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册

人性的优点

上册写作的过程与动机

1909年,我是纽约市最不开心的年轻人之一。

当时我以推销卡车谋生。我不懂卡车工作原理,那还不算什么——我压根儿就不想知道。我对我的工作烦透了我对我蜗居的那个破地方也烦透了——那是西56街一间陈设简陋、蟑螂出没的小屋。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把一捆领带挂在墙上,早晨取领带时,一窝蟑螂被顺势抖搂出来,四处乱窜。我烦透了那些廉价而脏脏的小餐馆,没准儿那里也是蟑螂的乐园呢。

每天晚上,我回到那孤零零的小屋,头痛和恶心挥之不去——这源于失望、忧虑、苦涩和叛逆感。我叛逆,因为我大学期间孕育的美好梦想活生生演化为一串串噩梦。难道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苦心孤诣渴求的远大前程?难道对于我来说,生活的所有意义就是——干一个让自己恶心的工作,和蟑螂做亲密伙伴,吃着倒胃口的饭菜——以及没有希望的未来?……我大学时的梦想可不是这样,我渴望在悠闲中读书,再写他几本大作——

我知道,丢掉这份不开心的工作,我不但毫发无损,还有好处。我对发财没什么兴趣,却执迷于生活的丰富多彩。简单说,我做出了重要决定——那是很多年轻人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时必须做出的抉择。所以,我也做了决定,这个决定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此后的人生被赋予的幸福和价值,远远超出我最为狂放的想象力。

我的决定是这样的:把这份让我讨厌的工作扔掉。鉴于我在密苏里州沃伦斯堡的州立师范学院读了四年书,我想在夜校教授成人课程谋生。然后我就有闲暇读书,准备演讲和写小说。我要的生活是“活着为了写作,写作为了活着”。

我该在成人夜校教什么呢?当我回顾和掂量我的知识储备时,我发现,在商业生涯以至人生中,我在公开演讲中的训练和经验,远比我在大学里学到的所有知识加在一块更实用。为什么?因为这些训练和经验将我的羞怯和自卑一扫而光,赋予我与人打交道的勇气和信心;这些训练和经验对领导能力也效果显著——通常,一个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他的领导力也会增强。

我同时向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申请教职,去夜校上它们的推广项目——公共演讲,但这些大学认为,没有我他们一样撑得住场面。

我当时很失望,现在却谢天谢地——幸好他们拒绝了我,因为我去了基督教青年联合会夜校执教。在那儿,我必须尽快验证我的教学能力和实际效果。这是多大的挑战啊!那些成年人不来上我的课,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和社会名望。他们来只为一个目的——解决火烧眉毛的几个问题。比如,他们要在一个商务会议上站起来讲几句话,而不至因怯场而晕过去;销售人员需要拜访一个刁钻客户,而不至要先绕街区走三圈来鼓足勇气。他们要培养出镇定和自信,要做生意,要多赚几个钱养家糊口。他们的学费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如果觉得没收获,人家就不来了;我也不是固定工资,而是靠利润分成,如果还想维持生活,我的课程就必须有实用性。

我当时觉得,我是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教学;我现在却意识到,这对我是个宝贵的训练机会。

我热爱这工作,它太激动人心了。这些生意人自信心提高之快,升职和加薪之神速,让我大为惊讶。课程比我最乐观的希望成功多了。三期内,曾拒绝付我每晚5美元薪水的基督教青年联合会居然在百分比提成的基础上,另外付我每晚30美元。刚开始时,我只讲公共演说课;后来,我注意到,这些成年学员还有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需求。由于我找不到一本完备的人际关系教材,我便自力更生。撰写——不,它不是寻常的写作方式,而是源于我的授课经验,并不断 。我将教材命名为“

鉴于撰写这本教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我给成年学员讲课;也因为我还写过其他四本无人问津的书,所以我从没期望这本书会如此畅销——我也许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惊讶的作者之一。

这些年来,我意识到成年人们另外一个大问题—— 。我的大多数学员都是商界人士——高管、销售人员、工程师、会计师等,横跨所有商务和专业领域,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烦恼。还有一些女学员——女商人和家庭主妇,她们也有问题!

显然,我需要一部如何克服焦虑的教材——于是我再次四处搜罗。我去了纽约15大道和42街交叉口那座宏大的公共图书馆。我吃惊地发现,在“焦虑”条目下,只找到22本书;我还惊喜地发现,“虫子”条目下的图书居然有189本! 够吓人的,是吧!由于“焦虑”是人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那你肯定认为每一所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如何克服焦虑”的课程吧?然而,即使有某所大学开了,我也闻所未闻。

难怪戴维·斯伯瑞 在他的书《如何应付焦虑》中这样说:“当我们成年时,在应付压力方面的准备之稀缺,犹如要一个书呆子去跳芭蕾舞。”

结果呢?我们医院里一半以上的病床,都被各种神经和情绪出了问题的病人占据了。

纽约公共图书馆里书架上关于“焦虑”的这22本书,我都认真拜读了;另外,但凡我能找到的相关书籍,统统搜罗来,却依然没一本书适合做我的教材。一筹莫展之余,我再次下决心自起炉灶。

七年前,我开始筹备这本书的撰写。怎么着手呢?博览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关于“焦虑”的诠释;我还读了数百倍人物传记——比如,从中国的孔子到英国的丘吉尔,等等;我还采访了各个领域里大量杰出人物——比如杰克·邓普西 、奥马尔·布拉德利将军 、马克·克拉克将军 、亨利·福特 、艾琳诺·罗斯福 和多萝西·迪克斯 ,而这仅仅是个开头。

我还干了很多远比采访和阅读更重要的事情。我在一家研究克服焦虑的实验室工作了五年之久——实验就在我们的成人课堂上进行。据我所知,这种类型的实验室,我们这是全世界第一也是唯一的。我们是这么进行实验的:我们教给学员一套停止焦虑的规则,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施,然后回到课堂谈心得体会。其他人则报告他们在过去运用过的技巧。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我完全可以推测出这一点——我所听过的关于“我是如何战胜焦虑的”的话题,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多。此外,我还 了数百次其他关于“我是如何战胜焦虑的”的谈话——要么是通过我收到的邮件,要么是通过在课堂上的获奖讲话——这些讲话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所以这本书不是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产物,也不是一部关于焦虑如何“ 被克服的学术布道书,而是尽我所能撰写的一部节奏明快、言简意赅、

有一点确凿无疑——这本书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你尽管拿去一试。

法国哲学家瓦雷里说过:“科学就是成功秘诀的汇合。”本书恰如其分——一套摆脱焦虑生活的、成效显著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秘诀汇集。然而,我还要警告读者:你不会在本书里得到任何新知识,但你会发现很多未被普遍利用的方法。就这点而言,你我都不需要别人传授任何新知识,因为在引领完美生活方面,我们已经知道得足够多。我们都读过所有的“黄金法则” 和“山顶布道” ,我们的问题不是无知,而是疏于行动。本书的宗旨,就是将古老而基本的真理加以陈述、阐释、梳理、调整和渲染,并敦促你行动起来,切实将这些规则活学活用。

当你拿起这本书,不是为了看这本书的创作动机和过程,而是为了付诸行动。好了,我们行动起来吧!请阅读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如果读完前两章你仍然觉得并没获得新的力量和灵感停止焦虑、享受人生,你索性将书扔得远远的。——那说明,本书对你毫无意义。 4mBv05ZVkx0wZl5Clw/w6NEiV6Nbes+FMDL4yaV92dn25WDBS8HzT0e+PGz+67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