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论

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包括教材体系和著作体系。

一、教材体系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教育学的教材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特殊教育学教材,其体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特殊教育的一般认识;第二部分阐述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有的教材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除包括了前面两部分外,还包括特殊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如朴永馨主编的《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一般认识主要阐述特殊教育的对象与分类;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等。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主要阐述智力落后儿童、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等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特殊教育的组织和管理主要阐述特殊教育机构的领导和管理,特殊教育评价等。这些教材体系考虑到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认识逻辑,但对特殊教育理论自身的逻辑考虑尚不够深入。

(二)作为一个学科群的特殊教育学的教材体系

作为一个学科群的特殊教育学的教材体系,主要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与依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而构建的专业教材体系。专业教材体系一般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三个层次组成。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一般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医学、教育史、管理学、哲学等学科。特殊教育专业基础学科包括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语言学、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管理学、特殊教育哲学、特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学科从不同的特殊教育对象出发,分别有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听觉障碍儿童教育学、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学、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学等;从教育的层次看,包括学前特殊教育学、初等特殊教育学、中等特殊教育学、高等特殊教育学;从教育对象的年龄看,有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青少年教育学和特殊成人教育学;从特殊教育的内容看,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德育、特殊儿童智育、特殊儿童劳动教育、特殊儿童体育。

二、著作体系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

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有着严密的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它是通过著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的。我们要构建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就应找到能揭示特殊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及其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如有的学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纵向分析了教育现象,指出教育现象的形态依次为教育活动、教育事业与教育思想(观念)。 据此,我们也可以将特殊教育的形态依次划分为特殊教育活动、特殊教育事业与特殊教育思想(观念);或借鉴教育管理学将教育管理现象分为活动、体制、机制、观念等,将特殊教育现象分为特殊教育活动、特殊教育体制、特殊教育机制、特殊教育观念等四个范畴。

(二)作为一个学科群的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

作为一个学科群的特殊教育学的著作体系,被称为特殊教育学的著作层次体系。所谓著作层次体系是指由严密的学科范畴所组成的体系。学科范畴是指一门学科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标志着这门学科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从而区分这门学科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那些范畴。 如在西方学者布雷津卡把教育理论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及实践教育学(原称‘教育行为学’)” 。我国教育学学者陈桂生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尝试把教育学的理论划分为教育技术理论、教育科学、教育价值理论、教育规范理论四个不同层次。 借此逻辑范畴,可将特殊教育学学科看成是由特殊教育技术理论、特殊教育科学理论、特殊教育价值理论、特殊教育规范理论四个不同层次的学科范畴所组成的。 W2i4+RV5WXCiJNEBuVNuOkD5IYO/NDNhSYfyTPPfJ2pQy+I7Fzi0Wd7uQWD6bz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