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为他购买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外读物,而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
我有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一趟书店。每次去都是先把自己用的书挑好,然后为女儿挑书。
不谦虚地说,女儿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所看的课外书基本上都是我帮她挑选的,无论是教辅资料还是课外读本,我都可以选到她喜欢并且对她有帮助的书籍。
记得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好几次她拿着我买的书到学校去读,都被老师推荐给全班同学,有的甚至被列为全年级的阅读对象。
女儿初一的时候,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薄冰主编的《魔法英语》同步辅导材料,非常欣赏里面的单元总结,就给女儿买了回来,让她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结合课本和这本辅导书里的单元总结进行单元总复习。女儿照着去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女儿高一的第一学期,我有一次去书店,按照老习惯想为她挑选几本教辅书。然而,我在书店码放高一学生教辅材料的地方转了几个来回,就是不知道买什么合适。离开中学课堂好些年,对高中教材已经陌生了。看来看去,我发现仅高一历史一科,就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必修2……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抬头向旁边看了看,发现一位年龄跟我相仿的女士正在翻看高一英语的教辅材料。心想她一定也是家长,便走上去搭讪,想问问她如何帮孩子选书。我还真问对了人。她是人大附中的一位英语老师,问了问女儿的年级和所在的学校,就告诉我:“你不用买书,老师都会有安排的,需要的材料老师告诉了孩子,孩子自然会让你帮她买的。”
果然如那位老师所说,没过多长时间,女儿就拿回来一张书单,有课外阅读的书籍,也有教辅图书,让我帮她买,而且告诉我老师说了必须买。
从此,我过一段时间就照单买书,省去了为孩子选书的烦恼。
然而,女儿高三的时候,我们家还是出了点状况。以前从来不大过问女儿学习的先生突然来了劲头,他同时加入了几个QQ群,有高三学生家长群,也有近几年内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群,每天跟人家聊天。听到某个家长说哪种教辅书好,就赶紧买回来给女儿看,还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打印出来给女儿。他还特意买了两个书架,放在女儿最方便取放的地方,把他拿回来的那些资料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起初女儿还翻一翻,到后来,女儿看着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情绪都受到了影响。
我先生认为女儿在学校学习之余,应该再补充些课外的东西。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他走入了一个误区。到了高三,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孩子其实每天都在大量地浏览和练习课外的东西。
高三年级的老师都具有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他们能很好地把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对每个孩子进行适度的照顾。就算在一个普通班,高三的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安排。更不用说女儿所在的班级是他们学校文科的第一实验班,教师队伍的配备非常棒。更何况,女儿每天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都会做到很晚。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她应该休息一下,或者看看轻松的休闲类书籍,而不应该再看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当然,她也根本没有心思再去看。
之所以情绪受到影响,是因为女儿已经长大懂事了,她明白爸爸的用心,知道爸爸都是为她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有意顺从爸爸,会翻看一些。可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种行为鼓励了她爸爸。看到女儿愿意看自己买的资料,我先生开始源源不断地往回找资料了。女儿因为内心里并不想看这些东西,但又觉得这都是爸爸辛辛苦苦找来的,不看对不起爸爸,心里产生了内疚感。而且,爸爸拿回来的那些资料她都没有时间看,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效率太低或者学习不努力。在种种矛盾心情交织的情况下,女儿一度感觉压力特别大,也出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
后来,我先生发现了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我也给女儿做了调整,她才重新回到积极乐观的状态。
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为孩子做许多他们并不需要的工作。实际上,我们这么做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对孩子来说却并非一定需要。就买教辅材料这件事,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介入太多,就算为他买,也要考虑到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孩子在备考的高压下,心理已经非常脆弱,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家长要相信学校和老师,也要相信孩子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随意购买或收集课外资料,给孩子添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