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

女儿能在高三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突破自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除了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之外,无疑跟她一年的勤奋和刻苦有很大关系。

高一、高二的时候,女儿喜欢在周末睡懒觉,通常不叫她的话,她会睡到早晨10点以后。我虽然有早起的习惯,却支持女儿在周末多睡一会。总觉得升高中以后,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高中三年,女儿从周一到周五的早晨都是6点10分就起床了,“奋战”一天后,晚上往往11点左右才能上床休息,满打满算也只能睡7个小时。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点睡眠时间压根就不能满足需要。心疼,可又没有一点办法。想让孩子学习好,又想让孩子多睡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无奈,我们只好在周末让孩子恶补睡眠。

升入高三,学校对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周六也开始到校上课。这样,孩子的休息就只剩周日一天了。然而,就是在这一天,女儿也不肯再睡懒觉了。

因为已经习惯了,也因为孩子的高三更加辛苦,我和我先生还是主张孩子在周日的早晨多睡一会,以保证下一周能够精力充沛。可女儿不干,高三一年,她每周日只比平时多睡一个小时左右,平日早6点10分起床,周日她要求我7点左右叫她起床。吃过早饭,去北大的自习教室上自习,中午就在北大食堂吃午饭,一直到晚上6点左右才回家吃晚饭。

高三一年,女儿给自己的放松时间就是周六晚上坚决不看课本、不写作业,而是在网上看一集美剧《吸血鬼日记》。其实这看似在放松,实际上还在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

高三一年,女儿的周末都是在北大的自习教室度过的,她之所以不在家学习,是觉得家里的环境诱惑太大。她说如果在家里,一会就想在床上躺一躺,一会就想吃点什么,非常耽误学习。而北大的自习教室非常安静,大家都在专心学习,氛围特别好,在那种环境里,你想不好好学习都难。

每周六晚上睡觉前,女儿都会把周日要完成的任务写在她的小本上,周日学习的时候,按部就班地做,每完成一项就在小本上画个勾。如果碰到北大的百年讲堂有好的演出,她还会留出时间去看演出。虽然时间很紧张,却也基本做到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就由进入高三时的年级第14名,冲到了年级第5名,排到海淀区的第50名左右,直逼北大、清华的招生条件。

总听旁边不少朋友为孩子不爱学习发愁,我们则很少有这样的困惑。而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培养了女儿对学习的热爱,帮她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并做她追梦路上的支持者。后来我明白到,只要孩子内心的动力被激发起来,他自己就会非常勤奋地去努力。女儿在高三阶段,我和我先生根本就不用管她的学习,她自己都会安排得非常好。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育儿观——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就想办法让他做个够。很长时间我都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女儿高三的时候我算是有了深刻体会。高三一年,我们越是让女儿玩,她越不玩;越不让她学习,她学习得越起劲。

高三那个寒假,我们为了她能彻底放松一下,就带她出去玩了几天。回来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学习,说要把玩出去的时间补回来。

事实上旅游回来,我和我先生还告诉女儿,在假期里应该稍微放松一些,别太紧张了。其实我们是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也担心她到后期的时候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女儿说:“我只有在每天完成了任务的情况下,才会觉得放松,也只有完成了任务我才会觉得精神百倍。你们不让我去上自习,不让我看书,我的心里非常紧张,那样我的身体才会出问题呢。”

看女儿说得铿锵有力,也看她的学习状态很好,我们只好支持,努力做好后勤工作。每天早晚,我都尽心尽力,为女儿做好可口的饭菜;我先生只要没事就一定接送女儿,做好她的“马车夫”。

最近听到一个理论——“弯道超车”,说的就是利用假期别的同学都在休息的时候,你加把劲学习,并对平时的功课查漏补缺,等开学的时候你就会赶上甚至超过过去比你强的同学。

女儿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论,她在高三一年很好地利用了节假日,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已经在北大自习教室了,也正缘于此,她实现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一个又一个超越。

女儿并不是特别聪明,高一、高二的成绩也并不突出,甚至在高一的时候还处在中下游的水平。能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突破自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除了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之外,无疑跟她一年的勤奋和刻苦有很大的关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之所以被传颂,因为它是真理啊! k6ZSJLXTOzmsPUy2xde9eJhN9sViHcV/LXHnZNOVSbDdD6jxz267Wvxeea/EPz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