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结

本章第一部分是对清水江流域木材采运的概况描述;第二部分则对以坌处为中心的“外三江”与“四十八寨”的关联做一讨论;第三部分围绕三门溪一线的村寨,落实到更为具体的村落关系与人群姓氏关系中,通过对更小空间范围内,与三门塘相关的木材商贸活动,来呈现村际整合过程。

“争江”事件落下帷幕,使得区域内的社会结构得到了调整。在各种经济利益主体和地方权势的互动过程中,呈现了一个夹杂着矛盾和妥协、冲突与合作多元力量的互动图景。内外三江这一市场机制的生成与它的最终确立,确保了三门塘所处的清水江下游一带木材商贸的顺利往来。在这出漫长的“争江”历史活剧中,三门塘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也同样经受着这一地域社会内重大历史事件的冲击与影响。三门塘人在木材商业活动中累积起来的经济实力,也为在咸同年间兵燹中的抽厘济练提供了可能,因此三门塘获得“外三江”之一的身份,便有了其背后特定的促成因素。

三门塘、抱塘、中寨均建有宗祠,留有碑刻,如今看来这几个深山中的苗族村寨有着和沿河三门塘侗族类似的风俗习惯,当相同的文化符号出现在不同村寨时,木材贸易带来的经济动力势不可当地打破了茂林深菁的崎岖闭塞,而带来了区域整合的文化意涵。三门塘作为区域市场网络和传统文化网络的重叠交合之点,遵循着自身经济、文化的地方性发展路径而在历史中步步前行。学馆、惜字炉在村寨中的出现,也是中央在地方上推行教化,建立起正统性的国家秩序的结果,希望通过本章的叙述,给下文三门塘不同历史镜像的叙述带来特定时空的区域性维度。在对村落内部空间进行细致把握的同时,先对村落所处的地域性的经济文化网络进行考察。虽然是一个宏观的历史图景的铺呈,但是在村落中听人们说起的过往中,他们借用事件、故事,提示了历史的在场,而使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背景。 MqU/OTZUGQT3YS24MhKZfjwmpS5yfE0K91Ph09QmOtBkplEHxMi94JcuKKWXQ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