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北大的精神传统对我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你做不出来就是你做不出来,绝对不能糊弄人,不能还没做事情就乱忽悠。做人不仅要严谨诚实,还要有定力,有责任担当,不能乱跟风,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有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关键时候不糊涂。

我后来担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长,在工作中也坚持着北大的精神传统。就管理一个单位而言,当然每个部门都重要,后勤重要,总务也重要,问题是你怎么理解。研究院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首先是业务。你这个研究院如果没有优质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那还是个研究院吗?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漠视其他部门,只是要摆好关系,懂得理解和尊重。别看一个小小的食堂,那也是众口难调,吃饭这个事永远是会有矛盾的,一方面要尽力做好,另一方面当然不要太在意。我们介绍敦煌研究院的时候,主要是说研究院完成的业务和成果,肯定不能光介绍食堂工作做得多么多么好。

正是北大教给了我做人做事的严谨和担当。我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情。有个年轻人面临博士毕业,他的论文要评优秀论文,找我来评议。看了论文后,我说你既然叫我老师,那我就有义务给你提醒几个事。你的博士论文内容还有些问题,文字也不够好。如果这样的博士论文也能评优,其实是把你给害了。北大的这种学术精神,让我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讲假话,为此我也得罪过不少人。

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北大的光荣与骄傲来自北大历史上各个院系的大批学者,他们以渊博的知识、人格和精神的力量,感召和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学子。

在北大,最活跃和富有生机的就是学生,他们也是北大精神传统的接受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然而,他们又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他们也在不断为北大的精神传统注入新的血液,一代又一代北大学子更新、创造、发扬和传递着北大的精神传统。在这种精神传统中有着一种关于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创造力的自由发挥的信念,它渗透于每一个北大人的追求和情怀。与那种“见小利,忘大义,存私心,急近功”的格局和心态不同,我总感觉北大学子普遍具有超越性的情怀和思维。因此,在他们身上常常自觉地承担着一种胸怀天下的使命。

北大之所以在全民族心目中成为一个精神圣地,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我看来正是源于这种精神传统。北大的精神传统中还包含着一种立足中国大地,对于社会、历史、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做任何事情,研究或是教学,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进去,和自己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自己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中,让个体生命不断得到新生和升华,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北大人往往痴迷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痴迷到“傻”,常人把这样的人称为“书呆子”,但是在这样的调侃中其实是怀着对这样一群人的敬意,因为他们在事业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在国人的心目中,北京大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担当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希望所在。北大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肩负着民族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使命,坚持科学的理性精神,这也是北大重要的精神传统。 Xy5FjXfO2NVk2l1EBOJbO9I5rMACV4LEwXARVNsH5QlhuEtW7pXbKN5RXyIdHk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