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会无条件、无目的地帮助他人吗

孟子谈人性本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不得不辩

孟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战国中期,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思想氛围,孟子这样评论道:“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称自己必须要“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而想要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就不得不辩,只有通过辩论的方式胜过持邪说者,社会才有可能走上正轨。

孟子对杨朱与墨子的思想观点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驳,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杨朱和讲求兼爱的墨翟都是走极端路线,杨朱无君、墨翟无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要重新确立礼乐秩序,就必须对杨墨之言进行批判,而批判的重点除否定对方的观点外,更重要的是确立自己的论点,尤其要为自己的论点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此,孟子构建了其最重要的人性理论——性善论。

人性本善

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并不是儒家学派的专长,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人性或多或少都有所论述。在《孟子·告子上》中,公都子列举了当时主流的三种人性观:第一种观点是告子的观点,认为“性无善无不善”,即人性无所谓善恶;第二种观点认为性依据外在的环境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第三种观点认为有些人本性就是善的,同时也有些人本性就是恶的。

对于这三种人性观,孟子的看法是“皆非”。在孟子看来,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因素,不善并不是人性本身的问题。孟子认为凡人都具有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同时,这四种心分别对应四种美德:恻隐之心与仁相应,羞恶之心与义相应,恭敬之心与礼相应,是非之心与智相应。这四种善德是人所本有的,而不是由外在塑造的,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内在的善性

在战国中期的三种人性论中,孟子对于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之论的批判最为用力,也正是在对告子人性论的批判中,孟子建立起了其“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

孟子从“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假想场景出发,论述了人在这种情形下救人的举动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出于本性的善良。这种本性的善良是一种发端,如种子一般,经过培育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等美德。 fcTMs0Uqf4CYdpIj91WEQvAr5oUXKfH5Yx7Yfu6bRkq621z4o/TC0H9yPa1PVC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