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又是文化的载体,民族与文化之间互为因果。各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独有的灿烂文化,这些特殊的文化表现正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特有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消失或融化在其他民族之中而不复存在。可见,文化是不能独立于民族之外存在、发展的。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17世纪50年代以前,居住在黑龙江上中游的北岸,之后由于受到俄国向东扩张的压力,迁居嫩江流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营畜牧业、渔业和狩猎生产。达斡尔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信仰萨满教。达斡尔族人口较少,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分布格局。根据2010年的统计,达斡尔族总人口为131992人,现散居于祖国各地,主要聚居区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和新疆塔城市。
笔者自幼生活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一草一木。早在学习和了解民族学学科知识之前,便对达斡尔族历史与社会文化有所涉猎,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研究经验。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以后,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科规范,系统学习了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空间,对达斡尔族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达斡尔族的研究大多是以语言学、历史学、文学为切入点,很少从民族学的视角来研究达斡尔族萨满教习俗文化,由此笔者选择“达斡尔族萨满教习俗文化”作为研究方向。
达斡尔族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特有的生活习俗,而且还在使用着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语言。达斡尔族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达斡尔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达斡尔族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千百年累积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或变异,民族文化遗产亟待整理和抢救。因此,记录保存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诸多形态,完整、系统地阐释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及其变迁情况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也是民族学理应关注的重要领域。
萨满教作为人类社会曾经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个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萨满文化作为残留于现代文明世界中少有的原始文化遗存,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目前萨满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濒临消失,现有从事萨满活动者普遍年事较高,人数较少,而且出现传承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萨满文化进行抢救性的研究已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本书是一项基于具体地区、具体民族的研究,通过探析达斡尔族萨满教的具体形态和内容,来把握历史上萨满教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萨满与社会群体关系的展示与分析,剖析萨满教与达斡尔族传统社会结构的内在关联,还原与重构萨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厘清在现代背景下神圣与世俗的关系,进而针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在文化变迁、文化冲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寻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从学科的角度予以阐释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