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货币发展史

货币,是人们无法回避而且回避不了的一个话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货币大致经历物物交换时期、金属货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电子货币时期。

1.物物交换时期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最早产生于物物交换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处于极其原始的萌芽阶段,靠使用木棒、石块等简单的工具,在大自然中采摘果实,狩猎动物或捕捞鱼蚌以获取食物。采集与狩猎、洞居或巢居是当时人类典型的生活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根据个人特长进行不同的工作、生活分工,有的长于畜牧,有的擅于耕织。于是有一天,人们希望用自己的牛羊来换隔壁的布匹、用粮食来换棉布等,这就是最初的商品交换。举个例子:甲牵着一头羊去换五把斧子,乙拿着五把斧子去换一头羊。两个人正好碰见了,彼此愉快地交易。当然这种交易是偶然发生的,如果甲、乙两个人没有碰到,或者说两个人交换的东西不对口,交换就不可能完成。在这种原始社会偶然的物物交换中,人们慢慢体会到这样的交换开始不方便起来,存在交换物不等价、携带不方便、不通用等诸多不便。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交换的产品增多了,交换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人们交换的次数也频繁了。一种产品不是偶然地只和一种产品交换,而是同多种产品交换,这种交换被称为扩大的物物交换。

举个例子,假设一头牛,可以分别同一个奴隶、两坛酒、三块青铜、四块铁、五张牛皮来进行交换。这种扩大的物物交换比起偶然的物物交换是一种进步,是扩大的物物交换。但是也具有一些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牛的主人需要换的不是酒、铜、铁、牛皮和奴隶,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交换就做不成了。第二个缺点就是牛的主人要换的是一个奴隶,他们交换成功后,其余四种商品的主人还是交换不成,只得望物兴叹。第三个缺点是奴隶的主人要换的不是牛而是酒,酒的主人要换的既不是牛也不是奴隶,而是青铜,青铜的主人需要换的是铁,铁的主人要换的是牛皮,牛皮的主人要换的又是别的东西。如果想把这些交换都做成功,那么,奴隶的主人为了换酒,则先要换青铜,要换青铜又要先换铁、先换牛皮……以此交换,非常麻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就出现了一个叫作一般等价物的东西,这种一般等价物是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之所以称为一般等价物,是指它可以同任何商品计算成等价而交换。历史上,贝壳是一个重要的一般等价物。与猪、牛、羊等庞大而难以携带的商品相较,贝壳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因为其获取困难而兼具物以稀为贵的属性。作为货币的贝壳也是量化的,相当于一块钱、五块钱、十块钱。我国古代贝壳币的计算单位为“朋”,十个贝壳为一朋,有些地方二十个或者一吊为一朋。

2.金属货币时期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货币可以由任何物体来充当。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锻造技术上升一个台阶,就出现了金属货币。顾名思义,金属货币就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比如铜、白银、黄金等。与猪、牛等大小不一、属性不一、容易变质等劣势相比,金属货币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方便保存、便于携带等特点使其成为最能体现“等价交换”的金融工具。

金属货币大体出现了两次演化。其一,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的演变。货币金属最初是贱金属,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铜。贱金属与初步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相适应的,但后来存在货币材料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争夺原材料的问题,而且由于价值量的降低,不适应大宗交易。随着贵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币材由铜向银和金过渡。到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时期。其二,金属货币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状流通的,每次交易时要称其重量、估其成色,这时的货币称作称量货币。英镑的“镑”、五铢钱的“铢”都是重量单位,从中可以看出称量货币的踪迹。称量货币在交易中很不方便,难以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商人阶层的出现,一些信誉好的商人就在货币金属块上打上印记,标明其重量和成色,进行流通,于是出现了最初的铸币,即私人铸币。当商品交换突破区域市场的范围后,金属块的重量和成色就要求有更具权威的证明,国家便开始管理货币,并凭借其政治权力开始铸造货币,于是经国家证明的、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铸成一定形状的国家铸币出现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高速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发展成以“黄金”为主的货币形式,而黄金作为一种稀有的、不可再生、金光灿灿,甚至可以按照“盎司”“克”等标准称量的金属货币,使欧洲进入了著名的“金本位”时期。

但这些贵金属货币(铜币、银锭、黄金)一方面铸造成本高,另一方面在流通中会磨损,变得不足值。这时候的人们就在想,有没有其他物品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于是就有纸币的出现。

3.纸币时期

所谓纸币是指执行货币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通过纸币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纸币具有三个特征。其一,纸币是价值符号,它不是商品,不具有价值。其二,纸币是由国家强制使用的。其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它以国家的信用为保障。

纸币与货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与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 纸币与货币的区别与联系

纸币由于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等特点进而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我国现有的纸币是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其主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分,采用十进制。

早期,纸币一般在本国范围内使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纸币就迈出了国门,走向国际化。

下面以人民币国际化来阐述。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不断加快,是因为以下原因。其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积极的步伐。其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人民币境外流通提供了广阔空间。其四,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其五,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广泛流通和使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经验。其六,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给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4.电子货币时期

在今天,许多商品只是以一个图片的形式被放在某个网站里,你想要购买的话,点击一下鼠标即可。这种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电子货币的发展。

电子货币,顾名思义就是将现金从银行或者其他发行者处兑换成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的一种支付工具。现在几乎所有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都被纳入电子货币的定义范围,如信用卡、储蓄卡、借记卡、IC卡、消费卡、电话卡、煤气卡、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网络货币、智能卡等。电子货币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四点:①转账结算功能,可直接消费结算,代替现金转账;②储蓄功能,可使用电子货币存款和取款;③兑现功能,异地使用货币时可进行货币兑换;④消费贷款功能,消费者可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

电子货币虽然可以行使货币的部分职能,但是电子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这是因为以下两点。其一,电子货币目前还不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货币。各国法律都对货币实行严格管制,对货币形态都以法律形式作明确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也就是说,在我国,除人民币之外的任何支付工具都不是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其二,电子货币不具有法偿效力。法偿效力是货币的本质特征。所谓法偿效力,是指货币是法定的支付工具,具有法定的、强制通用的效力,受支付者不得拒绝接收货币,否则就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电子货币的最终取得者,最后仍然需要用法定货币结算,否则无法向订约范围以外的第三者支付。虽然电子货币还不能取得法定货币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应地,电子货币的风险可以分为主观因素性风险和客观因素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安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来自发行电子货币的法人机构及其信用等级,不同的发行主体所表现出的信用等级参差不齐,加之电子货币发行无须资质审查、无须申报。所以,发行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无从考察,使主观意识层面潜在的风险系数加大。电子货币在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体的宣传下,产生大规模的传播效应,其信用风险呈群体性直线上升。安全风险是指电子货币依附于网络计算机,留给犯罪分子以新的犯罪空间,无论是自身系统出现技术失误还是安全保障技术薄弱被恶意攻击都会给用户、发行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完善的程序、管理容易发生操作风险。客观性因素主要来自经济市场的相关配套性建设层面,如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上的客观因素,管理模糊的客观因素等,这些风险主要是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方面的滞后性和监管空白引起的。

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新的货币形态取代旧的货币形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货币在未来也终将被另一个替代者替代。 YX1tmRgBDlPOnkj8XjN5XcelEyuSoXZrm/ZUZtht0DUOm3sALFr8Cirr0a4Gkd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