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在规划引导中实现特色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名优品牌。”由此,新兴县紧跟政策,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挖掘区域特色、孵化农业新兴产业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位、农民主体”为主旨的产业融合培育规划,将龙头企业、农民作为产业融合规划中的特色主体,将区域优势作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将新兴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以期达成以特色规划引导实现特色发展的目标。

1.孵化特色经营主体

众所周知,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十分严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15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60岁以上者所占比重达到18%之多;而截至2006年,女性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到了61.3%,因而也有媒体戏称农村劳动力为“993861”部队,很多地区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 而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依赖妇女、老人、儿童等留守群体的现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更为充裕的商业、政治、金融等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农业生产经营中劳力不足和融资难及市场联结弱等问题。例如,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能够引领农民发展,帮助政府更好地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此,新兴在三产融合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孵化各类公司化小农,帮扶县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并引导其成为三产融合建设的“主力军”。

(1)引导农民做新型经营主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这些组织既包括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生产经营组织,也包括为生产环节提供各种服务的经营组织。

近年来,新兴改变了过去“公司+农户”的农企合作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助等方式,规划建立了“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首先,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场。政府创新政企合作引导模式,与温氏集团合作借助市场的机制与力量,共同引导农民建立现代化的家庭农场,实现了对全域范围内农场的升级改造。其次,政府为农户发展家庭农场提供政策倾斜。例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可享受用地审批优先、流程简化等支持。再次,政府给予一定资金帮扶。农户只要主动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均可以享受免息贷款、财政补贴等资金帮扶。农业局梁局长提到:“只要农户愿意发展这种家庭农场,我们就有四个‘给一点’的政策,政府给一点,政府引导企业给一点,银行低息或免息贷一点,农户资金贷一点,通过经济上的支持,让农民愿意去做农场主。”最后,政府提供技能培训。以簕竹镇为例,政府与温氏集团合作,定期组织农民参与养殖技术培训,邀请各地专家与养殖能手,帮助农户提高发展现代家庭农场的能力。农户范金树是新兴县远近闻名的现代农场主,在政府支持下,他与温氏合作建立了现代家庭农场,通过乡镇土地流转平台获得了开办现代家庭农场的土地,审批速度很快并且价格合理,同时范金树购置的农机也获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初期成本并不高。“大家都觉得像我们这样子搞一个农场很好,用地有优惠,政府还给经济上的补助,吸引力还蛮大的。”范金树如是说。

同样,新兴也大力扶持了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以翔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2011年,村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组织成立了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开始村民对农机合作社的兴趣并不大,只有12名社员,均来自周边村庄,其中两名还是村干部。政府为培育农村农业合作社积极谋划,一是政策上给帮助;为了帮助合作社扩大规模,无论是县委县政府还是农业局、农机总站,都主动提供帮扶和引导,例如合作社买一台收割机需要21万元,政府会补贴5万元,减轻合作社的经济负担。二是技术上供培训;无论是广东省内的项目培训,还是新兴县自行组织的相关培训,政府都主动邀请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负责人参加,并设置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项培训预算。三是宣传上添把力;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县委县政府与村两委积极配合,大力宣传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与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好处,如扩大了农机补贴范围、增加了财政奖补力度、实现了农民增收等,不断引导农民看到农机合作社的好处。随着合作社的效益日渐显著,农民也逐渐看到了合作社的好处,普遍愿意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

(2)引导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是建设农村三产融合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培育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三产融合建设是提高三产融合效益的重要方式。对于龙头企业而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能够大大激发其参与三产融合建设的热情,从而形成政府规划、企业建设的良性互动格局。

新兴坚信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就是富民惠民的观念,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重点扶持温氏、马林、明基、广华等农字号加工龙头企业,借助龙头企业的力量来促进三产融合。温氏集团的负责人曾提到一个小故事。20世纪90年代,温氏集团名声不显,产品影响力较弱,政府为引导温氏“走出去”“打出名堂”,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来帮扶温氏。负责人介绍说:“温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帮助,无论温氏遇到了什么难关,政府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们。公司成立初期,我们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时,政府与农业银行也主动为我们提供政策优惠,例如便捷贷款手续、提高授信额度等。在帮助公司申请金融牌照时,政府也在职权范围内为我们加快办理申请手续、准备申报材料等。”

另外从2010年开始,新兴便按照“试点先行、全县推广”的思路,以全县畜牧、农产品加工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智能控制、质量追溯、远程服务”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帮扶企业开展智慧农业建设引领农业转型升级,为推进三产融合寻找新路子。新兴率先在温氏集团建立了“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后,温氏集团便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整个养殖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农户养殖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信息化管理有效实现了农户养殖的标准化。现在的温氏集团已经为农户所饲养的每一批肉猪、肉鸡都建立了完整的数据档案,在上下游产业链管控上,全面实现了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的同步一致。温氏这个大平台,不仅有效推进了合作农户的规模化生产,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农户的生产收益。十年前,新兴农民户均肉鸡的饲养规模是0.5万~1万只/批,而已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家庭农场,肉鸡平均养殖规模可以达到1.5万~3万只/批,成功地推动了分散的农户经营向集约的家庭农场经营发展。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新兴县实现了政府发展要求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结合,在更大程度上释放了政府主导三产融合的建设压力,也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市场敏锐性、资源丰富性、参与主动性,既解决了政府管理与企业建设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问题,更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位、政企共建农村三产融合的长效发展格局。正如一位企业家代表所说:“政府在不断地培育我们,帮我们把公司做大,帮公司走出新兴,帮新兴争取发展资金,引进外面的人才,真的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这样子一直帮助我们,那我们肯定更愿意和政府去合作,也给农村的三产融合建设出力,这是一件共谋发展的好事情啊,我们得带个好头啊!”

目前,新兴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5家,其中省级以上10家,国家级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2家,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5140多个。通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新兴增强了农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主体力量。

2.培育农业新兴产业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第二产业通常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也自然而然地被视为产业融合建设的带动力量。但新兴不走传统道路,从培育主导产业入手,着力构建以“一大主导产业、六大特色产业、二大创新产业”为基本框架的产业体系。其中,“一大主导产业”就是指以现代畜牧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二大创新产业”则是指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云浮市新兴县建设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实施方案纲要草案》提到,建设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需着力打破产业壁垒,打破行业界限,打通融合渠道,由一产向二产链接,向三产开发,探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一是建立产业园。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是,新兴政府认为要想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好“温氏牌”。温氏集团作为新兴最大的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仅在第一产业上有明显优势,更尝试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因而对新兴各行各业的都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举例来说,新兴正在建设的现代农牧装备产业园便是政府规划的“温氏牌”之一,政府希望通过政府规划、温氏建设这种模式,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畜牧经济集聚区,为其他企业起到示范作用。目前,新兴在簕竹镇设立了规划面积500亩的现代农牧装备园,引导发展畜禽熟食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加工。新兴已扶持温氏集团及其兄弟公司——广东筠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着手建立现代农牧装备园,并为其与国际知名的农牧养殖和设备制造企业牵线搭桥,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牧机械设备,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生产加工发展方面的能力,做大做强现代农牧加工产业,推动簕竹镇以及新兴县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是配套支持政策。相较于政府,市场更具有资源优化、转型升级的敏锐性,因而政府需要有效发挥市场这双“无形手”的作用,通过各类规划和政策,引导市场和企业发展农业新兴产业。举例来说,新兴为了发展农业加工业,先是对县域内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农牧业、凉果业、种植业都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基于此,新兴政府研究制定了多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方案,如三大示范区建设规划,以推动传统农业产业链向现代加工业延伸。同时,将已有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新兴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用电、用地等方面都创设了对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就农业局来说,企业或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兴产业,例如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都能在农业局申请到一定的项目资金。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农户发展现代家庭农场等新兴产业,需要购买农产品加工设备,根据相关政策,我们会帮助企业和农户申请农产品加工设备的农机补贴,即便碰上了某个设备不在补贴名单中,我们也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或通过其他政策进行一定的补助。”另外,为进一步挖掘新兴产业的发展潜能,攻克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新兴政府还建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并引进各类人才,主动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在新兴县创新中心,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多个行业孵化中心,他表示:“我们已经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请他们的研究人员为我们的新兴产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也将他们优秀的项目引进来,以丰富新兴多样化的产业发展。”

3.引导区域特色发展

常言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条件,改革的基础、发展的水平都不尽相同。这便要求不同区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规划应当具有区域特色,遵循当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就新兴发展现状而言,大多乡镇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天堂镇的花卉养殖、太平镇的生态种植、簕竹镇的畜禽养殖。由此可见,诸多乡镇都已具备发展特色小镇的基础,那么如何将比较“优势”发展成“特色”,将“特色”升格为“品牌”,打造三产融合的发展动力,便十分考验政府的规划与引导。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新兴政府将打造三产融合的特色小镇分成三步走。

(1)立足基础,传统资源变产业优势

近年来,中央涉及三农的多项政策均对农业类特色小镇给予了政策支持,例如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就指出:“集中连片发展较好的、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小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样,新兴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资源,例如历史悠久的农牧养殖业、扬名在外的六祖文化等。基于此,新兴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与大环境,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新兴特色与高度的农业特色小镇。

以簕竹镇建设农牧小镇为例。簕竹镇有悠久的农牧历史,新兴县最重要的农牧集团——广东温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从簕竹镇发迹的。基于如此优越的农牧发展基础,新兴将簕竹镇规划成为农牧小镇,大力推行“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通过温氏集团带动簕竹镇的畜禽养殖发展,对养户的养殖条件和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传统的畜禽养殖转变为现代家庭农场养殖,这不仅可以实现农户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操作的简易化,更使养户实现了养殖效益的倍增。例如,政府对有意建立现代家庭农场的农户都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农户可以申请一定的财政支持、银行无息贷款、一定的创业补贴等。同时,政府还通过温氏等企业为农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设备等帮助。范金树现代家庭农场负责人说:“政府在我们建这个农场的时候,经常过来调研,了解我们的情况,像我们的这几台机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政府都会尽量给我们报农机补贴,给我们多一点帮扶,还有其他各种财政补助。”

(2)巧力助推,文化优势变产业优势

新兴地域面积不大,但辖区内的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例如,六祖镇以“禅宗惠能”而闻名,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将六祖镇的文化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新兴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以六祖镇的“禅文化”作为主打,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六祖镇作为六祖惠能圆寂地,既有国恩寺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有温泉等休闲设施,发展旅游业有自然优势。新兴政府紧紧抓住这两个特点,首先确定了六祖小镇应聚焦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六祖镇可以突出禅文化与温泉养生,契合新兴旅游发展的核心战略,打造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核心区域。

紧接着,新兴制定了属于六祖小镇的特色规划。根据《新兴县建设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总体方案》,六祖镇为“南部六祖禅文化、温泉文化生态度假农业区”。也就是说,六祖镇将利用创建4A级国家景区的机遇,将休闲农业建设作为提升景区周边配套设施的重要举措,增强休闲农业的住宿接待、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等功能,以突出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漂流、生态农业及自然景观等文化主体的内涵,打造乡村旅游的核心区域。

既然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小镇光有特色产业的发展还不能达到融合的目标,还需实现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共同发展。对于六祖镇来说,新兴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引导村民与企业发展休闲农业,例如翔顺集团在发展旅游服务的同时,还带领农民建设了万亩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将旅游业与茶叶种植结合,打造了旅游观光、绿色农业体验和特色农产品购物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绿道”。

除了以禅文化为产业优势打造的六祖小镇外,目前,新兴全县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肉鸡、肉猪、水产、水稻、水果、蔬菜、花卉、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多个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一镇多业、一业多镇”的融合新格局。 ADPZK7oaIwfIS9q+UEN/iA2SwSHXhSvBxYjPmIboHbge8zd0NCYdwNH0r3/GTg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