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政府联动推进下的政策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就是农业产业化,长期的国家政策也围绕此展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越发走向瓶颈之时,中央审时度势,于2015年底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战略。国内各地区发展产业融合的初步经验表明,大部分产业融合以二、三产业带动为主。广东省跟进中央决策时遵循“因地制宜”思路,以县域为单元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融合模式。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市新兴县在省、市指导之下,立足本地实际,出台一系列政策,全面推进以第一产业为带动力量的三产融合发展,还在农村三产融合基础之上,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1.农业破题:中央产业融合政策的提出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再走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而要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作为重要载体。”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如是说道。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实践探索,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进一步取得成绩的困境。“三产融合”正是为突破困境而生的。

(1)农业产业化的成绩与困境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最早于1993年根据山东潍坊地区的实践提出,它是指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类型的龙头组织的带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以龙头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农业生产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成一体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中的基本思路是: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出现,伴随市场的成长而发展的。经过20多年的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4年,我国形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3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万多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9万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2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保障供给、带农就业增收效果持续显现,为稳增长、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亟待解决。

这些问题可集中归纳为三大困境:一是科技化困境。农业产业化中的科学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大部分地区依然靠较为传统的农业技术维系生产,加工技术也多为比较低端的初级技术,效益不高,对环境危害还较大。目前我国250种常用农药,高效低毒的只占15%,其背后反映的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研发强度(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近些年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不足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研发强度适当标准(1%),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缺口较大。二是链条化困境。农业产业链短而窄,许多地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时,往往挣脱不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只重视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生产,而忽略与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链条短,不仅不能增值,还造成资源浪费,考虑农业本身受环境影响大,产业链过窄会导致结构不合理,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就很差。三是市场化困境。最初的农业产业化市场意识薄弱,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是当地有什么,就加工生产销售什么,没有坚持市场导向,致使很多地区农产品在健康、多样、便捷等方面,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即使有好产品,由于营销观念淡薄,缺乏专业化、现代化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或是受到传统行政区划的地理制约和教条政策的束缚,也很难在国内外市场打开局面。这三大困境实际对应着农业产业化在“供、产、销”三大环节中的缺陷,根源在于各个环节始终是“就农业谈产业”,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土地及传统思维的束缚。

(2)农村三产融合的提出

2014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产业化要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在这里,“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农村产业化的延伸新概念被提了出来。

随后2015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指导手段。文件指出,实现农民增收,必须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因此需围绕这一目标在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配套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016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工作推上新高度。《意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也称“三产融合”)定位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结合,明确其为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并完整提出了推进“三产融合”的五个方面的要求和具体指导意见,即发展多类型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和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指出,农村三产融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两者理念高度契合,产业化为三产融合培育了基础,提供了主体支撑,三产融合作为前者的发展,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建设内涵和更聚焦的政策目标。2016年10月,国家出台《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要求在2020年基本建立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见,随着国家对于“三产融合”概念认知的深入,推进力度也不可谓不强劲。

(3)部分地区的初步探索

明确提出“三产融合”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其下属地区便展开了积极的实践。可由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2014年底才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新概念,能够在农村真正实现三产融合的地区不多,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计划和进一步筹划状态。实现三产融合的地区也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融合层次浅、程度低,利益联结不紧密,公共服务不完善,仍存在不少制度阻力。

然而,事实上,在国家明确提出三产融合之前,确有少数一批县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突出,早已开始了积极而富有前瞻性的探索。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江浙一带与西南地区等省份的县市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浙江省、江苏省等“鱼米之乡”由于经济全国领先,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十分发达,因而在农村电商、物流方面培育了良好的经营技术和商业模式应对“互联网+”的时代转型。2014年浙江省通过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带动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增收97.7亿元,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19373元;重庆市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以乡村旅游为主,抚育龙头企业,2014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90多亿元,相关参与的合作社销售收入达4850万元。从这些经验来看:已有的产业融合多是第二、三产业带动农业的反哺融合,仰仗于农业之外建立的发达的工业基础或市场基础,对于中西部绝大部分缺乏相关基础的欠发达地区而言,那些成功模式能否在这些仍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复制和借鉴,还很值得商榷。此外,以其他产业的发展为驱动力的融合缺少对第一产业本身的提质升级,没有真正地激活农业资源,即不是“因农增收”。如让产业融合真正能够从农业的提质发展出发,相信对于仍面临农业发展转型困境的欠发达县市而言会具有更大的意义。

2.因地制宜:省、市的产业融合政策布局

作为全国“改革先驱”,广东省虽是沿海发达省份,但省内地势复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加之文化多元有别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对于珠三角发达地区而言,其地势平坦开阔,经济发达且市场化水平高,融合发展有先天优势,但对于如云浮市新兴县等粤东西两翼山区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更多的智慧。

(1)广东省政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广东省由于省情特殊,其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一贯注重分区指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进行开发建设,同时也注意发挥省内珠三角发达地区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山)区在市场导向上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域间合作。

2016年底广东省跟进国家政策出台《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农业“十三五”规划及相关农业政策结合来看,广东省开展农业产业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县域为主要建设单元,推动具体三产融合举措。《意见》中首先提出的“推进产城融合”的举措就是优化县域空间发展布局,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将产业融合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即将县域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建设单位。这充分考虑了广东省资源多样性与分布不均的省情,又不使产业融合的建设空间过于狭窄。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及以各种产业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特色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

二是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挖掘三产融合中的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化升级要从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出发。省农业“十三五”规划指出,首先要着力稳定以粤西、粤北为主产地的粮食与畜禽两大基础产业,并努力优化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大力提升茶叶等特色产业。其次,充分结合地域生态资源,利用区域优势,综合开发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等农业关联产业,奠定产业融合基础。

三是以特色机制为主要亮点,服务于产业融合。为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容易出现的利益联结不紧、产业联结点不稳等问题,《意见》从广东省市场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要努力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长效而稳定的产销衔接机制,在完善农业金融服务,建立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撑体系时,要大力实施具省域特色的“政银保”项目,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领域。

总结而言,广东省实践产业融合政策是以县域为单元提要求,出导向;以特色农业为抓手,找资源,促融合;以特色机制为补充,增亮点,促服务。具体到粤西山区的云浮市,如何贯彻?如何创新?

(2)云浮市政策:立足基础,树立典型

云浮市属于环珠三角地带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实际上的欠发达地区,区域功能主要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珠三角核心区产业重点转移区,积极、有序、有选择地承接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促进全省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农业、能源业等地域特色产业。通俗来说,就是对外为发达地区“当辅助”,同时也“受帮扶”,对内认清楚劣势,找到优势。

云浮市政府班子知道,真正的发展功夫在于内生动力,与发达地区的帮扶合作看似推动发展,实则无法缩小地区差距,甚至会越拉越大。为此,云浮市开始积极对内探索。云浮有三大优势:第一是生态环境;第二是农村农业;第三是传统文化资源。云浮未来的发展必将着力于这三大优势资源的开发。2015年,云浮提出发展“四新一特”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四新”就是健康生态旅游业、生物医药产业、云计算与信息服务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一特”就是特色农业。

三产融合政策出台之后,云浮市结合辖区内资源情况和发展水平,决意设立罗定与新兴两个农业资源大县为三产融合试验开发区,根据各自特点开展融合建设。

罗定128万人口中,有80多万农业人口,种植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便是水稻。于是罗定从自己深厚的粮食种植基础出发,力图打造南方稻区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区。在罗定,稻米种植拥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种植区处于广东最大的盆地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稻谷养分的积累和转化,同时,其水资源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均达到了二类水标准,产出的稻米质量极高。但是罗定长期以来土地碎片化的特点比较明显,农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三产融合政策指导下,罗定着力打造以稻米产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融合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依靠优质企业引导稻米产业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亚灿米”“聚龙米”“青洲米”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大米品牌;二是政府完善服务,创新利用乡贤理事会等多元化管理农村工作,实现了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建设工作,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产业化起步难题;三是政府引导,企业落实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建设水稻主题农业公园。例如,“亚灿米”建起了有机大米研发中心,推出亚灿酒、亚灿醋、“亚灿米”有机米系列食品、日用品等,同时尝试引入休闲农业,全面响应省委政策中“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田园变公园”的发展要求。

相比之下,新兴的情况有很多不同:人多地少的新兴没有罗定优良的水稻种植条件,资源限度倒逼种植业较早地向经济作物转型,如新兴早期就有了相对发达的凉果加工业;新兴最大的农业产业是两大基础农业之一的畜禽业,以畜禽业为产业融合基础,且畜禽业与当地龙头企业温氏集团的发展崛起紧密相关;除了农业,新兴还具有强大的不锈钢制造业、皮具加工业和禅文化资源,第二、三产业资源非常丰富。在三产融合政策出台之际,在温氏集团带动下的新兴农村产业化实践已经初步完成了政策目标。因此,市委秉持“再领先一步”的云浮探索精神,对新兴提出了打造“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的高要求。

罗定的三产融合是依托优厚的自然条件,通过稻米种植产业升级和延伸激发传统资源潜力,实现以农业为主的三产融合;新兴的三产融合则是依托丰富的企业、文化等社会资源,尝试将畜禽业、制造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业进行综合利用,探索县域范围的三产融合。就全国各地的实践情况而言,后者正先行一步拓展产业融合的新路径,也真正响应了产业融合发展“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在整个国土资源上做文章”的国家号召。

3.“县域融合”:新兴产业融合政策的特色

2016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各省份确定了137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市、区、旗、场)进行重点建设和指导,并总结推广鲜活的地方经验。广东省新兴县就在其列。作为六祖故里的新兴县,也是作为粤西山区农业大县的新兴县,在早期的政策实践中从培育和挖掘农业、企业和文化三个不同方面的特色资源入手,奠定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基础;在三产融合政策提出之际,继续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创新推出了“县域融合”的大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富有借鉴意义的融产政策体系。

(1)新兴早期实践的政策奠基

在产业融合政策出台之前,新兴县委县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市场政策紧密结合地域实际,长期坚持特色、持续、全面的发展战略,就已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多方面基础。

首先,确立以农业现代化为主的核心发展战略。新兴县位于粤西山区之中,并不具备工业发展的先天优势,而农业一直占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头,如前所述,新兴县的农业也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的农耕农养,无论是早期重点发展的凉果加工业还是后来重点发展的规模养殖业,都包含着现代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元素。这与新兴县一直坚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政策有关。新兴县于2003年提出“三化一游”发展战略,即“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旅游业”,虽然是“工业立县”,但坚持“以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的创新发展理念,将本地凉果制造业等特色农业与不锈钢制造业一并打造为特色支柱产业,并重点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这一发展思路也在后来新兴县“十二五”规划中不断深化,以“优势集聚、特色主导”的形式被明确提出来。

在中共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之后,新兴县委立足本地实际,提出以农业现代化为新兴“四化”总抓手,全面开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交叉关联的农业发展建设。在2015年,新兴县提出重点发展畜牧业、农业基础设施攻坚、产业聚集等“六大战略”,相应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装备体系等“六大体系”。可见,农业现代化一直在新兴发展蓝图中占据着突出位置。

其次,招商育商以激活市场的长期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市场,在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的改革实践中,党和国家对市场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而市场的细胞就是企业,只有培育出企业才能深度融入市场。新兴发展市场不占珠三角的交通区位地利,甚至有不便的劣势,但新兴县不自设障碍,长期坚持积极引进外商项目入驻,积极引导、扶持、培育本土企业,依靠企业的力量融入市场,发展市场。最终培育出以温氏集团为首的一批本土知名龙头企业引领地方的长期发展。

新兴县早期就提出“项目兴县”的发展方针,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让利招商的政策,比如2003年制定了《新兴县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在用地、用水、用电、劳务等方面符合政策、法规的条件下,对企业税赋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与企业共同协商,形成共识。新兴县为做出突出贡献的投资商、企业家和企业颁发了“礼遇证”,凡是持“礼遇证”的车辆,在本县范围内过路、过桥一律免费通行。一位老板说,这是他第一次获得这样的待遇,仅凭这一点他就要在这里做长期的“战略投资”。新兴县政府认真分析了广佛经济圈及珠三角产业发展和转移的趋势,提出要科学定位,借力发展,从2004年开始以佛山为重点招商区域,以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为重点平台,主动融入广佛经济圈。

与此同时,新兴县更重要的举措在于对本土企业的培育,常是改革与扶持、保护与鼓动并举。2003年10月,新兴县四套班子会议原则同意《中共新兴县委、新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讨论稿)》,提出放宽准入、降低地价、鼓励民间投资等十四方面的扶持举措,大力支持本地能人投资办实业,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内部整合县、镇、村三级的优势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集中,一是要综合打造一批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单打冠军”(这里主要指食品加工、不锈钢等一批制造业企业);二是要在农业领域充分发挥“公司+农户”模式所具备的风险共担、分配共享等社会治理功能,培育以温氏集团为首的一批农业“航母型”企业,较其他地区更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2009年,新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把扶持农业的重点都转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这种“以企带业”的政策智慧不但减轻了政府治理成本,而且真正做到了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挖掘“六祖”文化潜力的综合发展战略。六祖禅文化在岭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中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知名度,政府在长期的发展决策中尤为重视这一文化资源,不断进行深度挖掘,从新兴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加以利用,主要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经济和社会治理三大层面。第一,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新兴早期所提出的“三化一游”中的“一游”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温泉度假旅游与六祖故里旅游作为两大品牌,规划、建设和完善国恩寺、藏佛坑、六祖故居等一系列旅游区,还于2004年特意将六祖故乡所在的集成镇改名为六祖镇,提高六祖的知名度。第二,作为文化经济建设重点,提出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县“十二五”规划将“文化引领”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突出文化的作用,挖掘重释六祖禅文化的新内涵,为此还组建了专业文化研究团队,另外在旅游业基础之上建设文化产业,以政府组织、社会赞助的形式筹办六祖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使新兴经济增长具有多元性。第三,推进社会管理建设,不止以文化创造经济收益,还着力挖掘、整理和弘扬禅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禅文化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禅宗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的“禅廉文化”机关教育以及扶持六祖慈善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都是新兴县把禅文化作为社会治理工具的创新探索。对“六祖”文化的多层面运用,是新兴县寻求实现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配套、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相得益彰的综合发展战略。

“以农为主,培育企业,文化开发”表现出新兴在长期政策实践中能够紧贴地域基础道路,亦能开拓新道路,但也无法掩盖新兴多项政策彼此间缺乏紧密逻辑关联,导致发展虽是多样化的,却不易把握准方向。早期以“以工业化为核心”,后转而“以文化引领为首要”,实际延续的是“以农业为主”,稍有“四不像”之嫌。要将新兴多元化的发展统一起来,将既往奠定的多领域的发展基础充分利用,需要“题眼”般的新政策。

(2)新兴“县域融合”的先行特色

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的出台,正起到了整合新兴发展战略的“画龙点睛”般的作用。统合新兴在农业、企业、文化方面的特色成就,在省、市等上级政府的部署指导下,县政府在《新兴县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了发展“县域一二三产融合”的政策方案,结合新兴过去的发展基础,呈现出独有的新兴特色。

首先,农业做引擎:第一产业带动二、三产业融合。如前所述,一般产业融合地区的政策都是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因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第二、三产业较第一产业而言,生产效率普遍较高,产值普遍较大,更具有发展牵引力。但以第二、三产业作为出发点的产业融合不易改变第一产业本身的落后状态。新兴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通过第一产业的集约化生产、高效化经营和精细化分工,新兴打造了以“一大主导产业、六大特色产业、两大创新产业”为基本框架的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即以现代畜牧业为战略主导,以高端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水果、名优花木、生态水产、有机茶叶为六大特色,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两大创新,一个产业集中带动县内一区域,使全县形成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比例达60%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达40万亩的“六区二带一心”的发达农业格局。

在这一特色体系和区域发展基础之上,《方案》提出了“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县域具体建设原则(“优一产”是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强二产”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兴三产”是拓展培育高新集成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打好“温氏牌、园区牌、六祖牌”的具体建设方案(“温氏牌”以温氏企业为依托,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的现代化转型,“园区牌”着力强化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加快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六祖牌”做大做强特色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

由上可知,新兴三产融合政策立足业已强大的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紧扣农业、农村、农产品,产业联结紧扣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使融合围绕农业,以农业为引擎,全面激活第一产业的发展牵动力。

其次,企业做主力:政企理顺关系促多样式融合。《方案》明确指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是产业融合政策的基本原则。新兴县政府明白,产业融合是市场持续发展的自然结果和必然结果,不是政府让它融就能融起来,仅在政府干预下联结,融合的效果也会非常有限。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自身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因市场开辟和“延链增益”的需求而孕育出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政府主要应对这一趋势加以引导,排除融合的阻力,使其实现为农民增收等一系列社会治理改善的功能。企业是融合的载体,也是融合的主力。于是,在三产融合政策中,新兴县继续贯彻以往农业产业化政策中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方针,如新兴县在《方案》中根据本地企业实力设计农牧产业融合、健康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三大类发展示范区,分别以温氏集团、翔顺象窝茶业、马林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力量,探索“公司+社会化服务”“企业+休闲农业”“企业+互联网+物流”等一系列产业融合新形式。

除《方案》外,政府也出台了其他系列方针政策,引导龙头企业与非龙头企业走向产业融合。如为新兴县不锈钢制造业出台了“二十条”优惠政策,对完成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或经营体系转型的企业给予财政奖补,又如通过不断提高生态环保标准,以“环保红线”倒逼“优产下限”,加快对粗加工业、养殖业的淘汰和升级,还有诸如放宽金融准入促进农企利益联结等政策,以正向引导或逆向倒逼等形式,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新兴县在发展早期的“招商育商”阶段曾提出“政府当好后勤部,公务员就是服务员” 的口号。如今在产业融合发展期,政府既要做好“服务”,也要当好“向导”,才能更好激发企业的主力作用。

最后,文化做指引:禅城定位引导县域“软”融合。著名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等“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强大而持续不断的。同理,在产业融合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直接以政府或资本的力量推动种养业与制造业、娱乐服务业的融合容易造成形式“僵硬”,故新兴县在制定“县域三产融合”政策中尤为重视对六祖禅文化“软力量”的利用。经过长期的文化建设探索,云浮市最后提出了“禅意生态名城”的新定位,意在综合利用禅文化资源与丰富的生态资源实现县域发展。在此基础上,新兴县对六祖禅师“注重生活修行”的文化特质进行再提炼,着力打造“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的“三圈一体”县城,将县域三产融合发展与“禅意生态名城”的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让传统意义上“生产圈”中的产业发展与“生活圈”“生态圈”的文化理念发生关联,为不同产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合路径和更广的融合面。

例如,在此之前,将新兴发达的不锈钢产业像“凉果”变“禅果”、“农耕”变“禅耕”一样进行理念融合是很不易“说得通”的,但在“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新兴万事泰公司从不锈钢厨具的生产制造到智能厨房开发,再从智能厨房勾连健康时蔬的配送,就连起了一条融合一二三产业、并举“三生”文化和兼负环保意识与创新意识的产业链条,实现了自然的产业“软融合”。类似例证还有翔顺集团的“禅意”房地产等。建设“三圈一体”的禅意生态名城从大方向上引导了新兴三产融合的发展方向,也通过对六祖禅文化的承前创新,为实现“县域三产融合”建设目标所需的多样态产业联结拓展了融合空间。

“农业引擎,企业主力,文化指引”是新兴发展县域三产融合政策布局的总体特点。至于为什么新兴的三产融合政策定位在“县域”范围而不只是“农村”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以“农村”为域的融合,通过新兴农业龙头企业(如温氏集团)多年的经营已经基本实现,新政策下需探索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是因为要抓住机会将新兴除农业资源之外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整县推进,形成发展合力,协同进步。“新兴要把握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提振禅意生态名城建设信心,围绕农业、禅意、生态等一系列新兴特有元素,努力在全省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县委书记唐谊如是说道。 VO1oeZr0ElHEA29wgwnQUjAwuj72sTpyjLZq9G4dW+aNd68PJq+rQwm5O/JrOG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