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劳动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从徐特立《论国民公德》一文中可以看出,培养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生产方式相一致的劳动态度,建立劳资两利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当时以“爱劳动”为国民公德的主要原因 。而在劳动公德教育的内容上,徐老特别提出两点——劳动态度的改变(“不劳动者不得食”)和劳动权的保证(“给劳动者以劳动权”),把劳动者的道德、权利、义务三者结合起来,巩固劳动纪律。钱俊瑞也把劳动教育作为贯彻“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方针的重要内容,提倡通过劳动教育鼓舞民众从事劳动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表扬和普及劳动事业中的发明和创造,组织一切原来不从事劳动生产的人们参加生产劳动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195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明确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时还未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实践中,从1950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教育部关于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的命令》《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实习,在中学、小学、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中,劳动教育则未被列入正式教学计划。

经过四年的恢复与发展,1953年,我国中小学毕业生明显增多,有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毕业生因不能如愿升学而游行的现象。对此,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中、小学毕业生之所以普遍发生紧张的升学问题,主要由于过去几年中央教育部对中、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在教学改革中,在教师思想改造中,都没有着重批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向广大群众和学生明确地阐明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的教育思想,继续支配着广大教师和学生,这是中、小学教育方针上一个带原则性的错误,中央教育部应在这方面进行公开的自我批评。” 此后,教育部、宣传部、青年团中央等部门就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织了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

1955年教育部《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很多学校采取参观工厂、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劳动模范,请劳动英雄作报告,和劳动青年联欢,阅读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读物,参加体力劳动活动等方式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通过课堂教学经常地进行劳动教育就做得较差。今后,除应注意课外的劳动教育外,必须学会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并且还要善于使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再有,一般学校进行劳动教育,都着重在思想方面,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对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是注意很差的。今后进行劳动教育,除注意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外,还应注意进行综合技术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懂得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此后,生产技术教育开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四育并举写进了1955年《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中。1956年教育部制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草案)》对生产技术教育每周的上课时间、具体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由此看来,三大改造时期,劳动教育作为缓解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压力、动员毕业生就业的手段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此时的劳动教育不仅强调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教育,而且开始注意根据工农业发展形势进行生产技术教育,初步建构了系统的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体系。但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面对升学无望、最终还要回乡劳动的结局,很多中小学生家长选择了让孩子辍学。根据河北、辽宁等12省份的报告,1956年初,中学生辍学人数一般都在10%左右,有些学校辍学人数甚至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 。可见,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思想在当时并未真正改变,当接受学校教育无法改变从事体力劳动的命运时,很多人还是选择了辍学。另一方面,就劳动技术教育而言,当时虽然搭建了非常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体系,但也因超出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条件而无法真正实施。 HatwRiWJo8HAGRyd/eR7W9qPtdMt8ymkl0ybqjwU3wtiD4hePZ91RnPcPcmM4U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