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他人好评与问心无愧,你选哪个

重视内在道德标准的孟子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

向内寻求

如果人的本性是善,那么个人的修养功夫便是将内在的善性通过自己的行动外显出来。从孟子性善论出发,个人的成德之路便是一条由内而外的道路。在内在美德向外开显的过程中,如果个人的作为与外在的情景出现了矛盾冲突,或者作为的结果并未与内在善良的美德相应,在这种状况下,人是应该继续按照内在的善性去做,还是以外在情况为标准去修改自己的言行?

对于这个问题,孟子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并且仁、义、礼、智这些美德都是由内在的善性长养出来的,那么这种内在的善性就是唯一的道德标准。这种向内寻求的方法,孟子称为“反求诸己”。举例来说,如果甲敬爱乙,但甲却没有得到乙的敬爱,那么甲就应“反求诸己”,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仁与礼。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提升,个体的道德境界最终可以臻至完满。

无愧于心

孟子称自己善于养浩然之气,这种气与道义相配,当它充盈于人的身心时,人的一言一行就都会合理并恰到好处,这就是孔子那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因为此时个人的心便是规矩,“从心所欲”就是所作所为都按照礼仪、规矩去做。这种境界也可使个体对自我的存在价值有一份坚定的确认。孟子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通过反思,若认为自己的言行与内在的善性相配,那么即便是有千万人反对,自己亦能够勇往直前。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就算用天下来换,君子也不接受,其中有一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所以能拥有这种不以“王天下”相换的快乐,是因为君子时时刻刻都能按内在的良心去为人处世。这种外在言行与内在善性的相合也被孟子称为“诚”,所以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君子自得

在现代汉语中,“学问”一词往往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识系统,但在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中,“学问”更多指的是一种修养功夫。如孟子对“学问”就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JrQvSZZc9xsc6Cu7w1zLGwTw2k/LGe4pLDe8d4LUSZqScHeaZJWphaZe1XHl8E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