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救国救民:
民国时期劳动教育的积极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在被动与西方交往的过程中,老大帝国之弊病不断显现,国家主权日益沦丧,数次的列强侵略战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中国的统治阶层与文化阶层造成了巨大冲击,“天朝上国”“天下中心”的迷梦日渐破灭。除去物质层面的损失之外,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精神层面遭受的伤害则更为深重。中国国民的这种痛楚是叠加的,也是分外沉重的,既有传统被殖民国家、地区人民的屈辱、愤懑和痛苦,更有作为东亚儒家文化的核心国家与数千年以来的地区领袖(在中国人自我认知中是天下领袖)的优越感,在巨大现实反差下引起失落、痛苦、迷茫与自我怀疑。类似的情况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都有非常强烈的体现,儒家文化一直以来的道德、礼法、伦理性的制度体系与社会评价标准带来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基督教文明、资本主义商业文明、近代科技的冲击下,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堪一击的,由此引发的反差与痛楚可想而知。而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强盛的国家,儒家文化的发源之地以及坚定的捍卫者与传播者,这种痛苦、迷茫与自我反思无疑是最为深重的。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完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文化长久以来形成的坚忍顽强、自我革新、与时俱进的内生特质都注定了面对危机只会愈加顽强和不屈。自1840年之后,清王朝开始从科技、军事、文字到经济、文化甚至政体方面有目的、有系统地向西方学习,而民间的有识之士、有机会与西方文明发生接触的阶层也在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地向西方学习。进入民国时期,这种学习则显得更为自然与坦率,经历了晚清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导下的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及清帝退位,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的学习与改良,而在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最直接、最显著的不同与差距就是教育。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之下,教育救国成为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知识精英阶层的共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改良,对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与模仿,成为当时教育界非常重要的思潮,甚至可以看作整个知识界的共识。在教育救国的大背景下,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教育领域用力最勤、思考最深,成就也最大,尽管他们的个人经历、学术背景、性格机遇都有很大不同,但教育救国的思想都是趋同的。经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劳动教育的推崇与实践也是一致的。在近一百年前,在中国国难深重之际,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们深刻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教育、对于民众、对于国家的深刻意义,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思考与研究。本章结合史料对此进行梳理,希望为今日我们认真宣传、实践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所启迪与帮助。 lTHuEBbdxtY5vMjl02USMqe+7cCj/uEvVW60ANgsbhj72Fl2ytCfDFYnBUGEN0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