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在学习与成德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学习方面,孔子曾将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知。天生就有智慧的是圣人,是第一等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第二等人;经历困难才学到的,是第三等人;身在困难之中也不知学习的,是最下等的。
通过学习,个人的德行可得成就,由此展现出的便是儒者最高的生命境界。孔子在述其一生时这样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年少时的志于学到晚年时的从心所欲,通过孔子的人生历程,我们看到人可以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安立、智慧得以长养,知天顺命,最后进入与天道相契的自由境界。
孔子的哲学思想大多是以改善社会现实为核心与目的。在方式上,孔子主张让国家与社会恢复到周礼的制度中,那么在周礼的制度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孔子曾经两次和弟子们一起讨论了彼此的志向与理想,一次是和颜回、子路一起,孔子说自己的愿望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一次是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在曾皙说完自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孔子喟然而叹,说自己和曾皙的想法一样。在与颜回和子路的交流中,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年少者能得到关怀、同辈之间能相互信任、年老者能得到安养;在与曾皙等人的交流中,孔子所认同的曾皙的志向具有一种快乐平和的生活情趣。从某种角度看,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具象化,正因人们各有所安,才会有如此闲适的生活状态。
虽然从孔子后半生周游列国的结果来看,孔子的抱负与理想都未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实现志愿的孔子是抑郁愁苦的,相反,即便是在不得志甚至困苦的情境下,孔子仍然保持着一种快乐的心态。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子路问孔子君子是否有忧愁,孔子回答说,对于君子而言,不论得未得到其想要的,都是快乐的,因此君子没有忧愁,而小人则正相反。可见孔子即便在楚国不得志而受困于陈蔡的情况下,其内心仍然是乐而无忧的。