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发展中的突破与升级

1.新兴共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县域”的概念,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最大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但县域经济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呢?从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看,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认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工业化,应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村村冒烟”就成了不少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县域经济的长期实践发展表明,工业化的主导发展战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县域经济结构失调、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资源消耗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然制约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新兴县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种思路。相较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新兴县的“共生”发展至少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转变。

一是由“失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主要以第二产业的工业发展为主,这就势必造成一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同时,工业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城镇经济,单一工业经济的发展很难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且容易形成城乡发展失衡。新兴县以农业的升级发展为核心构建全新的产业发展链条,不仅有效拓展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极大地推动了一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了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也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

二是由“粗放发展”到“持续发展”的转变。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县域的工业化发展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消耗型的发展。其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县域资源消耗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新兴县的系统融合式发展坚持以农业的再生发展为主,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创新产业发展技术,建立全新的现代产业生产发展标准,走出了一条依靠“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以“金山银山”发展“绿水青山”的可持续的、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三是由“单一发展”到“共享发展”的转变。在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发展为代价来支撑城镇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民长期难以享受发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新兴县通过推动和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了“多元融合,共享发展”的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从而确保了农村、农民可以真正从发展中获益,全民能够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2.新兴共生是“三农”发展的重大突破

其一,突破了农业增效难题。我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兴作为农业大县,实现县域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是新兴发展所面临的基本县情。为此,新兴始终将实现农业的增效发展作为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落脚点。新兴以农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借二依三”,引导现代企业拓展产业链条,改进生产方式,如发展生态绿色种植基地、升级现代家庭养殖农场等,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使之以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接二连三”,以农业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使之成为现代产业链条、企业生产环节中的一端、一环,拓展和丰富二、三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农业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将农业产业打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其二,突破了农村发展难题。农村作为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的繁荣发展对推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是具有全局性意义。新兴县创新产业发展理念,从实现县域整体发展的视角来布局县域产业发展,一方面,因地制宜挖掘镇村优势产业,拓展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实现县域各中心的互补发展;另一方面,在产业中心建设过程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镇村优势重新布局企业生产环节,在让农业成为产业“一环”的同时,也让农村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以镇村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也为实现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三,突破了农民增收难题。实现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支撑。而要实现农民增收,其根本着力点是推动农民发展。在传统的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户常因其“小而散”的特点处于弱势地位,常常是企业越来越富,农民仍旧原地踏步。在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能够切实增收,享受更多发展带来的成果,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新兴县坚持以实现农民发展为最终目标,引导企业创新农企合作机制,通过企业与农户进行合作生产支持农民升级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创新风险先担机制,为农民融入现代产业、市场树立风险屏障,为农民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从而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兴共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重大提升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外,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为其领航、护航,而非直接参与具体的产业发展活动。新兴县成功实现融合发展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即其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深化转变政府职能,使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新兴县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界定政府行为的边界,以规划引导、服务供给作为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确保政府“不越位”,同时也保证政府“不缺位”,有效地重塑了政府职能。

同时,多元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常常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治理活动的社会参与,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吃力不讨好”。新兴县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的作用,激活产业发展资源,创新农企合作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这一重大尝试也让新兴县认识到了社会参与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为此,新兴县继续发挥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创新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与方式,一方面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使企业在慈善捐助、爱心助学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在发展中参与新农村建设,承担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职责,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发展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8y0Sru4eiG1O1I6TvezKwbxLpRSP2FNOs+efH/jt+xrATHBa1vb8VPCpJvKJh7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