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家里、幼儿园都热得开空调了。4岁的小颖昨天就有些发热,今天体温升到了40℃,而且什么东西都不吃,一直说嗓子疼,医生说小颖患了疱疹性咽峡炎,还说最近患这个病的孩子特别多。小颖妈妈问医生:“发烧、嗓子疼,不是感冒吗?这疱疹性咽峡炎和感冒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感冒,医学教科书上认为它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可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本病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有一定的流行趋势。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流涎、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持续1~2天后,咽部出现疱疹,查看孩子的咽部,可见咽红,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绕以红晕,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一般3天内退热,1周左右痊愈。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如感染柯萨奇病毒A组中的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本病有自限性,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也可用一些清热去火的中药。咽部疼痛剧烈的,可以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锡类散、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硬的食品。
专家提醒:
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