次,年均增长12.34%,低于产值年增0.87个百分点;物质消费增长最慢,年均增长11.76%,低于产值年增1.45个百分点。
民生领域的高增长出现在居民积蓄和非物消费两个方面:积蓄年均增长高于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86个百分点,高于总消费年均增长2.51个百分点,甚至高于产值年均增长,但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7个百分点;非物消费年均增长高于居民收入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高于总消费年均增长1.22个百分点,甚至高于产值年均增长,但低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6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和积蓄同属民众财富收益,当与财政收入对应;居民总消费、物质消费和非物消费同属民生需求开支,自与财政支出对应。这样的对应分析出于本项研究的独特设计。
深入展开民生领域数据分析。居民物质消费方面分类检测:2000年以来居住消费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6.51%,高于居民收入年增3.52个百分点,高于总消费年增4.17个百分点;用品消费增长次之,年均增长11.30%,低于居民收入年增1.69个百分点,低于总消费年增1.04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增长再次,年均增长10.95%,低于居民收入年增2.04个百分点,低于总消费年增1.39个百分点;食品消费增长最慢,年均增长9.83%,低于居民收入年增3.16个百分点,低于总消费年增2.51个百分点。
居民非物消费方面分类检测:2000年以来交通消费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6.81%,高于居民收入年增3.82个百分点,高于总消费年增4.4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长次之,年均增长14.20%,高于居民收入年增1.21个百分点,高于总消费年增1.86个百分点;文教消费增长再次,年均增长11.98%,低于居民收入年增1.01个百分点,低于总消费年增0.36个百分点;其他消费增长最慢,年均增长8.56%,低于居民收入年增4.43个百分点,低于总消费年增3.78个百分点。
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程度、复杂程度日益增高,社会领域分化、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密,若想单纯提取一个或几个具有绝对化因果性关系的因子进行哲学抽象简单解释,显然已经不够用。更多因素只具备相对化的相关性联系,需要展开更复杂、更精细的数学抽象分析。构思、设计指标系统关键在于分析、提取大量数据链之间不断变化的相关性动态。
相关系数检测可谓相关性分析最简便的通用方式,同时检验两组数据链历年增减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变化程度是否相近、变化动向是否稳定。相关系数1为绝对相关,完全同步;0为无相关性,完全不同步;-1为绝对负相关,完全逆向同步。设数据项 A 历年增幅变化为 N ,若数据项 B 历年增幅(降幅绝对值)愈接近 N (高低不论),即保持趋近性(正负不论),或历年增幅(降幅绝对值)存在固有差距(高低不论)但上下波动变化愈小,即保持平行(逆向)同步性,则二者相关系数(负值)愈高;反之相关系数(负值)愈低。
2000年以来17年间,产值历年增长与教育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828,即教育投入在68.28%程度上随之增长;与科技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488,即科技投入在54.88%程度上随之增长;与文化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1688,即文化投入在16.88%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卫生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429,即卫生投入在54.29%程度上随之增长。
在民生方面,产值历年增长与居民收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8276,即居民收入在82.76%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总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930,即居民总消费在59.30%程度上随之增长。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产值增长,居民总消费增长更滞后于产值增长。
继续考察民生方面,产值历年增长与居民物质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4984,即物质消费在49.84%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非物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0747,即非物消费在7.47%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积蓄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955,即居民积蓄在69.55%程度上随之增长。由此可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体现于非物生活需求提升,产值增长并不会直接带动这一变化。而居民积蓄却超越总消费步伐,更贴近地跟随产值增长,产值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多,其中更多的部分变成了积蓄,并未用于扩大消费尤其是增加非物消费。
同时,财政收入历年增长与教育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8189,即教育投入在81.89%程度上随之增长;与科技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905,即科技投入在59.05%程度上随之增长;与文化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3023,即文化投入在30.23%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卫生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106,即卫生投入在51.06%程度上随之增长。
在民生方面,财政收入历年增长与居民收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891,即居民收入在68.91%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积蓄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5771,即居民积蓄在57.71%程度上随之增长。
同时,财政支出历年增长与教育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7469,即教育投入在74.69%程度上随之增长;与科技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3652,即科技投入在36.52%程度上随之增长;与文化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067,即文化投入在60.67%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卫生投入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443,即卫生投入在64.43%程度上随之增长。
在民生方面,财政支出历年增长与居民总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3614,即居民总消费在36.14%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物质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1961,即物质消费在19.61%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非物消费历年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3605,即非物消费在36.05%程度上随之增长。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财政收入增长,居民积蓄增长也滞后于财政收入增长,居民总消费增长则滞后于财政支出增长,其间物质消费增长、非物消费增长均滞后于财政支出增长。与全国经济、财政背景相比,民生领域各项数据的增长变化并非一片乐观。这样一种分析检测模式运用于各个省域,各地之间不同经济、财政背景下民生发展的高下长短必定能够十分清晰地检验出来。
集中到民生领域,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历年增长与总消费之间相关系数为0.7851,即总消费在78.51%程度上随之增长;与物质消费之间相关系数为0.7027,即物质消费在70.27%程度上随之增长;与非物消费之间相关系数为-0.0332,即非物消费与之并无同步增长正向相关性;与居民积蓄之间相关系数为0.7639,即居民积蓄在76.39%程度上随之增长。居民总消费历年增长与物质消费之间相关系数为0.9142,即物质消费在91.42%程度上随之增长;与非物消费之间相关系数为0.0300,即非物消费在3.00%程度上随之增长;与居民积蓄之间相关系数为0.2068,即居民积蓄在20.68%程度上随之增长。由此看出,无论是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总消费增长,都不会必然带动非物消费增长引发的需求结构变化。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指标系统见表2,本文提取其间全国及各地居民健康消费子系统为主运行,其余均作为相关背景系统同时展开相关性检测。
在这里,需要对表2里“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若干参用和自设的相关性比值指标做出解释。同时,调用后台数据库演算功能,实际检测这些特定比值的历年变化动态,证实其设计依据和实际功用。为保证各类数据演算尽可能精确,有利于检测其间相关性比值升降等微小变动,以下取人均值展开测算。
(1)居民消费率:城乡居民消费与产值的相对比值,这无疑是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数据。无论是从拉动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提升消费需求来看,居民消费率势必都是越高越好。然而,居民消费率的历年变化态势甚至不如居民收入比的历年变化态势。
2000年,全国居民消费率为35.91%;到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率下降至31.46%。这意味着,“全面小康”建设进程17年来,居民消费增长滞后于产值增长,而且滞后程度甚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滞后程度。这就是国家多年以来十分注重“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真实背景,这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期对策,而且应当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2)居民消费比:城乡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的相对比值。面向“全面小康”衡量民生发展,全部物质消费放大为“必需消费”,全部非物消费扩展为“应有消费”,居民消费需求升降体现人民生活质量水平,额外剩余部分大小又体现人民生活富余程度。
表2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指标系统
注:①基础数据来源及其衍生数据演算依据:国家统计局出版发布全国性统计年鉴历年卷,同一口径数据保障检测程序通约性及评价结果可比性。②衡量“全面小康”重在民生,置于相应经济、财政背景下,建立并检测可能存在的一应相关性,尤其是城乡比、地区差两项逆指标,测算各方面、各层次间增长协调性、均衡性的现实差距和预期目标。③本项检测放大全部物质消费为“全面小康”必需消费,扩展全部非物消费为“全面小康”应有消费,其中医疗保健消费简称“健康消费”。
2000年,全国居民消费比为77.43%;到2017年,全国居民消费比下降至70.20%。继居民消费率降低之后,居民消费比亦呈降低之势,表明居民消费增长滞后于居民收入增长。本来居民收入增长已滞后于产值增长,居民消费增长又滞后于居民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居民消费率的降低态势甚于居民收入比的降低态势,居民消费增长不力的问题比居民收入增长不力的问题更加严峻。
(3)物质消费综合比重:城乡居民物质消费大类合计数值与总消费的相对比值,这一项分析由恩格尔系数放大而来。原始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以食品消费为必需消费,仅仅适用于解决温饱的“基本小康”检测,本项研究放大至全部物质消费检测。
2000年,全国居民物质消费比重为70.59%;到2017年,全国居民物质消费比重下降至64.64%。这意味着,“全面小康”建设进程17年来,城乡居民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持续降低,这就为社会生活交往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留出更大的余地。
(4)非物消费综合比重:城乡居民非物消费大类合计数值与总消费的相对比值,这一项分析由恩格尔系数扩展而来。沿用恩格尔定律检测“全面小康”远远不够,譬如移动电话通信消费已成为国民极普遍必需消费,本项研究扩展至全部非物消费检测。
2000年,全国居民非物消费比重为29.41%;到2017年,全国居民非物消费比重上升至35.36%。这意味着,“全面小康”建设进程17年来,城乡居民非物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持续提升,这就是中国人民生活切实进入“全面小康”阶段的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5)分类项消费比重:物质消费、非物消费两个大类一共有八个分类项,各自分别占居民总消费的不同相对比值。实际上,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些端倪。
2000~2017年,全国居民食品消费从42.94%下降至29.26%,比重位次保持第1位不变;居住消费从12.07%上升至22.45%,比重位次保持第2位不变;交通消费从7.02%上升至13.63%,比重位次由第6位升至第3位;文教消费从12.04%下降至11.41%,比重位次由第3位降至第4位;健康消费从5.94%上升至7.86%,比重位次由第7位升至第5位;衣着消费从8.40%下降至6.80%,比重位次由第4位降至第6位;用品消费从7.18%下降至6.13%,比重位次由第5位降至第7位;其他消费从4.41%下降至2.46%,比重位次保持第8位不变。
(1)支出对比度: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的相关性比值,取居民消费率与财政用度比相对比值。同样在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之间建立相关性,分析检测二者的相对比值,可以更加透彻地揭示出,居民消费增长不仅与产值增长相比明显滞后,而且与财政用度增长相比更显滞后。
这是一种双向对应检测的相对比值,互为对方倒数演算。基于居民消费演算,2000年,全国(居民)支出对比度为2.2664,即全国居民消费率为财政用度比的2.27倍,通俗说就是居民消费支出占社会总财富消耗份额为财政用度份额的2.27倍;到2017年,全国(居民)支出对比度下降至1.2814,即全国居民消费为财政用度的1.28倍。这意味着,“全面小康”建设进程17年来,居民消费增长更加明显地滞后于财政支出增长。
反向检测基于财政用度演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对比度为0.4412,即全国财政用度比为居民消费率的44.12%;到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对比度上升至0.7804,即全国财政用度比为居民消费率的78.04%。
(2)居民收入反检消费比、反检积蓄率,居民消费反检积蓄对消费抑制度:居民收入直接决定民生消费需求,居民积蓄直接影响民生消费需求。为使“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三个子系统及居民收入、积蓄两个背景子系统皆相对自足完成相关性分析,各自得出专项测算指数,本项检测体系设置了特定相关性比值的反向检测。这些反检比值皆为相应比值的反方向演算,亦可简化成相应比值倒数演算百分值,不必再予过多解释。
(3)分类项消费相关比值:居民消费各级分类项,包括物质消费、非物消费大类合计,表2、表4里物质消费、非物消费分类各四个单项消费,相关性比值由总消费相关性比值类推,无须逐一阐释。对照总消费比值唯一不同点在于,另设一类占总消费比重值,文中解说均已具体涉及。
本项研究同样别出心裁地将这些构思设计运用于各省域分析检测,各地不同经济、财政(公共投入)、居民财富(收入和积蓄)背景下民生消费需求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层次提升孰上孰下、孰高孰低的绝对比较和相对比较也都能够做到通约测算。
“中国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增长测评体系”指标系统见表3,本文提取其间全国及各地公共卫生投入子系统为主运行,其余均作为相关背景系统同时展开相关性检测。
表3 “中国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增长测评体系”指标系统
续表
注:基础数据来源及其衍生数据演算依据:国家统计局出版发布全国性统计年鉴历年卷,同一口径数据保障检测程序通约性及评价结果可比性。
“中国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增长测评体系”由“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体系”发展而成。“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体系”运行多年,2015~2018年持续出版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对于检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具有特定意义。现平行移植为“中国公共卫生投入增长测评体系”,作为《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报告》组成部分,对于检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亦有特定意义。
教科文卫公共投入背景关系值。教科文卫公共投入增长的背后因素,无疑是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长,因此教科文卫公共投入数据需要放到产值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数据的背景关系中开展考察,于是就有了背景关系值列联分析的相关性比值衍生数据——教科文卫公共投入相对于产值的比例值、对应财政收入的比例值、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值,从中检验教科文卫公共投入增长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协调性。
具体展开即为公共教育投入、科技投入、文化投入、卫生投入分别相对于产值的比例值、对应财政收入的比例值、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值,从中检验公共教育投入、科技投入、文化投入、卫生投入增长分别与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协调性。
教科文卫公共投入相邻关系值。在财政预算里,教科文卫投入具有密切的相邻关系,甚至早年直接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综合大类“文教卫生事业费”。鉴于这种相邻关系,其间的“毗邻可比性”抑或强于其他任何方面,于是就有了相邻关系值列联分析的相关性比值衍生数据——公共教育投入、科技投入、文化投入、卫生投入分别占教科文卫综合投入的比重值。
具体分解交错对应即为教育投入与科文卫(科技、文化、卫生)投入的相对关系比值,科技投入与教文卫(教育、文化、卫生)投入的相对关系比值,文化投入与教科卫(教育、科技、卫生)投入的相对关系比值,卫生投入与教科文(教育、科技、文化)投入的相对关系比值,从中检验教科文卫投入之间增长的协调性。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指标分类取值、演算权重、演算方式见表4,其间突出本文从中提取使用的全国及各地“居民健康消费需求景气评价”子系统,其余均作为相关背景系统同时展开相关性检测。
表4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演算方式
续表
注:①“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指标系统包含一级指标(子系统)3项,二级指标(类别项)27项,三级指标(演算项)108项;另有居民收入、居民积蓄两个后台演算背景二级子系统,加起来共有二级指标(类别项)41项,三级指标(演算项)156项。②恩格尔定律以食品消费为必需消费,仅适用于“基本小康”温饱检测,放大全部物质消费为必需消费,方对应“全面小康”民生发展检测,其占居民收入、总消费比反向检测以低为佳,即恩格尔定律关系、恩格尔系数放大演算;同样扩展全部非物消费为“全面小康”应有消费,其占居民收入、总消费比正向检测以高为佳,体现需求质量提升、消费结构优化。③本系列检测中“地区差”“城乡比”逆指标权重最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正是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方面,历朝历代城乡鸿沟、地区鸿沟引发动荡带来的内乱就是“历史周期律”的社会结构体制根源。
尤其需要详尽解释的当为本系列研究检测精心构思、设计的若干特殊性相关演算。建立指标体系,固然需要采用数学抽象的各种演算方法,然而构思诸多方面相关性分析,设计各类相对比值指标,同样需要哲学抽象的因果关系、相关联系思索提取。
数千年“国野之分”城乡鸿沟和“割据分治”地区鸿沟系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历史遗痕的主要根源,亦为全国当今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非均衡性”的主要成因。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正是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方面,我国当前深层社会结构体制矛盾正在于此。
本系列研究首创城乡比指标倒数权衡测算,独创地区差指标演算方法及其倒数权衡测算,自“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首先用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均等化差距检测,在“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中用于作为公共服务基础条件的公共投入均等化差距检测,至“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全面展开经济、财政、民生诸多方面“非均衡性”检验,而“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自然全盘予以继承。
所谓“城乡比”是较早出现的城乡间差异衡量演算,取城镇人均值与乡村人均值的倍差值(乡村人均值=1)。本系列研究以此倍差值的倒数(1/ N , N =城乡比,若城乡无差距 N =1,则1/ N 亦=1,逆指标转为中性)作为无差距理想值权衡系数,检测城乡比存否及其历年大小增减变化。
所谓“地区差”是本系列研究类比于“城乡比”精心设计的地区间差异衡量演算,但演算方法复杂得多:以全国人均值为基准值1衡量,各省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内的省级行政区划)无论是高于全国人均值,还是低于全国人均值,相通演算即取当地与全国人均值商值的绝对偏差值(不论正负)加基准值1作为省域地区差指数,全国及四大区域取相关范围省域绝对偏差值的平均值加基准值1作为相应地区差指数。同样以其倒数(1/ N , N =地区差,若地区无差距 N =1,则1/ N 亦=1,逆指标转为中性)作为无差距理想值权衡系数,检测地区差存否及其历年大小增减变化。
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密切相关,而居民收入直接决定着民生消费需求,检测产值、居民收入人均值地区差历年变化与各类民生数据人均值地区差历年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反映出这一点。
2000~2017年,全国产值地区差从1.4929缩小至1.3491。居民收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569,即在95.69%程度上同步变化;居民总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680,即在96.80%程度上同步变化;物质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7506,即在75.06%程度上同步变化;非物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8519,即在85.19%程度上同步变化;居民积蓄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032,即在90.32%程度上同步变化。
与之相应,全国居民收入地区差从1.3606缩小至1.2720。居民总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851,即在98.51%程度上同步变化;物质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6384,即在63.84%程度上同步变化;非物消费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474,即在94.74%程度上同步变化;积蓄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680,即在96.80%程度上同步变化。
此外,全国城乡居民总消费与物质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7364,即在73.64%程度上同步变化;与非物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042,即在90.42%程度上同步变化;与居民积蓄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258,即在92.58%程度上同步变化。
进一步展开,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466,即在94.66%程度上同步变化;与衣着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426,即在94.26%程度上同步变化;与居住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2166,即在21.66%程度上逆向同步变化;与用品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210,即在92.10%程度上同步变化。全国各类物质消费地区差大多随之缩小,唯有居住消费地区差有所扩大。
同样,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与交通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390,即在93.90%程度上同步变化;与文教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8532,即在85.32%程度上同步变化;与健康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9242,即在92.42%程度上同步变化;与其他消费之间历年地区差变动相关系数为0.7652,即在76.52%程度上同步变化。全国各类非物消费地区差普遍随之缩小。
这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表明,全国经济发展与民生增进已经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在争取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情况不容全面乐观。
产值数据不分城乡,城乡比检测集中于民生数据当中。2000~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同类数据历年增长相关系数检验,在收入之间为0.4798,即城乡同步增长程度为47.98%,呈很弱正相关,收入城乡比从2.7869缩小至2.7096;在总消费之间为0.4396,即城乡同步增长程度为43.96%,呈很弱正相关,总消费城乡比从2.9926缩小至2.2315;在物质消费之间为0.8631,即城乡同步增长程度为86.31%,呈较强正相关,物质消费城乡比从2.7183缩小至2.2593;在非物消费之间为-0.4048,即城乡逆向增长程度为40.48%,呈稍强负相关,非物消费城乡比从3.8093缩小至2.1820;在积蓄之间为0.6570,即城乡同步增长程度为65.70%,呈较弱正相关,积蓄城乡比从2.1978扩大至4.8231。
这些数据分析表明,全国城镇与乡村之间人民生活发展诸方面的同步性大多较弱以至极弱。在居民财富收益增长方面,城乡差距缩减不大甚或继续扩大;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方面,城乡差距在较大程度甚至很大程度上缩小。
“中国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增长测评体系”指标分类取值、演算权重、演算方式见表5,其间突出本书从中提取使用的全国及各地“公共卫生投入增长测评”子系统,其余均作为相关背景系统同时展开相关性检测。
2000~2017年,全国产值人均值地区差从1.4929缩小至1.3491,公共教育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377,即在93.77%程度上同步变化;科技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6925,即在69.25%程度上同步变化;文化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6258,即在62.58%程度上逆向变化;公共卫生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584,即在95.84%程度上同步变化。
表5 “中国教科文卫综合投入增长测评体系”指标权重、测评方式
注:①年鉴未提供全国及各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投入数据城镇与乡村投向分类,无法演算人均值城乡比指数,故缺反映“中国现实”极为重要的“城乡比”指标,留下遗憾。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属于宪法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国民待遇”范畴,最直接而普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层面即为公共投入)全面均等化是最基本的“合宪”要求,因而本系列检测赋予公共投入地区差逆指标极大权重。
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地区差从1.6706缩小至1.5741,公共教育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226,即在92.26%程度上同步变化;科技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6879,即在68.79%程度上同步变化;文化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5779,即在57.79%程度上逆向变化;公共卫生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440,即在94.40%程度上同步变化。
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地区差从1.4835缩小至1.3730,公共教育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294,即在92.94%程度上同步变化;科技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3870,即在38.70%程度上同步变化;文化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7137,即在71.37%程度上逆向变化;公共卫生投入历年地区差变动与之相关系数为0.9722,即在97.22%程度上同步变化。
数据分析显示,以人均值演算检验,全国产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公共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卫生投入地区差距随之逐渐缩小,分别由1.4389、1.7102和1.6569缩减为1.2756、1.6739和1.2477;而公共文化投入地区差距却“逆动”持续扩大,由1.4571扩增为1.6340。
全国及各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投入数据均未提供县城及其以上城市投向与乡镇及其以下农村投向分类数据,无法演算人均值城乡比指数,故缺反映“中国现实”极为重要的“城乡比”指标,留下莫大遗憾。
在人民主权制宪的体制下,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属于宪法保护全体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国民待遇”范畴,最直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最直接体现“人民主权”的立国之本。从理论上来说,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完全、彻底实现“城乡一体化”“全民均等化”,这样才符合我国“单一制”国家体制。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按地区分出事实上的三六九等,由各个省域甚至县域根据自身财力各自为之,在社会发展、民生发展领域形成“属地待遇”。因此,国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并积极推进,既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题中之义,也是落实“依宪治国”基本方针的理中之事。
设计相关性比值检测存在“理论值”,譬如居民收入比、居民消费率,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居民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比、居民消费率必须至少维持不降;设计城乡比、地区差检测存在“理想值”,最终应实现城乡、区域之间消除体制性、结构性差异,而历年增长波动的随机性差异在所难免。可是,权重设置只能取经验值,成为量化分析评价的一道“难题”,最后综合演算的通约性、合理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本系列研究十余年来历经“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和“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屡次设计与实施,积累了丰富经验。随后分解独立“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同样使用2015年数据反复进行测试,并以总消费、物质消费、非物消费合计演算与分类演算交叉检验相互印证,最后基本定型。
此次组合建构“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体系”,保留了相关性数据之间逐一对应的历年增长率对比指标(其间差异极其微小),在各省域之间很好地起到“平衡器”作用,使各地综合指数差异尽可能减小。在充分体现各地民生发展成效的同时,以细微差异确定各地排行。这一点在“应然增长测算”(各地综合指数更为接近)和“理想增长测算”(各地综合指数极度接近)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这样一种检测突破了以往人文研究的“非精密科学”方法局限,实现数理抽象量化分析的客观检测,做到演算的通约性和结果的可比性,可供重复运算检验。分析测算基于国家统计局正式出版公布的统计数据及专门设计的演算数据库,基本上具备了类似于理工科实验检测的科学性、客观性、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条件。
综合全国各地2017年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主要数据见表6,分区域按公共卫生投入人均值地区差倒序排列。省域排列以1、2、3……为序,四大区域排列以[1]、[2]、[3]、[4]为序,其中地区差、城乡比以小为佳取倒序,后同。
表6 全国各地2017年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主要数据
续表
注:①年鉴提供人民生活数据为城镇、乡村分别统计人均值,总量需据年平均人口演算,因全国人口包括武装力量,各地人口不含,故各地总量之和不等于全国总量。另需说明,近年年鉴始发布2014年以来城乡人均值数据,但与总量数据之间存在演算误差,对应同时发布的产值人均值和总量分别演算相关性比值有出入,本文恢复自行演算城乡人均值。②年鉴提供财政收支各项分类数据为总量,人均值需据年平均人口演算。
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总量为20450.57亿元。东部总量8425.26亿元,占全国份额41.31%;东北总量2066.46亿元,占全国份额10.13%;中部总量4945.32亿元,占全国份额24.25%;西部总量5013.53亿元,占全国份额24.58%。四大区域份额已做平衡,保证演算合理性,后同。
31个省域居民健康消费占全国总量份额高低依次为山东、广东、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浙江、辽宁、安徽、黑龙江、陕西、北京、上海、云南、广西、山西、吉林、重庆、福建、内蒙古、江西、天津、新疆、甘肃、贵州、宁夏、海南、青海、西藏。其中,山东处于首位,总量为1515.22亿元,占全国7.41%;西藏处于末位,总量为9.90亿元,占全国0.05%。
同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消费人均值为1475.09元。东北人均值1892.01元最高,为全国人均值的128.26%;东部人均值1580.66元次之,为全国人均值的107.16%;中部人均值1340.01元再次,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0.84%;西部人均值1331.38元较低,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0.26%。
16个省域人均值高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湖北、吉林、黑龙江、陕西、浙江、内蒙古、青海、宁夏、山东、江苏、重庆、新疆。其中,北京人均值2900.55元处于首位,高达全国人均值的196.64%。
15个省域人均值低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湖南、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甘肃、河南、云南、安徽、海南、福建、广西、江西、贵州、西藏。其中,西藏人均值296.28元处于末位,低至全国人均值的20.09%。
最高北京人均值为最低西藏人均值的9.79倍,各个省域之间人民生活消费需求增长的“非均衡性”差距十分显著。
2017年,全国公共卫生投入总量为14450.63亿元。东部总量5728.22亿元,占全国份额39.94%;东北总量919.86亿元,占全国份额6.41%;中部总量3474.88亿元,占全国份额24.23%;西部总量4327.66亿元,占全国份额30.17%。
31个省域公共卫生投入占全国总量份额高低依次为广东、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湖北、河北、安徽、湖南、浙江、云南、广西、江西、贵州、北京、福建、陕西、上海、重庆、辽宁、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天津、海南、青海、宁夏、西藏。其中,广东处于首位,总量为1307.56亿元,占全国9.05%;西藏处于末位,总量为93.80亿元,占全国0.65%。
同年,全国公共卫生投入人均值为1042.32元。西部人均值1143.79元最高,为全国人均值的109.74%;东部人均值1069.58元次之,为全国人均值的102.62%;中部人均值937.11元再次,仅为全国人均值的89.91%;东北人均值838.21元较低,仅为全国人均值的80.42%。
19个省域人均值高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西藏、青海、北京、上海、宁夏、海南、内蒙古、贵州、广东、天津、重庆、云南、甘肃、新疆、陕西、福建、江西、广西、湖北。其中,西藏人均值2808.26元处于首位,高达全国人均值的269.42%。
12个省域人均值低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浙江、吉林、四川、江苏、安徽、河南、山西、湖南、山东、河北、黑龙江、辽宁。其中,辽宁人均值769.70元处于末位,低至全国人均值的73.84%。
最高西藏人均值为最低辽宁人均值的3.65倍,显然难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投入均等化无疑是不容回避的基础条件。
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综合加权排行见表7,分区域以无差距横向检测结果位次排列。
表7 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综合加权排行
续表
注:居民消费需求评价与公共投入增长测评属不同领域,两方面检测结果综合加权成为难题。全结构化量化分析已实现数学抽象,可依数学公理进行合理演算:①纵向测评只涉及自身历时对比,仅需处理消费与投入关键数据之间大小各异的权重平衡,取相应数值演算比重完成加权;②横向测评另涉及各地共时比较,需要同时处理消费与投入关键数据之间大小各异的权重平衡,以及各地自身权重大小各异的再度加权平衡,取上述比重演算结果进一步演算地区差异,完成双重加权。此表基于B.3文表5、B.4文表10综合加权,鉴于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仅供参考。
各年度理想值横向检测方法的基本设置:①总量份额以上年为基准衡量升降变化(全国份额100%自为基准);②人均绝对值以全国平均值为基准衡量增减变动(全国自为基准);③人均值城乡比、地区差以假定实现无差距理想值衡量现实差距(全国亦然);④相关性比值以全国总体比值为基准衡量大小差异(全国自为基准);⑤相关人均值之间增长率比差以上年为基准衡量高低程度(全国亦然)。
在各年度理想值横向测评中,各地总量份额值以全国总量基准值来衡量(全国份额为100%自成基准),各地人均值、各项相关性比值以全国平均值来衡量(全国自为基准),份额上升或高于全国平均值“加分”,份额下降或低于全国平均值“减分”;全国及各地人均值城乡比(公共投入数据无此项)、地区差以无差距理想状态加以衡量,各项增长率差距比自身衡量,无论是全国总体还是各地,只要存在人均值地区差和增长率比差,一律实行“扣分”,最终加权平衡各项指标间分值增减得失。
在此项指数检测中,综合演算之所以“失分”,就在于“协调增长”“均衡发展”两个方面尚有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各类数据人均值的城乡比、地区差继续存在,有些数据的城乡比、地区差还比较大,以其倒数(数值越大其倒数越小)作为权衡系数势必“失分”较多。只要各类数据人均值城乡比、地区差缩小,检测指数就能够上升;只有彻底消除各类数据人均值城乡比、地区差,检测指数才能够达到理想值100。次要原因在于所有各类数据与其对应的经济、财政、居民收入、总消费等类数据增长率之间存在差异,假定全部相关对应数据之间实现同步增长,检测指数才不会“失分”,若增长率反超则反而“加分”。其余总量份额、人均绝对值、相关性比值各项指标,均以全国总体数值为基准测算各地高低差异,而对于全国总体“得分”无影响。
各时段基数值纵向检测方法的基本设置:①总量份额值升降;②人均绝对值增减;③人均值城乡比、地区差扩减;④相关性比值高低;⑤相关人均值之间增长率比差大小,所有这些指标的检测演算均以起点年度为基数进行测算,优于起点年“加分”而逊于起点年“减分”,全国总体及各地概莫能外。各时段纵向检测同理,区别仅在于起始年度不同。
在各时段基数值纵向测评中,全国及各地总量份额值、人均值,各项相关性比值,人均值城乡比(公共投入数据无此项)、地区差,各项增长率比差,一概以自身起点年度相应演算数值为基数值加以衡量。无论是全国总体还是各地,各项指标测算值优于起点年度“加分”,逊于起点年度“减分”,最终加权平衡各项指标间分值升降得失。这样有利于检测对比各地在不同时间段综合测评指数的提升程度,使“基数低而进步快”的欠发达或次发达地区有多种机会登上排行榜前列。
在此项指数检测中,综合演算“得分”逐年升降变化一目了然,“得分”升高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得益于各类数据总量占全国份额上升,人均值逐年稳步提高,其次得益于各类数据人均值城乡比、地区差逐渐缩小,再次得益于各类相关性比值有所升高(物质消费比值反向检测降低为佳),最后得益于各类数据与其对应的经济、财政、居民收入、总消费等类数据增长率之间的差异缩减甚至或有反超。至于全国自身份额指标,由于恒定份额100%自为基准,对于全国总体“得分”无影响。各时段纵向检测同理。
全国各地2017年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增长差距测算见表8,分区域按公共卫生投入人均值地区差倒序排列。
表8 全国各地2017年居民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增长差距测算
续表
注:①全国及各地分别假定居民消费实现弥合自身城乡比、公共投入实现历年最小地区差,省域总量之和不等于全国总量;②国家已经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关公共投入均等化势在必行,差距指数值=1说明当前即为自身历年最小地区差,小于1需向下趋近全国人均值,大于1需向上趋近全国人均值。
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总量为24641.33亿元。东部总量9415.86亿元,占全国份额39.21%;东北总量2376.81亿元,占全国份额9.90%;中部总量5890.15亿元,占全国份额24.53%;西部总量6331.39亿元,占全国份额26.37%。四大区域份额已做平衡,保证演算合理性,后同。
31个省域居民健康消费占全国总量份额高低依次为山东、广东、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江苏、湖南、浙江、辽宁、云南、陕西、安徽、黑龙江、北京、上海、山西、广西、吉林、重庆、新疆、内蒙古、江西、福建、甘肃、贵州、天津、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其中,山东处于首位,总量为1776.41亿元,占全国7.21%;西藏处于末位,总量为21.37亿元,占全国0.09%。
同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消费人均值为1777.37元。东北人均值2192.77元最高,为全国人均值的123.37%;东部人均值1807.12元次之,为全国人均值的101.67%;西部人均值1707.09元再次,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6.05%;中部人均值1610.20元较低,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0.59%。
16个省域人均值高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湖北、吉林、陕西、新疆、黑龙江、青海、宁夏、内蒙古、重庆、浙江、云南、山东。其中,北京人均值3088.03元处于首位,高达全国人均值的173.74%。
15个省域人均值低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山西、甘肃、河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海南、广东、安徽、广西、贵州、福建、江西、西藏。其中,西藏人均值639.69元处于末位,低至全国人均值的35.99%。
最高北京人均值为最低西藏人均值的4.83倍,省域差异明显缩减但仍存在“非均衡性”距离,而四大区域之间人均值已经较为接近。
2017年,全国公共卫生投入总量为14461.86亿元。东部总量5687.97亿元,占全国份额39.33%;东北总量1128.91亿元,占全国份额7.81%;中部总量3598.67亿元,占全国份额24.88%;西部总量4046.32亿元,占全国份额27.98%。
31个省域公共卫生投入占全国总量份额高低依次为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广西、云南、江西、辽宁、北京、福建、陕西、黑龙江、山西、贵州、上海、重庆、新疆、甘肃、吉林、内蒙古、天津、海南、青海、宁夏、西藏。其中,广东处于首位,总量为1161.93亿元,占全国8.03%;西藏处于末位,总量为72.44亿元,占全国0.50%。
同年,全国公共卫生投入人均值为1043.13元。西部人均值1069.43元最高,为全国人均值的102.52%;东部人均值1062.06元次之,为全国人均值的101.82%;东北人均值1028.71元再次,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8.62%;中部人均值970.50元较低,仅为全国人均值的93.04%。
19个省域人均值高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西藏、北京、上海、青海、天津、新疆、宁夏、甘肃、重庆、贵州、内蒙古、湖北、福建、广东、云南、海南、广西、陕西、江西。其中,西藏人均值2168.92元处于首位,高达全国人均值的207.93%。
12个省域人均值低于全国人均值,按人均值高低依次为黑龙江、安徽、吉林、江苏、山西、浙江、辽宁、四川、河北、河南、湖南、山东。其中,山东人均值871.90元处于末位,低至全国人均值的83.59%。
最高西藏人均值为最低山东人均值的2.49倍,省域差异明显缩减但仍存在“均等化”距离,而四大区域之间人均值已经十分接近。
在假定居民消费弥合城乡比、公共投入最小地区差情况下进行测算,居民消费增长“非均衡性”差距指数意味着全国及各地均存在明显距离;公共投入“均等化目标”差距指数值小于1有青海等16个省域,意味着需要向下趋近全国人均值,方能缩小自身地区差,并影响全国地区差亦可缩小;差距指数值大于1有辽宁等15个省域,意味着需要向上趋近全国人均值,方能缩小自身地区差,并影响全国地区差亦可缩小。据此假定演算,再检验全国及各地居民健康消费和公共卫生投入地区差,均有大幅缩减甚至相互极为接近,切实可行地贴近体现“协调”“共享”新发展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