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田野点介绍

三门塘位于贵州省天柱县的坌处镇,是镇内最大的行政村,距天柱县城40公里,距锦屏县城18公里,距湖南省界5公里。村寨位于清水江的下游,清水江穿境而过,上溯锦屏、剑河、凯里,水路东注黔阳沅江,直达洞庭。在过去,村落的交通主要凭借清水江航运,与外界的交往依赖水系的自然铺设而展开。三门塘这一段的江面较为开阔,水流平缓,宜于摆渡,早在明清时期三门塘便成为这一带的重要渡口。木船为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现在除了渡口摆渡外,水上运输已被陆路交通所取代。现有远中(远口至中寨)公路、天锦(天柱至锦屏)油路,东过会同,南通靖州,西通锦屏、黎平,北上天柱。三门塘与邻近村寨的交通以山路为主,清朝木材贸易繁盛时,这一带的人家道殷实,集资修建石板、鹅卵石铺砌的山路,道路坦荡,便于行走。村寨间人们的探亲访友、赶场易市往往都是步行来往。

三门塘依山临水,村内溪多泉多,因此桥多井多。泉水甘美,村民大多直接饮用,用此酿造的米酒口味醇美。三门塘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层深厚,适宜各种林木生长。三门塘及其附近一带盛产杉木,此外,天然树种还有楠木、梓木、樟木、松木、银杏、皂角树、红豆杉等。虽经多年砍伐,但由于侗族人素有造林护林的传统,现今的森林覆盖率仍在75%以上,村头寨尾,名木古树皆是。

三门塘是湘黔边界天柱、锦屏、会同、靖州四县接壤地区的古老的“四十八寨”之一。“四十八寨”作为涵盖三门塘在内的重要的区域网络,下文将在木材贸易这一背景下加以讨论。如今的三门塘村,村民住居面积1550亩,耕地面积741.9亩,现有村级林场2个,面积1600余亩。三门塘行政村分别由三门塘、三门溪、乌岩溪、喇赖四个自然村寨组成。三门塘村全村共有362户1570人(其中男性820人,女性750人);其中侗族占72%,苗族占26%,其他民族占2%, 因非侗族人群均为入嫁的女性,因此当地人认为全村都属于侗族。

三门塘现有户主姓氏共18姓(参见附录一),其中以王、谢、刘、吴四姓居多(王姓有157户,谢姓有58户,刘姓有45户,吴姓有41户)。寨中谢姓族谱记载,谢氏祖先在明永乐二年(1404)由湖南黔阳迁入此地;刘姓族谱记载其祖先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迁居这里;王姓族谱记载其祖先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迁徙至此;吴姓未有确切年代的入迁记载,但据族谱上的谱系推测,入迁年代稍晚于王姓。村中也有长者认为,村中大姓是土著居民,小姓才是后来迁居至此的,族谱中的记载只是应需之用而杜撰的。或许这是村中大姓强调自身的土著身份和最先入住权的一种说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今三门塘众多姓氏聚居一村的情景,与那段和村落生活紧密相连的木材贸易引起的外族入迁历史有关。

这个清水江边的侗家村寨,既非军事重镇,又非地方行政中心,在历史上被写上重要一笔的是它的木材贸易。三门塘是清水江边“外三江”之一、盛极一时的贸易商埠,它是清水江流域木材经济兴衰的一个微观缩影。三门塘依山临水,崖高塘深,适于泊排湾船。明朝就有木材商前来采购,清朝以来大规模的木材商贸市场网络的形成,将三门塘纳入其中。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地方社会因资源分配而引发的“争江”,最终以锦屏、天柱间的洋渡溪为界,将清水江下游这几个村寨分为“内江”“外江”。上游之茅坪、王寨、卦治为“内三江”,下游之坌处、清浪、三门塘为“外三江”。外地木材商要采购内江木材,必须由外江村民代办。因此,三门塘成为内外江重要的木材集散地。三门塘人依靠他们独到的木材加工修补技术获利颇丰,木材买卖中的中介代理角色也使这个清贫的小村落富庶起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水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清水江边的这个小村落也被逐步边缘化。曾经辉煌的水运商贸时代倏然隐没在逝去的历史中。如果说过去清水江水系将这个村落带入了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而今陆路的开拓,却带来了相悖的效应。改革的现代化造成了当地与外界的巨大反差,变迁对村落关系结构、文化价值体系带来了种种冲击,城镇都市化的发展使得村落再一次成为一个边缘地带。近几年,随着村内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推进,村落经济也有所改观。

三门塘具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林区农业特征,农业自然禀赋贫瘠。三门塘村现有耕地面积741.9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47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是坌处镇人多地少的缺粮村(见表0-1)。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村里的王S.Y.支书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电,带领大家集资投劳,筑坝建堤,在1970年建成了一个26千瓦的小型发电站,成了当时全县最早用上电灯的村寨。1997年后蓄水的小水库由村民承包养鱼。

表0-1 三门塘村各小组耕地情况

三门塘有村级林场两个,地处三门塘凉头和三门溪盘盏冲头,村杉木林林场面积800亩。1972年,村支书王S.Y.带领全村村民建造,荒山征收后,木材砍伐后按照八二分成,土地股占二成,劳方股占八成,分配方式由各小组按工分计算。1989年之前,有专门的林场看守人员。1982—1984年,全村林场面积共计1600余亩,农户各自造林,承包到户。1982年,分山林到户,自行管理自己的山林。个别农户造经济林,大量种植柑橘、板栗、杨梅、桐树、茶油树、楠竹、药材等。1990年,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实施后,集体、私人的山林都不允许砍伐。若建房需材,必须写申请到县林业局办“砍伐证”,并缴纳一定的林业税,收费标准为32元/立方米。村内养羊的有2户,种植柑橘的有26户,种植板栗的有2户,种植金秋梨的有5户,养鱼的有1户,培植药材的有2户,种兰花的有1户,60%的村民种植茶油树,20%的村民种植桐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平均每户年收入5000元/人)以及部分工资收入(有固定工作或离退休人员)。粮食生产基本解决本村的吃饭问题。种植、养殖,只能解决部分日常生活开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成了村庄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今,村里的许多青壮年前往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打工,他们的经济收入成为村中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近些年来,虽然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改良,但是靠天种地,以人畜为基本动力的劳作方式,无法根本改变村庄的经济概况。随着外出打工对家庭经济的补充,村民的生活状态基本达到了温饱水平。由于地理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三门塘村曾经倚赖的经济支点——木材,一旦坍塌,要寻求重新撬起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支点显得困难重重。

“99金山笔会”以来,三门塘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先祖遗留的石碑古树、宗祠庵堂、古井回廊成为当今可供旅游开发的资源,2003年村内建成了一个旅游接待站。虽然村民的旅游开发意识日涨,但是整体开发模式并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旅游规划缺乏专业指导。随着近年来坌处的新集镇建设,也给三门塘带了新的发展。2014年9月,国家民委将三门塘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随着网络传媒的迅猛发展,三门塘的旅游资讯也为更多人知悉,络绎不绝的游客造访这个侗族村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将使它成为清江明珠。 MkTLT6l48H947+f0RHaAfrDVFbVHqdO3aNtmcO04i7dFnKz2x2+xaGLxpcSBM3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