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农耕文明中的劳动分工

众所周知,近代西方最早系统阐述劳动分工理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们就已经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虽然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总体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分工或不重视分工。因为在劳动实践中,一人不可能身兼数艺,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劳动分工就成为必然之势。在先秦文献中经常提到“百工”,如《墨子·尚贤上》中记载“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鞲、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就反映出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不同的分工。成书于战国时代的《考工记》中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6大类30个工种(其中木工分为七类,金工分为六类,皮工分为五类,染工分为五类,玉工分为五类,陶工分为两类),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通过劳动分工,生产力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管仲甚至还提出把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分业定居。《管子·小匡》中有“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甚至要求“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国语·齐语》),以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并以此维持社会秩序。

在战国时期,并不是每个思想家都赞同劳动分工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指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这里孔子就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劳动,并提出君子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孟子对孔子的劳动分工学说又做了进一步发展,《孟子·滕文公上》中载:“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此外,在文中还指出战国时期许行、陈相等“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要求“君臣并耕”。在与陈相的辩论中,孟子从许行是否“必织布而后衣”、是否自织冠、是否自为釜甑铁耕等角度进行了驳斥,认为许行一派只看到了耕种的重要性并躬身实践,看不到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从事纺织、冶炼等会妨碍耕种,而没有意识到,即使未来提高耕种的生产效率,也需要有专门的人从事纺织、冶炼等劳动,“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如无分工,则“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荀子在孔孟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阐释,主张“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墨子不仅主张社会分工,而且还以筑墙为例,提出了生产过程内部分工的见解:“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同掀)者欣,然后墙成也。”(《墨子·耕柱》)这与亚当·斯密的观点是暗合的:“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无论是孔孟还是荀子、墨子,他们不仅主张劳动分工论,而且还注意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野。孟子的劳心劳力说,实际上已揭示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但他又讲“劳心者治人而劳力者治于人”,将劳心者置于劳力者地位之上,而墨子也认为“教天下以义者”,“功贤于耕织”,这就是他们的局限性了。二是管仲等过于强调四民的划分,以至于要求职业世袭,极易造成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流动。 b84+4SSF0v8VqSllH2TK4zUMdjvxwtVDMXdWW9PLyGQD4Wg/INOOvhiv4XNTrD0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