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雯上幼儿园小班,下午从幼儿园回来就倒在床上,脸色苍白,晚饭也不想吃,勉强喝了几口粥,就都吐出来了,妈妈让她喝点水,可她把喝进去的水也吐了,时间不长就吐了7~8次,肚子也疼起来。爸爸妈妈带她去了医院,护士给雯雯测量体温,居然发烧了,体温38.5℃,医生说雯雯的嗓子红肿,血常规正常,是患了胃肠型感冒。雯雯妈说:“我还以为雯雯在幼儿园吃坏了,是胃肠炎呢,怎么会是胃肠型感冒呢?”
所谓胃肠型感冒就是伴有胃肠反应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之为感冒夹滞。胃肠型感冒主要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环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居多。全年均可发生,但气温突变时较多发。孩子除了有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往往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而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较轻,也出现得晚。患儿一天排便多次,呕吐较剧烈,精神萎靡,严重时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不高,大便常规也正常。
感冒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机制可能有以下两点:
(1)咽部的炎症刺激咽侧壁的迷走神经,使其兴奋,引起胃肠痉挛、胃肠道蠕动加快,而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2)上呼吸道感染后咽部致病菌、病毒毒素随淋巴及血液播散至该区域淋巴结,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引发炎症而致腹痛。
胃肠型感冒应注意与急性胃肠炎相鉴别。急性胃肠炎病人患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没有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的症状,咽部无充血。化验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便常规可见少许白细胞。
有些胃肠型感冒的孩子腹痛很剧烈,这时要和阑尾炎等外科急腹症鉴别。胃肠型感冒的腹痛虽然很剧烈,但多在脐周部,腹部软,无压痛,往往早期出现,大多为暂时性、阵发性。而阑尾炎的腹痛开始不固定,很快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
由于患儿呕吐、腹泻,体内会丢失较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要给孩子少量多次饮水,可以喝些少油腻带咸味的菜汤。如果孩子精神持续不好,发热、呕吐、腹泻较重,尿量减少,应及时去医院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
专家提醒:
胃肠型感冒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常规和粪便化验,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的检查,以排除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