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选题背景

在大科学时代,研究环境的多变性、问题的复杂性、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个体成员单打独斗的科研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重大现实难题的解决、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需要集成不同知识结构、专长技能、思维方式的成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在这种趋势下,创新团队作为有效凝结不同主体合力、发挥群体智慧的重要载体,被公认为当前多主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有效形式,它通过整合不同成员的多元知识技能和资源要素,共同组成科研团队协同攻关社会发展难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凸显出知识资源的价值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团队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组织、地区甚至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核心指标之一。鉴于其战略重要性与发展紧迫性,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以创新团队为主要形式的产学协同创新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从政策导向层面来看,创新团队已成为国家深度推进“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目前,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样化的政策文件支持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专门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创新群体项目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已成为我国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空前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之一,鉴于该项目广受学界认可且含金量高,其资助金额亦非常巨大。根据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披露的相关数据来看,2018年共有32家科研单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不同学科的资助费用稍有差异,理工科直接资助项目平均费用为1050万元/项,而管理科学和数学则为735万元/项,这已经远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其他类别资助金额,从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亦侧面印证了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另外,教育部也从2004年开始实施“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防科工委亦于2007年开始执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则在2010年相继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作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团队建设。例如,云南省教育厅特设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旨在鼓励西部地区高校与中东部高水平合作单位以团队形式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云南省社科联也通过设立创新团队专项支持资金项目以鼓励云南省内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因此,从宏观层面看,加强创新团队管理、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对于实现我国强国战略,还是对于加快地区发展步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进行团队建设、开展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纷纷加强群体性科研机构建设,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技城、加拿大卡尔顿高科技区、德国慕尼黑高新科技区、中国中关村等国家性研发基地的组建与发展历程说明团队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加强科研合作的最重要形式。而从国内外相关诺贝尔奖统计数据来看,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41%,在第二个25年中合作获奖人数达到了65%,第三个25年的合作获奖人数则更多,比例达到79%。这也说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研究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单靠个人单打独斗的传统科研方式获取诺贝尔奖在当今社会已经极为罕见,更多的是以团队形式开展科学研究,集成群体智力资源,发挥群体智力的整合推动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有效合作模式。

从现实发展需求来看,尽管创新团队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形式与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创新团队在合作过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王嘉蔚等 从团队自下而上组建多、自上而下组建少,单一学科合作多、跨学科合作少,名义合作多、实质合作少,“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4个主要方面阐述我国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综合近年有关创新团队发展现状,依旧存在着短期合作多、长期合作少,科研产出数量多、质量低,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率低,科研成果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难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多奉行柔性化管理,群体内部并无严格等级划分,成员之间关系比较灵活,松散式的民主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和科研成果产出,但也造成了群体中部分成员“搭便车”的行为。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使得创新团队成员投入与产出呈现出脱节状态,长此以往会削弱群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端科研成果的产出更加困难。事实上,创新成果的产出直接依赖创新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这根本上取决于创新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因此为了加强创新团队管理、提升创新团队合作质效、拓宽合作深度、加强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和现实贡献率,需要从创新团队内部治理因素进行分析。另外,借鉴王海龙/王敏昱/谷丽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数据,得到关于创新团队群体项目经费投入与产出的相关表格,具体见表1-1。

表1-1 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科研产出效率

续表

注:l.2002年以前获批项目资助年限为6年,2003年后项目资助年限为3年。

2.2012年批准项目执行期限为2013~2015年,故SCI产出数据不完全。

分析表1-1可知,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创新群体项目的资助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项目平均产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2006年资助金额为8930万元,项目平均产出47.5篇,而2012年资助金额为24900万元,但项目平均产出为38.98篇。资助金额的大幅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项目的平均产出,反而有所减少,这说明科研成果的产出并不完全是由资助金额所决定的。同时,根据表1-2和表1-3综合分析可知,SCI论文高产的创新研究群体与实际经费支持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这说明创新团队成果的产出并不仅仅依靠科研经费的巨大投入,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创新团队内部管理效率,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而发挥不同成员的专长技能,发展团队整体合力。如何分析影响创新团队管理效率的因素,提升科研成果产出率,发挥科研经费的实际支撑作用,促进创新团队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是本书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表1-2 SCI论文高产的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续表

表1-3 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每万元SCI论文产出量前十名

另外,考虑到不同组织结构类型的创新团队管理效率内涵界定与评价方法亦有所差异,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组织结构形式辨析创新团队管理效率的内涵、特征,并给出合适的管理效率评价方法,是不断提升创新团队管理效率、协同效率,提升创新团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研究内容,无论从政策导向、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现实发展需求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wYbrBOsf8cqEXWcCaQtsXzHYjmVswW87XjW9JGCPItxfIKTIaJG8Pw7+9N7QvG7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