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说清楚人的本性是好还是坏了吗

孔子后学的形而上思考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性自命出》

填补断层

孔子的哲学思想虽然以仁义为中心,但是对于仁义以及其他诸种具体美德是从何而来的,即人的本性为何这一问题,孔子则语焉不详。其较为直接的阐述也只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无怪乎子贡感叹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而到了孟子那里,对于人之心性的讨论蔚为大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追问:在罕言心性的孔子与阔谈心性的孟子之间,儒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1993年,七百余枚楚国字简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中被发掘出来,在这些记载儒道两家思想的楚简中,《性自命出》一篇因其论述心性的内容而受到学界的关注。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性自命出》篇可以说是一份展现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发展变化的重要文献,特别是其中的心性论思想可说是上承孔子“性近习远”,下开孟荀性善性恶的关键节点。

承上启下

《性自命出》首先继承了孔子“性近习远”的思想并做了展开,该篇认为人皆有共同的本性,但是因为心无定志,性在被事物引发后,会依其喜怒哀乐之气而发展,并最终通过积习的方式而得以确定。由此可见,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儒家学派大致上持人性同一的观点,而人的心性之所以在后来有不同的表现,是后天的不同教化造成的。如此,孔子的“性近习远”就演变成“性一心异”。

既然人的本性因为来自于天所降生的生命,因而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本性是怎样的一种本性呢?《性自命出》给出的回答十分巧妙:一方面,该篇以“好恶”为性,好恶的对象是物,这种性本质上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而另一方面,该篇又说“仁,性之方也”,仁是性的一种显现,因此这种性乃是人的道德属性。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是一是异?这个问题引发了后来孟子、荀子对人性善恶的讨论。

儒家心性论的雏形

儒家学派关于人之心性的讨论如何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演变到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对于这个问题,《性自命出》篇的出土让人们发现了之前被埋没了的思想发展进程。 h7FuTYKhiHFLr0CjA4GHrYX7U0JKACIrRkd6FEFfGE2nLvG73zuuDRIDBwXwik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