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自己掌握的不仅是方向盘,还掌握着全车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心必须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路面环境时,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不愠不火,要有底气、有耐性。
1987年10月的一天,父亲公休日回到家中,跟我说,国家有个政策,家在农村的企业职工,孩子可以顶替到企业工作。我听后喜出望外,这不就是我儿时的梦想嘛,很久以来的迷茫化作了期待。
1987年12月,我儿时的梦想成真,顶替父亲参加工作,到公交公司当上了一名乘务员。参加工作后,父亲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工作要扎实,人这一辈子,不求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做乘务员的两年时间里,我勤奋地工作着。冬天上早班,我总是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岗,给发动机箱加热水,清理驾驶室和车厢卫生,帮助师傅检查轮胎气压等,晚班下班后重复着这些工作。最头疼的是雨季,我们的规制之一是,为乘客提供干净舒适的乘车环境,必须保持车内外的卫生整洁,做到“雨后车净”“六净一亮”。有时跑一圈回来,刚擦完的车身又溅满了泥浆,有时擦完了车不久又下雨了。我跟同车乘务员商量,白天光线好,我们就圈圈擦。这也练就了我们5分钟保质保量完成一辆15米公交车整车保洁的本领。我们的车子总是车队最亮丽的。因为表现优秀,1989年,我被推荐到公交汽训班接受驾驶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顺利地握上了梦寐以求的方向盘,从此与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多年间,我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我人生之路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培育我的公交企业和培养我的各级领导,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视野、大环境里,在公交都市建设的坚实步伐里,我收获着理想的种子、工作的幸福,也留下了自己奋进、创新、奉献的足迹。
诚信一直是我内心不变的信念。363路线是青岛公交连结南北交通的一条主线,它的主站位于李沧区的百通馨苑。10年前,363路线还是一条有人售票线路,为了更加方便市民出行,公交集团把这条当时长达18.55公里、有着37个站点的线路改为标准无人售票线,以前2.5元的全程票价随之降为1元。可以说,市民尝到了公交发展带来的甜头。而随着房价一个劲儿地走高,岛城出现了一个新市民阶层,他们工作在南部的市区中心,而选择居住在房价较低的北部偏远城区,从而产生了公交客流加大、高峰乘车难的新问题。想上车的上不去,想下车的下不来,饱受拥挤的公交车经常出现甩站甩客的现象,一时间乘客怨声载道。路队在加强综合治理、合理调配车辆运行的同时,我以一名党员的名义主动站出来,向线路职工发出了“文明行驶、诚信待客”的倡议,并提出了五个“多一点”工作法,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问候、多一点解答、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奉献。每一次驾车出发,我都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我的职责是服务乘客,再挤不能不停站,再难不能让乘客为难。”因此,每一次进入站点,我都要提前减速,缓慢靠站、停稳开门、主动疏导。在我的车上,乘客都自觉地表现出了谦让和尊重,极少发生因为拥挤而相互指责、谩骂的事情。
为更好地做到“无人售票、有情服务”,我率先在车厢里安装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飘带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宣传牌,还设置了“党员为您服务”“乘车导向图”“失物提醒栏”等服务设施。冬天我用绒布给车厢冰凉的不锈钢杆缝上套子,使它成为“暖扶手”,雨天我在车门踏板上铺上“防滑垫”,保证了老人、孩子上下车的安全。一位经常坐363路车的退休老教师给路队打来电话说:“我每次坐矫师傅的车,他都招呼车内乘客给我找座位,我观察了观察,他不仅关心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能这样做,真是不简单啊!”
为了做到行驶安全平稳,我向全线职工提出了不开快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四不开”的倡议;做到“四不放过”,也就是对车辆异常响声、异常气味、异常抖动、异常温度不放过,始终做到安全警钟长鸣。福州路立交桥下曾经有一段引桥阻隔了驾驶员视线,而行人或摩托车易从桥墩处横穿马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悲剧。我利用班会和一切可能的时机,一再给每一位同事讲清楚这一路段的危险性,使同事们行驶到那里时引起高度警惕。记得有一年冬季的一天,由于桥下的一处消防栓被撞,地面成了冰面。远远地,我看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人正在冰面上艰难前行。那时我心想,必须与他保持一定距离,万一骑车人滑倒后果将不堪设想。果不其然,在骑车人突然摔倒的刹那间,我也一脚踩下了刹车。等到我的车停下来,离这名骑车人只有两米的距离。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预见性使我在多年的驾车中避免了一起又一起事故,我总是带着这样一份小心上路。从事驾驶员工作25年来,我创下了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到百万公里无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纪录。
我认为,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自己掌握的不仅是方向盘,还掌握着全车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心必须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路面环境时,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不愠不火,要有底气、有耐性。工作中,我遇到这样一名老人,他很喜欢运动,经常坐公交车到李村转乘郊区线路爬爬山,锻炼身体。因为我开车稳,老人也就特别愿意坐我的车,他还非常幽默地称呼我为“教练”,一来二往,我俩成了“忘年交”。还有一名退休干部也喜欢登山,因为看过报道我事迹的电视节目,曾经特意坐我的车,目的就是想验证一下“真实工作中的矫立敏是不是跟电视上‘演’的一样”。而这些经历,让我切实感受到乘客的信任,也更增强了我的工作责任心。它告诉我,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乘客当亲人,才能赢得乘客的理解、赞许和支持。
363路线每天的客运量近五万人次,还途经李村大集,这自然会给一些小偷惯窃可乘之机。有一次,我在河南站停站上客时,用眼角的余光发现一个窃贼正把手悄悄伸向一名女士的衣兜,我二话没说,一巴掌就向那只伸向衣兜的贼手打去,还没等这名乘客反应过来,小贼已经顺着后门下客的人流逃之夭夭了。行车这么多年,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车到终点站,我都会清扫一遍车厢地板,这些年我发现的乘客失物价值不下四五万元。2005年,我荣膺“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我所在的线路也被评为青岛市首批“职工诚信示范岗”。
在工作的经历中,2008年对于我来说永远难忘。那一年,经过层层选拔,我到青岛奥帆中心,和19位优秀驾驶员一起,作为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志愿者,从事抵离服务工作,负责接送参加奥帆赛的各国教练员、运动员。一天夜晚运动员外出活动,3米多高的大客车要经过一道非常矮小的“之”字型出入口,两边是一米高的隔离墩,方向盘打早了或打晚了都会剐蹭到隔离墩上,车辆剐蹭是小事,关键是车上拉着外国运动员和官员,一旦出事,会直接影响到青岛的声誉。其他驾驶员都不敢贸然通行,但总需要有人带头先行。我驾车移挪转腾,小心翼翼地过了出口,惊叹得一车外国运动员、教练员直竖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喊“OK!OK!”行车途中,我还专门选择一些介绍青岛风光和人文的资料片,通过奥帆志愿者这个平凡的岗位,把青岛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