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部分
七种技巧,带给你淡定和愉悦

第十二章
重塑你生活的8个词汇

几年前,我在一个电台节目中接受采访,被问道这个问题:“你从人生中获得的最大教训是什么?”

那不难回答:到我接受采访时止,我最大的人生教训是了解到我们的所思所想的重要性。如果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们的思想观念决定了我们是哪种人,我们的心态是决定我们命运的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因素。爱默生说过:“一个人整天想什么,他就是那种人。”……是啊,他怎么可能变成任何另外一种人?

现在我对一点确信无疑:你我必须应付的最大——其实也是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选择正确的思想观念。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伟大的哲学家——统治罗马帝国的马科斯·奥里略将决定我们命运的8个词汇归纳起来:

是的,如果凡事往好处想,我们就会乐观豁达;如果凡事往坏处想,我们就会落落寡欢;如果思维被恐惧攫取,我们就会提心吊胆;假如我们老劳神伤情,我们就会活在悲惨世界;假如我们想着失败,我们肯定不战而败;假如我们整天自怨自艾,朋友们就会对我们如避瘟神。

诺曼·文森特·皮尔说:“你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而是你的 决定了你的本质。”

莫非我是在鼓吹你对所有问题持盲目乐观态度?不是的,可惜生活根本没那么简单。但我是在提倡一种 而非消极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问题应该留意,但别焦虑。留意和焦虑有何区别?我举个例子吧。每次我从交通高峰期的纽约街头过马路,我都留意我在干什么——但不焦虑。留意意味着问题是什么,然后冷静应付;焦虑意味着原地转圈,让人抓狂却徒劳无益。

一个人可以在对自己的严重问题心知肚明的同时,依然在衣服扣眼里插一支康乃馨昂首阔步。劳威尔·托马斯就那么做过,并为我亲眼所见。我曾经有幸和劳威尔·托马斯共事,当时他的影片在伦敦参展,题材是“一战”中的艾仑伯劳伦斯战役。他和他的助手去了好几处前线拍摄。最精彩的是带回了一些影像记录,内容有T.E.劳伦斯 和他率领的多姿多彩的阿拉伯部队;此外还有一部缩微胶片记录,题材是艾仑伯征服圣地。托马斯图文并茂的演说取名为“和艾仑伯在巴勒斯坦以及劳伦斯在阿拉伯”,在伦敦甚至全世界引起轰动。为了让他能在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继续讲述他耸人听闻的冒险,同时展示他的影片,伦敦歌剧季特地延后六周举行。在伦敦轰动一时的成功后,他凯旋般地去很多国家巡回展出。然后托马斯花了两年的时间筹备一部关于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纪录片。岂料厄运连连,最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托马斯在伦敦发现自己破产了!当时我就和他在一起。我记得我们不得不去里昂角茶餐厅里找便宜的食物,而且,要不是劳威尔从苏格兰人——著名艺术家詹姆斯·麦克白那儿借来钱,即使这儿也吃不起。

故事的意义在这儿:托马斯即使陷入破产和失望,他关注这一点,但并不焦虑。他清楚,如果被逆境放倒,他对任何人就毫无价值——包括他的债权人。所以,每天早上出门前,他都买一枝花别在他的纽扣里,走在牛津大街上时,他要么步态轻盈,要么昂首阔步。他心态积极、进取,拒绝让失败感将自己击败。对他来说,失败只是游戏的一部分——如果你要最终取胜,你就应该接受有效的训练。

即使对我们的肉体力量而言,心态也具备难以置信的影响。关于这点,著名英国精神学专家J.A.哈德菲尔德在他备受推崇的54页小册子《心理的力量》里,给出了强有力的佐证:“我要求3个人参加心理暗示对体力影响的实验,体力由手握测力计衡量。”测试在3类不同条件下进行,哈德菲尔德要求他们使出最大力气握紧测力计。在参加实验者神志正常情况下,哈德菲尔德测得的平均数据是101磅。

当哈德菲尔德告诉他们身体很虚弱后,他们只能握到29磅——还不到正常情况下力气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当中还有个职业拳击手,当他在催眠状态下被告知身体很虚弱后,他说他觉得他的胳膊太小,就像婴儿胳膊一样大。)

随后哈德菲尔德对这些人进行了第三次测试,告诉他们在催眠状态下他们都很强壮,他们居然能握出142磅的平均成绩来。当他们的心里充满了积极念头后,他们的实际体力几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我们的心态就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

为了展示思想魔力般的力量,我给大家讲一个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故事之一。我都能写一本书了,不过还是简述一下吧。当时美国内战落下帷幕不久,在10月一个霜降大地的晚上,一个无家可归、一贫如洗、比地球上任何流浪汉都瘦弱的女人,敲开了“母亲”韦伯斯特的家门——她的丈夫韦伯斯特是一个退役海军上尉,住在马塞诸塞州的阿米斯伯力。“母亲”韦伯斯特开了门,看见眼前这么一个又瘦又弱的“活物”:“她几乎不会超过100磅重,一身皮包骨怪吓人的。”

陌生人格拉瓦太太解释说,她在寻找一个家,以便她能在此静心思考,把那个让她昼夜难安的大问题找出来。

“为什么不留住这儿呢?”韦伯斯特答复道,“反正这么大的房子就我一个人住。”

要不是韦伯斯特的女婿比尔·埃利斯从纽约回来度假,格拉瓦太太可能就在这儿没限期地住下来去了。比尔发现冒出来个格拉瓦太太后,大叫道:“我不会把一个游手好闲的流浪汉留在家里。”于是把这个无家可归的女人推出了门。此刻,大雨倾盆,格拉瓦太太在雨中瑟瑟发抖了几分钟,然后沿路往前面走去,她想找个避雨的地方。

现在才到故事最震撼的地方呢。在对世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方面,那个被比尔·埃利斯赶出家门的“流浪汉”注定和任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女人一样多。现在,她的名字被数百万忠实的追随者所熟知,她就是玛丽·贝克·爱迪——基督科学教 组织的创始人。

然而,直到这时,她对生活的理解依然寥寥——除了生病、痛苦和悲剧。她的首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撒手人寰;继任丈夫抛弃了她,跟一个有夫之妇私奔了——此人后来死于贫民院。她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儿子。因为自己贫穷、身体多病和艳羡他人,她在儿子4岁时被迫放弃抚养权。她完全失去了儿子的下落,此后31年,她再没见过他。

因为自己健康堪忧,爱迪太太多年来对“心理康复科学”感兴趣。但在马塞诸塞州林恩时,她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个冬天,她在去市区的冰路上滑倒,脊椎受伤严重,出现痉挛和抽搐。医生都觉得她难保生命,还断言即使出现奇迹,她也永远不能走路。

躺在那张原本为她准备的等待死亡的床上,玛丽·贝克·爱迪打开了《圣经》。她说,在天意的指引下,她开始阅读圣马修的话:“还有,瞧啊,有人用床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面前。耶稣呢……就对瘫子说: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赦免了。起来吧,带着你的床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回家去了。”

爱迪太太认为耶稣的这些话在她内心产生了如此的力量、如此的忠诚、如此的痊愈的爆发力,她“立即就下床行走了”。

“对我来说,”爱迪太太说,“那段经历犹如苹果掉到地上引导了牛顿一样,让我发现了如何造福自己,以及如何福泽他人……我在科学上得到了确信——任何因果关系都在于心,每一个结果都是一种心理现象。”

玛丽·贝克·爱迪就这样变成了一门新宗教——基督科学教的创始人和高级女教士,这是唯一一个由女性创立的宗教,而且传遍了全世界。

现在你可能对自己说:“这个卡耐基要改宗信基督科学教了。”不,你们错了。我不是一个基督科学教的信徒,但我活得越长,我就更加相信精神的力量。以我多年成人教育的经验,我知道不论男女都能通过转换他们的思想来驱逐各种烦恼和疾病,来转型他们的生命。我知道!这样的转型我见过几百次,早已见惯不惊。比如说,这样不可思议的转型就发生在我一个学生身上,他曾经神经衰弱。怎么回事呢?焦虑。这个学生告诉我:

“什么都让我忧心如焚。我烦透了——因为我太瘦,因为我害怕掉头发,因为我忧虑赚的钱不够结婚,因为我担心自己做不了一个好父亲,因为我担心想娶的那个女孩不要我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生活一团糟,因为我担心别人对我印象不够好,因为我怀疑我有胃溃疡……我无法再工作了,我把饭碗砸了……我在内心构筑紧张,直到我变成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肯定会出问题。如果你曾经有过神经衰弱,千万不能崩溃,因为身体的任何痛苦都无法超过一颗遭受重创的心的锥心之痛。我精神崩溃得非常严重,严重到甚至不能和自己家人说话。我对大脑失去了控制,心里充满了惊惧。最轻微的一点响动就会让我暴跳如雷,我会毫无理由地大哭大叫,我任何人也不见。我觉得每一天都是受刑日。我觉得我被所有人抛弃了——甚至上帝。我差点跳河一了了之。

“于是我决定去一趟佛罗里达,心想换换环境对我也许有好处。当我坐上火车时,父亲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到了佛罗里达再拆开。我是在旅游高峰期到达佛罗里达的,找不到旅馆,我就在一个人的车库里租了一间屋睡觉。我试图在迈阿密港的货船上找个工作,却没那运气,于是我就在海滩上闲逛。我在佛罗里达比在家里还痛苦,于是拆开信封看看老爸写了些什么。信是这样写的:儿子,你现在离家1 500英里了,感觉不一样了,是吗?我知道你不会,因为你带着一样引起你所有问题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你的身体和心智都没有问题。并不是你遭遇的情况背弃了你,而是你的想象背弃了你。‘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儿子,当你明白了这些,回家吧,因为你很快就会痊愈的。

“老爸的信让我愤怒。我要的是同情,而不是一通教训。我气急败坏了,当时就决定我偏不回去,永远不回去!那天晚上,我在迈阿密一条背街晃悠时,信步走到一座教堂。反正无处可去,我就溜了进去。我听到了这样的布道:‘征服自己精神的人比征服一座城市的人更强大。’身处这圣洁的场所,谛听和我父亲写在信中的一样的思想,我感觉脑子里长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垃圾被一扫而空。我平生头一回能够清晰理性地思考问题。我意识到自己以前真傻,当目睹到真实的自己时,深感震惊——原来,要改变整个世界和世界里的每个人,只需改变‘照相机’的‘焦距’——即我的内心——就万事大吉了。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行囊打道回府。一周后,我就上班了。4个月后,我和那个担心失去的女孩结了婚。现在我们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托上帝的福,我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很丰裕。在我精神出问题时,我不过是一座小商场的夜班领班,手下管着18个人;现在我是一个包装物厂家的高级监理,管着450多个人。我的生活比以前丰富、美好多了。我相信,我现在能鉴赏生活的真实价值了。当短暂的躁动试图侵入我时(正如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候),我便告诫自己调整内心的‘焦距’,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我可以坦率地说,我很高兴我曾经崩溃过,因为我找出了一条艰难的道路:精神力量是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智和身体的。现在,我能让我的思想为我所用,而不是跟我作对。我现在明白老爸的话是对的,我所有的痛苦根源不是外部,而是我对外部情况的想法。一旦我意识到这一点,我立马就痊愈了——永远也不再复发。”

这就是这个学生的经历。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从生活得到的乐趣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地位,我们拥有什么,或我们是谁,而仅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外部条件与此关系微乎其微。比如,我们以约翰·布朗的故事为例。因为在哈伯斯渡口攻占美国军火库,并试图煽动奴隶造反,约翰·布朗被绞死。到了绞刑架后,布朗悠闲地坐在自己的棺材上,旁边马车上的狱卒倒紧张、焦虑起来。约翰·布朗仰望弗吉尼亚的蓝脊山脉,兴奋地喊道:“多美丽的国家啊!可惜以前从来没有好好看看她。”

或者再看看首批抵达南极的英国人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故事。他们的返程可能是人类探险史上最残酷的经历——食物吃光,燃料耗尽。他们动弹不了,因为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在这片处于世界边缘的大陆肆虐了11个昼夜——这场暴风雪如此之猛,把极地冰川的边缘都削掉了。斯科特和伙伴们知道他们难逃一劫。为了应付这类紧急情况,他们随身带着大量鸦片,因为大剂量鸦片可以让人在甜梦中告别世界。然而,他们却没使用,而是在“欢歌笑语”中死去。8个月后,一支搜索队在他们被冻僵的尸体上发现一封“诀别信”,人们才确信他们的最后时刻的淡定从容。

300年前,失明后的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也发现了同样的事实:

内心即自己的世界,

内心能把地狱变成天堂,

也能把天堂变成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事例就是弥尔顿的阐释的最佳注脚。

拿破仑拥有任何男人通常所渴望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他却在圣赫勒拿岛 说:“我一生中找不出六天快乐日子。”又瞎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却宣称:“我发现生活如此美好!”

如果我真的从半个世纪的生命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除了你自己,没人能为你带来内心的淡定。”

我只想把爱默生在他的随笔《靠自己》收尾处表述得如此美妙的几句话重复一遍:“一场政治胜利,一次房租上涨,一次大病初愈,一次朋友的失而复得,或者其他身外之事,能让你开心,你便以为好日子来了。别犯傻了,除了你自己,没人能为你带来内心的淡定。”

杰出的斯多噶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警告人们,相对于 ,更应该注意祛除内心的迷雾。

埃皮克提图的话说于19世纪前,却被现代医学认可。G.坎伯·罗宾逊博士宣称,来霍普金斯医院看病的人中,五分之四的人遭的罪部分是由情绪紧张和压力造成的。即使在一些器官障碍的病例中,情况也一样。他说:“最终,这些器官障碍导致身体失调等相应问题。”

法国杰出哲学家蒙田将17个词汇奉为他的人生座右铭之一: 不错,我们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啊?莫非我这么恣意妄为——在你深陷麻烦时,在你的神经像电线一样凸出眼看着就要垮掉时,却粗鲁无礼地告诉你——就你的情况来看,你可以通过意志力来改变你的心态?是的,千真万确地就是这个意思!而且还没完呢,我还要告诉你 。这也许或费点事,但道理却很简单。

在应用心理学知识方面,威廉·詹姆斯并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但他有过如下观察:

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立即通过“决心干什么”改变情绪——但我们能因此改变我们的行为;当我们改变我们的行为之后,我们自然就能改变我们的情感。

威廉·詹姆斯解释道,“ 这个雕虫小技管用吗?自己试试吧。把一个大大的、诚心诚意的微笑挂在脸上,向后伸伸肩膀,来一口深呼吸,引吭高歌几曲;如果你不会唱,打口哨也行;口哨打不了,哼几句总行吧。你很快就会发现威廉·詹姆斯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你表现出特别开心的心理状态时,生理的难受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生活中之所以能发生奇迹,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我认识一个加州的妇女——她的名字我就不说了。如果她知道这个小秘密,她就能在24小时之内把她所有的痛苦轻轻抹去。她上了年龄,是个寡妇——我得说,挺惨的。然而,她想法子快乐了吧?没有,如果你问她感觉如何?她就说:“哦,我还行。”但她脸上的表情和口气中的悲苦却告诉你:“上帝啊,要是你知道我的麻烦就明白我到底开不开心了。”她似乎在指责你在她面前露出开心的样子。丈夫留给她的保障足够她安度余生,而且孩子成家后也给了她一个家。很多女人比她惨多了,我却很少看见她的笑容。她抱怨说,3个女婿都抠门、自私——尽管她只是在女儿家一次住几个月的客人;她抱怨女儿们从来不给她礼物——自己却把“养老钱”捏得死死的。她就是自己和她不幸家庭的祸根。至于吗?遗憾就在这儿——其实只要她愿意,她完全可以把自己由一个悲悲戚戚的老妇人变成一个德高望重的家庭成员。要完成这个转换,她要做的就是变得开心,变得就像她内心充满爱的奉献,而不是为了那些不开心期期艾艾。

印第安纳州特尔市的H.J.恩格勒特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现在他还活得好好的。十年前,恩格勒特先生患上了猩红热,康复后他发现自己又得了肾炎。他告诉我,各种医生都看遍了,“甚至包括江湖郎中”,都束手无策。不久,他又有了其他并发症。他的血压噌噌往上窜,就医后得知血压高达214kpA。因为病情还在发展,医生说这情况是致命的,建议他最好尽快安排后事。

“我回到家,”恩格勒特说,“确信我的保险费都付清了,然后就向上帝忏悔,随后我陷入忧伤的冥思之中。我让所有人都不开心,我的妻子和家人跟着痛苦。我让抑郁把自己淹没了,自怨自艾了一个星期后,我对自己说:‘你纯粹一个大傻瓜啊!或许你一年半载死不了呢,为何不趁此开开心心的。’于是,我挺起胸膛,面挂笑容,试着就像一切正常。我承认,刚开始只是试试——只是强迫自己开心愉快,结果不仅救了我的家人,也救了我自己。

“我最先知道的是,放下包袱后,我开始 好了些——几乎和我假装的一样好,接着情况越来越好。今天——按说我已经进坟墓几个月了,我不仅快乐、健康、活着,连血压也下去了!我知道,有一件事确凿无疑:如果我老是想着‘死’,医生的预言就会成真。但我给自己的身体一个自疗的机会,不是其他任何办法,而是转变心态。”

允许我问你一个问题吧:如果仅靠装做开心、在健康和勇气方面心态积极就能救了恩格勒特的命,你我凭什么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和郁闷再忍受哪怕一分钟呢?在仅凭假装豁达就能让我们产生真切的愉快时,凭什么让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也不开心呢?

几年前,我读过的一本小册子对我有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书名叫《当一个人思考时》,作者是詹姆斯·艾伦,书中这样写道:

一个人会发现一个事实:当他接人待物的态度发生改变时,事情和人们对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如果一个人迅速改变他的思维方式,他会惊讶地发现,他的物质生活的转换也非常之快。人们对他们所需要的事物并没有吸引力,而是那些事物本身。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天意存在我们自己,完全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就是他本人思想观念的直接结果……一个人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思想才能进步,披荆斩棘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拒绝提升思想观念,他的人生只会虚弱、凄惨和痛苦。

按照《创世纪》这本书的说法,造物主赋予人类统治世界的权力。这是一件巨大的礼物,但我对任何诸如此类的超级特权不感兴趣;我只想要我自己的统治权——对我思想的统治权,对我恐惧感的统治权,对我内心和精神的统治权。让我开心的是,我知道我能把这种统治权实现到随心所欲令人震撼的程度。——我的秘诀是仅仅通过控制我的行为——行为再反过来控制我的反应。

所以,让我们记住威廉·詹姆斯这些话:

为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 吧!

为了我们的幸福而抗争,可以遵循一项快乐和建设性思维方式的日常计划。下面就是这个计划,取名为“ ”。我发现这个计划太鼓舞人了,就分发了数百份。计划书是已故的塞白尔·F.帕翠吉 写的。如果照章执行,我们就能消除大部分烦恼,将法国人所说的“生命之悦”的比例放大到无限大的地步。

为了今天

1.为了今天,我会开心。这句话推测亚伯拉罕·林肯说的是正确的:“大多数人几乎和他们想获得的快乐一样快乐。”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什么外来事物。

2.为了今天,我会调整心态适应世界,而不试图让世界来适应我。当我面对我的家人、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我会接受并让自己适应他们。

3.为了今天,我会照顾自己的身体。我会锻炼身体,关注身体,滋养身体,而不是虐待身体,忽略身体;这样,身体就会成为我最大的本钱。

4.为了今天,我要健全心智。我要学以致用,我不会变成一个没魂的人,我进行一些用心、劳神和专注的阅读。

5.为了今天,我会以3种方式历练我的心智:我要帮别人做一件好事而不被发现;我至少要做两件不想做的事——就像威廉·詹姆斯建议的那样,仅仅出于历练。

6.为了今天,我会精神焕发。我会看上去尽量养眼,穿着尽量得体,小声说话,举止有礼,多夸别人,绝不批评人,绝不吹毛求疵,不对人指手画脚,不试图改善别人。

7.为了今天,我只想过好今天,不把这一辈子的事情堆到眼前。如果我不得不忍受一辈子,我就做12个小时。

8.为了今天,我会有个计划。我会写下每个小时希望做的事情,也许不会完全遵守,但我总是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会解决两个问题:急事和踌躇不决。

9.为了今天,我会有个半小时独处,放松自己。在这半小时里,我会不时想起上帝,这样就能得到些许的生活启示。

10.为了今天,我会无所畏惧,尤其不会担心不开心,不担心享受美好,不担心去爱,不担心那些我爱的人也会爱我。

如果我们要改善心态,以获得内心淡定和快乐,记住规则1:

规则1

快乐地去思考和行动,你就会觉得快乐。 4mBv05ZVkx0wZl5Clw/w6NEiV6Nbes+FMDL4yaV92dn25WDBS8HzT0e+PGz+67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