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背景

生产与运输是制造业供应链中两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往往被供应链环境下单个企业或者部门所执行,传统的产品生产完成后先存储到仓库再调拨到各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客户响应速度,许多企业开始要求成品库存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或为零,这就导致生产与运输环节需要更好的协同调度(Chen and Vairaktarakis,2005)。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实施按订单生产策略(Make-to-Order,MTO),即产品生产完以后直接发送给客户,以缩短产品从生产到送达客户的时间,从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例如,戴尔公司、海尔集团等都采取了MTO生产方式,其在接收到订单需求后才开始生产,生产完成的产品立即或短时间内组成批次直接发送给客户,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从而缩短了交货周期,及时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蒋大奎,2012)。MTO企业中生产与运输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几乎没有库存,生产和运输环节需要更好的协同调度(Manoj et al.,2008)。企业在订单生产阶段不仅要考虑订单的加工顺序,还需同时考虑运输计划,即不仅要考虑每个订单何时生产,而且要考虑哪些订单生产完毕后由哪辆车运输到相应的客户及其运输路径的安排等。生产与运输协同调度的目的通常在于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尽量以最小的物流成本实现较好的客户服务水平。

二十多年前,生产与运输协同调度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Erengüç et al.(1999)综述了供应链系统中的生产与配送协同计划,从供应、生产和配送三个不同阶段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需要做出的决策,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型。Sarmiento和Nagi(1999)综述了协同的生产与配送系统,从整体上分析了生产、库存与配送的相互影响关系,重点讨论了物流在该协同系统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公司实施协同系统后的优势,最后探讨了未来生产与配送协同问题的研究方向。Goetschalckx et al.(1999)总结了全球供应链网络物流系统中生产与配送协同考虑的战略和战术模型以及相关的算法设计。Bilgen和Ozkarahan(2004)从战略、战术与运作三个层次对已有的生产配送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从运作层面考虑生产与运输的协同调度问题。Hall和Potts(2003)从供应链管理调度的角度研究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多个零售商及一系列终端客户的单机生产与多车辆运输的协同调度问题。唐国春(2006)在中国运筹学第八届学术交流会上做了一篇题为“供应链排序的模型和方法”的报告,指出供应链排序是集成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生产(或者服务)的排序、分批和运送,是排序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生产和运输作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协同运作将为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带来重大的改善。 Re+aLZTYToFvzdJP88kgVzkXHmmLweGFwve8ZKZeLdbTHCxzkNh94zThwmG4Un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