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直在《中国考古学上的聚落形态》一文中曾经指出:
整个青铜时代的基本社会单位是有城墙围绕的城邑;华北的黄土地貌上点布着千千百百的这种城邑。从外形上看,这些城邑都很相似。每一个城都在四周为土墙所围绕。土墙是夯筑而成的:长条木板缚在一起形成槽状,黄土放入槽中用石头或金属夯具捶实,然后木板解下向上移位以后再形成一级空槽,其中填夯黄土之后又形成较高的一段土墙,这样一层层加高到筑成为止。城墙平面布局多半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依东、南、西、北四方筑成,因使用木板,所以墙是直的,而墙角多呈直角。四墙上开城门,南门通常是主要的城门,而全城可称是座北朝南。
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华北平原的情况,因为在张氏撰写此文时长江流域乃至华南地区青铜时代的城邑状况还没有较充分的揭示,迄今仍然如此。但从已有的材料来看,认为城邑同样是长江流域(至少在我们所研究的汉水流域)青铜时代的基本社会单位,应当是大致不误的,只是城邑的分布较之华北平原要远为稀疏、形态也有所不同而已。
迄今为止,从已发表的材料看,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的青铜时代汉水流域的城址,属于商代的只有黄陂盘龙城一座;未见可以确证属于西周时期的城址;属于东周时期的有宜城楚皇城、 襄阳邓城、 随州安居城、 云梦楚王城、 大悟吕王城、 孝感草店坊城、 黄陂作京城、 丹凤商邑古城、 西峡析邑故城、 南阳宛城 以及淅川龙城、定阳城、寺湾古城、兴化城、马蹬城、罗城 等十余座,主要分布在汉水中下游的南阳盆地、襄宜平原、随枣走廊及澴水、滠水流域。这些城址,均位于汉水及其支流岸边(或距河不远)的低丘或岗地上,周围常有险要可备防守。如盘龙城南边紧靠流入长江的府河,北面是土岗,东北面今为盘龙湖,古城三面环水,形势险要;随州安居城南傍涢水,西临溠水,北面是一条蜿蜒十多里的第四纪堆积土岗地;宜城楚皇城东去汉水6公里,坐落在一块高岗的东部边沿;襄樊邓城南接汉水,东有小清河,往北1公里为绵延的低矮岗丘地。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些城址都分布在交通要道上,如丹凤商邑城、西峡析邑城以及淅川境内的6座古城位于著名的关中通往荆襄的丹江通道上;襄樊邓城、宜城楚皇城位于由南阳经襄阳南下荆州的南北大道上;随州安居城与云梦楚王城位于随枣走廊地带;而孝感草店坊城、大悟吕王城、黄陂作京城以及盘龙城则位于越大别山南下、在六朝时期非常著名的所谓“义阳三关”道上。显然,这些古城的兴筑与当时的军事、交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受到考古工作的局限,目前还有许多见于文献记载的城址尚未被发现。一般认为,三代的“方国”实际上就是“城邦”,可以用“城邑”作为其都邑国家的物化形式;而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县、邑、郡治所也都有规模不等的城池。在汉水流域,现有的文献与考古资料还不足以讨论夏、商时期城邑的分布情况,因此,我们在表2-1列出了迄今为止可以考知的两周城邑,包括西周至春秋时的方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别都及县、邑、郡治。由于许多文献中有记载的城邑的地望还无法确定,而可能有更多的城邑没有被记录下来,因此表中所列并不能涵盖汉水流域的城邑情况;同时,虽然在周代的八百年间许多的城邑都为人连续地居住着,但仍有一些城邑没有一直被继承下去,所以表2-1中的城邑并不都是同时存在着的。尽管如此,表2-1所列仍然是我们认识周代汉水流域之城邑分布状况的可靠途径之一。
表2-1 周代汉水流域的城邑及其分布
由表2-1可知,周代汉水流域城邑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襄宜平原和南阳盆地,考虑到《史记·楚世家》关于“秦复攻楚,取八城”(楚怀王三十年)、“(秦军)取析十五城而去”(楚顷襄王元年)等记载,南阳地区的城邑比文献所见的还要多一些。商洛地区的城邑密度也比较大,反映出丹江通道在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下游地区的城邑主要集中在与襄宜平原邻近的钟祥平原、今荆门北部丘陵和京山丘陵地带,江汉平原腹地则并无可以确证的城邑存在。至于上游的汉中、安康以及鄂西北地区,城邑的数量都相当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汉水及其支流的两岸。
城邑的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状况。由城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城邑密集的地区人口一般也比较密集,反之亦然。因为一方面城邑的产生与存在必然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而在农业社会中特别是在农业社会的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常与人口的多寡成正比,所以也可以说,城邑的存在与发展要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前提;另一方面,城邑的存在也为人口的集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当然也有例外,如上述丹江通道的城邑比较密集,主要是由于其地位较重要之故,其人口应当并不密集。但总的说来,城邑密度与人口密度呈现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由上述对周代汉水流域城邑分布的分析得出对当时人口分布状况的大致认识,即襄宜平原与南阳盆地的人口最为密集,钟祥平原及其邻近的丘陵地带次之,其他地区的人口则较为稀疏。
文献中关于青铜时代汉水流域城邑形态的记载非常缺乏,所以探讨这一问题就不得不主要依靠考古发掘资料。迄今为止,经过科学发掘或较细致调查与勘探的汉水流域的青铜时代城址有黄陂盘龙城、云梦楚王城、宜城楚皇城、随州安居城、黄陂作京城、大悟吕王城与孝感草店坊城等7处。从已揭示的情况看,诸城形态各异、规模不等,但在城垣、城门和城壕等构筑方法上仍有不少相同点。
黄陂盘龙城平面呈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周长约1100米,方向北偏东20度。部分城垣目前在地面上还保存1~3米的高度,墙基宽约21米。城墙由主城墙和内侧护城坡构成,断面呈梯形。采用层层平夯和斜夯的方法分段夯筑而成,夯土每层厚8~10厘米,夯筑的技术比较原始。城的四面中部均有一缺口,当为城门。城内东北部地势较高,有大型的建筑群。目前已发现3座宫殿建筑基址,前后并列,坐北朝南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在南北城垣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城壕,在城南壕沟底部曾发现桥桩的柱穴,可知当时是架桥通过的。城址的周围,分布着密集的居住遗址,当为一般居民的居住区以及制陶和铸铜等手工业作坊遗迹。在附近的楼子湾、李家咀、杨家湾、杨家咀等地还发现有大量墓葬。
宜城楚皇城遗址平面约呈矩形,城周有比较完整的城垣,全为土筑,现存城墙底宽24~30米、高2~4米不等。城内面积2.2平方公里,城垣周长6440米。西墙、南墙和北墙西段均为直线,北墙东段和东墙因地势较高,城墙倚岗陵而筑,都不是直线。东北角凹入,东墙则有凸出部分,并将一小块高地圈入城内。城垣四角显著突起,东南角最高,群众称为“烽火台”或“观楼子”。城内东北部依托岗陵,地势较高,东南部最低,其余部分较平坦。城墙由夯土墙体、墙基、护坡组成,部分呈梯形。外侧护坡较窄,坡度较陡。城垣每边旧有缺口两处,群众称之为大、小城门。城内中部偏东北为高出的一块台地,传为“金城”、“紫禁城”或“小皇城”。金城东、南、西三面原有城墙,北边依倚外城。城内面积0.38平方公里。从某些断面观察,金城墙基较外城垣还要宽大(参见图2-1)。从地层堆积与遗物特征分析,城址的年代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下续到秦汉以至更晚。城内的金城,有可能是大城颓废后修筑的,与大城并非同时代的遗存。
图2-1 宜城楚皇城遗址平面图(王克陵绘)
云梦楚王城平面呈长方形,由大城与小城组成,有城门5个,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夯土城墙总长约9700米,现东、南、北三面及中部尚有高出地面2~4米的土垣,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城外有宽约40米的护城河环绕,现存的南护城河与涢水相通。发掘资料表明,城垣的建筑年代不会早于战国中期,最晚也不过战国晚期,而中垣则筑于秦或西汉初年。城址附近有大量战国至秦汉墓地,如城东的长辛店战国墓地,城西的睡虎地秦汉墓地、木匠坟秦人墓地、大坟头西汉墓地,城南的珍珠坡战国秦汉墓地等。
随州安居城址呈长方形,基本上为正南北方向,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约170米,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城墙夯土的底部约10米宽,保存较好地段的墙体高出地面近1米。在东、北城墙外有护城壕,壕沟上部宽约10米,北面护城壕的淤泥在现代地表2米以下。城内东南角有一处夯土台基,西北部文化层较厚。城址的使用年代大约在春秋时期或其前后较长时期。已发现的这一安居城址规模甚小,考虑到国内已发现的其他周代诸侯国都城常有宫城和郭城两重城圈,安居城址可能是随(曾)国都城的宫城,其外围应当还有外城。
黄陂作京城面积仅0.028平方公里,但形制特殊,平面呈四边突出的亚字形。城垣周长1092米,东、南、北三面城垣中部有缺口,应为城门所在;今残存城垣高2~6.5米,系用红褐土和黄沙土分层夯筑而成,由主城墙和内、外护坡构成,横断面呈不规则梯形。四周有城壕环绕,一般宽20~24米,深2~4米,其中北面城壕是在岩面上开凿的。城址兴建年代可早至战国时期,使用年代可能延至两汉。
孝感草店坊城遗址,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的五边形,有高立的土筑城垣,现存城墙高3~5米,南墙高出澴水河面约10米。城垣拐角处宽大并高出城垣,在其中三个拐角处发现夯土建筑台基,高出城垣1.5~2.1米,推测应是楼橹基址。有3个城门。护城河在城外绕城一周后从南垣拐角偏西处注入澴水河。城址的时代上限可到战国,下限延至秦汉或略晚。
上述两城址,皆地处交通要冲,依山临水,随地形筑建,形状特殊;城址规模很小,但城垣高耸,护城河完备,城垣拐角处有高大的楼橹建筑,而城门不多;城内只发现少量建筑遗迹和作坊遗迹。这样的城址不太可能是政治文化中心或商业性质都市,而应该主要是用于军事防御。
除以上7处城址外,还有一些城址虽经考古调查发现,但未做深入勘探,或有关资料尚未发表,目前仅知其大概,有关情况见表2-2。
表2-2 考古发现之青铜时代汉水流域次要城址的概况
上述诸城,除盘龙城建于商代二里岗期,南阳宛城与襄樊邓城可能建于西周晚期外,其余均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城址的性质论,盘龙城可能为商代方国都城或商人南下的军事据点,宜城楚皇城可能为楚国都城至少也是陪都,淅川龙城疑为楚国早期都城丹阳,云梦楚王城性质未定,襄樊邓城为西周至春秋邓国都城、春秋战国楚邓县,随州安居城为周代随(曾)国都城,南阳宛城为周代申国都城、楚宛郡,丹凤商邑古城为楚商县、秦商邑,西峡析城为楚析县,黄陂作京城、孝感草店坊城与大悟吕王城可能都是军事据点。也就是说,在性质上,这些城址的设计规划有四种类型:一是楚都城或陪都,二是其他方国都城(后多成为楚县邑),三是楚郡、县治所,四是军事城堡。这些城址与中原地区的城址相比,形态没有明显区别,但规划和建筑技术方面也表现出某些独到之处。(1)所在古城几乎都处于水陆交通的要道,并尽可能利用自然河流开挖城壕、供给水源,以上城址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汉水流域的这些城址的城壕较之中原地区的古城城壕要宽得多;同时在利用自然河流方面常有独创性,如云梦楚王城北面护城河上有相当完备的水门建筑,这显然是充分考虑到南方水网地区城市的排水、交通和防御等多方面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2)上述城址的平面形状,除作京城、草店坊城等城址外,大部分是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而同时期的北方古城平面形状则多种多样,大都不太规则,与此迥异。 (3)北方古城内,常发现有王室和贵族墓区,如洛阳王城的中部为墓葬区,并有带墓道的大墓和车马坑;临淄故城的大城,是齐国的大、中型墓葬区;燕下都的东城西北隅,是燕王及贵族墓地;等等。 而以上城址内,都没有同时期的墓葬发现,墓葬区往往分布在城垣外不远的岗地上,这与北方古城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