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飞山庙之“靖州总庙”话语

二月初二日祭飞山庙,先祭达摩,后来进庙用诀。统开庙门锁,弟子进来,右边巡,大寄、二寄坐两边。弟子进来,座天国海一香未到,庙堂门下烧起二、三炷,焚香、焚香到香焚,香生在何州,生在何县,生在西眉山上下,只见混沌年二十七日七夜,眉风细雨,打落深塘海岸,五龙相打,波浪登天,凡人不敢近前。先通州县,后奏朝廷,鲁班先人左手提刀,右手提剑,金刀斩下赾斧,必开执在香炉头上,押在香炉头下。上烧无风自起,下烧无火自焚,上烧一炷,黄云盖天,中烧二炷,紫云盖地,下烧三炷,通铺十方,焚香炮炮,奏上天朝焚香分,奏上天门,焚香敬请当年当月当日当时五方三界四面功传文使,前去靖州飞山寨上下马王江口曲河大殿,不请何神,敬请飞山土主威远侯王……。人有一呌,神有三请,飞山土主威远侯王,大王十万雄兵,二王八万草将,两尾巡查两衙土地,金花小娘、银花小妹、左判门官、右判户典,请在庙堂里内受领真香,一心奉请。人有一呌,神有二请,诸位神祇立身安位,弟子各请一声,万圣降灵,各请二声,千神来到,东方不来,焚香请来,西方不到,焚香请到,诸未到,班车下马,銮车下降,未到已久,未到以毕。弟子未通人民,先通州县,今提:广西柳州府怀远县上大营甲团居住奉……(图3-1)

图3-1 《祭祀飞山大王经文》

以上内容摘自《祭祀飞山大王经文》部分,出自湖南通道与广西三江界邻的侗族地区一位80岁高龄吴姓民间道士传承自祖辈的《代代传》科仪文本,该祖传仪式经书经过多次手抄才有幸保存至当下。其祖辈们都从事民间道士行业,只是文本并未对其从事代数进行记载,而记忆又总是呈现模糊或遗忘的状态。虽然不能知道初创于何年,但据其中内容表述推算也有两三百年以上的历史。

该经文对于我们研究该地域社会飞山公信仰之下的飞山庙“靖州总庙”话语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经书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该地的侗族民众祭祀飞山神仪轨程序中的请神环节,必“前往靖州飞山寨上下马王江口曲河大殿敬请飞山土主威远候王”,其中飞山土主威远侯王即飞山公杨再思,曲河实为渠河之误。该地飞山公信仰文化浓厚,曾经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飞山庙宇,毁于早期。虽然庙内曾供奉着飞山公神像,民间道士们祭祀时仍要请五方三界四面功传文使前往靖州飞山寨请飞山土主威远侯王,可能源于民众认为飞山公乃从靖州飞山寨“分香”而来,飞山公信仰源于靖州飞山的思维已然植根于当地民众心中:此地飞山公只是“分身之形”,而靖州飞山神才是“神明本体”。

鉴于年代久远以及文献缺失等原因,我们已不能完整地阐释该区域的侗、苗、汉等不同族群建构飞山庙之“靖州总庙” 的具体历史过程及其逻辑,但对这些残存下来的地方文献、碑刻、科仪文本及人们当下飞山公信仰的实践进行解读,我们仍然可以对其有个大致了解。该区域的地方文献对飞山庙的文本记载多是强调当地飞山庙与靖州、靖州飞山、靖州飞山庙的关系,这是人们基于对飞山公信仰文化的一种跨区域、族群的认同。

三江独洞等地区不仅将飞山公视为神明祭祀,还将飞山公与侗族地区社会组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款”联系了起来,将飞山公与骆郎、贯公三人视为款的制定者。巴团村建有一款文化坪 ,中间竖立了一尊飞山公石像(图3-2)。其简介内容如下:

飞山大王,唐末五代时人,姓杨名再思,为当时侗族地区,九溪十八侗,约为现今湘黔桂交界的大部分地区的大款首,自称诚州牧。曾驻兵于湖南靖州城外之飞山,后率其民附于楚国。在位期间,保境安民、威震西南、功高楚国、德盖南邦,深受人民拥戴。其逝世之后,侗族地区普遍立庙祀祭,敬奉为民族英雄神和村寨保护神。宋明王朝曾先后谥封为威远侯、英惠侯等,故在侗族宗教祭词中即有飞山大王,其庙最先立于飞山脚下,故有威远侯王、英惠侯王等多重称谓。历代以来,据说各地所立的飞山庙均十分灵验,每祭,便可避邪消灾、保境安民。款组织过去讲款时,必须先祭骆郎、贯公、飞山等神。

该石像将飞山公视为款制定者并对其作为人与神双重身份下的贡献做了简要的介绍,但仍然不忘强调祭祀飞山大王之庙宇最先立于飞山脚下。如简介中所提到的,该地区侗族讲款之前必祭飞山等神明。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曾搜集整理了侗族传统早期文献并出版《侗款》一书,其中就搜集整理了一段祭祀侗款时所念诵请神经文,其具体内容如下:

大杯酒醴,大碗供肉;奠祀天地神灵,供奉列祖列宗。请你上元众祖先、中元众祖宗、下元众祖公、土地老神、地藏菩萨、上坛香火(神龛)、下坛土地、周富六郎、首脑头人、圣贤英烈、飞山大神。十三作枷,十五断事。今日聚众合款、莅临大显威灵。我讲不了人名,说不完鬼姓,都来这里享受酒肴。讲不了人名,说不完鬼数,都来这里享受酒肴。吃完为止,神乐人安,讲了堂前这一款。

这一份祭祀款时所请祖先、神明之经文,搜集之地并非靖州所辖,但祭祀过程中所请神明列表中不仅有飞山公,并且称其为“飞山大神”,这反映了“靖州之飞山公”在该区域民众所信奉的神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强调了飞山公信仰发源地的飞山。

图3-2 巴团款文化坪与杨再思石像

湘黔桂界邻诸族群的传统生活实践中,多将对生活影响较大的事件付诸碑刻记事,并且此为村寨中民众的集体行为。所以我们看到乡间角落的鼓楼、风雨桥、祠庙等公共物质载体下都会有各种碑刻,飞山庙亦是如此。靖州大堡子镇梅子村解放前隶属贵州天柱,村中原有一座飞山太子庙,虽前些年毁于水灾,只剩几根木柱支撑起破旧的残庙,但庙旁《梅子溪飞山太子庙重建序》石碑尚存 ,其称:

梅子村宝安太子庙乃飞山杨公,太子之恩德,深得民众人之心,奉为神灵,祭祀于同治七年,各界众心齐力捐款创建梅子溪宝安太子庙,隶飞山太子之辖,保地方百姓平安……

该地民众所供奉的神明虽被称为飞山太子,但其明确表明为“飞山杨公”,靖州飞山的地域性在此被信奉飞山太子神明的人以碑文的形式进行了强化。而天柱县地湖乡飞山宫前一块1989年所立的《重建飞山宫碑记》 载:

据传……大唐贞元四年(788),太祖銮辇靖州飞山灵峰,万民景仰,圣躬久屯。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腊月中浣,祥云万朵,瑞蔼千条,太祖驾幸桥冲飞山团……

该碑文以一个传说故事建构了飞山太祖与靖州飞山的特殊关系,即“太祖銮辇靖州飞山灵峰”。同样,通道县平坦乡飞山庙中一块立于民国己未年(1919)五月吉日的庙碑石刻仍然在强调飞山公与飞山之关联,其称:飞山之神,功德兼隆,福庇西粤,庙食封侯。千百年来,远而钦崇。我先人创修庙宇,奠位抬斯,得一方之保…… 而广西三江林溪乡一带普遍流行飞山公信仰,现存于高友村大飞山庙中的同治三年(1864)《飞山庙碑序》 载:

盖闻渠阳之志,靖州飞山之顶有杨公庙焉,屡显圣于其地。杨公者,威远侯也,生为良将,殁为明神,于唐为尚书,由唐宋以来,历朝加封,祀之者无不获福,故庙恒古香烟于世,我始祖立坛庙于斯而供奉之,民安物阜,五谷丰熟。

该碑文讲述飞山庙所祀神明,乃因为听说靖州飞山之顶有一非常灵验之飞山神,为了得到其庇佑,所以立庙祭祀。可以说虽然缺少其分香过程的叙事,但人们基本认同了本地飞山庙乃靖州飞山之顶飞山庙之分香而来。

以上碑刻多存于历史悠久或者新建的飞山庙宇内,其代表了历史上以及当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侗、苗、汉等不同民众生活实践下的飞山公信仰实践。从这些飞山庙宇碑刻的有限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靖州”或“靖州飞山”、“靖州飞山庙”等字眼,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各地飞山庙与靖州、靖州飞山及飞山庙的关系。这种对神明的追根溯源,源于历史之下的祖辈们对靖州、靖州飞山、飞山庙的历史记忆,源于祖辈们已将靖州飞山庙视为所有飞山庙之“总庙”。而这些记忆,又与该区域社会的移民及民众的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绪《会同县志》载:飞山宫,在洪市鳌龙坪,靖属会馆,嘉庆十七年(1812)建正殿三间,右文昌阁、财神殿、观音堂,内有方池,其源来自后山。 古代会馆始建于明代前期,嘉靖、万历时开始兴盛,清代中期最多,是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其主要体现出同行性与同乡性,即注重商业性和地域性。如靖州地区在历史上就有着许多著名的会馆,当下部分会馆尚有遗存,其具有代表性的会馆如忠烈宫,乃是贵州界域的表征,又称贵州会馆;而天后宫又名福建会馆,是属于福建人群的专属会馆;伏波宫为辰源会馆,是辰源人群的集中区;万寿宫为江西会馆,成为江西外来人群同行性活动载体;另外还有太平宫、广济宫等。而清嘉庆年间,靖州与洪市都属于商业发达之地,从靖州前往洪市经商者为数不少。在洪市,飞山宫被视为靖属会馆,可见飞山宫已成为靖州人在异域相互合作、共同帮助、彼此认同的一处空间载体。虽为一庙宇,但已然成为靖州地域性的一个重要认同标志、符号,可以说飞山庙在清代就已被人们注入了靖州的身影。

在靖州飞山庙成为地域标识及表达人群认同的同时,在诸多的飞山庙宇时空坐落之下,靖州飞山庙被视为庙宇网络中的中心庙宇与“总庙”而加以模仿。如靖州毗邻之地的绥宁东山飞山庙内现存一份当年飞山庙重立再思公神像、神座相关承包书,其就该飞山庙宇复修过程中对靖州飞山庙的模仿进行了明确表述。其称:

我杨氏后裔为了纪念祖先再思公丰功伟绩,恢复靖、会、绥、通之东山中心古迹,以供杨氏后裔永固瞻仰,现已成立复修筹备会,重立再思公神像,三个神座……。工程内容:再思公大神座,左右两边小神座各一个,再思公神像(石砖、水泥结构)巨人像。神座规格:大神座,长一丈二尺二寸,宽七尺二寸,高三尺二寸。小神屋座,长八尺四寸,宽三尺,高二尺一寸。神像要求再思公神像不低于靖州飞山庙模样,要求庄严雄伟、笑容满面、引人注目、斯文活泼、光滑美观。修建东山飞山庙再思公神像围罩的灵屋(木材结构),灵屋的建成质量标准,总则不低于靖州“飞山总庙”思公灵屋模样。四个文官武将的形象按照靖州飞山庙四个模样建好。

将靖州飞山庙视为“总庙”,不仅在于庙宇复修时对靖州飞山庙的模仿,同时还伴随着人们前往靖州飞山庙参观、学习及祭拜。三江县辰阳八寨地区原有飞山庙、南岳庙、关公庙、五昌庙、雷祖庙,这些庙宇基本毁于1964年,只有飞山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以复修。该飞山庙的复修,主要是在东寨杨某的负责下完成的。复修前,杨某带领着村中6人前往靖州飞山庙参观、学习。所以该庙宇中的飞山公神像与靖州飞山广场上的杨再思石像非常相似,都是背后手握武器呈站立姿势,且神像面相酷似。而飞山庙大门处更是木刻了靖州飞山庙中宋代陆游所写对联: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山河,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庙内挂有“杨氏族魂”牌匾,神龛上书有“威镇南国”等字样,可以说是靖州飞山庙的缩影,这些都是将靖州飞山庙视为“总庙”而加以模仿的例证。同样,通道平坦乡平坦村于2012年重刻飞山神像,就需要将飞山公神像雕刻成如何模样这一问题,主要负责人通过网上查询到靖州飞山庙中飞山公神像,于是按照此神像模样最终雕刻而成,却并没有模仿村中不到百米的另外一座吴姓飞山宫中的飞山公神像。这不仅与划分家族间界限有关,更是源于地域历史记忆下的人们对飞山公杨再思源出于靖州飞山的根源性、正宗性的认同(图3-3)。与此同时,村中老人讲道:

自己的长辈们,包括侗、苗、杨、吴等众姓人们都曾去过靖州“飞山总庙”祭拜,确切的还记得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那时还是老庙,庙宇较为破陋。在2012年的时候,村里还组织了40多人,租用两辆车前往靖州飞山庙祭拜,有的是从家里带着香、蜡、纸及各种祭品,有的是到了靖州城买的,在庙中磕头祭拜,祈祷飞山公神明保佑。

图3-3 靖州飞山“总庙” VyyhlITJKsJOktDc/YQtBFITMYp1o0QvDzeqaMR5inUJM+IMqr5oZzTvnJBu7I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