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为你的忧虑设置“止损点”

你想知道怎么在华尔街赚钱吗?呵呵,恐怕上百万的人都想知道。如果我知道答案的话,这本书会卖10万美元一本。然而,我手头有成功人士们使用的一个成功秘籍。这个故事是一位投资顾问查尔斯·罗伯茨告诉我的:

“我最初怀揣25000美元从得克萨斯州来到纽约,这些钱是朋友们让我投资股票的。我自以为我懂股票诀窍,却输了个精光。真的,尽管有的交易让我大赚一把,最终却血本无归。

“我不在乎自己的钱赔了。”查尔斯·罗伯茨解释道,“但对赔了朋友的钱却很不安,即使他们承受得起。我们的老本不幸输掉后,我害怕面对他们,但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不仅开朗大度,还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我知道我一直在做‘大赔大赚’的交易,很大程度上靠运气和其他人的意见。——我一直在靠感觉和靠跟风投资。我开始反思我的错误,决定再入市前要彻底弄清楚股市究竟怎么回事。所以我找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炒家之一并和他混熟,他叫柏顿·S.卡索斯。我相信我能从他那儿学到很多,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的大名一直在行业内如雷贯耳;我相信,炒股事业不仅仅靠机遇或运气。他问了我几个问题,就是我以前是怎么操作的;然后对我说了一些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投资原则。他说:‘我为每一笔单子设置了一个止损点。比如,我在50美元一股的价位买入一只股票,我立即把45美元设为止损点。’这就意味着,当估价跌了5个点时,将会自动卖出,由此限定了损失。‘如果你首次买对了股票。’这位投资老手继续说,‘你平均利润会是10个点、20个点,甚至50个点,这样一来,通过止损5个点,即使你一半的交易都失手,你依然可以大赚。’

“我立即采纳了他的技巧并沿用至今,这让我留住了客户,并避免了成千上万美元的损失。过了一段时间我意识到,除了在股票市场,‘止损点’原则可以借鉴到其他很多地方。我开始对侵袭我的所有烦恼和愤恨设置‘止损点’。效果神奇极乐!比如,我经常和一位不守时的朋友共进午餐。那些日子,他经常让我空等半顿饭的时光才姗姗来迟。最后,我对他说了我应付烦恼的‘止损点’原则,我说:‘比尔,我等你的精确止损点是10分钟。如果你迟到10分钟以上,我们的聚餐就取消,恕不奉陪啦。’”

哈哈!我好希望以前有这种意识,把“止损点”设置到我的急躁、我的坏脾气、我的自我辩解、我的悔恨和我的所有心理和情绪压力!我怎么就没有一点审时度势的常识,以免我内心的淡定被恐吓、被摧毁?我怎么就没反问过自己:“嗨,戴尔·卡耐基,为了那事斤斤计较值得吗?下次还这样吗?”……我为什么就没这么做呢?

然而,至少在一事情上,我必须给自己加点分。而且这一次也很重要——那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危机,我眼看着未来的梦想、蓝图和多年付出的心血将破灭。事情是这样的:

在我三十来岁时,我立志成为作家,我要成为弗兰克·诺里斯 、杰克·伦敦或托马斯·哈代第二。我很执著,还在欧洲待了两年——“一战”后,那儿滥发货币,我能靠使用美元节省开支。我在那儿用了整整两年写我的伟大作品,我叫它《暴风雪》。这书名真是太切题了,因为出版商们的回应冷得就像横扫达科他平原的暴风雪。当我的文学代理人告诉我,我没有写小说的天资、禀赋,我的心差点停止跳动。我头重脚轻地走出他的办公室。即使他给我当头来上一棒,我也不会那么头昏眼花的。

我意识到,此刻的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得不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我该怎么办呢?我应该朝哪边转?几个星期后我才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当时,我从未听说过“对你的烦恼设置‘止损点’”这个说法。但现在当我回顾那件事时,我明白我正是那么做的。为了那部小说我呕心沥血整整两年,就是为了体现它的价值——一次高贵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随后,我重操旧业,搞成人教育;业余时间,我就写人物传记和一些现在你们正在读的非虚构类作品。

我现在对我的决定开心吗?满意吗?每当我想起这点,我就觉得像跳街舞一样狂喜。坦率地说,重操旧业以来,我从来没有因为不能成为第二个托马斯·哈代而懊恼。

一个世纪以前的某个夜晚,一只猫头鹰在瓦尔登湖边的树林里哀鸣,亨利·梭罗用鹅毛笔在他自制的墨水里蘸了蘸,在日记里写道:“一件事情的代价——就是我所说的生命的总值,迟早需要交换,要么眼下,要么将来。”换个说法:当我们对某件浪费了大量精力的事情耿耿于怀时,我们就是大傻瓜。

然而,吉尔伯特和苏利文 就如此悲哀。他们能写出快乐的歌词和欢快的曲子,却完全不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乐趣。他们创作了一些最富想象力的轻歌剧,为世界带来了欢乐,比如:《耐心》《围裙》《日本天皇》等;同时,对自己的坏脾气,他们却完全缺乏自控能力。

把他们弄得好些年苦不堪言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一条地毯的价格。苏利文为他们购买的一家剧院预订了一条新地毯。吉尔伯特看见账单时,暴跳如雷。两人为此对簿公堂,此后老死不相往来。当苏利文写好新歌剧的乐曲后,他寄给吉尔伯特;吉尔伯特填上词后又寄给苏利文。如果遇到同台谢幕,他们就各站一角,连向观众鞠躬都方向不同,这样他们就不用照面。他们没有“止损点”意识——为他们的憎恨设置下限,这一点他们远不如林肯做得好。

美国内战期间,有一次当林肯的朋友们咒骂林肯的政敌时,林肯说:“你比我更忌恨人,也许我也有一点,但我向来觉得不值得。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精力把半辈子时间拿来跟人过不去。如果任何人不再攻捍我,我永远不会记仇。”

我多希望我那上了年龄的姑姑伊迪丝有林肯那样的博大胸襟。伊迪丝姑姑和姑父弗兰克住在一个贷款购置的农场里,农场杂草丛生,土质贫瘠,沟渠纵横。他们的日子苦巴巴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姑姑伊迪丝喜欢买几付窗帘和一些装饰品把寒碜的家装点一下。她在密苏里玛丽维尔的丹·埃维尔首的纺织品店赊账买了这些奢侈小玩意。姑父弗兰克一直为他们的债务发愁。他的消费观是农民式的量入为出,于是私下告诉店家不再让太太赊购东西。太太知道后火冒三丈——甚至差不多50年后,还余怒未消。我曾多次听过她痛陈此事。我最后一次见她时,她已经快80岁了。我对她说:“姑姑,姑父当初那么羞辱您不对;但坦率地说,您不觉得对此不依不饶唠叨了差不多半个世纪,是不是比他的所作所为更有点那个啊?”

因为那些被自己滋养起来的愤恨和苦涩的记忆,伊迪丝姑姑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内心的淡定。

本杰明·富兰克林7岁时犯了一个错,直到70多年后都难以释怀。他7岁时爱上了一种口哨,爱得如此强烈,以至于直奔玩具店,把自己的钢镚儿往柜台上一堆,要求买那个哨子,连价都不问一声。

“然后我就回家了。”本杰明70年后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满屋子吹个不停,对我的口哨洋洋得意。”

但当他的哥哥姐姐知道他花了太多冤枉钱后,狠狠嘲笑了他一番,正如本杰明说的:“我被气得大哭一场。”

多年后,当本杰明当上美国驻法国大使,成了名震世界的大人物,却依然对此不依不饶,他说那次当冤大头的遭遇“带给他的懊恼远远超过哨子带给他的快乐”。

这次经历带给本杰明的教训其实很简单,他说:“等我成年后观察社会时,我觉得我遇到了太多太多的人,他们如我一样 简单说,我发现人类很大部分痛苦,都在于对那些导致痛苦的事情估值错误,对他们的

为了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吉尔伯特和苏利文付出了太多代价,伊迪丝姑姑也是,在很多情况下卡耐基也是,世界最伟大巨著据其二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尔斯泰同样是。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托尔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间“可能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人”。也就是从1890年到1910年间,无数人朝圣般源源不断地前往他家,只为看他长什么样,听他说话的声音怎么样,或者仅仅摸摸他的衣角。他说的每句话都被记在笔记本上,和“神谕”差不多。然而,一说到日常生活,呵呵,托尔斯泰在70岁时还不如7岁时的富兰克林呢,他简直不明事理。

先看完我的话吧。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很爱的女孩,事实上,他们在一块儿快乐到什么程度?他们曾经一起跪着祈祷上帝,让他们永远沉醉在如此纯粹、神圣的幸福中。但这女子生性多疑,她曾把自己化妆为农妇,偷偷监视托尔斯泰的一举一动,甚至跟踪到树林里。她甚至嫉妒自己的孩子,抓起枪把自己女儿的照片射了一个洞。她甚至在地上打滚,将一个鸦片瓶子放到嘴边威胁要自杀,而她的孩子们则在屋角挤成一团,吓得大哭大叫。

托尔斯泰怎么办呢?呵呵,如果他将家具砸个稀烂,我不会责怪他——他有足够的愤怒的理由。但他根本没这么做,仅仅私下写了一则日记!是的,一篇日记。他在日记里把妻子责备个够!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哨子”!他一心想让后人对 网开一面,而让妻子承担所有的诘难。对他这一招,他妻子怎么回应的呢?她二话不说,把丈夫写的那几页日记撕下来付之一炬,自己也写了一篇,里面把 描绘成一个恶棍。她甚至还写了一篇名叫《谁之过?》的小说,把丈夫妖魔化为一个居家混蛋,自己则成了牺牲品。

那最终结果呢?这两口子究竟为了什么,把唯一的家弄得就像托尔斯泰自己所说的“疯人院”?显然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强烈的面子思想。是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烦恼。谁对谁错我们在乎吗?不,我们连自己都愁不过来,谁愿意浪费一分钟去想托尔斯泰的私事啊!这一对冤家对头,因为他们的“陈谷子烂芝麻”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50年的家庭生活简直如同地狱——仅仅因为谁也没有意识到该说一句:“到此为止!”因为谁也不能判断这句话的价值:“让我们立即设立个‘止损点’,我们在浪费生命呢!”

是的,我由衷地相信,对真实的心灵淡定而言,“体面的价值感”是最大的秘密之一。我还相信,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一种个人的重要准则——一种能衡量什么事物对我们的生命具有价值的宝贵准则。

所以,要在烦恼习惯侵袭你之前将其化解,记住规则5:

规则5

在生活中,每当可能重蹈覆辙一错再错时,让我们住手,问自己下面这3个问题:

1.我担心的这件事究竟对我有什么影响?

2.我应该在哪个点上设置“止烦”令,以及忘掉它?

3.我究竟应该为这陈年旧事付出多少?我是否已经付得太多? FwS/+3f9gszJTTu42AVjziKbKaGyw25KVZVMG74acwwqLS4DgZXAbuf2viRh1/4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